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中的规律有哪些

作者&投稿:双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下面的计算中,你能找到什么规律? 小学数学题~

25*九又八分之七
=25*10减25*(1/8)
=(246又7/8)

76乘七十五分之四
=75*七十五分之四+(1*七十五分之四)
=(四又七十五分之四)

1, 49*九分之八
=49*(1-九分之一)
=49-九分之49
=43又九分之5

2, 十八分之十七*26
=(1-1/18)*26
=26-(26/18)
=26-(13/9)
=24又5/9

3, 5*十九又三分之二
=5*(20-1/3)
=100-5/3
=98又1/3

4, 26*二十五分之七
=(25+1)*二十五分之七
=25*二十五分之七+1*二十五分之七
=7+二十五分之七
=7又二十五分之七

5, 18*十七分之五
=(17+1)*5/17
=5又5/17

6, 38*三十七分之六
=(37+1)*6/37
=6又6/37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分数除法
部分量/部分量所占分率=单位1
70
| 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cyg2436 | 十二级
擅长领域: 学习帮助 小学教育 天津 生活 烦恼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其他回答 共3条
2009-2-26 18:23 飞如鹰 | 四级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分数除法
部分量/部分量所占分率=单位1
加法交互率=a+b=b+a
加法结合率=a+b+c=a+(b+c)
乘法交换率=a*b=b*a
乘法结合率=a*b*c=a*(b*c)
乘法分配率=a*c+b*c=c*(a+b)

小学数学计算中的规律有哪些

小学数学运算定律

✍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 减法的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运算法则

✍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 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

✍ 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小学数学中的规律主要包括哪些
答:小学数学中的规律主要包括:1、运算规律:运算规律是指在进行数学运算时所遵循的规则和定律。例如,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等。这些运算规律是数学运算的基础,能够帮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2、图形规律:图形规律是指在进行图形组合、排列和拼接时所遵循的规则和定律。

小学数学的计算规律有哪些?
答:1、加法结合律 a+b+c=a+(b+c)2、乘法结合律 (a×b)×c=a×(b×c)3、乘法分配律 a×c+b×c=(a+b)×c 4、减法的性质 a-b-c=a-(b+c)5、除法的性质 (a ÷b)÷c=a÷(b×c)6、商不变性质 a÷b=(a×c)÷(b×c)=(a÷c)÷(b÷c) (c≠0)题例:80÷125。

数学有哪些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出来
答: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c= a +( b+c)3、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加减法计算中有哪些有趣的规律
答:小学数学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

小学数学所有的公式、定律?
答: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3.555……0.0333……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3.99……的循环节是“9...

四年级有趣的数学规律有哪些呢?
答:第一小题,这里的算式就是属于10个数的相加算式,其实就是1到10相加,而题目也提示我们要拿计算器来算,那么我们只要拿出计算器来摁基本上是不会出错,而之后的算式基本上也是这样。像这里的规律就是在一至十相加等于“55”这里,然后之后的算式依次加100那就是答案了。小学数学的运算定律 一、加法...

小学数学计算题有哪些规律?
答: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如果是同级运算,则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小学数学所有的公式、定律?
答: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

小学数学中的四则混合运算有哪些规律?
答:一,角的运算角的比较(一)角的比较1.测量法:即用量角器量两个角的度数,角的度数越大,角越大。2.叠合法:移动一个角使它的顶点和一条边与另一个角的顶点和一边重合,而其余的边在重合边的同侧,通过不重合两边的位置来判断两个角的大小。(二)角的定理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

在除法中你能找到哪些规律?
答:除法中的规律如下:1. 如果除数是1,则任何数除以1的结果都是它自己。2. 如果被除数小于除数,则商为0,余数为被除数本身。3. 当被除数能够被除数整除时,商为两数相除的结果,余数为0。4. 当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商为整除的最大整数部分,余数为被除数减去商乘除数的结果。5. 如果商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