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为什么从佛教演变过来成了道教大罗神仙?

作者&投稿:辛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儒教、佛教、道教是否属于宗教?~

宗教要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教主、教团、教规”,佛教道教完全符合,所以属于宗教,但儒家组织太过于松散,已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勉强称之为“儒教”,更多时候称为“儒家”。它们三者合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故有“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本是一家”之说

佛学的前身是印度的古瑜伽。从古瑜伽的经典《奥义书》可以看出,佛教轮回观、六大圆融说、四禅八定等等都是直接继承了《奥义书》的思想。道学的产生与佛学几乎同时,早在先秦以前道家就形成以老庄为代表的学术。道教的经典《道德经》所阐发的道体论,既是宇宙体论又是生命本体论。从整体上说,佛道生命观是一致的。佛教曰解脱,道教言飞升,都是为了解决人类内心深处的死亡焦虑,超越生死,以求得肉体生命的长寿和精神生命的永恒。但由于文化根源的关系,佛道生命观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透悟生命的角度不一样。佛教的生命观从缘起论出发,强调生命的因果联系,强调生命的依他性、强调自性本空,是以内在的体验去铨释生命。如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的依据就是人的感觉,是佛教先贤在深沉的禅定中对生命所作的解析。而道教的生命观是讲对待,是从性(先天的自性)和命(后天的肉体)的对立统一中去铨释生命。黄元吉《乐育堂语录》说:"无性则命无由生,无命则性无所立。漫说尽性即可至命,须知立命乃可了性。"相当而言,佛教更注重生命的主观性,道教则更注意生命的客观性。 二是超越生命的途径不一样。由于佛道生命观的出发点不一样,他们超越生命的途径也就不一样。《性命圭旨》说:"禅宗之教,教人幻性命以越大觉,其义高;老氏之教,教人修性命而得长生,其旨切。"佛教因为注重生命的因果联系,注重生命的内在体验,因而也就不重视外在的形体。在修持方法上注重性功,在禅定中明心见性,求得智慧。道教因为注重性命的对立统一,则讲究性命双修。道教的各种修持方法特别是内丹功都是把性命双修当成一个根本原则。 三是对待生命的态度不一样。生,于佛教曰苦,于道教曰乐。佛教既然是幻性命以超大觉,必然不重视人的现世,如佛教有人生八苦之说。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色、受、想、行、识)。佛教甚至把人的肉体看成可以抛弃的臭皮囊。而道教恰恰相反。"夫人之所贵者生,生之所贵者道,人之有道,若鱼之有水"(司马承祯《坐忘论》)。

哪吒肯定不是佛教人物,只是说,佛教特别拉容哪吒一家罢了。燃灯古佛送了哪吒父亲李天王一座七窍玲珑宝塔,木吒跟着观音菩萨修行,金吒跟着如来佛祖修行。哪吒的来源,有一种说法,最为可信,哪吒本是混元大罗金、六圣之一女娲娘娘座下弟子灵珠子转世,后投入太乙真人门下学道,后肉身成圣,到天庭为玉皇大帝效力。其实,严格意义上说,哪吒是在为天庭效力,并不属于道教或佛教。但按照宗教教义来解,哪吒本来是佛教的四大天王中之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之子,是佛教护法神之一。佛教东传,儒道佛三教融合,哪吒后期也演化成了道教的大罗神仙,天庭神兵神将的统帅,称“中坛元帅”、“威灵显赫大将军”,负责镇守天门。

有人说哪吒本是佛教人物,这个估计不能成立,因为在封神时代,也就是商末周初时期,在这个朝代时期就没有佛教,也没有道教,佛教最早是西方教,道教最早是阐教,哪吒出生在商朝末,是商朝城塘关总兵之三子,拜十二金仙之一,太乙真人为师,而太乙真人就阐教弟子,哪吒自然也是闸教门生,哪吒二次出世,功力,法力大增,三头八臂,手持火尖枪,乾坤圈,混天陵两件法宝,更有八手各持的法器,哪吒在一次大战中受伤,最后成了三头六臂,自封神之后,哪吒父亲李靖被封为天王,掌控天廷天兵天将,哪哒三坛会神,天廷大将,有父亲李天王领导。

哪吒,源于佛教,是佛教和道教都推崇的尊神,那吒是来自印度佛教神话中的人物,他的梵文名字是Nata,所说是毗沙门天王(又名多闻天王)的太子,三面八臂,足登风火轮,神通广大,通过通俗小说、戏曲而为民间所熟知。其父毗沙门天王是寺院中的四大天王之一。他们父子两人都是佛教的护法神,可谓有其父,必有其子。之所以道教经典中有哪吒的的记录 ,是因为自唐宋以来,佛道相容,融入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早在宋元之际的道教经典及历史文献中,已有许多关于哪吒的记载,并在巴蜀及南方地区享有崇高的声誉。

哪咤本来就是佛教最出名的神之一,佛道互相借鉴融合,哪咤成为道教神仙很正常,同样的还有四大天王。本来道教在神明的塑造方面就不怎么样,佛教里很多神明都是从印度教搬来的,道教不过再搬一次,相比佛道两教,印度教的天人们可是塑造得好得多。当然现在人们认为哪吒是单纯的道教都是受封神演义影响(其实是洪荒小说洗脑)。

其父李靖以石记为诸魔之领袖,怒其杀之惹诸魔兴后,哪吒于是割肉削骨还给了父亲,而抱真灵求全于佛祖。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道士们在改造哪吒故事的时候还是和佛教藕断丝连,但《封神演义》却彻底改变了这点,干脆说是太乙真人救了他,斩断了哪吒和佛教的联系。

哪吒为什么从佛教演变过来成了道教大罗神仙?
答:其实,严格意义上说,哪吒是在为天庭效力,并不属于道教或佛教。但按照宗教教义来解,哪吒本来是佛教的四大天王中之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之子,是佛教护法神之一。佛教东传,儒道佛三教融合,哪吒后期也演化成了道教的大罗神仙,天庭神兵神将的统帅,称“中坛元帅”、“威灵显赫大将军”,负责镇守天门。

哪吒原本是印度血统,是佛教护法神,是怎样变成中国神仙的?
答:哪吒由外来的佛教护法神演变为今日我们熟知的本土道教神,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本土化过程。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这时中国的主流是儒家思想与本土道教,佛教讲求四大皆空、漠视血缘的法理与中国以孝为先的伦理产生冲突,因此并未受到重视,仅被列为方术的一种。哪吒神在流传过程中吸收了西亚、中亚地区的部...

哪吒如何从印度佛教护法神,逐渐演变成中国本土的道教神的?
答:在唐代时期,因为哪吒的佛教父亲受到推崇,中国寺庙兴起,所以这个时候哪吒也逐渐受到推崇。到南宋哪吒的道教父亲李靖和佛教父亲合二为一,他的形象也正式从佛教的夜叉变成中国本土的道家神仙。

“哪吒”如何从印度佛教护法神,演变成中国本土的道教神?
答:其实这正是外来的佛家和我国固有的道家融合的一个过程。两汉时期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在那会还叫“那吒”的哪吒传入中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唐宋时期哪吒就彻底演变成为了李靖之子,也就是中国本土的道教神。最早哪吒是沙门天王的太子,是佛教的守护神,后来他割肉还身于父母,彻底成佛。在佛教中,他是享...

哪吒本是印度佛教护法神,如何演变成中国本土的道教神?
答:哪吒首先是印度神话里面的神。随着玄奘取经回到中原之后,印度佛教文化也开始流入中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哪吒的形象也是一点一点的转变。最后变成了中国本土的道教神。哪吒最后变成了中国的道教神,是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结果。随着哪吒大电影的播出,哪吒也是逐渐的被人们所熟知。到现在形象的...

“哪吒”怎样从印度佛教护法神,演变成中国本土道教神的?
答:其次,佛教神话中哪吒的父亲深受唐朝人们的追崇,国内为他广建寺庙,认为他有率兵退敌护国的能力;而到了南宋,李靖与这位天王合二为一,成为人们推崇的“托塔李天王”。哪吒自然也化身成为李靖之子,完成了从佛教夜叉神至中国本土化神的一步重要转变。最后,哪吒成为本土神之后,身上自然要有些传奇故事。

哪吒究竟是魔童还是神童,为何成于佛教盛于道教?
答:在哪吒形象的改变之初,佛道的划分还比较模糊,这就造成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比如按照佛教的说法,哪吒是多闻天王之子;而随道教的流传,民间传说中出现了哪吒父亲是托塔天王的说法,文人们在创作的时候,常常把这两重身份混淆。不管哪吒归属哪一派,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都是很光辉耀眼的。

在历史中,哪吒是怎么样从佛教神演变为道教神的?
答:《封神演义》成书于明代,其实大约在宋代,哪吒就已经由佛教神袛变成了道教神袛,在佛教传入中原之前,道教则是本土宗教,在佛教传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与道教既有激烈冲突,也有彼此相互融合吸收,最后过渡到互相借鉴和影响。 当佛教传入中土之后,在传统思想、王道政治、民族心理习惯等方面曾遭到顽强抵抗和排斥,道教试图通...

原本是佛教人物的哪吒,为何会成为道教大罗神仙?
答:因为被道教收服了,最主要的原因是那时候佛教刚刚兴起,势力还完全无法和道教相抗衡,所以才会任由道教收服哪吒。哪吒最初是佛教中的一个凶神恶煞的夜叉,当初佛教在西方兴起的时候,东土大唐还没有一丝佛教的影子。东土大唐作为天底下人族盘踞的地盘,又作为最富饶的一块地盘,自然是佛教想要争夺的对象。所...

哪吒形象为何成于佛教,而盛于道教
答:起源于印度佛教:佛教相传哪吒是四大天王中之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之子,是佛教护法神之一。起源于波斯:苏赫拉布的故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奇异童年、征战、父子之战。《列王纪》中的苏赫拉布(如同中国作品中的哪吒)自始至终憎恶国王卡乌斯(或纣王)。起源于早期傩戏:这个说法以前看到过,百度了一下没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