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钱币的知识

作者&投稿:愈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你是如何了解到有关钱币的知识?~

  要想了解古钱币知识,应该读历史、货币史、钱币铸造工艺、了解历代钱币存世量、币质、书法和有关钱币的故事、传说。找有关钱币杂志、图谱、专著研读。另外,最好找个师傅经常请教。也可可去市、县古玩市场、古玩店、农村集市、邮局门前看看,向那里有钱币小贩、收藏者、爱好者请教。网上学习。如:到古泉园地网站看看。(其它纸币等也是这个办法)

是指任何一种可以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和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年号钱 面文铸帝王年号的钱。东晋十六国成汉李寿汉兴年间所铸“汉兴”钱为我国最早之年号钱。其后如唐“乾封泉宝”、宋“宣和通宝”、明“永乐通宝”直至清末“宣统通宝”等,均系“年号钱” 国号钱 面文铸有国号的钱。自战国时期“东周”布、“齐法化”刀直至五代十国的“大齐通宝”、“唐国通宝”,以及此后南宋的“大宋元宝”、蒙文“大元通宝”、南明的“大明通宝”等,均为“国号钱”。国号年号钱 集国号、年号于一体的钱。如东晋十六国夏赫连勃勃真兴年间所铸“大夏真兴”钱,其后辽天祚帝天庆年间铸“大辽天庆”,及至清咸丰年间宝福局所铸“大清咸丰通宝”,均为国号年号并铸钱。 记重钱 面文标明钱体自身重要的钱。如战国后期的“重一两十二珠”,秦“半两”、“两甾”,汉及六朝“五铢”、“三铢”等,均属“记重钱”。然此类钱铸行未久即多为省铜而减重,更有始铸即不足称量者,私铸钱尤甚,故钱文所记重往往与实称重要不符。 记值钱 钱文标明自身当值的钱。如新莽“小泉直 ( 值 ) 一”、“大布黄 ( 当 ) 千”,三国刘蜀的“直 ( 值 ) 百”、“直百五铢”等,均为记值钱。 记年钱 钱背铭文标明铸行年代的钱。如南宋“淳熙元宝”背文自“元”至“十六”,表明各钱系从淳熙元年至十六年间所铸。南宋各钱以背文记年者多见。 记地钱 背文铭记铸地简称之钱。自唐“会昌开元”背铸“京”、“洛”、“荆”、“越”等 22 地始,至宋“宣和通宝”背“陕”钱、明“洪武通宝”背“渐”、“豫”、“北平”等,莫不为记地钱。 记监钱 钱背铭记铸钱监察司署简称的钱。如南宋“乾道元宝”铁钱背“同”字即记舒州同安监,淳熙元宝背“春”字为记蕲州蕲春监,“绍熙通宝”背“汉”字系记湖北汉阳监等。亦有记监兼记年的,如“庆元通宝”背“春三”,即为蕲春监、庆元三年铸。 合背钱 面背铸有同样钱文的钱。如“崇宁通宝”钱背亦铸“崇宁通宝”四字,看来仿佛两枚崇宁钱的背贴合在一起,故称“合背钱”有时背文会出现倒书、横书现象,均系浇铸时合范有误所致。另有两面钱文年号不同者,如面“泰昌通宝”、背“天启通宝”,称“异号合背钱”。 合面钱 钱的两面都是背文,仿佛两枚钱的正面贴合在一起,故称“合面钱”,亦系制作有误所致。如“乾隆通宝”中有面、背均铸满文“宝泉”者即为合面钱。近代出土的大批早期新莽“货泉”中,即有两面光板之无文合面钱。 合号钱 面文无“通宝”二字而出现两个交叉的年号,如“泰昌天启”四字,此等集两个年号于一钱者,谓之“合号钱”。 剪边钱 亦称“剪轮钱”。为盗铜而剪去边廓的小钱。传世以东汉“五铢”为多见,故称“剪边五铢”。 磨廓钱 亦称“磨边钱”。指边廓经磨锉取铜的窄边或无廓钱。以西汉“五铢”为多见,故称“磨边五铢”。 延环钱 以专用圆凿錾去钱心后留下的圆环,叫“延 ( 音延 ) 环钱”以东汉五铢为多。新莽“货泉”及六朝“五铢”中亦有 环钱。 环錾下后主要用于回炉重新铸钱而不作市场流通用,故存世颇少。汉至六朝官私炉均营此道。 对文钱 被錾去延环后留下的钱心叫“对文钱”。因其仅剩一半之钱文可与对环对接,故称“对文”。传世可见“对文五铢”、“对文货泉”。对文钱多混杂于恶劣小钱中在市场流通,今不难见。 对钱 又称“对子钱”,日本泉谱谓“符合泉”。对钱中一枚多为篆书钱文,可与另一枚异体文 ( 真、草、行、隶均可 ) 配为对子;除面文书体不同,余大小厚薄、内穿外廓以至铜质浆色、制作风格均基本一致,故谓“对钱”。最早自南唐“开元通宝”始,为一篆一隶;至北宋形成“对钱”制作高潮,如天圣、明道、元丰、熙宁、政和、宣和等,计有小平、折二等数十百种配匹之对钱。日本《符合泉志》更列出千种以上,蔚为大观。 平钱 俗称“小平钱”、“小平”。即为一枚当一文使用的基础小钱。一般径 2.4 ~ 2.6 厘米,重 2.8 ~ 3.6 克。系历代古钱中铸量最大、传世最多的品种。常见的如开元、熙宁、大定、康熙等通宝钱均为平钱。 折二钱 一枚当二文即两个平钱使用的钱。形体稍大于平钱。一般径 2.7 ~ 2.9 厘米,重5 ~ 8克。折二钱总量不少于小平,以北宋所出为最多,常见有元丰、政和等折二钱。 折三钱 一枚当三文、折合三个平钱使用的钱。一般径 2.9 ~ 3.2 厘米,重 8 ~ 12 克。品种及数量均少,如北宋庆元、 南宋嘉泰及明大中钱中,均有折三钱。 折五钱 指一枚值五文、折合五个平钱使用的钱。一般径 3.2 ~ 3.6 厘米,轻重不一。如南宋嘉定、元代至五以及明代洪武钱中, 均有折五钱。亦有称“当五钱”者。 大钱 泛指“当十”以上、包括“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在内形体较大的高额钱。此类钱之大小轻重无一定规律,且时有大小错出、轻重倒置现象,多系经济困顿、通货膨胀的产物。自唐代当十开元到清朝当千咸丰,历代大钱层出不穷,名类繁多。至于新莽的“大布黄 ( 当 ) 千”、“一刀平五千”,三国孙吴的“大泉当千”以及五代刘守光的“应天元宝”背“万”即当万钱,更是徒有虚名、变相榨取民间财富的虚值大钱。 榆荚钱 又称“荚钱”,指钱体轻薄如榆树之荚 ( 榆钱 ) 的小钱。如西汉初年所铸薄小“半两”,民间即呼为“榆荚钱”。 鹅眼钱 或称“鸡目钱”。钱体轻小如鹅眼、鸡目之类的劣钱。如从东汉末年至六朝间所出劣质特小“五铢”钱,一般被统称为鹅眼钱或鸡目钱。 男钱 旧时传说妇女佩之可以生男的钱。如十六国后赵石勒所铸“丰货”,因钱文壮实丰满,又含富裕吉祥之意,遂被称为“男钱”。 女钱 南朝梁武帝所铸“五铢”,因其轻薄弱小而被称为“女钱”又谓系对“男钱”而言,妇女佩之可以生女。然均传说,不足信。 稚钱 三国蜀汉“五铢” ( 一说梁五铢 ) 中有种钱体轻薄、文字纤弱、穿孔特大之“五铢”,被称之为“稚钱”。与“女钱”一样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妇女及儿童的鄙薄与轻视。 官炉钱 由国家或地方政权机构设炉监铸的钱。如自西汉上林三官“五铢”至清末户部宝泉局所出“宣统通宝”均属“官炉钱”。历代少数民族、封国或割据政权监钱机关督察铸行的钱币,一般也被视作官炉钱。 私铸钱 民间私炉盗铸的钱币。因意在牟利,私铸钱一般比官炉钱轻小粗恶;从铜质到文字都明显劣于同时官炉所出之钱。然各代私铸钱虽禁难止,存世数量均不为少。 后铸钱 后世启用前代年号补铸或重铸的钱。如“大中通宝”部分记地钱,即于洪武年间按洪武钱制补铸的,“泰昌通宝”系泰昌帝死后由其子天启帝补铸。此类钱币即为后铸钱。 镇库钱 铸钱工场正式开炉浇铸前,为进贡、纪念或避邪而先行特制的大钱。如“大唐镇库”、“咸丰元宝”特大“镇库”钱等。镇库钱一般制作精美,存世绝少。 套子钱 通过不同组合排列可以配套成龙的钱。配套形式甚多。如新莽之“六泉”、“十布”以币值等级配套;全昌开元以背文铸地配套;“唐国通宝”可以不同字体配套;“淳熙通宝”可按记年、记监配套;“顺治通宝”可据五种版式各自成套等。不同的收藏家亦可按自己藏品的品种、数量及风格自行配套。其中以王莽的“六泉”、“十布”为最有名、最珍贵的“套子钱”。 厌胜钱 又称“厌胜钱”。“厌胜”意即“厌而胜之”,系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由此而铸成钱币形态的避邪品、吉利品或纪念品统称为“厌胜钱”。一般仅供佩带玩赏用,而不作货币流通。我国自汉代起官、私炉均行鼓铸,品类甚多,且有发展,其中吉语、八卦、供养、撒帐、打马格及春钱等数种传世甚丰。除铜钱外尚有以金银制作者,不一而足。 吉语钱 厌胜钱属。一般分以通用钱号添铸吉语以及吉语为文、加铸图像两类。如“五铢”钱面添铸“君宜侯王”、“长宜子孙”等吉语;“嘉庆通宝”背铸“万年天子”、“天下太平”等。另一类则面文为“长命富贵”、“龟鹤齐寿”,钱背则见各种吉祥及辟邪图像等。 八卦钱 厌胜钱属。钱面为八卦图形及卦名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字;背文多为地支十二字 ( 子丑寅卯等 ) 及对应生肖图 ( 鼠牛虎兔等 ) 。穿孔圆形。民间多以此钱可避邪保安,所铸甚多, 大小版式各异,精粗互见。 撒帐钱 厌胜钱属。旧时女子婚嫁仪典上,女宾以金钱彩果抛撒其新房帐下;此种特铸抛撒之钱谓之“撒帐钱”。此俗始于唐代公主出嫁,后为民间沿袭。钱文多系“金玉满堂”、“忠孝传家”、“五男二女”等,大小各异,面背或有各类吉祥图案装饰其间。 供养钱 厌胜钱属。亦称“供佛钱”、“庙宇钱”。旧时官方或寺院所铸用以供奉佛殿神像之钱币。以元代所出最多。钱面除沿用年号、国号文字者,更有“香花供养”、“大安福寺”、“宝珠菩萨”、“进香直社”等;背文则有“神”、“护圣”、“香殿”等等。此类钱制作粗疏,形体偏小,传世不多。 马钱 亦称“打马格钱”。或面或背铸有骏马图像;钱文为武将或良马名,如“魏将吴起”、“唐将散骑”、“追风之马”、“千里之马”、“飞黄”、“渠黄”、“赤兔”、“龙驹”等数十百种。马钱为宋代前后作打马游戏用,格局类似棋牌,惜今已失传。 春钱 面背铸有男女交媾秘戏图像,间有文字如“风花雪月”等。旧时由长者授于新婚子媳,或作传授房事促其多子多孙用,类乎古代春宫图识或风月定鉴等。 冥钱 又称“羡瘗 ( 音义 ) 钱”、“明器”。专为死者殉葬铸制之钱,有铜、银、锡、铅、陶、泥数种。自秦汉特小“半两”、“五铢”起,历代均有所出。除“消灾”、“太平”等类钱文,近代出土辽代之“清宁二年”、“大康六年”均为记年之冥钱珍品。 连钱 指一炉所铸因未曾錾开而连在一起的两枚古钱。如战国晚期的“四布当 ”、新莽的“ 刀”等均有“连钱”。 钱树 指一炉所出因未曾錾切而与槽铜连成一体的一串钱,看去仿佛枝叶对称的小树,状如“ ”,故称“钱树”。存世有“祺祥通宝”钱树等,极为珍罕。 大样 同一年号和等级的钱因铸造地点和炉次不同,出炉后较正常钱径大 0.1 ~ 0.2 厘米者,称“大样”钱。如系平钱即叫“小平大样”,折二钱则为“折二大样”。 小样 与“大样”相反。同一年号及等级的钱因铸地、炉次不同,所出钱较正常钱径小 0.1 ~ 0.2 厘米,则为“小样”钱。如“小平小样”、“折二小样”。大、小样几乎各类钱都有,不胜枚举。 雕母 手工雕刻的母钱,亦称“祖钱”。六朝后造钱不再使用大型整体铜、石钱范浇铸,而改用母钱翻砂造型浇制。最初用铜、锡、牙、木等材料精心雕刻的母本,即为“雕母”。传世可见历代铜质雕母多种。形体稍大,铜质精良,雕工细腻,边廓峻深,文字纤劲。是为古钱中至珍之品。 铸母 一般通称“母钱”。系由雕母直接翻砂浇铸以供成批造钱用的母钱。铸母虽稍逊于雕母,然其质地、品相依旧异常精美。 铁母 铁钱的母线。一般均据雕母以优铜翻铸而成,以两宋铁母为多。钱体较铸制出的铁钱稍大,形制及文字亦比铁钱精整美观,甚珍罕。 子钱 以母钱翻砂大批浇铸出来的铜钱或铁钱。一般正用品及传世品均系“子钱”。 样钱 可分两类:由造钱主管机关呈送帝王以供审阅、抉择的样钱叫“进呈样钱”,多由铜、蜡、牙、木等雕制而成。由中央颁发至各地造铸炉场当作样品或母钱的样钱叫“部颁样钱”。样钱亦具母钱精良优美的特性。 试范钱 铁钱 (含铜钱) 正式开铸前先以铜汁试浇的钱样,亦称“试样钱”。 初铸钱 最初以钱范或母钱范铸出来的子钱,或谓“头炉钱”。此类钱较后铸者显得精整,文字峻深,边廓坚挺,品相佳美。 锈色 古钱表面着锈后呈现出的色泽。因古钱遭际不同而各有千秋。铜钱遇酸性环境呈现出的绿锈有“松绿”、“瓜皮绿”或“靛蓝”色;遇喊性环境则显现红色,可见“朱砂锈”、“鸡血斑”等;在中性环境中因表层氧化可显出水银色,俗称“水银古”。古钱年久生成的锈色自然、透彻,锈层坚硬板结,与作伪者所造的浮泛脆弱、生硬刺目的假锈不同。 生坑 出土未久呈现新鲜锈色的古钱谓之“生坑”。或虽出土有年然锈色未遭损坏,一如现坑时模样者,一般也称“生坑”。 熟坑 出土多年表层虽受磨损、氧化,但依旧留存部分锈迹的古钱,称为“熟坑”。旧谱又释为“老生坑”,文义欠精当,以统用“熟坑”为宜。 传世古 古钱出炉后从未着土,因长期氧化致使钱面牢结一层黑膜,犹涂过黑漆一般乌黑发亮,是谓“传世古”,又称“黑漆古”。此类钱若经长期把玩抚摩,而使钱文及内外廓露出红润铜色,钱肉依然黑亮,则为“传世古”中之上品。 足陌 “陌”与“佰”、“百”通。钱币交易中每吊钱十足支付一千文,每百文一枚不短缺,谓之“足佰”。 短陌 意与“足陌”相对。以不足一百之数充作百文行使,俗称“短陌”。旧时一般短陌定数以八十文为陌。 省陌 即“省佰”。以不足短佰定数 ( 八十字 ) 之钱充作百文行使更称“省佰”。省佰初以七十七文为百,后更为减至七十文以至六十文为“佰”的;实质是金钱交往中政府对百姓或富者对穷者的一种盘剥现象。 制钱 明清两代按本朝法定的钱币体制由官炉铸行的铜钱,概称“制钱”。以此区别于前朝历代旧钱及本朝的私铸钱,并对旧钱、私铸钱进行取缔和制约。如“永乐通宝”、“康熙通宝”等官铸钱均属制钱。 普尔钱 “普尔”为维吾尔语,意即为“钱”。清乾隆年间新疆始铸方孔圆钱,因用其地所产红铜铸造,故钱色发红,遂又称“新疆红钱”。其时先后铸制红钱即“普尔钱”的有伊梨、阿克苏、叶尔 、喀什葛尔及库东等局。 阿堵物 即钱。“阿堵”为六朝时口语“这个”意。时人王夷甫因雅癖而从不言“钱”,其妻故将铜钱堆绕床前,夷甫晨起,呼婢“举却阿堵物” ( 搬走这个东西 ) ,仍不言“钱”。后人遂有以“阿堵物”戏称钱者。 摘自《简明古钱辞典》
钱”“泉”“元”

“钱”字的由来:“钱”最初是农田耕作的一种用青铜铸造生产工具的名称。因为农家必须依赖这种工具从事生产劳动,而且“钱”又比土地和其它物品易于交换,后来便逐渐演变成为货币,“钱”这个名称也就被沿用了下来。

我们现在在博物馆等处,见到的“布币”比农具“钱”要小得多,但保持了“钱”的原形。一九八○年版第四套人民币伍元钞票,对着光照一照,它的水印图案就是“布币”。

“泉”字的出处:到了汉代,封建迷信的统治者,出于聚敛财富的愿望,将“钱”又改称为“泉”,“泉”便成了“钱”的借用。用“泉”来称呼货币更加形象,难怪有人形象地比喻:泉是由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再流向四面八方。因此直到现代,“泉”这个借用词还在用,比如:集币迷们总是以“泉友”相称。

“元”字的发展:唐高祖开朝时,为取意开辟新纪元而铸造新钱“开元通宝”后,曾被后人误叫过“开通元宝”。以至后来,史思明反叛,干脆就开炉铸造了“得壹元宝”和“顺天元宝”,使用在钱币上“元”这个字便盛行了起来。到了元朝,元字当然更加有意义,铸在银锭上元宝二字,就是取“元朝的宝货”的意思。明代万历年间,欧美的货币开始传入中国,当时市面上最流行的外国货币是西班牙和墨西哥的银圆。因其形状呈圆形,一枚又为一圆;既是货币名称,又是单位名称,时间一长,为了书写方便,后来人们就用同音字“元”代替了。这样一来,元这个字就更被人们熟悉和使用,一直沿用到了今天,成了我国货币的单位。

我国历史货币中还有一种刀形币,后世称为“刀币”。

春秋时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齐国,得渔盐之利,出现了商品交流的繁荣景象。伴随着经济往来的不断发展,齐国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铸行了一种形状像刀削(青铜刀)的青铜铸币,称之为“刀币”。“刀币”最初是在齐国行用,到了战国时期在燕赵等地也与“布币”并行流通。它是由手工业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刀削演变过来的。

“刀币”正式称谓是“刀化(货)刀币”,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个部分组成。刀之缘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说凹背凸刃,刀首近于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两个长方形,刀环呈圆形,这几种几何形体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平稳周正、丰满、圆润的形象美和和谐美。据实际测量,刀环的直径与刀首的长度是1:7.5,恰好是人的头部与身高的比例。而整个“刀币”的长度(一般为18厘米左右)又几乎是人手的长度,如果将6枚刀币首尾相接,可组成一个圆环,这就是《周礼۰考工记》中所说的“筑氏为削,长尺博寸,合六面成规”。这些精确的设计和巧妙的构想,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充分体现。以后随着齐国疆土的扩大和与邻国交战,齐国的刀币流通范围逐渐扩大到燕、赵地区。此时的刀币因为铸地不同、形体各异而形成了“齐刀”、“燕刀”、“赵刀”三大系列。

齐刀

齐刀,齐国铸造,主要流通在齐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半岛地区。齐刀比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称,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圆环,面、背有文字或饰纹。齐刀分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和“六字刀”,目前已经发现并著录的齐刀有“齐法化”、“齐之法化”、 “安阳之法化”、“节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齐建(造)邦长法化”等数种。其中“节墨”、“安阳”、“齐”均为地名,“节墨”即今山东即墨,“安阳”即今山东曹县一带,“齐”指齐国都城临淄。根据实测:齐之法化一般长18.3-18.5厘米,宽2.87厘米,重44.5-50.5克;节墨之法化一般长18.5厘米,最宽2.8-3厘米,重59-61克;安阳之法化长18-18.5厘米,最宽2.8-2.9厘米,重44.5-47克;齐建(造)邦长法化约18.2-18.5厘米,宽2.6-2.9厘米,重42.3-47克;齐法化长约17.8-18.7厘米,宽2.6-2.9厘米,重40.8-50.4克,后两种是战国田齐所铸的刀币,其特征是刀币的外缘不断,币面的文字没有“之”字,仅为“法化”。齐建(造)邦长法化就是六字刀,据说当时是一种纪念币,传世极少,非常珍贵。公元前378-324年之间,也就是在齐威王到齐宣王时代,齐国以齐法化统一了各种刀币。

尖首刀

刀币进入了春秋战国之际,扩大了它的范围。首先在燕国境内出现了“尖首刀”(包括“针首刀”)。燕出现刀币形式应是受齐国的影响。燕昭王颇能接纳人才,在位时开拓疆土,建立了上谷、渔阳、辽西、辽东诸郡。燕国铸有“针首刀”、“尖首刀”和“明刀”等等。针首刀(刀首呈尖刺状)刀身与尖首刀相似,但刀首尖端更长,刀柄有直纹,正面两条、背面一条,铜质不精,制作也很粗糙,文字也简单或无文,主要流通于长城内外,故又称“匈奴刀”。“匈奴刀”在日伪时期曾出土于承德、张家口一带,被日本人所得,现在多藏于日本。

“尖首刀”(刀首呈锐角)刀身通长15-18厘米,宽约1.8-2.6厘米,重约15-16克。其形制与齐刀相似,弧背凹刃,刀身极薄,刀背极厚,但都因刀刃上端显得尖首而得名,刀柄面背有二直纹,一端有刀环。先是两面都无字,后来多数仅单面有字,以单字为多。“尖首刀”过去知道多出于河间、保定及聊城等地,建国以来,1974年辽宁省凌源县小城子公社修技大队出土了完整的“尖首刀”943枚,币铭文有一、六、日、七、八、九、已、亥、行、玉、丘、工、示、矢、年等等;1975年山东临淄原齐国之故城西东石桥村出土一批“尖首刀”,现存完整的80枚;1978年河北燕下都军营出土一批“尖首刀”计1845枚,最宽1.8-2.2厘米,铭文有:大、吉、阳、日、行、丙、上、古、矢等130余枚;1979年战国中山灵寿城遗址勘查,在早于城址的春秋至战国早期遗址的文化层内出土的“尖首刀”,刀身外缘隆起,断于柄处,柄有两道脊线,个别为一道脊线,不伸入刀面柄首为圆环形,其铭文有一、三、五、八、工、壬、化以、以化、一化、上化、非、云等,其背平素,刀长约16.2-17.4厘米,刀首宽2.2-2.8厘米,重11-15克。

根据地层判断,“尖首刀”币要早于城内发现的其它刀币,而尖首刀单独出土,并无其它刀币混杂在一起的现象,因此,“尖首刀”比较中山国的刀要早些。从各地出土的尖首刀来看“尖首刀”与“燕刀”的关系非常密切。“尖首刀”最终改变了形制,刀尖缩成斜坡状,面文铸有一个“0D”字,由此可知“尖首刀”不是燕国政府铸行的“法化”,而是燕国境内一些地方民族为商业需要而铸行的货币。晚期“尖首刀”上出现明字,是明刀的先导。

燕明刀

燕国的主要刀币是“明刀”,由于在这种币面上铸有一个“0D”字符号,此字的形态变化很大,对于它的解释,诸家各异,有明、易、燕、召等,故而又称“易刀”、“燕刀”、“明刀”。

“明刀”背面常铸有文字或符号,现已有几百种以上,一般都是铸地或铸造炉次的标识。其中背文为“齐”者通常被认为是齐国铸造,而称之为“齐明刀”,其它种类的则多称为“燕明刀”。“明刀”可能早于燕之建国,而燕人铸币应该铸空首布或贝,也不会刚开始就铸“明刀”。因为燕人在关中时使用布、贝,到燕地后,燕昭王复国后才铸行“明刀”。其刀首较窄,刀尖较钝,刀背弧度小,中断,因文字以一个“明”字而著称,长约14-17厘米,宽约1.3-2.2厘米,重15-18克。曾在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及河间、保定、辽宁省凌源等地出土,是燕明刀的早期形式。

“明刀”以其刀曲折的状态分为“圆折刀”与“磬折刀”两种。

“圆折刀”一般说来是一种体形较大的刀,长约12.8-13.5厘米,宽1.6-1.9厘米,重约14克。其型式与“尖首刀” 相同,只是刀的面纹有一个“燕”字,背文分别有左、右、内、外、中,并配以其他文字,这可能是纪范文。刀身与刀柄连接处呈圆形。背文比较复杂,多以易字及左、右字,如左、左一、左上、左易、易邑、右、右上、右六等。

磬折刀

“磬折刀”(又称方折刀),一般体形较小,长约12.4-13.3厘米,宽1.5-1.7厘米,重12-18克,有的仅重1.4克,这是个别现象。刀身与刀柄连接处是方折,古钱家称这种方折为“磬折”。其字体长大,雄伟豪放,风格上近乎即墨刀的文字,背文有左匽下、右邑、匽八、匽邑外炉,外有工、行、化等单字。燕昭王派遣乐毅伐齐,占领其七十二城,达六年之久。在齐国所铸造的“刀币”也有圆折的,颇厚重,通常视作燕刀中的珍品。“圆折刀”有减重现象,相差可至三厘米以上,大约是惠王时出的,在此期间一方面因为齐国的将领田单失败,齐国的领土尽失,另一方面又与赵国失和,连年战争,造成经济上的困难促成了货币减重现象。

此后,燕国可能推行了一次货币改革,废止了圆折刀,改用方折刀,款式仍旧,重量减轻。改革之后,好像安定了一个时期,又开始减重,末期的方折刀既窄又短,铸工粗糙,但数量反而不如初期多,学者们推断可能是燕王在辽地所铸,但不久就被灭亡,故而所出不多。这种外缘方折下垂特长的匽刀,出土多在山东半岛及济南、益都、肥城、莒县、昌邑等地,背文多有地名如莒、安阳、齐等,有的记数及干支字,出土的数量不多。

燕地使用“刀币”应当在千年以上,前后共经五次改革,比其他地区可谓安定得多。只是地处偏僻,工艺落后,其刀币略显粗糙,然而却具有一种深厚的乡土风格,率直生动,齐赵两国有所不及。

年号钱 面文铸帝王年号的钱。东晋十六国成汉李寿汉兴年间所铸“汉兴”钱为我国最早之年号钱。其后如唐“乾封泉宝”、宋“宣和通宝”、明“永乐通宝”直至清末“宣统通宝”等,均系“年号钱” 国号钱 面文铸有国号的钱。自战国时期“东周”布、“齐法化”刀直至五代十国的“大齐通宝”、“唐国通宝”,以及此后南宋的“大宋元宝”、蒙文“大元通宝”、南明的“大明通宝”等,均为“国号钱”。国号年号钱 集国号、年号于一体的钱。如东晋十六国夏赫连勃勃真兴年间所铸“大夏真兴”钱,其后辽天祚帝天庆年间铸“大辽天庆”,及至清咸丰年间宝福局所铸“大清咸丰通宝”,均为国号年号并铸钱。 记重钱 面文标明钱体自身重要的钱。如战国后期的“重一两十二珠”,秦“半两”、“两甾”,汉及六朝“五铢”、“三铢”等,均属“记重钱”。然此类钱铸行未久即多为省铜而减重,更有始铸即不足称量者,私铸钱尤甚,故钱文所记重往往与实称重要不符。 记值钱 钱文标明自身当值的钱。如新莽“小泉直 ( 值 ) 一”、“大布黄 ( 当 ) 千”,三国刘蜀的“直 ( 值 ) 百”、“直百五铢”等,均为记值钱。 记年钱 钱背铭文标明铸行年代的钱。如南宋“淳熙元宝”背文自“元”至“十六”,表明各钱系从淳熙元年至十六年间所铸。南宋各钱以背文记年者多见。 记地钱 背文铭记铸地简称之钱。自唐“会昌开元”背铸“京”、“洛”、“荆”、“越”等 22 地始,至宋“宣和通宝”背“陕”钱、明“洪武通宝”背“渐”、“豫”、“北平”等,莫不为记地钱。 记监钱 钱背铭记铸钱监察司署简称的钱。如南宋“乾道元宝”铁钱背“同”字即记舒州同安监,淳熙元宝背“春”字为记蕲州蕲春监,“绍熙通宝”背“汉”字系记湖北汉阳监等。亦有记监兼记年的,如“庆元通宝”背“春三”,即为蕲春监、庆元三年铸。 合背钱 面背铸有同样钱文的钱。如“崇宁通宝”钱背亦铸“崇宁通宝”四字,看来仿佛两枚崇宁钱的背贴合在一起,故称“合背钱”有时背文会出现倒书、横书现象,均系浇铸时合范有误所致。另有两面钱文年号不同者,如面“泰昌通宝”、背“天启通宝”,称“异号合背钱”。 合面钱 钱的两面都是背文,仿佛两枚钱的正面贴合在一起,故称“合面钱”,亦系制作有误所致。如“乾隆通宝”中有面、背均铸满文“宝泉”者即为合面钱。近代出土的大批早期新莽“货泉”中,即有两面光板之无文合面钱。 合号钱 面文无“通宝”二字而出现两个交叉的年号,如“泰昌天启”四字,此等集两个年号于一钱者,谓之“合号钱”。 剪边钱 亦称“剪轮钱”。为盗铜而剪去边廓的小钱。传世以东汉“五铢”为多见,故称“剪边五铢”。 磨廓钱 亦称“磨边钱”。指边廓经磨锉取铜的窄边或无廓钱。以西汉“五铢”为多见,故称“磨边五铢”。 延环钱 以专用圆凿錾去钱心后留下的圆环,叫“延 ( 音延 ) 环钱”以东汉五铢为多。新莽“货泉”及六朝“五铢”中亦有 环钱。 环錾下后主要用于回炉重新铸钱而不作市场流通用,故存世颇少。汉至六朝官私炉均营此道。 对文钱 被錾去延环后留下的钱心叫“对文钱”。因其仅剩一半之钱文可与对环对接,故称“对文”。传世可见“对文五铢”、“对文货泉”。对文钱多混杂于恶劣小钱中在市场流通,今不难见。 对钱 又称“对子钱”,日本泉谱谓“符合泉”。对钱中一枚多为篆书钱文,可与另一枚异体文 ( 真、草、行、隶均可 ) 配为对子;除面文书体不同,余大小厚薄、内穿外廓以至铜质浆色、制作风格均基本一致,故谓“对钱”。最早自南唐“开元通宝”始,为一篆一隶;至北宋形成“对钱”制作高潮,如天圣、明道、元丰、熙宁、政和、宣和等,计有小平、折二等数十百种配匹之对钱。日本《符合泉志》更列出千种以上,蔚为大观。 平钱 俗称“小平钱”、“小平”。即为一枚当一文使用的基础小钱。一般径 2.4 ~ 2.6 厘米,重 2.8 ~ 3.6 克。系历代古钱中铸量最大、传世最多的品种。常见的如开元、熙宁、大定、康熙等通宝钱均为平钱。 折二钱 一枚当二文即两个平钱使用的钱。形体稍大于平钱。一般径 2.7 ~ 2.9 厘米,重5 ~ 8克。折二钱总量不少于小平,以北宋所出为最多,常见有元丰、政和等折二钱。 折三钱 一枚当三文、折合三个平钱使用的钱。一般径 2.9 ~ 3.2 厘米,重 8 ~ 12 克。品种及数量均少,如北宋庆元、 南宋嘉泰及明大中钱中,均有折三钱。 折五钱 指一枚值五文、折合五个平钱使用的钱。一般径 3.2 ~ 3.6 厘米,轻重不一。如南宋嘉定、元代至五以及明代洪武钱中, 均有折五钱。亦有称“当五钱”者。 大钱 泛指“当十”以上、包括“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在内形体较大的高额钱。此类钱之大小轻重无一定规律,且时有大小错出、轻重倒置现象,多系经济困顿、通货膨胀的产物。自唐代当十开元到清朝当千咸丰,历代大钱层出不穷,名类繁多。至于新莽的“大布黄 ( 当 ) 千”、“一刀平五千”,三国孙吴的“大泉当千”以及五代刘守光的“应天元宝”背“万”即当万钱,更是徒有虚名、变相榨取民间财富的虚值大钱。 榆荚钱 又称“荚钱”,指钱体轻薄如榆树之荚 ( 榆钱 ) 的小钱。如西汉初年所铸薄小“半两”,民间即呼为“榆荚钱”。 鹅眼钱 或称“鸡目钱”。钱体轻小如鹅眼、鸡目之类的劣钱。如从东汉末年至六朝间所出劣质特小“五铢”钱,一般被统称为鹅眼钱或鸡目钱。 男钱 旧时传说妇女佩之可以生男的钱。如十六国后赵石勒所铸“丰货”,因钱文壮实丰满,又含富裕吉祥之意,遂被称为“男钱”。 女钱 南朝梁武帝所铸“五铢”,因其轻薄弱小而被称为“女钱”又谓系对“男钱”而言,妇女佩之可以生女。然均传说,不足信。 稚钱 三国蜀汉“五铢” ( 一说梁五铢 ) 中有种钱体轻薄、文字纤弱、穿孔特大之“五铢”,被称之为“稚钱”。与“女钱”一样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妇女及儿童的鄙薄与轻视。 官炉钱 由国家或地方政权机构设炉监铸的钱。如自西汉上林三官“五铢”至清末户部宝泉局所出“宣统通宝”均属“官炉钱”。历代少数民族、封国或割据政权监钱机关督察铸行的钱币,一般也被视作官炉钱。 私铸钱 民间私炉盗铸的钱币。因意在牟利,私铸钱一般比官炉钱轻小粗恶;从铜质到文字都明显劣于同时官炉所出之钱。然各代私铸钱虽禁难止,存世数量均不为少。 后铸钱 后世启用前代年号补铸或重铸的钱。如“大中通宝”部分记地钱,即于洪武年间按洪武钱制补铸的,“泰昌通宝”系泰昌帝死后由其子天启帝补铸。此类钱币即为后铸钱。 镇库钱 铸钱工场正式开炉浇铸前,为进贡、纪念或避邪而先行特制的大钱。如“大唐镇库”、“咸丰元宝”特大“镇库”钱等。镇库钱一般制作精美,存世绝少。 套子钱 通过不同组合排列可以配套成龙的钱。配套形式甚多。如新莽之“六泉”、“十布”以币值等级配套;全昌开元以背文铸地配套;“唐国通宝”可以不同字体配套;“淳熙通宝”可按记年、记监配套;“顺治通宝”可据五种版式各自成套等。不同的收藏家亦可按自己藏品的品种、数量及风格自行配套。其中以王莽的“六泉”、“十布”为最有名、最珍贵的“套子钱”。 厌胜钱 又称“厌胜钱”。“厌胜”意即“厌而胜之”,系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由此而铸成钱币形态的避邪品、吉利品或纪念品统称为“厌胜钱”。一般仅供佩带玩赏用,而不作货币流通。我国自汉代起官、私炉均行鼓铸,品类甚多,且有发展,其中吉语、八卦、供养、撒帐、打马格及春钱等数种传世甚丰。除铜钱外尚有以金银制作者,不一而足。 吉语钱 厌胜钱属。一般分以通用钱号添铸吉语以及吉语为文、加铸图像两类。如“五铢”钱面添铸“君宜侯王”、“长宜子孙”等吉语;“嘉庆通宝”背铸“万年天子”、“天下太平”等。另一类则面文为“长命富贵”、“龟鹤齐寿”,钱背则见各种吉祥及辟邪图像等。 八卦钱 厌胜钱属。钱面为八卦图形及卦名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字;背文多为地支十二字 ( 子丑寅卯等 ) 及对应生肖图 ( 鼠牛虎兔等 ) 。穿孔圆形。民间多以此钱可避邪保安,所铸甚多, 大小版式各异,精粗互见。 撒帐钱 厌胜钱属。旧时女子婚嫁仪典上,女宾以金钱彩果抛撒其新房帐下;此种特铸抛撒之钱谓之“撒帐钱”。此俗始于唐代公主出嫁,后为民间沿袭。钱文多系“金玉满堂”、“忠孝传家”、“五男二女”等,大小各异,面背或有各类吉祥图案装饰其间。 供养钱 厌胜钱属。亦称“供佛钱”、“庙宇钱”。旧时官方或寺院所铸用以供奉佛殿神像之钱币。以元代所出最多。钱面除沿用年号、国号文字者,更有“香花供养”、“大安福寺”、“宝珠菩萨”、“进香直社”等;背文则有“神”、“护圣”、“香殿”等等。此类钱制作粗疏,形体偏小,传世不多。 马钱 亦称“打马格钱”。或面或背铸有骏马图像;钱文为武将或良马名,如“魏将吴起”、“唐将散骑”、“追风之马”、“千里之马”、“飞黄”、“渠黄”、“赤兔”、“龙驹”等数十百种。马钱为宋代前后作打马游戏用,格局类似棋牌,惜今已失传。 春钱 面背铸有男女交媾秘戏图像,间有文字如“风花雪月”等。旧时由长者授于新婚子媳,或作传授房事促其多子多孙用,类乎古代春宫图识或风月定鉴等。 冥钱 又称“羡瘗 ( 音义 ) 钱”、“明器”。专为死者殉葬铸制之钱,有铜、银、锡、铅、陶、泥数种。自秦汉特小“半两”、“五铢”起,历代均有所出。除“消灾”、“太平”等类钱文,近代出土辽代之“清宁二年”、“大康六年”均为记年之冥钱珍品。 连钱 指一炉所铸因未曾錾开而连在一起的两枚古钱。如战国晚期的“四布当 ”、新莽的“ 刀”等均有“连钱”。 钱树 指一炉所出因未曾錾切而与槽铜连成一体的一串钱,看去仿佛枝叶对称的小树,状如“ ”,故称“钱树”。存世有“祺祥通宝”钱树等,极为珍罕。 大样 同一年号和等级的钱因铸造地点和炉次不同,出炉后较正常钱径大 0.1 ~ 0.2 厘米者,称“大样”钱。如系平钱即叫“小平大样”,折二钱则为“折二大样”。 小样 与“大样”相反。同一年号及等级的钱因铸地、炉次不同,所出钱较正常钱径小 0.1 ~ 0.2 厘米,则为“小样”钱。如“小平小样”、“折二小样”。大、小样几乎各类钱都有,不胜枚举。 雕母 手工雕刻的母钱,亦称“祖钱”。六朝后造钱不再使用大型整体铜、石钱范浇铸,而改用母钱翻砂造型浇制。最初用铜、锡、牙、木等材料精心雕刻的母本,即为“雕母”。传世可见历代铜质雕母多种。形体稍大,铜质精良,雕工细腻,边廓峻深,文字纤劲。是为古钱中至珍之品。 铸母 一般通称“母钱”。系由雕母直接翻砂浇铸以供成批造钱用的母钱。铸母虽稍逊于雕母,然其质地、品相依旧异常精美。 铁母 铁钱的母线。一般均据雕母以优铜翻铸而成,以两宋铁母为多。钱体较铸制出的铁钱稍大,形制及文字亦比铁钱精整美观,甚珍罕。 子钱 以母钱翻砂大批浇铸出来的铜钱或铁钱。一般正用品及传世品均系“子钱”。 样钱 可分两类:由造钱主管机关呈送帝王以供审阅、抉择的样钱叫“进呈样钱”,多由铜、蜡、牙、木等雕制而成。由中央颁发至各地造铸炉场当作样品或母钱的样钱叫“部颁样钱”。样钱亦具母钱精良优美的特性。 试范钱 铁钱 (含铜钱) 正式开铸前先以铜汁试浇的钱样,亦称“试样钱”。 初铸钱 最初以钱范或母钱范铸出来的子钱,或谓“头炉钱”。此类钱较后铸者显得精整,文字峻深,边廓坚挺,品相佳美。 锈色 古钱表面着锈后呈现出的色泽。因古钱遭际不同而各有千秋。铜钱遇酸性环境呈现出的绿锈有“松绿”、“瓜皮绿”或“靛蓝”色;遇喊性环境则显现红色,可见“朱砂锈”、“鸡血斑”等;在中性环境中因表层氧化可显出水银色,俗称“水银古”。古钱年久生成的锈色自然、透彻,锈层坚硬板结,与作伪者所造的浮泛脆弱、生硬刺目的假锈不同。 生坑 出土未久呈现新鲜锈色的古钱谓之“生坑”。或虽出土有年然锈色未遭损坏,一如现坑时模样者,一般也称“生坑”。 熟坑 出土多年表层虽受磨损、氧化,但依旧留存部分锈迹的古钱,称为“熟坑”。旧谱又释为“老生坑”,文义欠精当,以统用“熟坑”为宜。 传世古 古钱出炉后从未着土,因长期氧化致使钱面牢结一层黑膜,犹涂过黑漆一般乌黑发亮,是谓“传世古”,又称“黑漆古”。此类钱若经长期把玩抚摩,而使钱文及内外廓露出红润铜色,钱肉依然黑亮,则为“传世古”中之上品。 足陌 “陌”与“佰”、“百”通。钱币交易中每吊钱十足支付一千文,每百文一枚不短缺,谓之“足佰”。 短陌 意与“足陌”相对。以不足一百之数充作百文行使,俗称“短陌”。旧时一般短陌定数以八十文为陌。 省陌 即“省佰”。以不足短佰定数 ( 八十字 ) 之钱充作百文行使更称“省佰”。省佰初以七十七文为百,后更为减至七十文以至六十文为“佰”的;实质是金钱交往中政府对百姓或富者对穷者的一种盘剥现象。 制钱 明清两代按本朝法定的钱币体制由官炉铸行的铜钱,概称“制钱”。以此区别于前朝历代旧钱及本朝的私铸钱,并对旧钱、私铸钱进行取缔和制约。如“永乐通宝”、“康熙通宝”等官铸钱均属制钱。 普尔钱 “普尔”为维吾尔语,意即为“钱”。清乾隆年间新疆始铸方孔圆钱,因用其地所产红铜铸造,故钱色发红,遂又称“新疆红钱”。其时先后铸制红钱即“普尔钱”的有伊梨、阿克苏、叶尔 、喀什葛尔及库东等局。 阿堵物 即钱。“阿堵”为六朝时口语“这个”意。时人王夷甫因雅癖而从不言“钱”,其妻故将铜钱堆绕床前,夷甫晨起,呼婢“举却阿堵物” ( 搬走这个东西 ) ,仍不言“钱”。后人遂有以“阿堵物”戏称钱者。 摘自《简明古钱辞典》

春秋时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齐国,得渔盐之利,出现了商品交流的繁荣景象。伴随着经济往来的不断发展,齐国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铸行了一种形状像刀削(青铜刀)的青铜铸币,称之为“刀币”。“刀币”最初是在齐国行用,到了战国时期在燕赵等地也与“布币”并行流通。它是由手工业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刀削演变过来的。

“刀币”正式称谓是“刀化(货)刀币”,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个部分组成。刀之缘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说凹背凸刃,刀首近于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两个长方形,刀环呈圆形,这几种几何形体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平稳周正、丰满、圆润的形象美和和谐美。据实际测量,刀环的直径与刀首的长度是1:7.5,恰好是人的头部与身高的比例。而整个“刀币”的长度(一般为18厘米左右)又几乎是人手的长度,如果将6枚刀币首尾相接,可组成一个圆环,这就是《周礼۰考工记》中所说的“筑氏为削,长尺博寸,合六面成规”。这些精确的设计和巧妙的构想,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充分体现。以后随着齐国疆土的扩大和与邻国交战,齐国的刀币流通范围逐渐扩大到燕、赵地区。此时的刀币因为铸地不同、形体各异而形成了“齐刀”、“燕刀”、“赵刀”三大系列。

齐刀

齐刀,齐国铸造,主要流通在齐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半岛地区。齐刀比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称,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圆环,面、背有文字或饰纹。齐刀分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和“六字刀”,目前已经发现并著录的齐刀有“齐法化”、“齐之法化”、 “安阳之法化”、“节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齐建(造)邦长法化”等数种。其中“节墨”、“安阳”、“齐”均为地名,“节墨”即今山东即墨,“安阳”即今山东曹县一带,“齐”指齐国都城临淄。根据实测:齐之法化一般长18.3-18.5厘米,宽2.87厘米,重44.5-50.5克;节墨之法化一般长18.5厘米,最宽2.8-3厘米,重59-61克;安阳之法化长18-18.5厘米,最宽2.8-2.9厘米,重44.5-47克;齐建(造)邦长法化约18.2-18.5厘米,宽2.6-2.9厘米,重42.3-47克;齐法化长约17.8-18.7厘米,宽2.6-2.9厘米,重40.8-50.4克,后两种是战国田齐所铸的刀币,其特征是刀币的外缘不断,币面的文字没有“之”字,仅为“法化”。齐建(造)邦长法化就是六字刀,据说当时是一种纪念币,传世极少,非常珍贵。公元前378-324年之间,也就是在齐威王到齐宣王时代,齐国以齐法化统一了各种刀币。

尖首刀

刀币进入了春秋战国之际,扩大了它的范围。首先在燕国境内出现了“尖首刀”(包括“针首刀”)。燕出现刀币形式应是受齐国的影响。燕昭王颇能接纳人才,在位时开拓疆土,建立了上谷、渔阳、辽西、辽东诸郡。燕国铸有“针首刀”、“尖首刀”和“明刀”等等。针首刀(刀首呈尖刺状)刀身与尖首刀相似,但刀首尖端更长,刀柄有直纹,正面两条、背面一条,铜质不精,制作也很粗糙,文字也简单或无文,主要流通于长城内外,故又称“匈奴刀”。“匈奴刀”在日伪时期曾出土于承德、张家口一带,被日本人所得,现在多藏于日本。

“尖首刀”(刀首呈锐角)刀身通长15-18厘米,宽约1.8-2.6厘米,重约15-16克。其形制与齐刀相似,弧背凹刃,刀身极薄,刀背极厚,但都因刀刃上端显得尖首而得名,刀柄面背有二直纹,一端有刀环。先是两面都无字,后来多数仅单面有字,以单字为多。“尖首刀”过去知道多出于河间、保定及聊城等地,建国以来,1974年辽宁省凌源县小城子公社修技大队出土了完整的“尖首刀”943枚,币铭文有一、六、日、七、八、九、已、亥、行、玉、丘、工、示、矢、年等等;1975年山东临淄原齐国之故城西东石桥村出土一批“尖首刀”,现存完整的80枚;1978年河北燕下都军营出土一批“尖首刀”计1845枚,最宽1.8-2.2厘米,铭文有:大、吉、阳、日、行、丙、上、古、矢等130余枚;1979年战国中山灵寿城遗址勘查,在早于城址的春秋至战国早期遗址的文化层内出土的“尖首刀”,刀身外缘隆起,断于柄处,柄有两道脊线,个别为一道脊线,不伸入刀面柄首为圆环形,其铭文有一、三、五、八、工、壬、化以、以化、一化、上化、非、云等,其背平素,刀长约16.2-17.4厘米,刀首宽2.2-2.8厘米,重11-15克。

根据地层判断,“尖首刀”币要早于城内发现的其它刀币,而尖首刀单独出土,并无其它刀币混杂在一起的现象,因此,“尖首刀”比较中山国的刀要早些。从各地出土的尖首刀来看“尖首刀”与“燕刀”的关系非常密切。“尖首刀”最终改变了形制,刀尖缩成斜坡状,面文铸有一个“0D”字,由此可知“尖首刀”不是燕国政府铸行的“法化”,而是燕国境内一些地方民族为商业需要而铸行的货币。晚期“尖首刀”上出现明字,是明刀的先导。

燕明刀

燕国的主要刀币是“明刀”,由于在这种币面上铸有一个“0D”字符号,此字的形态变化很大,对于它的解释,诸家各异,有明、易、燕、召等,故而又称“易刀”、“燕刀”、“明刀”。

“明刀”背面常铸有文字或符号,现已有几百种以上,一般都是铸地或铸造炉次的标识。其中背文为“齐”者通常被认为是齐国铸造,而称之为“齐明刀”,其它种类的则多称为“燕明刀”。“明刀”可能早于燕之建国,而燕人铸币应该铸空首布或贝,也不会刚开始就铸“明刀”。因为燕人在关中时使用布、贝,到燕地后,燕昭王复国后才铸行“明刀”。其刀首较窄,刀尖较钝,刀背弧度小,中断,因文字以一个“明”字而著称,长约14-17厘米,宽约1.3-2.2厘米,重15-18克。曾在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及河间、保定、辽宁省凌源等地出土,是燕明刀的早期形式。

“明刀”以其刀曲折的状态分为“圆折刀”与“磬折刀”两种。

“圆折刀”一般说来是一种体形较大的刀,长约12.8-13.5厘米,宽1.6-1.9厘米,重约14克。其型式与“尖首刀” 相同,只是刀的面纹有一个“燕”字,背文分别有左、右、内、外、中,并配以其他文字,这可能是纪范文。刀身与刀柄连接处呈圆形。背文比较复杂,多以易字及左、右字,如左、左一、左上、左易、易邑、右、右上、右六等。

磬折刀

“磬折刀”(又称方折刀),一般体形较小,长约12.4-13.3厘米,宽1.5-1.7厘米,重12-18克,有的仅重1.4克,这是个别现象。刀身与刀柄连接处是方折,古钱家称这种方折为“磬折”。其字体长大,雄伟豪放,风格上近乎即墨刀的文字,背文有左匽下、右邑、匽八、匽邑外炉,外有工、行、化等单字。燕昭王派遣乐毅伐齐,占领其七十二城,达六年之久。在齐国所铸造的“刀币”也有圆折的,颇厚重,通常视作燕刀中的珍品。“圆折刀”有减重现象,相差可至三厘米以上,大约是惠王时出的,在此期间一方面因为齐国的将领田单失败,齐国的领土尽失,另一方面又与赵国失和,连年战争,造成经济上的困难促成了货币减重现象。

此后,燕国可能推行了一次货币改革,废止了圆折刀,改用方折刀,款式仍旧,重量减轻。改革之后,好像安定了一个时期,又开始减重,末期的方折刀既窄又短,铸工粗糙,但数量反而不如初期多,学者们推断可能是燕王在辽地所铸,但不久就被灭亡,故而所出不多。这种外缘方折下垂特长的匽刀,出土多在山东半岛及济南、益都、肥城、莒县、昌邑等地,背文多有地名如莒、安阳、齐等,有的记数及干支字,出土的数量不多。

燕地使用“刀币”应当在千年以上,前后共经五次改革,比其他地区可谓安定得多。只是地处偏僻,工艺落后,其刀币略显粗糙,然而却

我国历史货币中还有一种刀形币,后世称为“刀币”。

春秋时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齐国,得渔盐之利,出现了商品交流的繁荣景象。伴随着经济往来的不断发展,齐国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铸行了一种形状像刀削(青铜刀)的青铜铸币,称之为“刀币”。“刀币”最初是在齐国行用,到了战国时期在燕赵等地也与“布币”并行流通。它是由手工业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刀削演变过来的。

“刀币”正式称谓是“刀化(货)刀币”,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个部分组成。刀之缘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说凹背凸刃,刀首近于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两个长方形,刀环呈圆形,这几种几何形体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平稳周正、丰满、圆润的形象美和和谐美。据实际测量,刀环的直径与刀首的长度是1:7.5,恰好是人的头部与身高的比例。而整个“刀币”的长度(一般为18厘米左右)又几乎是人手的长度,如果将6枚刀币首尾相接,可组成一个圆环,这就是《周礼۰考工记》中所说的“筑氏为削,长尺博寸,合六面成规”。这些精确的设计和巧妙的构想,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充分体现。以后随着齐国疆土的扩大和与邻国交战,齐国的刀币流通范围逐渐扩大到燕、赵地区。此时的刀币因为铸地不同、形体各异而形成了“齐刀”、“燕刀”、“赵刀”三大系列。

齐刀

齐刀,齐国铸造,主要流通在齐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半岛地区。齐刀比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称,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圆环,面、背有文字或饰纹。齐刀分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和“六字刀”,目前已经发现并著录的齐刀有“齐法化”、“齐之法化”、 “安阳之法化”、“节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齐建(造)邦长法化”等数种。其中“节墨”、“安阳”、“齐”均为地名,“节墨”即今山东即墨,“安阳”即今山东曹县一带,“齐”指齐国都城临淄。根据实测:齐之法化一般长18.3-18.5厘米,宽2.87厘米,重44.5-50.5克;节墨之法化一般长18.5厘米,最宽2.8-3厘米,重59-61克;安阳之法化长18-18.5厘米,最宽2.8-2.9厘米,重44.5-47克;齐建(造)邦长法化约18.2-18.5厘米,宽2.6-2.9厘米,重42.3-47克;齐法化长约17.8-18.7厘米,宽2.6-2.9厘米,重40.8-50.4克,后两种是战国田齐所铸的刀币,其特征是刀币的外缘不断,币面的文字没有“之”字,仅为“法化”。齐建(造)邦长法化就是六字刀,据说当时是一种纪念币,传世极少,非常珍贵。公元前378-324年之间,也就是在齐威王到齐宣王时代,齐国以齐法化统一了各种刀币。

尖首刀

刀币进入了春秋战国之际,扩大了它的范围。首先在燕国境内出现了“尖首刀”(包括“针首刀”)。燕出现刀币形式应是受齐国的影响。燕昭王颇能接纳人才,在位时开拓疆土,建立了上谷、渔阳、辽西、辽东诸郡。燕国铸有“针首刀”、“尖首刀”和“明刀”等等。针首刀(刀首呈尖刺状)刀身与尖首刀相似,但刀首尖端更长,刀柄有直纹,正面两条、背面一条,铜质不精,制作也很粗糙,文字也简单或无文,主要流通于长城内外,故又称“匈奴刀”。“匈奴刀”在日伪时期曾出土于承德、张家口一带,被日本人所得,现在多藏于日本。

“尖首刀”(刀首呈锐角)刀身通长15-18厘米,宽约1.8-2.6厘米,重约15-16克。其形制与齐刀相似,弧背凹刃,刀身极薄,刀背极厚,但都因刀刃上端显得尖首而得名,刀柄面背有二直纹,一端有刀环。先是两面都无字,后来多数仅单面有字,以单字为多。“尖首刀”过去知道多出于河间、保定及聊城等地,建国以来,1974年辽宁省凌源县小城子公社修技大队出土了完整的“尖首刀”943枚,币铭文有一、六、日、七、八、九、已、亥、行、玉、丘、工、示、矢、年等等;1975年山东临淄原齐国之故城西东石桥村出土一批“尖首刀”,现存完整的80枚;1978年河北燕下都军营出土一批“尖首刀”计1845枚,最宽1.8-2.2厘米,铭文有:大、吉、阳、日、行、丙、上、古、矢等130余枚;1979年战国中山灵寿城遗址勘查,在早于城址的春秋至战国早期遗址的文化层内出土的“尖首刀”,刀身外缘隆起,断于柄处,柄有两道脊线,个别为一道脊线,不伸入刀面柄首为圆环形,其铭文有一、三、五、八、工、壬、化以、以化、一化、上化、非、云等,其背平素,刀长约16.2-17.4厘米,刀首宽2.2-2.8厘米,重11-15克。

根据地层判断,“尖首刀”币要早于城内发现的其它刀币,而尖首刀单独出土,并无其它刀币混杂在一起的现象,因此,“尖首刀”比较中山国的刀要早些。从各地出土的尖首刀来看“尖首刀”与“燕刀”的关系非常密切。“尖首刀”最终改变了形制,刀尖缩成斜坡状,面文铸有一个“0D”字,由此可知“尖首刀”不是燕国政府铸行的“法化”,而是燕国境内一些地方民族为商业需要而铸行的货币。晚期“尖首刀”上出现明字,是明刀的先导。

燕明刀

燕国的主要刀币是“明刀”,由于在这种币面上铸有一个“0D”字符号,此字的形态变化很大,对于它的解释,诸家各异,有明、易、燕、召等,故而又称“易刀”、“燕刀”、“明刀”。

“明刀”背面常铸有文字或符号,现已有几百种以上,一般都是铸地或铸造炉次的标识。其中背文为“齐”者通常被认为是齐国铸造,而称之为“齐明刀”,其它种类的则多称为“燕明刀”。“明刀”可能早于燕之建国,而燕人铸币应该铸空首布或贝,也不会刚开始就铸“明刀”。因为燕人在关中时使用布、贝,到燕地后,燕昭王复国后才铸行“明刀”。其刀首较窄,刀尖较钝,刀背弧度小,中断,因文字以一个“明”字而著称,长约14-17厘米,宽约1.3-2.2厘米,重15-18克。曾在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及河间、保定、辽宁省凌源等地出土,是燕明刀的早期形式。

“明刀”以其刀曲折的状态分为“圆折刀”与“磬折刀”两种。

“圆折刀”一般说来是一种体形较大的刀,长约12.8-13.5厘米,宽1.6-1.9厘米,重约14克。其型式与“尖首刀” 相同,只是刀的面纹有一个“燕”字,背文分别有左、右、内、外、中,并配以其他文字,这可能是纪范文。刀身与刀柄连接处呈圆形。背文比较复杂,多以易字及左、右字,如左、左一、左上、左易、易邑、右、右上、右六等。

磬折刀

“磬折刀”(又称方折刀),一般体形较小,长约12.4-13.3厘米,宽1.5-1.7厘米,重12-18克,有的仅重1.4克,这是个别现象。刀身与刀柄连接处是方折,古钱家称这种方折为“磬折”。其字体长大,雄伟豪放,风格上近乎即墨刀的文字,背文有左匽下、右邑、匽八、匽邑外炉,外有工、行、化等单字。燕昭王派遣乐毅伐齐,占领其七十二城,达六年之久。在齐国所铸造的“刀币”也有圆折的,颇厚重,通常视作燕刀中的珍品。“圆折刀”有减重现象,相差可至三厘米以上,大约是惠王时出的,在此期间一方面因为齐国的将领田单失败,齐国的领土尽失,另一方面又与赵国失和,连年战争,造成经济上的困难促成了货币减重现象。

此后,燕国可能推行了一次货币改革,废止了圆折刀,改用方折刀,款式仍旧,重量减轻。改革之后,好像安定了一个时期,又开始减重,末期的方折刀既窄又短,铸工粗糙,但数量反而不如初期多,学者们推断可能是燕王在辽地所铸,但不久就被灭亡,故而所出不多。这种外缘方折下垂特长的匽刀,出土多在山东半岛及济南、益都、肥城、莒县、昌邑等地,背文多有地名如莒、安阳、齐等,有的记数及干支字,出土的数量不多。

燕地使用“刀币”应当在千年以上,前后共经五次改革,比其他地区可谓安定得多。只是地处偏僻,工艺落后,其刀币略显粗糙,然而却具有一种深厚的乡土风格,率直生动,齐赵两国有所不及。

钱”“泉”“元”

“钱”字的由来:“钱”最初是农田耕作的一种用青铜铸造生产工具的名称。因为农家必须依赖这种工具从事生产劳动,而且“钱”又比土地和其它物品易于交换,后来便逐渐演变成为货币,“钱”这个名称也就被沿用了下来。

我们现在在博物馆等处,见到的“布币”比农具“钱”要小得多,但保持了“钱”的原形。一九八○年版第四套人民币伍元钞票,对着光照一照,它的水印图案就是“布币”。

“泉”字的出处:到了汉代,封建迷信的统治者,出于聚敛财富的愿望,将“钱”又改称为“泉”,“泉”便成了“钱”的借用。用“泉”来称呼货币更加形象,难怪有人形象地比喻:泉是由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再流向四面八方。因此直到现代,“泉”这个借用词还在用,比如:集币迷们总是以“泉友”相称。

“元”字的发展:唐高祖开朝时,为取意开辟新纪元而铸造新钱“开元通宝”后,曾被后人误叫过“开通元宝”。以至后来,史思明反叛,干脆就开炉铸造了“得壹元宝”和“顺天元宝”,使用在钱币上“元”这个字便盛行了起来。到了元朝,元字当然更加有意义,铸在银锭上元宝二字,就是取“元朝的宝货”的意思。明代万历年间,欧美的货币开始传入中国,当时市面上最流行的外国货币是西班牙和墨西哥的银圆。因其形状呈圆形,一枚又为一圆;既是货币名称,又是单位名称,时间一长,为了书写方便,后来人们就用同音字“元”代替了。这样一来,元这个字就更被人们熟悉和使用,一直沿用到了今天,成了我国货币的单位。

怎样鉴别古钱币
答:第四,掌握与古钱鉴定有关的知识,应了解有关货币理论、广博的历史知识、古钱的铸造常识和“栽谱卧录”古文字学以及历代典章制度知识。对鉴定古钱都是十分必要的(以上摘自有关文章)。第五,了解朝鲜、越南、日本等周边国家的铸币,以上几国都曾经流通过我国铸币,也仿铸过不少中国的钱币,大家要掌握他们钱币特点,避免同...

古钱币收藏,应该知道的几点小知识!
答:此外也有圆形圆孔、圆形无孔、铲形、刀形、长方形(钱牌)、不规则椭圆形等形状。同一种钱形,又有大小、轻重、成分、质料、版别、钱面文字、钱背符号、有郭或无郭、重轮、重好、四出、决文、传形等区别,有合背、合面、剪边、磨边、幺延环、对读、旋读、复文等不同情况。按钱币性质分,又...

求古钱中的术语及含义
答:轻敲时往往会发出一种清脆的声音。此外有一种打制的伪币,是取两片薄铜片粘合而成,粘合处堆一层伪锈以掩盖缝隙,这种钱币轻击后会发出哑声。鉴别古钱币,应尽可能地与实物相对照加以考察,此外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历史文化及专业知识,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鉴别真伪的能力。

人民币的小常识
答:小小票幅图案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潜在着人文、历史、地理、民族、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收集钱币,也是对知识的吸取与学习。就三套人民币而言,有反映新中国伟大建设成就,也有刻画极富时代鲜明特色的工农商学兵各阶层人物的风采,还有描绘伟大祖国万里河山的辽阔壮美,以及反映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丰姿...

古钱币收藏知识30讲内容简介
答:古钱币的收藏世界博大精深,涵盖了五千年的历史演变。从最早的贝币,象征着远古时代的交易象征,到清朝晚期的方孔圆钱,每一种都承载着其特定时代的印记。各个时期的古钱,无论是形状、纹饰还是材质,都体现了不同时代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有的是出于实用需求,有的则是遵循严格的制度规定,从而形成...

金币(古代的一种货币或现代的收藏品)详细资料大全
答:贵金属币只要品相好,氧化对其价值影响不应该太大,所以精制币氧化并不可怕,因为精制币的收藏价值不仅 体现在漂亮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版别上,即精制币和普制都氧化以后,是否还能区分出是两个不同的版别,指望用包装的不同来区别版别是缺少钱币收藏基本知识的。铜镍合金精制币币边没有倒角,这个区别和氧化无关。该...

中国钱币发展史
答:铜元。后来,广东开始用机器制造无孔当十铜元。因制造者获利丰厚,各省纷纷仿效。清末机制货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手工铸币向机制货币的重林演变。从此,不但铸造货币的工艺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使流通了二千多年的圆形方孔钱寿终正寝。更多钱币知识请关注 http://www.bjqk158.com ...

钱币知识入门
答:收藏和鉴赏古钱币需掌握包括货币史、钱币学、考古学、金石学及文物、古汉语等诸多知识,有些钱币外貌看上去很普通,实则是珍品,行家们则很容易从不太懂古钱币价值的卖家手中获得珍宝。以下是一些基本知识。一、古钱币是铸造出来的,模具的形状如同大树,此法铸币称为“钱树”。数量大的钱币价值就低。

爱护人民币小常识
答:小小票幅图案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潜在着人文、历史、地理、民族、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收集钱币,也是对知识的吸取与学习。就三套人民币而言,有反映新中国伟大建设成就,也有刻画极富时代鲜明特色的工农商学兵各阶层人物的风采,还有描绘伟大祖国万里河山的辽阔壮美,以及反映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丰姿...

古钱币是怎样演变的?
答:由初识古钱币,了解古货币史常识,有助于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政治与社会风貌的考证与解读。且结合专题性参观考察展开有关拓展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是丰富历史教学内涵,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一有益活动。2、教学重点,难点处理:以货币史中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流通性法定古钱币沿革为主线,将对古钱币沿革、发展的框架性知识介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