一个技术人员的升迁状况和升迁路径是怎么样的?

作者&投稿:陆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职业的升迁途径有那些~

1、专业路线 2、管理路线

施工员-项目总工程师-生产经理-主管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

在很多组织中,专业技术人员往往面临着一种事业困境,即如何实现在组织中的晋升。传统的做法是在专业技术人员中,物色有管理才能的人选,将其提拔到管理层,也经常会出现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领导者。但这种做法有时会出现一些弊病,技术专家通常从技术领域的狭隘角度看问题,这导致他们有时缺乏把握全局的战略眼光;另一方面,很多技术人员希望在专业领域内继续发展,对管理缺乏兴趣。

  把专家推上管理岗位,其结果可能是一个出色的专家换来一个蹩脚的管理者。小张是某化工集团下属工厂的技术骨干,由于其出色的技术能力,成了总经理心中接替已卸任厂长的最佳人选。但一段时间下来,却是员工怨言百出,组织管理混乱,产品销售滑坡,工人怠工现象严重,而小张对技术依然情有独钟。厂里出现技术疑难问题,他会乐此不疲地去解决。总经理这时陷入两难境地:让他继续呆着,工人意见很大;将其调离,恐怕又失去一位难得的技术人才。

  “双阶梯”方式

  所谓双阶梯职业生涯规划,就是组织为技术人员设计纵横两条平等的晋升路径。纵向是技术路径,在本专业领域继续发展;横向是管理路径,技术人员可实现向管理阶梯的转变。这两条路径层级结构是平等的。而且每一技术等级都有对应的管理等级。他们在责任、报酬及影响方面都具有可比性,技术人员有三条晋升阶梯:一条技术路径,两条管理路径。技术人员可根据其职业兴趣和技能,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可以是技术,可以是管理,还可以主管一个课题项目,从事技术团队的攻关工作。

  实现双阶梯职业生涯规划,可有效避免技术人员发展途径太短,缺乏合理晋升的难题。它使专业人员有一个持续的积累和良好的发展空间。使其更加专心致志地从事技术耕耘,同时也为其在行政方面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因此,它对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技术人才,调动其积极性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一汽集团对其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了评定一、二、三级设计师、管理师、操作师的政策,被评为各类师的员工可以享受总经理、高级经理、二级经理的待遇;在联想集团,它的技术升迁体系包括四个序列的技术职称,即研发、工程、产品、技术支持等。基本上代表了公司大多数技术方面的岗位。每一序列划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七个等级依次是: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主管工程师、资深工程师、副主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每一个级别工资待遇都与行政序列相对应。如主任工程师待遇对应该部门总经理。

  要点和原则

  1.标准明确:标准的制定是双阶梯规划,尤其是技术升迁中最难的一个环节。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临时职位评估委员会,其成员包括公司主要管理人员、人力资源专家、技术人员和外聘顾问等,以保证客观、公正性,由其审核职位标准和评估方案。制定明确的说明书,对职位阶梯高度、各职位对应关系、各职位之间差别作一详细解释,让人人都清楚明了。同时,职位评估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形势的变化和企业发展需要及时补充、改进。

  2.措施配套:双阶梯职业规划需要其他措施配套才能完善,如公司提供相关的测评手段,让职员了解其职业兴趣、工作价值观和强项技能,是与技术还是与管理职位相适应。同时明确各级别职位所需技能和绩效水平,并设定相应的考核制度,使其与绩效管理、报酬培训系统等其他人力资源系统结合起来运用,增加制度的可操作性。

  3.公正平等:在同等级别条件下,技术人员的薪资、地位和各种奖励不低于管理人员。事实上,为鼓励技术创新,许多公司的技术人员等级的待遇要比对应的行政系列稍高一些,管理人员享受的配车、住房、期权等待遇,技术人员同样享受;体现平等性的另一方面是技术人员有权参与企业决策,对重大的项目建设拥有建议权和否决权,使他们与企业命运息息相关。

  4.区别对待:为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对技术人员的倾斜待遇依旧保持,包括为技术人员创造成长条件,对原理研究型专家,让其参加国际专业学术交流,撰写学术论文,对技术攻关型和产品开发型技术人员,鼓励其继续入学深造,依据兴趣选择自己的研究开发项目等。在物质激励上,根据产品销售提成或发放项目奖金。对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技术人员,还可给予重奖。

  5.相互转化:在规划中,人员可实现跨领域发展。技术人员可以从工程师、项目经理转入相应的管理路径,同样,管理人员也可转入技术路径。为防止人员转换后带来的不称职,可采用折衷措施,让人员采用非正式调离、挂职锻炼等形式。先让技术(管理)人员从事管理(技术)半年、一年后,观察其能力和适应力,然后再正式任职。不过,一般最高层是不鼓励相互转化的。

  6.保持自我:企业在开始摸索实行双阶梯职业生涯设计时,借鉴同行标杆企业及其他行业领头羊的做法是比较可行的措施。同时应注意到,由于各企业千差万别,经营战略、结构文化各异,企业也不能完全照搬别的企业做法,应根据自身特色,设计适合本企业的职业晋升体系。

  回旋发展路径方法

  如文章开头案例所述,当技术人员在管理岗位上不称职时,企业要审慎对待,处理不当,会直接打击其积极性,严重者造成人员流失,这时采用回旋发展路径的方式可有效平滑的解决。横坐标代表人员工作年份,纵坐标是人员的发展趋向,人员不称职分几种情况区别对待:

  1.有管理素质者:技术人员经过一定年限转向管理岗位时,缺乏经验,这时需要加强培训和修炼:通过入学MBA深造、参加培训班、专家辅导、专项训练等形式,拓展其知识领域,加强沟通技术、组织及控制能力,使其逐渐转变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需要指出的是,通过识别技术人员的管理类型,是放任型、专制型还是综合型等等,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这样效果会更佳。

  2.无管理素质者:并非每一个人都是做管理的料,对提拔到管理岗位不适应者,可过一段时间再将其调离至享受稍高待遇的技术岗位,继续发挥其特长,这是保留其自尊心,实现其职位平滑过渡的一种方式。如本案例中的小张,让其脱离管理岗位,提拔他为负责技术的副总经理,这样双方皆大欢喜。

  3.多种处理手段:对无管理能力,技术不专长,靠资历熬上管理岗位的人员,可采取内部分流,让其转向其他发展领域,如营销、生产等。还可根据人员年龄、综合表现等,采取提前退休、贬职甚至辞退等方式,让有能力者接替其岗位。

在很多组织中,专业技术人员往往面临着一种事业困境,即如何实现在组织中的晋升。传统的做法是在专业技术人员中,物色有管理才能的人选,将其提拔到管理层,也经常会出现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领导者。但这种做法有时会出现一些弊病,技术专家通常从技术领域的狭隘角度看问题,这导致他们有时缺乏把握全局的战略眼光;另一方面,很多技术人员希望在专业领域内继续发展,对管理缺乏兴趣。

  把专家推上管理岗位,其结果可能是一个出色的专家换来一个蹩脚的管理者。小张是某化工集团下属工厂的技术骨干,由于其出色的技术能力,成了总经理心中接替已卸任厂长的最佳人选。但一段时间下来,却是员工怨言百出,组织管理混乱,产品销售滑坡,工人怠工现象严重,而小张对技术依然情有独钟。厂里出现技术疑难问题,他会乐此不疲地去解决。总经理这时陷入两难境地:让他继续呆着,工人意见很大;将其调离,恐怕又失去一位难得的技术人才。

晋升详细资料大全
答:每位员工都会对自己的职位系列有一个定位,都有心目中的职业通道。但晋升的现实情况往往与员工的职业愿景不符。如果一名技术人员拥有娴熟的技术,企业不考虑员工是否希望在技术领域内继续深入研究,而单方面将其调至管理系列职位上,这样就很容易出现背离员工职业愿景的情况,员工不能从企业提供的晋升职位中体会到工作的意义...

从车间操作工升迁到机械工程师的升迁线路是什么啊
答: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操作工的升迁途径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升迁途径是不同的,操作工可以从工人到技师到高级技师的道路,而不太可能跨到工程技术的领域的。

什么才是员工职业发展
答:9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它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种新概念、新职能和新方法。 职业发展是指一个人一生的...事实上组织对员工的职业发展感兴趣对员工也有积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员工认为企业把它们看作是整体计划...组织要及时为员工提供有关组织发展和员工个人的信息,增进员工对组织的了解,包括职位升迁机会与条件限制...

普通员工如何晋升管理层
答:储备人员培育: (1)人资部组织各部门进行储备人员的推荐或自荐,包括管理储备人员、技术储备人员等。 工具...2.2.1人力资源部针对各部门上报的审核材料中员工基本资料部分与人事库进行核实,对不符的状况与晋升员工...第三条、本制度所指的晋升,是指公司对符合晋升条件的员工给予工资的晋级或职务的升迁。 第四条、晋升...

专业技术人员职等?
答:E. 谁给我解释一下职组,职系,职等,职级这几个概念! 1、职系:是以工作性质为标准对职位所作的最基本层次的划分。同一个职系的工作性质完全相同,尽管其工作的难易程度、责任轻重以及所需的资格条件不尽相同。如教师、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记者、编辑等。职系是最基本的职位升迁系统,一般情况下,职务升降只能在...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能否当科长
答:可以了嘛,一般事业单位工种分三种,一种管理,一种专技,一种工勒,你属于专技,可以当科长的,

在职场,如何才能更快的让自己升职加薪?
答:6. 提出合理建议:有时候,公司需要新的创意和方案,因此,如果你能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这将证明你是一个富有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人,从而在职场上获得更高的评价。7. 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在职场上,影响力很重要。与同事、客户和领导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展示出你的专业知识和掌握能力,这将增加你在...

究竟应该如何分析BIM建模员的职业高低和职业前途?
答: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大多数人偏向BIM建模员是低级职业这样一个结果呢?我的观察,在很多人说BIM建模员是低级职业的时候,都不自觉地在拿BIM建模员和扎哈、和一级注册建筑师工程师建造师比,那是经过10年20年职业发展以后的可能目标,难道今天选择当BIM建模员的10年20年都得干这个不能换不能变不能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