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如何与美国化干戈为玉帛的?

作者&投稿:宰父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其实,美日两国在二战后的亲密关系,是两国共同的政治选择,对于日本而言,这种政治形态有利于日本国内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对于美国来说,这种状态成功使日本归顺,发展了民主主义,带动了美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加强了美国对日本的军事控制。

但是,从社会学上来说这种外交形态,只是纯粹的相互利用。

战后两国的态度,也是日本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选择珍珠港作为日本清算后的访问地,在此地举行了追悼仪式,美国对此,并没有否认自己当时的所作所为,对于日方的这个行为也表示了认可和理解。

除此之外,两国在二战后形成同盟关系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说,当时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国内经济状况的要求,日本大和民族传统的精神追求。


一、 历史背景的影响:冷战格局下,应对苏联威胁的需要

二战后期的战争形态已经不是简单的国家之间的战争了,在苏联和美国相继被卷入二战之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政治形态之间的对立状态也渐渐变得明显。

这种状况其实很早以前就开始了,二战时期,美英苏三国签订了《战时租借法案》,这个协议是以“战时”的名义所签订的,美国通过这个法案来支持“欧洲战争”。

但是在德国大举进攻苏联时,英法军队却迅速撤回英伦三岛,并没有对苏联表示支援。从此时,苏联和美英两国之间的误会逐渐加深,双方都认识到二战后世界对立格局,是无法避免的。

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双方都开始拉拢同盟力量。苏联在此时出兵我国东北,来保证自己在远东地区的战略地位,而美国和英国在此时,大力收回自己在东南亚及太平洋一带的属地,以此保证自己在亚洲地区的落脚点,避免与苏联发生对战时出现措手不及的状况。

在这种状况下,日本的战略地位无需多言。美国绝对不会放弃这个战略要地,因为此时苏联已经确定了在外蒙古和中国东北地区的掌控权,而美国和英国在菲律宾和印度地区的工业水平绝对无法和苏联抗衡。因此日本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之后,美国占领了日本和朝鲜半岛来牵制苏联。其实日本国内也是别无选择的,他们必须接受美国的强制占领,即使有可能会面对美苏两国登陆对战的状况。

在这种国际局势下,日本和美国这两个原本还互相对立的国家迅速修复了裂痕实现了利益统一,美国获得了远东地区的根据地,而日本获得了自由发展的机会。


二、战后国际政治的要求

二战后,各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外交的前提很简单,就是承认对方皇室的正统性,只要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就可以进行外交。

但是在这种外交前提下,各国关系却越来越恶化,大家都被复杂的博弈条约所束缚,开战成为了两国外交关系的最优选择。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地区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国际关系,首先,各国间形成了一种道德判断,过去的秘密条约被废除,同时,各国也不再无限发展军备力量,除此之外,欧洲各国还试图建立起一个足够强大和坚固的政治联盟。

可是,在这种标准下,二战还是爆发了,但在二战时期形成了全新的政治伦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再将对手过完全置于死地,因为各国都明白这种手段只会激起仇恨,引发下一场战争。

另外,强大的政治联盟说明欧洲各国有了集体安全意识。他们认为这样,才能无限扩大国家实力,使对手相信自己背后力量的强大,最终避免战争。

美国就是基于这种政治伦理对日本进行保护的,当时美国,日本,韩国菲律宾之间,也形成了紧密的集体安全组织。


二、美国和日本两国之间的关系演变

(1)二战前,日本和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19世纪初,日本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中,随着“黑船事件”的爆发,日本才见识到近代国家的军事力量。之后伊藤博文在考察欧美时,更是增强了对欧美各国的崇拜。

19世纪50年代,日本美国签订了《日美和亲条约》以及《日美修好通商条约》,之后,两国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

19世纪60年代后,两国之间的关系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当时日本国内发生了“下关战争,”很多武士不满足幕府政治,与英国荷兰,美国法国爆发了冲突,同时此时日本国内也并不太平,爆发了南北战争。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虽然在这一战争中日本取得了胜利,可是国内的经济也因为战争消耗殆尽。美国政府罗斯福在此时另有谋划。

在美国的撮合下,俄罗斯被迫同日本缔结了《朴次茅斯合约》,合约除了确定日本对朝鲜享有绝对的权利以外,还将俄国在中国旅大,租借地的一切权利工程转让给日本。

俄罗斯政府还将长春至旅顺地区的中东铁路支线所属的权利财产转让给日本。

但是条约却引起了日本国内的极大不满。发生了多次暴乱事件之后,美国试图介入南满洲铁路的修建,但遭到了日本俄国的反对,本来期待从两国战争中获利的美国如意算盘落空之后,和日本之间的关系急剧恶化,美国社会也掀起了一股对于亚洲人的种族歧视。

1914年,日本和英国建立了同盟,对德国宣战,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当时美国对此十分不满,1918年俄国爆发革命,美国对日本占领西伯利亚铁路的事件表示抗议.

1919年,美国在国联规约委员会上提出《废除种族歧视》的提案,但是被否决,同年5月日本继承了德国在山东地区的特权,但遭到了美国的反对,于是上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合约》。

1924年美国通过《排日移民法》拒绝日本公民向美国移民,1939年,美国指责日本为侵略国对日本实行了资产冻结,禁止石油运输。至此两国的关系达到了冰点,最终爆发了“珍珠港事件”,两国正式进入到战争状态。可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极其紧张。

(2)二战后,日本和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1952年4月,日本在二战后签订的条约废除,再次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由于《旧金山条约》,美国成为了日本最强大的同盟。

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方面,通过日美贸易,1954年战后美国的经济已经全面改善。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民间对于美国的态度已经非常亲密。并且美国在日本的安全问题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这一段时期,美国对于日本来说属于一个“拯救者”的角色,对于日本二战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

总结:

日本和美国曾经经历过无数次的对立和友好,在这段关系中,美国一直处于主动地位,在强大的美国面前,日本能做的只有服从。

而美国对日本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只不过出于他对苏联和中国的牵制。在1971年尼克松访华之后就迅速的调整了美元兑日元,使日本陷入了经济危机。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不能只用简单的友好,或者交恶来看待,这种政治关系可是会随着利益而变化。



二战后,日本如何与美国化干戈为玉帛的?
答:战后两国的态度,也是日本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选择珍珠港作为日本清算后的访问地,在此地举行了追悼仪式,美国对此,并没有否认自己当时的所作所为,对于日方的这个行为也表示了认可和理解。除此之外,两国在二战后形成同盟关系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说,当时国际政治环境的...

二战后,日本如何与美国化干戈为玉帛的?
答:美日两国在二战后的关系,实际上是政治决策的结果,对日本而言,这种关系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复苏;对美国来说,它不仅使日本屈服,还促进了当地的民主化,并加强了美国的军事存在。然而,从社会学角度看,这种关系更多是基于相互利用。战后日美态度的转变,特别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珍珠港并举行纪念活动,显...

二战结束后,日本战后的命运该将如何?麦克阿瑟是如何做的?
答:麦克阿瑟的首要任务是使日本非军事化,解除日军武装。他成立遣散军事人员局,用了1年时间完成遣散700万日军这项工作,并摧毁了总值达10亿美元的武器及军事设施。随后,麦克阿瑟进行了一系列疾风骤雨般的改革,日本的经济得到恢复,也得到了发展。

珍珠港和中途岛有什么关系?
答:中途岛战役1942年6月4日展开,美国海军在这次战役中成功击退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日军在海战中大败。珍珠港事件后,罗斯福总统决定由切斯特.尼米兹接替金梅尔出任美太平洋舰队的司令,他对尼米兹说:“到珍珠港去收拾败局,然后留在那里,直到战争胜利”。

二战诺门槛事件是怎么回事?
答:诺门罕是位于内蒙呼伦贝尔盟与外蒙之间的一片半草原半沙漠的荒原,旧译“诺门坎”。1939年5月至9月,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与苏、蒙军几十万人,在这块不毛之地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此战双方调用了除海军以外的所有兵种和现役装备,尽出主力大动干戈,以关东军惨败而告终,日本陆军省被迫承认“诺门坎之战是日本陆军...

目前世界不和平的战争发生的悲剧你有什么看法
答:世纪交替,岁序更新.人们回眸本世纪的沧桑巨变,心中栖息着许多期盼和梦想,其中最宏伟壮丽、最朴实纯真的梦想之一莫过于人类不再被拖入战争的深渊,化干戈为玉帛,营造和维护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军控与裁军是国际安全领域内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0世纪上半叶,西方列强虽然召开多次国际会议,...

二战时期,关东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答:从苏联戎行和日军交手的记实来看,1939年5月至9月,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与苏、蒙军几十万人,在诺门罕这块穷山恶水停止了一场剧烈的战役。双方挪用了除水兵以外的所有兵种和现役装备,尽出主力大动干戈,以关东军惨败而了却,日本陆军省被迫认可“诺门罕之战是日本陆军自成军以来初度惨败”。诺门罕战役...

凛冬将至———献给《世界的凛冬》
答:一战的荒诞,二战的悲壮,甚至之后冷战的压抑,莫不如此;即使是在柏林墙倒塌之后的世界,也依然如此。人类随着时代的发展代代相继,有时难免历史重演,有时却也啼笑皆非……茨威格:世上的暴君,若准备打一场战争,不到万事俱备,总是要侈谈和平的。 在故事重新启程的1933年,大洋彼岸的美国才刚刚从金融风暴的深处探出头喘...

二战中德国有没有计划让日本北进夹击苏军,日军为什么没有北进?_百度知...
答:为了获得更多战争资源只能去掠夺。日本选择了资源丰富的东南亚。东南亚有日本战争需要的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于是日本决定入侵东南亚。日本其实也知道,日美之间迟早有一战。从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穷兵黩武是没有什么好结果,愿世间永远和平,不起战争,愿各国人民都能化干戈为玉帛,铸剑为犁。

伊拉克战争是怎么回事? 大侠帮忙呀!
答:这就是美国为什么能越打越富,而苏联越打越穷,最终解体的根本原因之一。 不同历史时期,战争的起因和根源各不相同,在古代,一个美女,甚至一句话都可能引起战争,当然,也可以因其“化干戈为玉帛”。在近代,争夺势力范围和销售市场是战争的主导。在现代,经济衰退则成了战争的“导火索”,战争反而成了医治衰退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