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诫子书的文学常识

作者&投稿:愈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文言文《诫子书》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 《诸葛亮集》。诸葛亮(181—234),字 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 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 “卧龙”。后来任蜀国丞相。代表作有 《出师表》等。 
2.释题:诫: 告诫、劝勉。子,一般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 书信。文题的意思是: 给 儿子写的一封告诫、劝勉的信。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夫君子之行( fú )   淫慢( yín )    励精( lì )
险躁( zào )     遂成( suì )    穷庐( lú  )
三、重点字词解释: 
1.夫君子之行(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 
2.静以修身(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           
3.非淡泊无以明志(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            
4.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达到;远:远大目标)5.非志无以成学( 立志 ) 
5.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轻薄;治:修养 )   
7.非学无以广 才(  使……广博,增长   ) 
8.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放纵;慢:懈怠;励:振奋 )   
9.年与时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   ) 
10.意与日去 (  消失   ) 
11.将复何及(   又    ) 
12.诫子书.( 诫:告诫、劝勉;书: 书信 )
四、字词归纳: 
1.一词多义 
(1)学  ①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 ②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 
(2)之  ①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
②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
(3)以  ①静以修身(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连词,用来) 
(4)志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名词,志向)  ②
②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3.词类活用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 ②
非宁静无以致远 (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③
非学无以广才   (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增长) ④
非志无以成学   (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诫子书的知识点
答: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 《诸葛亮集》。诸葛亮(181—234),字 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 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其为 “卧龙”。后来任蜀国丞相。代表作有 《出师表》等等。 2.释题:诫: 告诫、劝勉。子,一般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 书信。文题的意思是:...

关于诫子书的文学常识
答: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 《诸葛亮集》。诸葛亮(181—234),字 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 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 “卧龙”。后来任蜀国丞相。代表作有 《出师表》等。 2.释题:诫: 告诫、劝勉。子,一般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七年级上册《诫子书》课文
答: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

经典的家书 厚重的积累--《诫子书》课堂实录(余映潮)
答:精炼精辟的语言,对账工整的句法,正反相应的手法,生动形象的说理,铿锵有力的音韵。从语言句法、手法、音韵等方面说明《诫子书》真是千古范文。教师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学生课堂积累丰富。《诫子书》字字珠玑,句句哲理。余老师的课,构思精巧,辞简意丰。值得我们普通教师一品再品!

20道初中语文文学常识,要20道哈,贴切重点一点的,谢谢,很急的!
答:1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15.“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惠州一绝》。16.“古木阳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17.“鱼戏莲叶间”——《汉乐府•江南》。18.“在...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提纲
答:语文知识:⑴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诸葛亮《诫子书》,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 ⑵ 同义词 、 反义词 ⑶词性:形容词 ⑷圈点勾画 ⑸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重点词语:【纪念白求恩】殉职狭隘热忱拈轻怕重麻木不仁...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
答:李白《峨眉山月歌》、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基本涵义、文学常识、背诵默写。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知识4 第四单元 语文知识: ⑴《纪念白求恩》、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诸葛亮《诫子书》,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

小学六年级必备文学常识
答:文学常识填空 一、《学弈》选自( ),孟子是( )、( )家,名( )字( )( )时( )国人。 《两小儿辩日》选自( ),孔子名( )字( ),( )时( )国人。()、()、( )家。 他的( )编成( )一书。 二、《学弈》告诉我们( )。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孩子( ),孔子( )。三、《匆匆》作者是( ),代表...

...作品、朝代对应正确的是( )A.诸葛亮——《诫子书》——汉B.贾谊...
答:【答案】:B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过秦论》是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着重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A项:《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

谁能给我一点古代文学常识和有名的诗句?越多越好!!!
答:出自《诫子书》。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97.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出自《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lù)豉(chǐ)以为汁。萁在釜下然(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作者曹植(192—232),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丕的同母弟弟。据《世说新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