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小学儿童认知发展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作者&投稿:支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的特点及教育~

( 一 ) 感知觉的发展
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很快。低年级小学生感知事物时较笼统,往往只注意表面现象和个别特征,时、空特性的知觉也不完善。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小学生的感知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明显发展。他们已能从知觉对象中区分出基本的特征和所需要的东西,对于时间单位和空间关系的辨别能力也逐渐增强,其准确性、系统性都不断地提高。
( 二 ) 注意的发展
小学生的注意力发展表现在注意的目的性和注意品质的发展两方面。
1.注意的目的性
刚刚进人学校,小学生的注意力水平是有限的,注意的目的性还很低,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被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所吸引。上课时,他们会思想“ 开小差 ” ,做小动作;做作业时,也需要教师或家长的督促。随着学习活动的进行,大脑不断成熟,神经系统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步协调起来,有意注意逐渐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四五年级小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习活动和教师的要求将注意指向学习对象,有意注意由被迫状态提高到了自觉状态。
2 .注意的品质
小学生的注意品质也在不断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增加,注意的范围有所扩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逐渐提高。
在整个小学时期,学生注意的集中能力是逐步发展的。低年级学生注意的集中性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注意集中性的深度不足。他们能观察具体形象的事物,而不善于观察抽象、概括的材料;能集中注意于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不善于专注于事物的本质联系。其二,注意集中的时间较短。
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也在逐步发展的。实验表明,在一般情况下, 7 ~ 10 岁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 20 分钟左右, 10 ~12 岁儿童可以集中注意 25 分钟左右, 12 岁以上儿童可以集中注意 30 分钟左右。在组织良好的教学中,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保持注意30 ~ 45 分钟。
小学低年级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明显地表现出不善于分配注意的特点。他们在同一时间的注意只能集中在一个对象上,还不能对注意进行有效的分配。随着学习活动和其他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知识技能的发展,小学生逐渐发展了注意分配的能力。中高年级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可以把注意分配在几个对象上。
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转移的能力还比较差,他们还不善于把注意从一件事情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小学中年级以后,学生的注意转移能力逐渐地发展起来。
( 三 ) 记忆的发展
从学龄前期的无意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到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一个特点。在小学低年级,无意记忆占有比较主要的地位。随着年级的升高,以及学习、训练的影响,小学生的有意记忆明显得到发展,它的主导地位逐渐显著。一般而言,这个主导地位的显著表现是从三年级开始的。
随着小学生的有意记忆逐渐超过无意记忆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意义记忆所占的比例逐渐超过机械记忆而在记忆活动中渐居重要地位。由于理解意义与逻辑思维的理解能力有密切关系,因此,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的关键年龄,往往与理解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致,大约在三四年级。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还不丰富,第一信号系统还占优势,因此,他们在识记事物时常常表现为形象记忆。随着教学的影响、知识的丰富和智力的发展,小学生的抽象记忆发展也逐步超过形象记忆。
( 四 ) 思维的发展
在 5——7岁期间,儿童的思维过程经历了一场变革。这是一个从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的过渡阶段。这一变革使得儿童可以在心理上完成某些活动,而不像过去那样必须由实际的身体活动来完成;也使得儿童能够在心理上进行活动的逆推。
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在同一个年龄段完成这种转变,而且没有一个儿童能够迅速地从一个阶段转到下一个阶段。儿童通常会同时表现出两个发展阶段的认知行为。当儿童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转化时,在发展高级认知行为的同时,仍然保持了前一思维阶段的特点。
进入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后,小学儿童的记忆和认知技能得到快速发展。儿童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了,思维摆脱了自我中心,达到守恒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成就。另外,元认知能力有所发展,即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认知以及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的初期,思维依赖于具体的对象和情境,只能孤立地认识事物的个别特征和表面现象。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活动的深入,他们开始能够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并根据种属关系对事物进行分类和简单的分析概括,甚至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等。这时,儿童的思维能力出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即逐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总之,小学三年级之前偏重形象思维, 10 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 五 ) 言语的发展
在言语方面,小学生对口头言语中语音的细微差别逐渐掌握,并开始进入书写言语发展时期。在教育、教学的影响下,小学生的词汇数量增加很快,对词义的理解越来越精确,语法运用逐步趋于合理、完善,言语表达更加连贯、生动和多样化。小学生不仅在母语的掌握上获得了长足进步,而且还有能力同时进行外语学习,这说明小学生的言语发展有很大潜力。
( 六 ) 想象的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在他们的头脑中,现实与想象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有时候,他们会由于想象与现实的同一化,导致行为和言语的不合情理。如果没有考虑到儿童想象发展的这种特征,这种情形会经常在成人眼中被当做“ 说谎 ” 、 “ 欺骗 ”。对此,教师和家长要有充分的理解。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想象已能比较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其想象的内容也趋于现实,想象的现实性有了较大提高。

注意是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儿童进行各种认识活动的必要条件。注意本身不是独立的认知过程,而是认知过程的一种属性,是伴随着认知过程产生的。这种属性就是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意识的指向和集中。一切认知过程如果没有注意的参加,就会变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没有对事物的注意,就不会有对事物的认识。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注意可以分为两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本质上是以内部言语形式实现的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从个体发展来讲,初生婴儿只有无意注意,他们能将感官朝向声源或者光源方向。以后,随着儿童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言语的掌握和使用,有意注意才逐渐发展起来。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已经获得了较好的发展,而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形成中。他们很容易被新异事物所吸引,注意常常会不集中。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儿童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听教师讲课。他们的注意集中了一段时间后,就要开始分散:看看这儿,瞧瞧那儿,做点儿小动作,低声说话等。到了小学高年级,有意注意就已经获得了比较好的发展。儿童能长时间地保持有意注意。观察材料表明:7~10岁的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10~12岁的儿童约为25分钟,12岁以上的儿童约为30分钟。 小学儿童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抽象思维正在发展,而形象思维还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如乌申斯基(К.Л.Ушинский,1824—1870)所指出的:“儿童,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一般地他是按照形状、颜色、声音和形象来思维的。” 因此,一些直观的、具体的事物比较容易吸引儿童注意,而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和道理却不大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换言之,小学儿童一般还不善于把注意集中在事物主要的、本质的方面,而常把注意分散到一些次要的、非本质的方面上去。随着儿童知识和智力水平的发展,儿童逐渐学会把注意指向并且集中到与学习任务有关的一些公式、定理、抽象的逻辑推理上,并能积极地加以注意。

如何正确认识小学儿童认知发展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在任何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学习能力、人格特点、行为表现都有差异,都存在各方面表现出好、中、差的区别,仅仅是其差异和区别的程度、多少不同而已。一般呈橄榄形状态,即好与差的占少数,中间状态占多数。班主任要使班级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班风、学风,要使全班的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和进步,需要积极、耐心、细致地进行班级个别心理辅导,这种个别的心理辅导主要包括为对优等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后进生三类。

一、遵循学生感知、注意和记忆的特点。创造性的设计教学。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这一时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设计尽量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辅助手段,如挂图、教具、多媒体等。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因此,教学设计要形象生动,多运用肢体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学设计要符合他们的感知、注意和记忆的特点。

二、随着年纪的升高,学习特点也在不断发展。

到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逐步对教师产生选择性及怀疑的态度。对教育学科的学习也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通过几年集体生活的训练,已经比较习惯于有组织的自觉的班集体生活,并把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一员,能自觉参与班集体的活动,重视班集体的舆论和评价作用。伴随自信、自主、自律能力的不断增强,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不断增强,同时,在老师的指导和督促下,逐渐形成了对作业的自觉负责的态度,开始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义务,学习目的也更加明确,出现了意识较强的学习动机。在这一阶段,教师一定要不厌其烦的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使他们进一步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能力。

三、在注意力发展方面,学生的有意注意逐步取代了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开始占主导地位,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性、稳定性、注意深度和广度、注意的分配和转移等方面都较低年级学生有较大的发展。

学生记忆发展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记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低年级形成的具体形象记忆的作用仍非常明显。在思维发展方面,学生的抽象思维正逐步向形象思维过度,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的内容,慢慢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开始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他们的思维活动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色彩。在想象力方面,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
凸显。这时候,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意识,注意抽象基一到形象记忆的过度,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大胆想象,使之逐步完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四、关注学生情感发展,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的道德情感。

在道德情感方面,四五年级学生情感的内容进一步丰富,他们已经能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情感表现和情感判断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开始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也逐步加强。他们主要以具体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为依据,同时,也开始出现内化的抽象道德观念作为依据的道德判断。但这一时期,他们的情感极不稳定,情感判断也会出现偏差。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学校的各种活动、有意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对他们的道德判断适时给与引导,逐步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五、把握学生意志发展倾向,不失时机适时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志。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在这方面,特别是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把道德意志的教育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始终。还可以利用活动,故事等,说明冲动的危害。明白坚持就是成功的道理。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六、随着年龄的增长 ,儿童少年的个性也在不断发展。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幼儿期儿童的心理活动和个人行为更多地受情境因素的支配,变化较大,因此,还不能形成真正稳定的个性。进入小学后,特别是通过低年级阶段的学习适应性锻炼,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深刻,渐渐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逐渐形成了内化的行为准则作为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的依据,而且开始从对自己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他们还会用自己形成评价家标准,去评价他人。但是,主观臆断的倾向也很突出,还可能要求别人随着自己的意志。这一时期的学生是最不稳定的。对自己的控制力也时有时无。因此,教师要经常性的教育、提示、警醒。要求他们用诚实儿童的标准要求自己。要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学生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紧密相连。做到自己的思想倾向于他人利益、班级利益、社会利益相一致。

这是我对学生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的粗浅的认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把握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尊重儿童人格发展,在儿童各阶段的认知和人格发展过程中,不失时机的加以教育和引导,把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优良的个性品质、良好的情感意志放在首位。也就是说“要教书,必先育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教育教学的良好效果。

学生的认知发展是怎样的
答:进入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后,小学儿童的记忆和认知技能得到快速发展。儿童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了,思维摆脱了自我中心,达到守恒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成就。另外,元认知能力有所发展,即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认知以及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在这个阶段的初期,思维依赖于具体的对象和情境,只能孤立地认识事物的个别特征...

6-12岁儿童的认知发展
答:6-12岁儿童的认知发展1 1。6.7岁到12.13岁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 小学是个体开始系统接受教育,心智德能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儿童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2.社会性(成)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社会自我逐步形成,社会性认知逐步趋于客观和深刻...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是指什么?
答:3,语言和沟通:小学生开始掌握语言,能够使用简单的句子和表达方式进行交流。他们逐渐理解并掌握语法规则,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4,想象和创造力:小学生通过想象,创造出自己的故事和绘画作品。他们开始理解虚构的故事和文学作品,并从中获取灵感和启发。5,社交和情感:小学生逐渐理解并遵守社会规则和道德...

如何正确认识小学儿童认知发展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答:六、随着年龄的增长 ,儿童少年的个性也在不断发展。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幼儿期儿童的心理活动和个人行为更多地受情境因素的支配,变化较大,因此,还不能形成真正稳定的个性。进入小学后,特别是通过低年级阶段的学习适应性锻炼,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深刻,渐渐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逐渐形...

简述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
答:新鲜的东西,而忽略主要的东西。(4)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对低年级儿童而言,直观形象记忆发展较好。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5)思维特征发展的基本特征则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思维缺乏自觉性、灵活性。

6.3 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
答:(1)有关自我和他人的知识 (2)关于任务的知识 (3)关于策略的知识 发展:儿童认识到到有意义材料易于记忆是从小学开始 是伴随认知活动产生的认识体验和情绪体验。是指主体在认知活动过程中,将自己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自觉地对其进行积极地监视、控制和调节。发展:整体还会处于低水平。元...

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包括
答: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包括如下:1、感知觉的发展:小学儿童通过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等,来感知周围的世界。他们的感知能力逐渐发展,能够更准确地感知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声音等特征。2、记忆的发展:小学儿童的记忆能力逐渐增强,他们能够记住更多的信息,并且能够更长时间地保持这些信息。

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答: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感知与注意:小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渠道,开始对周围世界形成初步的认识。他们能够辨别事物的外部特征、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逐步学会区分信息的优先级。2. 记忆与思维: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提升,能够记忆更多的...

童年期生理和认知发展
答:1、儿童期的生理发展特点 活动水平较高(如活跃、好动,意外事故高发期)身心容易疲倦 身体肌肉和骨骼持续发展(做事有力量)精细动作能力不断完善(如:能夹豆子)2、儿童期的身体发展问题 严重肥胖 严重近视 (二)童年期认知发展 1、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是通过同化与顺应来调整自己...

了解儿童的认知思维发展阶段,明白儿童不是小大人。
答:那么,该如何正确的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并且母慈子孝呢?一、认清儿童不是“小大人”。  孩子的思维与大人的思维是有本质区别的。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在这一阶段的儿童通过低级的行为,比如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