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俄相互制裁重创经济,俄罗斯损失多少

作者&投稿:牟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欧盟对俄罗斯制裁致双方损失很大吗?~

据9月13日消息,联合国单方面强制性措施对享有人权的负面影响问题特别报告员伊德里斯?贾扎里结束4月底对俄罗斯访问后,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6次会议撰写了一份报告。贾扎里在报告中称,欧盟因对俄制裁每个月损失32亿美元,俄经济3年来则因制裁损失550亿美元。
报告指出:“制裁会使欧盟与俄罗斯遭受总额高达15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却无任何明显的正面影响。”

贾扎里称,欧盟因对俄制裁每个月在经济上损失32亿美元,而俄罗斯经济因制裁所受的直接损失约为每年150亿美元,3年以来总共损失550亿美元。他总结道,“3年的经济制裁可能是导致2014-2016年俄罗斯联邦国内生产总值平均下降1%的原因”。全球石油价格的同期下滑也使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制裁还导致俄罗斯贫困人口的增加,由2013年的1550万人上升到2016年的1980万。
贾扎里表示,俄罗斯对此已经完全适应。他还说:“俄罗斯这一例子说明,一个资源丰富,高素质人口众多且贸易伙伴遍及天下的相对繁荣的国家对制裁具有可预见的适应性。”

另据14日报道,欧盟消息人士向该社透露,欧盟拟于14日正式批准将对俄罗斯和乌克兰相关个人和企业法人的制裁延长半年。9月6日,欧盟成员国常驻欧盟理事会代表会议(COREPER)通过将对俄乌制裁延长半年的议案,相关文件将在欧盟司法与内政理事会会议上不经讨论正式批准。
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因克里米亚和乌克兰局势恶化。西方国家2014年起对俄实施系列制裁,莫斯科采取回应措施。俄新社称,莫斯科多次驳斥西方有关俄方干预乌克兰事务的指责,表示俄罗斯不是乌克兰国内冲突方,也不是调解顿巴斯局势的明斯克协议的主体。

美国和俄罗斯相互制裁,比较起来。俄罗斯的经济受到了影响。但也没有跨,但因为美国的社会地位,俄罗斯可能会受到孤立。

美国对俄罗斯制裁,俄罗斯经济损失巨大,确实如此。由于美国及欧盟的制裁,俄罗斯国家从上到下这几年日子都不好过,油价大跌,经济下滑,出国受限,体育运动员也连带受牵连。但是俄罗斯经济上并没有垮,西方不亮东方亮,世界上又不单只有你美国欧盟,与其他地区合作虽然可能收入低点,效果慢点,但是日子也能过得去。撑过去,你解除制裁是迟早的事。反正自苏联解体后,你美国对俄罗斯也不咋样,原指望被接纳,奈何明月照沟渠。

两国制裁确实对俄罗斯的打击很大,因为俄罗斯的经济很大程度上市出口石油天然气到欧洲,到西方。而制裁开始后,西方直接不要了,不进口俄罗斯的这些资源了。为此短时期内对俄罗斯经济造成极大的打击,在制裁开始后2年内,俄罗斯因为克里米亚事件,经济瞬间蒸发接近40%,影响还是很明显的。

俄罗斯在这5年时间内,还加大了对西方的反击,不光出兵叙利亚,保住了在中东的地位。而且在东欧,在南美等继续跟西方的对抗,反而使得俄罗斯声势更加强悍,所以5年制裁,最受伤的并不是俄罗斯。更不是美国,因为美国经济本身跟俄罗斯交往就很少,美国也不需要俄罗斯的资源,不需要它的石油和天然气,所以美国和俄罗斯都没啥影响。

欧俄之间的经济战——制裁与反制裁是一把双刃剑,导致双方利益俱损。危机常态化与反危机常态化已变成俄罗斯经济的主要特征。美国期盼的俄罗斯政治和经济断崖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出现。欧俄经济战没有赢家,如果有赢家的话,那么美国则是欧俄经济战背后的最大赢家。
2016年7月1日,欧盟理事会宣布,因为俄罗斯未能执行明斯克协议,欧盟已正式将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延长到2017年1月31日。作为回应,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指令,将限制进口实施对俄制裁国家的食品禁令延长至2017年12月31日。因乌克兰危机,欧盟从2014年夏季开始对俄实行经济制裁,俄罗斯采取限制欧洲食品和粮食作物进口作为反击。2016年7月底,欧盟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到期。欧盟最终决定对俄在金融、石油和国防合作领域的经济制裁延长半年。
欧俄间的转圜窗口曾经出现
在2016年6月16—18日召开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包括意大利总理伦齐、法国前总统萨科奇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等欧洲政要以及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道达尔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和荷兰皇家壳牌等大公司的领导人悉数到场。普京与欧洲与会者讨论的主要话题就是欧盟与俄罗斯的制裁与反制裁问题。此前,为回应欧盟国家领导人的说情,普京宣布释放被俘的乌克兰女飞行员萨夫琴科。俄方深知此次与容克会晤的重要性,这是乌克兰危机两年来欧盟最高级别领导人首次访俄。另外,论坛闭幕72小时之后,欧盟28国大使将讨论是否延长对俄罗斯的制裁。在论坛上,参会的欧盟企业领导人呼吁欧俄双方取消两败俱伤的制裁与反制裁。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呼吁俄首先停止对欧盟的反制裁措施。伦齐在与普京会晤时也暗示,只要俄罗斯率先取消对欧盟国家的反制裁,欧盟就将减轻或者不会再次延长即将到期的对俄制裁。但是当普京会晤容克时,后者不仅并未给出伦齐同样的暗示,而且其态度依然强硬,敦促俄罗斯必须履行明斯克协议。容克表示,“俄罗斯是明斯克协议的签署伙伴,对此负有义务,下一步很清楚,那就是全面贯彻协议,只有这样才能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
事实上,多数反对继续对俄制裁的欧盟成员国都希望俄方首先做出让步,取消对欧盟的反制裁。虽然俄罗斯迫切希望欧盟取消对俄制裁,但担心在自己宣布单方面取消对欧盟反制裁后,欧盟仍维系对俄制裁,置俄罗斯于尴尬处境之中。圣彼得堡俄欧会晤之后的6月20日,法国外长艾罗仍在呼吁欧俄双方对待制裁与反制裁采取“开放”态度。
俄罗斯并未如欧盟国家所愿选择“开放”的态度,欧俄双方取消制裁与反制裁的转圜窗口就此关上。由于欧盟多数成员国的反对,此次对俄罗斯制裁并未如此前那样由欧盟机构宣布自动延长,而是经过了6月21日欧盟成员国大使会议的讨论。与会部分欧盟成员国大使公开表达了对制裁措施的保留意见,但会议讨论的最终结果是延长对俄罗斯经济制裁6个月。历史不能假设。但倘若俄罗斯接受了伦齐和萨科奇的建议,率先取消对欧盟国家的反制裁,或许欧盟将取消对俄罗斯的延长制裁,至少会减轻制裁。对于延长制裁的决议,普京表示,不会怨恨欧盟,愿意继续推动欧盟和俄罗斯关系的发展。
在7月16日召开的乌兰巴托亚欧首脑会议上,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与欧洲领导人会晤时再次谈及欧俄制裁与反制裁的话题,俄方态度仍未有实质性的变化。他说,俄方不会率先放弃对欧盟的反制裁。不是我们最初发起制裁的,因此我们不会请求任何国家取消制裁。我们会让欧盟自行确定今后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制裁与反制裁是相互加害
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加上2014年6月开始的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下跌,重创了俄罗斯经济。2015年体现得尤为明显。俄罗斯2015年主要经济数据全面大幅下挫:GDP同比下降3.7%(这是2009年以来的首次下滑)、政府财政收入减少3万亿卢布(约合429亿美元)。从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卢布对美元累计贬值72.2%,对欧元累计贬值51.7%。卢布贬值直接导致俄国内通胀率上升和居民实际购买力下降,年化通胀率高达15.9%(据前俄经济部副部长斯塔里科夫透露,实际通胀率在2015年下半年达到了将近30%),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下降4%,超过GDP的降幅(这是自2000年之后俄罗斯首次出现),实际养老金减少3.8%。最能够反映民生状况的标准指标——零售贸易额下降10%,实际工资收入的下降9.5%,创下有史以来的最高降幅。
欧盟对俄罗斯制裁令中最严厉的部分是金融制裁。制裁前,欧洲占俄罗斯银行发行新股市场约50%的份额。金融制裁令禁止所有欧盟国家的公民购买大多数俄罗斯金融机构发布的债券和股票、禁止俄罗斯银行在欧洲证券交易所发布新股、禁止以这些交易所为平台从非欧洲国家募集资金。金融制裁令指向俄罗斯国有资本控股至少50%以上的银行,涵盖俄罗斯金融系统的大部分资产。这事实上切断了俄罗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渠道。
限制对俄技术出口的制裁令阻断了俄罗斯获得先进的炼油设备和技术的最主要渠道(未针对天然气行业)。俄方不能再从欧洲进口深水石油钻探、极地开发以及页岩油提炼设备。俄罗斯在极地地区已经投入大量先期开发资金的诸多石油开采项目不得不中途搁置。限制俄罗斯武器采购的制裁令禁止任何向俄方出售高端军事装备的合同,同时控制对俄军民两用物项的技术出口,包括微芯片和精密制造工具。受制裁令限制,欧盟的前华约国家放弃了已经签署的价值32亿美元从俄进口武器配件的合同。上述技术限制政策对俄罗斯军事装备采购和军工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在欧俄开始制裁与反制裁战之前,欧洲的经济并未走出主权债务危机后的萎缩状态。俄罗斯的反制裁措施让欧洲经济再次遭遇寒流。根据法国国际信息和展望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仅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间,支持对俄制裁的欧美国家出口损失602亿美元。其中欧洲国家损失约为500亿美元。损失最严重是德国,每月8.3亿美元,波兰、荷兰和法国每月损失约2亿美元。”该报告指出,“自2014年8月制裁令实施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出口量平均减少12.9%”。奥地利经济研究所的调查报告表明,“俄罗斯反制裁对欧盟产生的伤害不亚于俄方的损失——仅在制裁的头一年,欧盟共牺牲掉约200万个就业机会,1000亿欧元的产值化为乌有”,“以个别国家而言,超过6000家公司在俄罗斯深耕的德国损失最惨重,受波及的就业机会约达50万个,相当于270亿欧元的产值;意大利和法国各有20万、15万人因此失业”。
俄罗斯实施反制裁令后,原来与俄罗斯经济密切、大量向俄罗斯出口农产品和食品的东欧国家受损程度最为严重。以拉脱维亚为例,该国的里加联合奶制品厂2015年因俄制裁损失600万欧元。依据俄经济发展部的数据统计,俄罗斯对西方实施农产品和食品禁令后,相较2013年(俄实行特别经济措施前最具代表性的一年),西方国家直接农产品和食品销售损失约合86亿美元。
危机与反危机下常态化的俄罗斯经济
西方的经济制裁对俄罗斯经济造成巨大压力。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2016年1月在盖达尔经济论坛上坦承,“俄罗斯经济形势复杂而又严峻,正在遭遇近十年来最严峻的挑战”。但他强调,“经济局势仍然可控”。目前的经济危机仍在俄罗斯多数民众可承受范围之内。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7月8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58%的俄罗斯民众认为俄罗斯针对西方的经济反制措施未对自身生活产生影响,65%的受调查者认为,反制裁措施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影响更严重。
西方对俄制裁出台后,为适应新形势,俄罗斯加快了具有进口替代性质的反危机经济政策调整,俄罗斯进入“忍耐型”的经济发展。根据2015年俄罗斯政府推出的调整计划:5年内减少20个关键领域的进口,涉及采掘机械、电子工程、生物科技、化工制药等领域。目标要将对外国农林业机械的依赖降低56%、食品加工降低53%,工程机械降低34%。为此,俄政府采购不再坚持“技术性能优先”的原则,而改行“俄罗斯制造优先”,“摆脱外部依赖优先”。俄政府还认定,如果中小型合资企业中拥有51%的俄罗斯人股份,即拥有俄企地位,可以按照中小企业的特别配额参与俄罗斯国家采购。
2014年11月,俄罗斯央行放弃“卢布盯住美元”的政策,并大幅上调利率,以应对资本外逃并压低通胀率。这一政策虽未立竿见影,但在2016年开始初见成效。截至8月,卢布兑美元上涨了13%,涨幅在所有新兴市场货币中排第三。俄罗斯本币债券今年的表现在摩根大通公司监测的15个国家中排名第三。8月23日,俄罗斯Micex股指触及纪录高点。按美元计算,该指数2016年已累计上涨25%,使俄罗斯的表现在MSCI明晟(MSCIInc.)追踪的23个新兴国家中排名第六。2015年3月,普京批准俄财政部关于建立不可撤销信托体系服务公司的建议,支持俄财政部推动俄资本去离岸化的倡议,鼓励俄境外游离资本以公司注册资本金形式,作为信托投资回流,免除相应的财产税,同时不再追究资产来源和外流原因等法律责任,并按注资股比分享公司盈利。此外,俄财政部推动立法,要求在外国企业控股达到或超过10%的俄罗斯纳税人,只要在2016年4月1日前申报资产情况,申报后可免除资产不明来源法律责任。上述举措增加了外部资本对俄罗斯经济环境的信心。俄罗斯央行发布的公告显示,2014年俄罗斯资本净流出额达1515亿美元,是2013年的近2.5倍,而在2015年俄罗斯政府实行海外资本大赦后,当年外逃资本降至1180亿美元。目前尚不能断定俄罗斯资本外逃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但至少外逃资本出现止跌回稳的势头。
从苏联解体之初的俄罗斯整体社会经济危机到1998年金融危机,再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危机与反危机已经成为当代俄罗斯的常态。普京政府历练出一整套应对经济危机经验,加之民众坚韧的传统耐受力,现代俄罗斯社会已经形成危机自我适应机制。2000—2007年间,俄罗斯GDP年均7.2%的八年高速增长与国力的迅速恢复为普京提供了民意支持和执政合法性的基础。美国发起并主导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其目的不仅在于迫使俄罗斯执行明斯克协议,更在于以压促变,籍此力促俄国内生成反普京的政治氛围,防止其在2018年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但目前的俄罗斯国内政局,尚未见普京无法继续当政的任何迹象。普京在克里米亚和叙利亚问题上的成功出击为其化解国内危机并继续执政奠定了难以撼动的基础。美国期盼的俄罗斯政治和经济断崖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出现。
俄罗斯当前经济危机的形成并非单纯源于西方的经济制裁,它与世界经济整体低迷,尤其是国际能源价格的一路下跌密切相关。究其根本,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严重依赖资源禀赋。其GDP的10%、政府预算收入的50%、出口总额的78%都依赖于能源出口;国际油价每降低10美元,俄罗斯财政赤字增加GDP的1.4%。俄罗斯经济纾困的关键在于完成能源经济向现代化经济的转型。
欧俄之间互相加害式的制裁与反制裁不可能长久。深受俄罗斯反制裁之苦的欧盟各成员国要求取消对俄罗斯制裁的呼声势必在不久的将来转化为实际,“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之墙已经开始摇晃”。今年4月28日,法国国民议会以多数票通过了反对党提出的呼吁政府解除对俄制裁的议案。匈牙利、塞浦路斯、希腊、意大利和斯洛伐克等五个欧盟成员国对继续制裁俄罗斯明确表示反对。其中,匈牙利外长表示,欧盟同意延长对俄制裁的决定是“不正确和反民主的”。意大利率先向俄罗斯表态,愿意单方面减少一些商业方面的制裁。德国表示,不会处罚意大利等国的对延续制裁的自行松绑行为。8月18日,默克尔表示,德国愿意成为第一个解除对俄制裁的国家,只要俄罗斯执行明斯克协议。显而易见,没有欧俄的和解就没有欧洲的安全与稳定,加之欧盟在能源安全、地区反恐和难民等问题上也亟需俄罗斯的合作,因此欧俄经济和解、双方取消制裁和反制裁是未来发展的大势。
欧俄经济战双方没有赢家。如果有赢家的话,那么非美国莫属。欧俄经济关系龃龉的背后是政治安全关系的恶化,欧洲更加依赖美国的力挺。依照俄罗斯发布的统计数字,欧俄双边贸额易2015年下降10%,而美俄双边贸易却逆势上扬6%。欧俄经济困局中的资本外逃大潮大多流向美国。美国企业也趁欧洲竞争对手的缺失,在俄罗斯市场大展拳脚。如美国的德克萨斯州的贝尔直升机公司和俄罗斯乌拉尔飞机制造厂签署合作协议(虽然后者的母公司在制裁黑名单上),在叶卡捷琳堡组装贝尔公司的单引擎轻型直升机;位于莫斯科的波音公司研发中心项目依旧在按部就班地向前推进。

欧俄相互制裁重创经济,俄罗斯损失多少
答:欧俄之间的经济战——制裁与反制裁是一把双刃剑,导致双方利益俱损。危机常态化与反危机常态化已变成俄罗斯经济的主要特征。美国期盼的俄罗斯政治和经济断崖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出现。欧俄经济战没有赢家,如果有赢家的话,那么美国则是欧俄经济战背后的最大赢家。2016年7月1日,欧盟理事会宣布,因为俄罗斯...

美欧对俄实行“金融核制裁”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答:在俄乌冲突之后,美欧国家都对俄罗斯实行了“金融核制裁”类型的经济战措施。这一事件的原因,与美欧利益集团打压俄罗斯、维持全球霸权的战略目标有关。首先,美欧对俄实行经济制裁的手段,是为了逼迫俄罗斯从乌克兰退兵,实现北约东扩的目标。“金融核制裁”是美欧用来制裁俄国经济的重要手段,这种做法会使俄罗...

俄罗斯汇率暴跌的背后原因,俄罗斯股市暴跌
答:从波动情况看,俄罗斯股指创下今年最差表现,年初至今一度暴跌超50%,成为全球股市最差表现。市场人士认为,俄股的暴跌,一方面由于避险情绪,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场担忧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将会重创俄罗斯经济。此外,这也和俄罗斯股市本身体量较小导致波动性巨大有关。从市值看,俄罗斯股市总体市值其实并没有...

吞并克里米亚事件中,俄罗斯的得失如何?
答:7. 经济方面,俄罗斯因吞并克里米亚而遭受重创。尽管克里米亚公投结果未被联合国承认,俄罗斯依然面临欧盟的经济制裁。8. 政治和战略上,俄罗斯通过吞并克里米亚,将乌克兰推向了欧盟和北约,但同时也巩固了在黑海地区的战略地位。9. 尽管面临国际制裁,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立场并未动摇,显示了其在这一问题上的...

俄罗斯股票为什么暴跌
答:俄股的暴跌,一方面由于避险情绪,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场担忧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将会重创俄罗斯经济。此外,这也和俄罗斯股市本身体量较小导致波动性巨大有关。从市值看,俄罗斯股市总体市值其实并没有多少,虽说是腰斩,但也就是从原来的5000亿美元左右变成现在的3000多亿美元左右。【...

针对俄罗斯,西方想要将其肢解成17块,此举的目的是什么?
答:西方国家有意将俄罗斯分割成17个独立国家的举措背后的目的是多方面的。首先,他们试图复制苏联解体的模式,通过实施经济制裁和政治压力,促使俄罗斯分裂,从而削弱其国际影响力并控制其政治走向。1. 制造俄罗斯作为对手 美欧国家因这次冲突而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尤其是美国和一些东欧国家,采取了严厉的经济措施。...

俄罗斯被西方国家制裁多年,为何人均GDP仍然很高?
答: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遭受重创,而到了普京时期,又面临西方的围堵和制裁 。尤其格鲁吉亚战争开始到,吉里米亚战争,再到叙利亚战争。整个俄罗斯经济受到了很大影响。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苏联时代 70 、80年代 苏联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所以即使被西方国家围堵,制裁 但是有这个经济基础在 对俄罗斯...

欧盟宣布加大“制裁”俄罗斯的力度,到底谁能笑到最后呢?
答:西方国家以为用最严厉的制裁,狠狠重创俄罗斯的经济就是胜利了?但此胜利非彼胜利,普京的目光与西方的视线根本有90度的角度,两边是“鸡同鸭讲”的玩制裁与反制裁呢。所以,西方国家吹嘘的制裁成果根本就没落入普京的视线之中,在那里自嗨有几个意思。通过制裁,俄罗斯可能会更加团结了,比如这次的民意...

俄罗斯卢布急剧下跌的原因是什么,俄罗斯政府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原因以下三点 卢布贬值是美欧对俄经济制裁的结果 卢布贬值紧跟国际油价下跌的步伐 俄罗斯疲软的经济形势也破坏了卢布的国际形象,使人们看不到卢布升值的可能 采取措施以下四点 动用国家黄金的存储。动用海外的爱国俄罗斯人,带回他们的资产 和中国等国家签订单边的能源合同 支持叙利亚,打击恐怖组织,出售武器...

俄罗斯两家银行未被移出SWIFT系统,双方究竟谁更有主动权?
答:二、我个人会觉得俄罗斯占有主动权。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俄罗斯本身就是欧盟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欧盟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需要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在欧盟国家对俄罗斯进行制裁的时候,我们国家本土的经济也会受到影响,这会进一步影响到欧盟国家的民众的生活成本。我个人认为这种单方面的制裁没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