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君王不早朝,道尽了唐玄宗与杨玉环唯美的爱情故事

作者&投稿:年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早在史前时期,这里就有先民们活动的遗迹,是所谓“三皇传为旧居”(《古迹志》)的地方。那位“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也曾在这里建造宫室,称骊宫。当时的温泉修在房舍之外,“上无尺栋,下无环墙”,晚上沐浴,星辰可见,因为古人称热水叫“汤”,所以这处温泉便叫“星辰汤”。秦始皇时才砌石起宇,以遮蔽风雨,改名为“骊山汤”,传说始皇帝在这里遇到过仙女,人们也称之为“神女汤泉”。汉武帝时大加修葺,扩建为一处离宫。北魏宣武帝延昌二年(公元513年)鲜卑族人元苌任雍州刺史,在骊山温泉“剪山开障,因林构宇”,建造了温泉堂馆,并撰刻《温泉颂》碑。北周武帝天和四年(公元569年)再造“皇堂石井”。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在温泉区“列松柏千株”,使这里的环境更加优美。唐朝时,太宗、高宗都有营造,并先后更名为汤泉宫和温泉宫。

到了唐玄宗时代,唐帝国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国家殷富,天下太平,玄宗贪图享乐的思想日益滋长,于是大兴土木,对骊山温泉进行大规模扩建,“修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宫周筑罗城”。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唐玄宗改温泉宫为华清宫。从此,这里便成为唐玄宗晚年的游幸之地。几乎每年冬十月,唐玄宗都要到这里避寒。据史书记载,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到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的四十年间,玄宗正式出游华清池达三十二次,而临时性的临幸和出游,恐怕会更多。这从唐诗人的诗中有关杨贵妃喜吃荔枝的故事便可得知。因此物产于初夏,又不耐久存,所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杨贵妃和唐玄宗来华清宫的时间在夏季,而并非仅仅是在冬春之际。

唐玄宗每次出游,都有百官随从,在这里,任免官员,发布政令,华清宫俨然成了唐朝的临时中央首脑机关了。比如,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唐玄宗在这里发制书说:以前救灾先行请示,以后酌情,先行赈灾,尔后报告。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玄宗任命户部郎中王 为户口色役使,并下令敕免当年全国百姓的租庸调。天宝六年(公元747年),玄宗召见边将哥舒翰,“与语,悦之”,遂任命为陇右节度使。

华清宫是唐玄宗时最豪华的离宫。据唐朝郑处诲在《明皇杂录》中载:扩建后的华清宫极尽奢华之能事。安禄山专门从范阳运来用白玉石雕琢的“鱼龙凫雁”,以及巧夺天工的石梁和石莲花,用于装饰御汤。在宫中的数十个汤屋中,池壁四周都用带花纹的石块砌成。池中放置“银镂漆船,及白香木船”,所用的揖橹,“皆饰以珠玉”。而侍从的杨贵妃兄妹,皆用宝玉金翠装饰车马服玩,每人的一车之费,不啻数十万贯。杨国忠还恬不知耻地说:“我出身细微,因为裙带关系才有今天。我不知道前途如何,但我不会有好名声。所以要在拼命敛财中得到快乐。”就是在这个奢靡无度的华清宫里,既上演了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生死恋情,也见证了唐帝国由盛而衰的蜕变过程。

贵妃杨玉环祖籍弘农华阴(陕西华阴),后移居蒲州永乐(山西芮城),父亲杨玄琰游宦巴蜀,杨玉环生于其任所。不幸杨玄琰过早去世,年幼的杨玉环被叔父杨玄珪收养。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杨玉环获选为唐玄宗儿子李瑁王妃。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玄宗十分宠爱的武贵妃病死,宫中虽有宫女四万,佳丽三千,都没有叫他称心如意的。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当这位风流种子见到美艳绝世的杨玉环后,一时心花怒放,不管儿子寿王李瑁是否同意,也不管什么道德人伦,立即据为已有,命高力士把杨玉环接到华清宫,开始了情人关系,后经人提醒便来了个“曲线选妃”的策略,先让杨玉环去作女冠(女道士),赐名“太真”。经过六年同居生活,于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在唐宫凤凰园中,杨玉环被正式册封为“贵妃”,昔日的儿媳妇真正成了自己的老婆。这时杨玉环只有二十七岁,而唐玄宗已经是六十一岁的老人了。由于贵妃“肌态丰艳,晓音律,性警颖,善承迎上意”,所以倍受玄宗的宠爱。有时,这对老夫少妻也闹点别扭,玄宗曾两次把贵妃赶出宫去,但总是先服软,不是送吃的,就是送贵重礼物,最终还是派人把贵妃接了回来。

两次感情纠葛,使唐玄宗深深感到离不开杨贵妃;而杨贵妃也益发看到唐玄宗对她的眷恋,于是就变得更骄惯,更尊崇。她爱吃荔枝,唐玄宗常以帝王之尊,命人从千里之外的岭南火速送来,这在历代文人的笔下都有评述。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荔枝叹》写得最为深刻,诗中写道: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籍,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前两句是什么吗?
答:释义:情深只恨春宵短,一觉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深恋儿女情温柔乡,从此再也不早朝。②“云鬓花颜金步摇, 芙蓉帐暖度春宵。”释义:鬓发如云颜脸似花,头戴着金步摇;芙蓉帐里,与皇上度着温暖的春宵。三、赏析:这首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翻译
答: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翻译翻译为:情深只恨春宵短,一觉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深恋儿女情温柔乡,从此再也不早朝。春宵:新婚之夜。此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从此君王不上朝的前一句
答: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情深只恨春宵短,一觉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深恋儿女情温柔乡,从此再也不早朝。注释:春宵:新婚之夜。出自《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是谁的诗,全诗是什么啊?
答:原文: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

君王不早朝前一句是什么?
答:只恨春宵太短一觉就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从此再也不早朝了。作品出处及赏析《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答:在天宝年间,安禄山带领一些兵力,以清君侧的名义,对唐朝进行了大幅度的进攻,而且因为当时百姓已经内心对唐玄宗政权十分痛恨,所以当时安禄山率领的叛军所向披靡,更甚至占领了唐朝的两个京都,洛阳和长安,而且也正因为阿屎之乱导致唐朝的政权从此一蹶不振,直到最后的衰落,灭亡。

长恨歌的作者是谁?当时处于什么情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怀
答:“姊妹弟兄皆列土”,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家因杨贵妃而变得权势逼人,不可一世。得到杨贵妃的唐玄宗,过上了纵欲、行乐的生活,终日沉迷于歌舞酒色之中,以至于“从此君王不早朝”。诗人对此进行了反复地渲染,从而点明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这一部分是整个爱情悲剧的基础,是“长恨”的内因之所在。“诗人...

三宫粉黛无颜色,从此君王不早朝什么意思
答:原文应该是六宫粉黛无颜色,从此君王不早朝。是白居易的诗《长恨歌》里的句子。说杨贵妃太美了把宫里的美女都比下去了,皇帝太稀罕他了每天都陪她睡在被窝里,不想去上班了。

关于皇帝早朝的诗句
答:诗人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第二部分,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 这正是杨贵妃致死的原因所在。“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说明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迷恋已经引起公愤。 这里,诗人。 2.写出“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全诗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全文...

“从此皇帝不早朝”的上句是什么?
答: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创作背景:《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