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腾蛟主要经历

作者&投稿:蔽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马腾蛟
马腾蛟(1952——),号苍驰,别号墨君堂主人、青云馆主,祖籍江苏常州武进,生于北京,当代广西著名画家、学者。马腾蛟系现代著名书画篆刻家马万里长孙,马慧先与吕牧石之子,曾任马万里中国画艺术研究会第一届理事长;现为马万里中国画艺术研究会会长、艺海回澜社社长。自幼学画,画风承袭马家画派清丽雅致的特点。主要作品有《双寿图》、《苍海晨读》、《福上加福》、《李白醉酒》等。其作品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巴西、阿根廷、德国、南非、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港澳台等地区广为流传,屡获嘉赞。
中文名:马腾蛟
别名:苍驰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52.12.20
职业:书画家,学者
代表作品:《双寿图》《苍海晨读》《福上加福》《李白醉酒》《翠羽争辉》
艺术风格:清新雅致、丰姿冶丽
斋号:墨君堂主人、青云馆主
籍贯:江苏武进
人物简介
马腾蛟,号苍驰,斋名墨君堂、青云馆,当代广西著名画家。1952年12月20日生于北京,系现代著名书画篆刻家马万里之孙,马慧先与吕牧石之子。幼年开始随祖父马万里习画,1964年11岁随母亲马慧先回到广西,13岁丧父。之后长期在广西文史研究馆任职。现为马万里中国画艺术研究会第二任会长、艺海回澜社社长。其画风承袭马氏一门清新雅致、丰姿冶丽的特点,擅画花鸟鱼虫、人物景观。主要作品有《双寿图》、《苍海晨读》、《玉堂富贵》、《福上加福》、《荷塘跃鲤》、《李白醉酒》等。
马腾蛟还是《万里人生》、《马万里画集》、《美丽广西》、《广西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选·文史50周年》、《广西文史研究馆建馆五十五周年馆员书画选》等大型出版物的主要编委。
艺术风格
马腾蛟所作花卉翎毛明丽隽秀、生动有致;人物景观古拙朴茂、灵秀洒脱。笔墨十分严谨,画格清朗。既承家学渊源,设色妍雅、笔情超逸,又兼揽各家所长,开新一派画风。其书法潇洒挺健、笃厚清逸,“真”“草”“隶”“篆”四体俱精,结字舒展、体式端正、捐让得体。通晓诗词格律,好诗文歌赋。其所作诗词语言圆润,清新绮丽,颇为可读,题之于画作上,尤与画面相映谐美,意境优雅高远。
马腾蛟的艺术语言形式是多样的,丰富的。他涉猎广泛,善于汲取历代中国绘画当中的养份,滋养自己的笔墨修为。他也是当代难得的全能型画家,创作题材遍及花卉虫鱼、翎毛走兽、山水景观并人物,且不惟绘画,对于书法创作亦颇有心得,精于楷、行、隶、草诸体。此外,受家学渊源的影响,其在语言文字学的研究与诗歌创作方面均展现了难得一见的才华。
深厚的文化涵养使得马腾蛟在艺术创作上具有了更丰富、厚重的人文精神,唤起了人们对于当代全新小写意创作形式的探索与思考。他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自身数十年来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尽管注重笔墨技巧、构图格局等外在的画面表现形式,但其作品更透露出一种深刻的文化内涵,契合了传统的中国文化精神。
作品赏析
松寿图
马腾蛟擅画松绶,纵观其该类题材作品,笔触细致工整,注重渲染,形象逼真,富有立体感。虽古意盎然,却不拘泥于传统的双钩填色,吸收了岭南画派“折中中外,融会古今”的创作理念,融入西画透视及明暗的技巧,结合浓淡相宜的笔墨搭配,层次丰富,枝、叶、干的安排错落有致,布局经营十分巧妙。既展现了物象的传神精准,同时不失写意的气韵与风骨。
在细节上,运枯笔略皴枝干,又直接以浓墨或着色稍加点染,更突出了青松雄健苍翠、拙而弥古的气势,而层层繁茂的松针则将鲜明的生命特征、旺盛的活力寓于画中,与松干古朴、厚重、挺健的气质相得益彰。而画中的双绶设色绚丽、纤巧秀美、灵动活泼,备极工致。作者将各种技法融会贯通,塑造出了生动立体的画面效果。
作品兼工带写,朔古追今,中西交融,自成面貌。既根植于传统又不畏突破创新,表现了传统中国画技巧新的生命力。笔墨工致秀润,气格古朴清逸,是为雅俗共赏的佳作。
苍海晨读
唐代张九龄以“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誉鹤在世间的尊崇地位,白居易亦曾对鹤的体貌有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的美喻。从古到今,诗词歌赋中以鹤为题的不胜枚举,足见鹤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分量。
古往今来,因鹤被视为祥瑞之物,文人雅士常常以其入画。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画中一改常规花鸟画构图的传统方法,将飞鹤布满天空,一线屋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故事情节,这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次大胆尝试。绘画技法尤为精妙,图中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无有同者。更为精彩之处,天空石青满染,薄晕霞光,色泽鲜明,鹤身粉画墨写,睛以生漆点染,顿使整个画面生机盎然。由此可见,画鹤,更重气韵和意境。
观马腾蛟所作松鹤,铸古_今,气韵淳和,似有古人之风。马氏早年创作的《苍海晨读》尤为精妙,当为其代表作品之一。此画作于1990年,腾蛟时年37岁。画中十数只鹤,形态各异,无一雷同。或振翅往来于松涛之间,或引颈高吭,或低头抚羽,或伫立憩息,或相以长喙互理翼毛。其用笔细腻、设色淡雅,群鹤的清雅仙姿傲然风骨无不跃然纸上。画中的松石更是一绝,勾、皴、擦、染、点等技法运用自如,精彩万分,将万壑松涛的气象渊穆、苍劲雄肆展现得淋漓尽致。虽未画云,却似烟霭朦胧、云深渺渺,鹤群置之其中,更显高古清逸、形姿翩翩。
此作不仅师古,取法宋人,且一如既往的结合了西画中的写生技巧,形神兼备,独具清俊潇洒之格调。更以篆体题画,尤显画境之古拙幽远,“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当是此景。
翠羽争辉
此幅《翠羽争辉》创作于1998年,
是马腾蛟较早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1998年,马腾蛟迎来了自己艺术生涯的第一个高峰期。在这一年中,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画中红棉老干雄强,仅以区区一枝,咫尺之景,突出其延绵不绝,漫山塞野、满眼皆红的红火景象;淡墨寥寥几笔,点染出棉林繁茂、远近有序之境。木棉花朵饱满,艳而不俗,工而不板;尽从写生中得来。花色层次及姿态变化极多,愈显细节之精微,画面丰富之感;枝间两只孔雀形姿俊美、设色华秀,置于一片火红之中,尤显清丽华贵。画面整体的构图突出了起伏之势。
艺术主张
马腾蛟的绘画作品极具艺术感染力,兼具了意象笔墨的表达能力、具象造型的塑造能力及厚重的人文情怀与修养。他反对没有根基的自我创造和不讲究技巧的纯粹个人情感宣泄式的涂鸦。对他来说,无视中国画当中传统的笔墨语言和数千年文化的积淀、艺术凝练,其实就是在否定艺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所以,他一向反对舍本逐末的唯心式艺术表达行为。他认为只有意象与物象和谐统一,以融合的方式呈现在绘画载体上,才是适合当代中国画创新的道路和方向。
相关人物
马万里
马万里(1904~1979),原名瑞图,字允甫,又字万里,别署曼庐,晚号大年。斋名天地庐、墨君堂、九百石印精舍等,江苏常州武进人,当代著名画家马腾蛟的祖父,是一位杰出的书画篆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早年曾于暨南大学、上海美专、中华艺术大学任教。1935年与黄宾虹同赴广西举办书画联展。抗日战争爆发后,于全国各地多次组织书画义卖活动支援抗战。1941年创建桂林美专。1944年离桂至重庆、成都、大理等处写生及开办画展,并继续从事美术教育活动。抗战胜利后,协助雷沛鸿发展广西地方教育事业。后移居北京。1960年应广西政府邀请返桂,历任广西文史馆副馆长、广西政协委员、广西美协理事等。
马万里在诗词、绘画、书法、篆刻方面皆具有十分突出的艺术造诣,其中以花鸟画作品闻名于世,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人民艺术家。
吕牧石
吕牧石(1923—1966),原名吕英,号牧石,字子端,广西桂林人,现代著名书画篆刻家马万里之婿,当代著名画家马腾蛟的父亲,马万里中国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1944年毕业于桂林美专,为中华美术会湖南分会会员,师从马万里、徐悲鸿等学习中国画、西洋画,擅长画飞禽走兽、山水人物,其作品独具一格,无不精妙,曾在全国各地多次举办作品个展、联展。1966年文革初期,由于受到迫害而不幸去世。代表作品有《黄山一线天》、《百代封侯》、《三峡栈道》、《刺破青天锷未残》、《万松岭上云开时》等。
吕牧石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为人朴实忠厚、刚毅正直,自幼喜爱绘画,因家贫10余岁时即卖画以助家用。1941年秋考入桂林美专国画系第一期,从马万里学习中国画。1944年桂林美专毕业后,即到永福中学任美术教师,1946年在桂林市平乐中学任美术教师,1948年为临桂两江潘山同志创办国民中学筹募建校基金捐献花鸟、人物、山水画约四十余幅,并在衡阳、长沙等地展出。同年秋到长沙与桂林美专同学唐道昌、湖南音专教授林雨禽、袁公亮等人筹办“东方艺术专科学校”任筹备委员,并为筹募建校基金捐献作品三十余幅,1949年春在常德、汉寿等地展出,并加入“中华美术会湖南分会”。同年美术节画展(3月25日)他画的《双孔雀》及与唐道昌合作的《望穿秋水》参加展出,在报上获得好评。解放后在西江学院绘画,1951年秋赴北京在中央美术学院西画系学习素描,期间从徐悲鸿学习油画。1952年秋在北京市石景山幻灯推广站任美工。1953年至1958年在北京西城区新街口电影院任美工。1958年后蒙冤被管制3年,1960年6月北京市前门区法院撤消原判,宣告无罪。1962年回广西卖画为生,期间多次在区内举办个人画展。1966年初因在文革运动当中遭受严重迫害而不幸离世。
吕牧石的山水作品雄姿壮阔、奇伟险峻,其笔法遒劲苍健,运墨明暗相宜;其所作草木花果明丽清翠、活色生香;其所作人物走兽,形神俱到、灵动非常;其书法四体皆精,潇洒劲健。
“(万里)子婿吕英,生长山水奇丽之乡,天禀既厚,又得名师指授,宜其所画山水人物鸟兽之属,颇有奇气,迥异凡工,不幸逢多时艰,未得永其天年。”--摘自《马万里三代书画选》虞逸夫序
吕牧石先后师从马万里、徐悲鸿两位海派绘画大师,但其作品却与两位导师的风格大不相同。他的山水作品多有北派山水的风格,这是由于他自小勤于临摹百千家名家、大师的艺术作品,刻苦研习,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这其中,也融入了他自己刚正、耿直的性格及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的绘画作品笔锋苍健、气势磅礴但又不失秀美,对细节的处理也很精准。
马慧先
马慧先(1929——),吕牧石之妻。别名佛慧,笔名天澈,号百花室主,祖籍江苏武进,生于上海市,当代著名画家马腾蛟的母亲。自幼随父亲现代著名书画篆刻家马万里学习绘画,擅画花卉、仕女、草虫走兽。曾任广西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南宁市第四、五届政协委员。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文化艺术委员会高级书画师、学术委员,马万里中国画艺术研究会会长,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文史研究馆馆员。1990年因“为我国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受到国家轻工业部嘉奖表彰。主要作品有《秋趣》、《天女散花》、《百花竞艳》、《十分春色》等。
马慧先画风清丽隽秀,继承其父万里先生雅俗共赏的小写意风格。其作品多为花鸟草木、走兽虫鱼,其中尤以紫藤、百花、葡萄、仕女题材最多。“其作品落墨洁净、设色妍雅,有乃父之风。”
代表作品


马腾蛟主要经历
答:马腾蛟(1952——),号苍驰,别号墨君堂主人、青云馆主,祖籍江苏常州武进,生于北京,当代广西著名画家、学者。马腾蛟系现代著名书画篆刻家马万里长孙,马慧先与吕牧石之子,曾任马万里中国画艺术研究会第一届理事长;现为马万里中国画艺术研究会会长、艺海回澜社社长。自幼学画,画风承袭马家画派清丽雅致的特点。主要作品有...

马慧先是什么职业
答:他的山水作品多有北派山水的风格,这是由于他自小勤于临摹百千家名家、大师的艺术作品,刻苦研习,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这其中,也融入了他自己刚正、耿直的性格及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的绘画作品笔锋苍健、气势磅礴但又不失秀美,对细节的处理也很精准。马腾蛟马腾蛟(1952——),号苍驰,别号墨君堂主人、青云馆...

卢忠良的人物经历
答:1922年5月起历任北洋陆军第5混成旅(旅长马鸿逵)班长、排长等职。1926年9月混5旅扩编为国民联军第7师(师长马鸿逵),升任干部教导连连长。1927年6月升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第4军(军长马鸿逵)第7师(师长马腾蛟)第19旅(旅长马廷俊)营长。1928年3月升任第7师第19旅第5...

马光宗的战争经历
答:1936年8月任第11军骑兵第1旅少将旅长,1937年11月任第17集团军骑兵指挥官兼骑兵第1旅旅长,1938年5月,宁夏回族爱国将领、时任绥西防守司令的中将军长马鸿宾,奉命率81军和马鸿逵部骑兵一旅(旅长马光宗)、骑兵二旅(旅长马义忠)开赴绥远省西部的五原、临河抗日前线,统归绥西前线傅作义将军指挥。同...

马腾蛟的相关人物
答:吕牧石(1923—1966),原名吕英,号牧石,字子端,广西桂林人,现代著名书画篆刻家马万里之婿,当代著名画家马腾蛟的父亲,马万里中国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1944年毕业于桂林美专,为中华美术会湖南分会会员,师从马万里、徐悲鸿等学习中国画、西洋画,擅长画飞禽走兽、山水人物,其作品独具一格,无不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