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发展的疑问

作者&投稿:拔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历史发展怎么背~

背的前提是理解。
你主要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去理解,归纳总结。你理解了它所有制度的本质,再加上各个时期的现实情况加以背诵,也许记忆起来会比较方便。
例如:中国历史上的王朝都要经历兴起,鼎盛,衰落和灭亡这些阶段,总结每个王朝,都是一开始刚建国,皇帝知道国泰民安的重要,所以励精图治,轻徭薄赋,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所以国家发展很快,直到鼎盛。到了鼎盛时期,新的矛盾开始酝酿,土地兼并,官员受贿等的开始盛行,这事国家由鼎盛逐渐走向衰败,衰败时期,民不聊生,在遇到个昏君,人民没法生活,所以起义推翻旧王朝。这样,一个王朝就灭亡了。
社会文化是适应时代需要而出现的,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各国有各国的政治主张,所以,为适应各国的统治需要而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到后来汉武帝的“大一统”又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情况。总结一点,各时期的文化都是适应统治者的统治需要的。
所以,历史其实重在理解记忆,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
最后祝你高考顺利,加油!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辽、西夏——南宋、金、西夏——元——明——清——中华民国

注:十六国:“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于公元304-439年年间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这个时期也被称为“五胡乱华”时期。
南北朝: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五代十国:五代十国(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宋;979年灭北汉,自此基本结束了自晚唐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权;十国是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十国乃称其“大”者,实际上还有不少割据政权。关于五代十国的理解,狭义上为五代十国本身,广义上一般以此代指这一历史时期。
宋辽金时期周边政权:蒙古、西辽、大理、吐蕃、西州回鹘等。。。。。

唐朝等封建王朝多数只注重在中原和江南等富饶地区的统治, 当时亚洲北部 和蒙古一带资源贫乏, 人口稀少, 当地游牧民族时而服从时而叛乱, 所以唐朝其实只是在名义上拥有对贝家而湖等地区的统治权, 其实行政权和管辖权都在表面顺从或者向唐朝称臣的游牧民族手里.唐朝没有在北亚建立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军事体系,自然没有能力继续向西伯利亚去扩张.

元帝国不止现在的蒙古地区, 包括蒙古,中国,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其发源地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所以不能说元帝国就是今天独立的蒙古.

、那时候那里没有人 、 不是

1 . 气候,劳民,风险
2 .不是

首先大唐对外持和平外交政策 实行仁义 有违人和
另一方面 太远
没什么利益动机 比如说先祖心愿 名族利益 等等

1,西伯利亚在当时没有开发价值,实际上,在近代以前,都没有开发价值。住着一些游牧渔猎民族,直到俄国进入该地区前,基本上还是原始社会。名义上的臣服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已经足够了。元朝名义上的国土是包括西伯利亚的,但就像一些游戏上的未探索地区一样:说是他的领土,也没人跟他争,跟他抢,说不是,也确实,自己的国民也基本上不去那里。

2,不是,选介绍几个概念:
元帝国:属于中国王朝,始于忽必列称帝,终于徐达攻占北京。加上北元(已经不算是中国的全国性政权了),也就是到了建文时期。
蒙古帝国,蒙古人建立的大帝国,始于铁木真称成吉思汗,终于林丹汗的儿子投降清朝。
蒙古系国家,亚洲欧洲等地蒙古人建立的一系列国家,包括元,四大汗国,以及帖木儿帝国,莫卧儿帝国等,甚至准葛尔汗国(就是被乾隆最后灭掉的那个屡次反叛的准葛尔部)。

现在的蒙古国,顶多算是蒙古帝国的遗民建立的新国家。

1、生产力还没发展到那个阶段,还不能支撑如此的长途远征,不是不想打,是没能力。
2、不是,元帝国包括现在的中国、蒙古、俄罗斯的库页岛、黑龙江、松花江、鸭绿江交汇处以东以北的地方,南边包括越南、和老挝缅甸等国家的部分地方。

历史发展的趋势由什么决定
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生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

熟悉历史的人来(中国由盛转衰的原因)
答:一是社会经济的重心大转移,从商至北宋是中国的黄河轴心时代,是小麦经济时期,中国的文明模式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发展阶段,到南宋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长江流域,以稻米为中心的经济为中国养育了数量更庞大的人口。二是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宋朝已经是一个文人治国的社会,经济文化与科技的高度发展,这似乎有能力创造中国历史的新...

关于我国改革的疑问
答:它描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历史过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打开了市场经济的闸门,那并非某人一时心血来潮拍脑袋或关在密室“理性”设计出来的,而是被1700万知青大返城“逼”出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根本无力安置这么多人就业,涉及众多家庭的“待业青年”走投无路直接影响...

不懂为什么说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没有断代
答:现在的埃及已经不是以前的埃及了,印度也是,巴比伦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没有加一个“古”字,其他的三个都在名字前加了一个“古”字。中华文明没有断代,可以说在世界历史中只此一家,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我们对历史的注重、对祖先的崇拜、对血缘关系的重视等等这些...

一道历史题 急!!好心人帮忙
答:又说:“学中国古代史,如果不了解什么是中央集权,尤其是它的特点和功能,那么,许多历史问题,以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与之相关的热点问题,也就很难获得深刻的理解和正确的看待。”请回答:(1)中央集权制“适应或大体适应我国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何以见得?试结合相关知识略加论证。(6分)(2)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

【讨论】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
答:那么,导致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笔者用下图辩明(见图 1)。 毫无疑问,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是西方侵略与晚清腐败两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所种下的恶果。示意图直接呈现的是对两大因素可能造成的后果的分析,或者说是两大因素影响下历史发展的可能趋势。就一般情况而言,西方列强的侵略可能出现示意图中的①...

俗语说的中国上下五千年,到底是怎么划分的?
答:五千年只是一个约数,时间划分大概是从公元前3000年,以及公元2000多年至今。所谓的“上下”划分有很多种说法。其一,” 上”指的是略带神话传说的历史时代,这一时代史书有记载,但过于荒诞,现实中的考古也有一定历史文物的出土。而“下”指的是有确切时间年代的记载,几乎没有历史争议也没有历史疑问。其二...

仓颉造字对中国历史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仓颉觉得有点好奇,就走上前问他有什么疑问:“别人都说了,您为什么不走?”只听老人回答他说:“仓颉啊,我年纪大了,老眼昏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所以今天特来请教请教你。”仓颉见这把年纪的老人都这么尊敬他,心里很高兴,便忙说:“您请问。”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

中国最好哪个朝代,最差哪个朝代?
答:开皇之治: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腐朽王朝,而隋文帝却在晋朝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繁荣和富裕的王朝——隋。实现开皇之治不仅难度最大,而且意义重大,它标志着中国从没落走向繁荣。正如电脑游戏《帝国时代2》中所说——“从隋朝开始,中国繁荣起来……”综上所述,在以上的几个大治时期中,开皇之治毫无疑问...

中国的历史的全过程
答:从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中国基本上就是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帝制国家。秦朝后,中国历史的发展受到了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的极大影响,佛家在中国的影响也很大,但达不到基督教对西方那样的影响,中国历朝政治方针受儒家影响最深。而汉字也使不同地区的人们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一种文字有不容易改变字体的特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