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两千年!宁晋这个地方到底出过什么大人物?

作者&投稿:郭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今天大鹏就不说官场了,咱说说民间,说说拉开三国序幕的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那是相当高的,这是中国第一次用宗教手段组织发动起义,影响极其深远。


从那以后,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都少不了宗教的影子,比如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等等。

据史料记载,张角是钜鹿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宁晋人,他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冀州一带,俩地儿离得很近。

除了张角,宁晋在清末还出过一个宗教名人李向善,小名“傻五”,后来在五台山出家,人称普济和尚。

普济和尚的能量也很大,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太后曾经下旨让他出面联络义和团,设法堵击,毋令夷逆北窜。


从张角到李向善,时空跨度有一千七百多年,民间宗教牢牢扎根这里,从太平道到白莲教,从八卦教再到九宫道。

张角这个人早年信奉黄老学说,对谶纬之学颇有研究,对民间医术 、巫术也很熟悉,绝对属于大神级别。

无论是求签问卦,还是治病救人,张角都能信手拈来,所以信众甚多。于是,他与兄弟张宝、张梁创立了太平道。

那时候东汉,宦官专权跋扈,各级官员腐败堕落,人民群众生活很困难,还时常遭受疾病侵扰,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但是,以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他们又没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只好祈求神灵庇护,寄希望于超自然的宗教幻想。

张角就提出,你生病,你受苦,都是因为你做了错事,所以需要“跪拜首过”,也就是主动向神灵磕头忏悔。


这套路熟悉不?无论佛教,还是天主教,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希望它的信徒经常忏悔。吾日三省吾身嘛!

然后呢,张角又施以“符水咒说”为下层民众治病,大概是安慰剂效应吧!治好的人还挺多,史称“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

地方官一看,这个张角简直就是神医啊!并且劝善教化有助于地方安定,因此,全力支持他治病救人。

就这样,张角以治病为名,行传教之实,十几年间发展出几十万信徒。朝里难道就没有明白人吗?当然是有的。

司徒杨赐就专门上书,希望朝廷对张角这种大规模的宗教活动进行限制。只是汉灵帝还没看到奏折,杨赐就被免了。

至于地方上的乡绅,张角不号召信徒到他家里静坐请愿,就算烧高香了,哪里还敢主动找张角的麻烦。

并且,人家张角不光发展底层群众,在社会高层也发展了一批信徒,甚至在中常侍里都发展了好几个。

所以大家都知道张角这么干,早晚会出事,但谁也不给朝廷说,因为说了也白说,汉灵帝根本看不到奏折,

张角为了便于领导,在全国设置三十六方,也就是辅导站。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各方推举一人负总责。

其理论依据是《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有170卷。其行动纲领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张角派人用粉笔在京城各衙门的门上以及各州、郡官府的门上都写上“甲子”二字,作为统一行动的时间暗号。

大方首领马元义多次潜入京师,与作为内应的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人约定,三月五日,洛阳城内外同时起事。

公元184年,张角的弟子、济南人唐周临阵退缩,上书告密。马元义被捕,在洛阳被处以车裂之刑。

汉灵帝下令展开彻底调查,京城内凡是信奉“太平道”的、与张角有瓜葛的一律逮捕处死,有一千多人因此被杀。

除此之外,汉灵帝诏令冀州捉拿张角等人。张角等人得知事情败露,派人昼夜兼程赶往全国各地,要求立即起兵。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国各地纷纷响应。黄巾之乱,由此开始(这也正是《三国演义》第一回的内容)。


为了尽快扑灭黄巾起义,汉灵帝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北地郡太守皇甫嵩、中常侍吕强等人提出,一定要解除党锢禁令。

如果还不解除,就会把许多有才能的人推到张角一方去,到时候知识分子和农民群众一结合,后果不堪设想。

汉灵帝一听吓一跳,只好大赦天下党人,允许流放边地的党人及其家属返回故乡,只有张角不在赦免之列。

侍中向栩、郎中张钧趁机上书,说,张角兴兵作乱,并获得老百姓积极响应,全是十常侍作恶多端所致。

他们让自己的亲戚朋友担任各地的州牧、郡守,致使百姓有苦无处诉、有冤无处伸,这才揭竿而起,聚为盗贼。

应该将十常侍斩首,将其头颅悬挂在南郊,并派遣使者遍告天下。不需要兴师动众就可以平定黄巾起义。


汉灵帝大发脾气,骂道:“真是个疯子!难道十常侍中就没有一个好人吗!”然后,向栩、张钧被诬陷为太平道教徒,都被处死了。

为了有效镇压起义,公元188年3月,灵帝接受太常刘焉的建议,将部分刺史改为州牧,让其拥有地方军、政大权,以加强对地方事务的控制,更有效地进剿黄巾残部。

随着权力的下放,各州的州牧逐渐拥兵自重,中央政府被完全架空,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拉开了序幕,更为三国分立种下远因。

因为张角等人对阶级斗争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如何领导武装起义准备不足,缺乏必要的军事指挥能力培养。

最终黄巾起义成了各路诸侯捞取政治和军事资本的“刷怪池”,就连穷鬼如刘皇叔也成功地拿到了一血。

不管怎么说,黄巾起义永久的改变了历史走向,并成为近两千年来,如何在中国发动农民起义的典范。



影响中国两千年!宁晋这个地方到底出过什么大人物?
答:黄巾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那是相当高的,这是中国第一次用宗教手段组织发动起义,影响极其深远。从那以后,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都少不了宗教的影子,比如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等等。据史料记载,张角是钜鹿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宁晋人,他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冀州一带,俩地儿离得很近。...

宁晋县有什么名胜古迹
答:又名云台庵,坐落于宁晋县城南柏房村南,是汉光武帝刘秀奠基的,到现在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建元开皇年间云台上建立寺庙,唐朝开元年间宁晋县志对云台庵已有记载。随着历史的发展,云台庵成了周围几百里进香拜佛的活动基地。

宁晋旅游景点一日游
答:一、早餐 早餐推荐:老宋家饺子馆 老宋家饺子馆是宁晋县有名的小吃店,各种饺子口味丰富,肉馅鲜美,饺子皮薄而韧,非常好吃。早晨时分来到这里,品尝一份鲜美的饺子,可是旅游的好开始。二、上古银河景区 上古银河景区是一个以山间自然景观为基础,融自然景观、文化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宁晋县的风景名胜
答:云台寺云台寺又名云台庵,古人称蝎子山,位于宁晋县柏房村南。距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是中国北方一座古老的寺庙。 普润寺普润寺位于宁晋县四芝兰镇南迁善。宁晋县城东北,四芝兰镇境内,约离县城25公里,四芝兰村北2公里处.不小的一座寺院,有普润寺、观音堂。现任主持刘瑞生。寺院现有8人。规模较小。

宁晋县的地方特产
答:宁晋“雪梨”历史悠久。宁晋雪花梨果肉甘甜清香,质地清脆多汁。高产、优质、早熟、耐储藏。宁晋鸭梨,河北省宁晋县特产,属白梨系统古老优良品种,拥有千年栽种历史。产品品质优异,营养丰富,2008年,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1年宁晋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鸭梨之乡”。2007年获2008北京...

邢台宁晋县十大特产
答:1、宁晋鸭梨 宁晋鸭梨,河北省宁晋县特产,属白梨系统古老优良品种,拥有千年栽种历史。产品品质优异、营养丰富。2008年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平菇 宁晋县种植平菇有着近40年的历史,一度被确定为全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随着市场变化,平菇种植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贾家口镇...

宁晋鸭梨是什么
答:宁晋鸭梨的悠久的栽培历史,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造就了宁晋鸭梨独特的品质,自清代就已畅销国内外,备受消费者喜爱。清道光十九年(1839)滹沱河北徙,东起浩固、西至米家庄形成片片沙荒,梨树由零星种植,逐步成行成片栽种。县东北部与赵县、晋州、辛集交界处,密布鸭梨树。境内至今保留清末栽种的鸭梨古树群两处:赵羊杯...

云台寺简介
答:云台寺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朝崇祯末年,由当时邑贤黄德燝,一位崇祯己卯科举人,倾力而建。在清咸丰年间,这座寺庙又得到了一次重修,更加熠熠生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宗教活动被迫暂停,寺宇遭受了拆毁,昔日的辉煌古迹逐渐消失。幸运的是,1998年5月,政府宗教工作部门根据相关法律...

云台寺古寺重修
答:紧随其后,2007年11月8日,尼泊尔风格的白塔奠基仪式在河北省宁晋县云台寺举行。邢台市佛教协会会长果慧法师和云台寺住持教圆法师主持了这一重要活动,吸引了数百名邢台地区的居士和信众参与,法会气氛庄重而吉祥,圆满完成了仪式。参加奠基法会的佛教界嘉宾阵容强大,包括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纯一法师、寺庙...

云台寺云台寺现状
答:持续约半小时,这一自然奇观让在场的人们大饱眼福。值得注意的是,佛光出现的方向是西方,排除了太阳光的可能性,且照片未经任何后期处理,其真实性得到保证。云台寺的这些变化不仅为本地居民提供了优质的休闲场所,也极大地推动了巫溪县的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