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三极管文献综述

作者&投稿:荆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极管三种工作状态的详细解释~

三极管有很多种不同的工作状态,分别都是什么呢?今天算长见识了

做开关作用,还是巨热的话,要检查以下三点:

是否电流过大?开关作用的三极管,电流大但是压降小,所以功率并不大,如果电流并不是很大,比如100mA以下,按理来说不应该热的

驱动电压是否没有到位?既是否驱动电压出现问题,导致开关管没完全导通?在放大区了?

可提供基极电流是否过小?理由同上,基极电流过小,肯定不能完全导通的

晶体三极管在电路中常用“Q”加数字表示,如:Q17表示编号为17的三极管。
1、特点:晶体三极管(简称三极管)是内部含有2个PN结,并且具有放大能力的特殊器件。它分NPN型和PNP型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三极管从工作特性上可互相弥补,所谓OTL电路中的对管就是由PNP型和NPN型配对使用。
电话机中常用的PNP型三极管有:A92、9015等型号;NPN型三极管有:A42、9014、9018、9013、9012等型号。
2、晶体三极管主要用于放大电路中起放大作用,在常见电路中有三种接法。为了便于比较,将晶体管三种接法电路所具有的特点列于下表,供大家参考。
名称 共发射极电路 共集电极电路(射极输出器) 共基极电路
输入阻抗 中(几百欧~几千欧) 大(几十千欧以上) 小(几欧~几十欧)
输出阻抗 中(几千欧~几十千欧) 小(几欧~几十欧) 大(几十千欧~几百千欧)
电压放大倍数 大 小(小于1并接近于1) 大
电流放大倍数 大(几十) 大(几十) 小(小于1并接近于1)
功率放大倍数 大(约30~40分贝) 小(约10分贝) 中(约15~20分贝)
频率特性 高频差 好 好
续表
应用 多级放大器中间级,低频放大 输入级、输出级或作阻抗匹配用 高频或宽频带电路及恒流源电路
3、在线工作测量
在实际维修中,三极管都已经安装在线路板上,要每只拆下来测量实在是一件麻烦事,并且很容易损坏电路板,根据实际维修,本人总结出一种在电路上带电测量三极管工作状态来判断故障所在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类别 故障发生部位 测试要点
e-b极开路 Ved>1v Ved=V+
e-b极短路 Veb=0v Vcd=0v Vbd升高
Re开路 Ved=0v
Rb2开路 Vbd=Ved=V+
Rb2短路 Ved约为0.7V
Rb1增值很多,开路 Vec<0.5v Vcd升高
e-c极间开路 Veb=0.7v Vec=0v Vcd升高
b-c极间开路 Veb=0.7v Ved=0v
b-c极间短路 Vbc=0v Vcd很低
Rc开路 Vbc=0v Vcd升高 Vbd不变
Rb2阻值增大很多 Ved约为V+ Vcd约为0V
Ved电压不稳 三极管和周围元件有虚焊
类 别 故障发生部位 测 试 要 点
Rb1开路 Vbe=0 Vcd=V+ Ved=0
Rb1短路 Vbe约为1v Ved=V-Vbe
Rb2短路 Vbd=0v Vbe=0v Vcd=V+
Re开路 Vbd升高 Vce=0v Vbe=0v
Re短路 Vbd=0.7v Vbe=0.7v
Rc开路 Vce=0v Vbe=0.7v Ved约为0v
c-e极短路 Vce=0v Vbe=0.7v Ved升高
b-e极开路 Vbe>1v Ved=0v Vcd=V+
b-e极短路 Vce约为V+ Vbe=0v Vcd约为0v
c-b极开路 Vce=V+ Vbe=0.7v Ved=0v
c-b极短路 Vcb=0v Vbe=0.7v Vcd=0v
八、场效应晶体管放大器
1、场效应晶体管具有较高输入阻抗和低噪声等优点,因而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尤其用场效管做整个电子设备的输入级,可以获得一般晶体管很难达到的性能。
2、场效应管分成结型和绝缘栅型两大类,其控制原理都是一样的。如图1-1-1是两种型号的表示符号:
3、场效应管与晶体管的比较
(1)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而晶体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在只允许从信号源取较少电流的情况下,应选用场效应管;而在信号电压较低,又允许从信号源取较多电流的条件下,应选用晶体管。
(2)场效应管是利用多数载流子导电,所以称之为单极型器件,而晶体管是即有多数载流子,也利用少数载流子导电。被称之为双极型器件。
(3)有些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可以互换使用,栅压也可正可负,灵活性比晶体管好。
(4)场效应管能在很小电流和很低电压的条件下工作,而且它的制造工艺可以很方便地把很多场效应管集成在一块硅片上,因此场效应管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者:yinqiao436 2007-9-22 21:34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晶体三极管
三极管基础知识及检测方法
一、晶体管基础

双极结型三极管相当于两个背靠背的二极管 PN 结。正向偏置的 EB 结有空穴从发射极注入基区,其中大部分空穴能够到达集电结的边界,并在反向偏置的 CB 结势垒电场的作用下到达集电区,形成集电极电流 IC 。在共发射极晶体管电路中 , 发射结在基极电路中正向偏置 , 其电压降很小。绝大部分 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外加偏压都加在反向偏置的集电结上。由于 VBE 很小,所以基极电流约为 IB= 5V/50 k Ω = 0.1mA 。

如果晶体管的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β = IC / IB =100, 集电极电流 IC= β*IB=10mA。在500Ω的集电极负载电阻上有电压降VRC=10mA*500Ω=5V,而晶体管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压降为VCE=5V,如果在基极偏置电路中叠加一个交变的小电流ib,在集电极电路中将出现一个相应的交变电流ic,有c/ib=β,实现了双极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三极管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靠半导体表面的电场效应,在半导体中感生出导电沟道来进行工作的。当栅 G 电压 VG 增大时, p 型半导体表面的多数载流子枣空穴逐渐减少、耗尽,而电子逐渐积累到反型。当表面达到反型时,电子积累层将在 n+ 源区 S 和 n+ 漏区 D 之间形成导电沟道。当 VDS ≠ 0 时,源漏电极之间有较大的电流 IDS 流过。使半导体表面达到强反型时所需加的栅源电压称为阈值电压 VT 。当 VGS>VT 并取不同数值时,反型层的导电能力将改变,在相同的 VDS 下也将产生不同的 IDS , 实现栅源电压 VGS 对源漏电流 IDS 的控制。

二、晶体管的命名方法

晶体管:最常用的有三极管和二极管两种。三极管以符号BG(旧)或(T)表示,二极管以D表示。按制作材料分,晶体管可分为锗管和硅管两种。

按极性分,三极管有PNP和NPN两种,而二极管有P型和N型之分。多数国产管用xxx表示,其中每一位都有特定含义:如 3 A X 31,第一位3代表三极管,2代表二极管。第二位代表材料和极性。A代表PNP型锗材料;B代表NPN型锗材料;C为PNP型硅材料;D为NPN型硅材料。第三位表示用途,其中X代表低频小功率管;D代表低频大功率管;G代表高频小功率管;A代表高频大功率管。最后面的数字是产品的序号,序号不同,各种指标略有差异。注意,二极管同三极管第二位意义基本相同,而第三位则含义不同。对于二极管来说,第三位的P代表检波管;W代表稳压管;Z代表整流管。上面举的例子,具体来说就是PNP型锗材料低频小功率管。对于进口的三极管来说,就各有不同,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

常用的进口管有韩国的90xx、80xx系列,欧洲的2Sx系列,在该系列中,第三位含义同国产管的第三位基本相同。

三、 常用中小功率三极管参数表

型号
材料与极性
Pcm(W)
Icm(mA)
BVcbo(V)
ft(MHz)

3DG6C
SI-NPN
0.1
20
45
>100

3DG7C
SI-NPN
0.5
100
>60
>100

3DG12C
SI-NPN
0.7
300
40
>300

3DG111
SI-NPN
0.4
100
>20
>100

3DG112
SI-NPN
0.4
100
60
>100

3DG130C
SI-NPN
0.8
300
60
150

3DG201C
SI-NPN
0.15
25
45
150

C9011
SI-NPN
0.4
30
50
150

C9012
SI-PNP
0.625
-500
-40

C9013
SI-NPN
0.625
500
40

C9014
SI-NPN
0.45
100
50
150

C9015
SI-PNP
0.45
-100
-50
100

C9016
SI-NPN
0.4
25
30
620

C9018
SI-NPN
0.4
50
30
1.1G

C8050
SI-NPN
1
1.5A
40
190

C8580
SI-PNP
1
-1.5A
-40
200

2N5551
SI-NPN
0.625
600
180

2N5401
SI-PNP
0.625
-600
160
100

2N4124
SI-NPN
0.625
200
30
300

四、用万用表测试三极管
(1) 判别基极和管子的类型
选用欧姆档的R*100(或R*1K)档,先用红表笔接一个管脚,黑表笔接另一个管脚,可测出两个电阻值,然后再用红表笔接另一个管脚,重复上述步骤,又测得一组电阻值,这样测3次,其中有一组两个阻值都很小的,对应测得这组值的红表笔接的为基极,且管子是PNP型的;反之,若用黑表笔接一个管脚,重复上述做法,若测得两个阻值都小,对应黑表笔为基极,且管子是NPN型的。
(2)判别集电极
因为三极管发射极和集电极正确连接时β大(表针摆动幅度大),反接时β就小得多。因此,先假设一个集电极,用欧姆档连接,(对NPN型管,发射极接黑表笔,集电极接红表笔)。测量时,用手捏住基极和假设的集电极,两极不能接触,若指针摆动幅度大,而把两极对调后指针摆动小,则说明假设是正确的,从而确定集电极和发射极。
(2) 电流放大系数β的估算
选用欧姆档的R*100(或R*1K)档,对NPN型管,红表笔接发射极,黑表笔接集电极,测量时,只要比较用手捏住基极和集电极(两极不能接触),和把手放开两种情况小指针摆动的大小,摆动越大,β值越高。

一、晶体三极管的命名方法及型号字母意义
晶体三极管的命名方法见图5-18,型号字母意义见表5-6
二、晶体三极管的种类
晶体三极管主要有NPN 型和PNP型两大类,一般我们可以从晶体管上标出的型号来识别。详见表5-6。晶体三极管的种类划分如下。
①按设计结构分为 : 点接触型、面接触型。
②按工作频率分为 : 高频管、低频管、开关管。
③按功率大小分为 : 大功率、中功率、小功率。
④从封装形式分为 : 金属封装、塑料封装。
三、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一般情况晶体管的参数可分为直流参数、交流参数、极限参数三大类。
①直流参数 : 集电极 -基极反向电流 ICBO。此值越小说明晶体管温度稳定性越好。一般小功率管约10μA左右,硅晶体管更小。
集电极-发射极反向电流ICEO, 也称穿透电流。此值越小说明晶体管稳定性越好。过大说明这个晶体管不宜使用。
②极限参数:晶体管的极限参数有: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ICM;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V(BR)CEO 。
③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晶体管的直流放大系数和交流放大系数近似相等,在实际使用时一般不再区分,都用β表示,也可用hFE表示。
为了能直观地表明三极管的放大倍数 , 常在三极管的外壳上标注不同的色标。锗、硅开关管 , 高、低频小功率管 , 硅低频大功率管所用的色标标志如表 2-9-6 所示。

β范围 0~15 15~25 25~40 40~55 55~80 80~120 120~180 180~270 270~400 400~
色标 棕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灰 白 黑

表5-7 部分三极管β值色标表示

④特性频率fT:晶体三极管的β值随工作频率的升高而下降,三极管的特性频率f是当β下降到 1 时的频率值。也就是说 , 在这个频率下的三极管,己失去放大能力,因为晶体管的工作频率必须小于晶体管特性频率的一半以下。

四、常用晶体三极管的外形识别
①小功率晶体三极管外形电极识别:对于小功率晶体三极管来说,有金属外壳和塑料外壳封装两种,如图5-25 所示。

②大功率晶体三极管外形电极识别:对于大功率晶体三极管,外形一般分为F型,G型两种,如图5-26(a) 所示。F型管从外形上只能看到两个电极。将管脚底面朝上,两个电极管脚置于左侧,上面为e极,下为b极,底座为C极。G型管的三个电极的分布如图5-26(b) 所示。

图 5-26 大功率晶体三极管电极识别

五、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晶体三极管好坏及辨别三极管的e、 b、c电极
三极管的管脚必须正确辨认,否则,接入电路不但不能正常工作,还可能烧坏晶体管。己知三极管类型及电极,指针式万用表判别晶体管好坏的方法如下:
①测 NPN 三极管:将万用表欧姆挡置 "R × 100" 或 "R × lk" 处,把黑表笔接在基极上,将红表笔先后接在其余两个极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较小,再将红表笔接在基极上,将黑表笔先后接在其余两个极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很大,则说明三极管是好的。
②测 PNP 三极管:将万用表欧姆挡置 "R × 100" 或 "R × lk" 处,把红表笔接在基极上,将黑表笔先后接在其余两个极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较小,再将黑表笔接在基极上,将红表笔先后接在其余两个极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很大,则说明三极管是好的。
当三极管上标记不清楚时,可以用万用表来初步确定三极管的好坏及类型 (NPN 型还是 PNP 型 ),并辨别出e、b、c三个电极。测试方法如下 :
①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基极 b 和三极管的类型:将万用表欧姆挡置 "R × 100" 或"R×lk" 处,先假设三极管的某极为"基极",并把黑表笔接在假设的基极上,将红表笔先后接在其余两个极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很小(或约为几百欧至几千欧 ),则假设的基极是正确的,且被测三极管为 NPN 型管;同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很大( 约为几千欧至几十千欧 ), 则假设的基极是正确的,且被测三极管为 PNP 型管。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是一大一小,则原来假设的基极是错误的,这时必须重新假设另一电极为"基极",再重复上述测试。
②判断集电极c和发射极e:仍将指针式万用表欧姆挡置 "R × 100"或"R × 1k" 处,以NPN管为例,把黑表笔接在假设的集电极c上,红表笔接到假设的发射极e上,并用手捏住b和c极 ( 不能使b、c直接接触 ), 通过人体 , 相当 b 、 C 之间接入偏置电阻 , 如图 5-27(a) 所示。读出表头所示的阻值 , 然后将两表笔反接重测。若第一次测得的阻值比第二次小 , 说明原假设成立 , 因为 c 、 e 问电阻值小说明通过万用表的电流大 , 偏置正常。其等效电路如图5-27(b) 所示 , 图中VCC 是表内电阻挡提供的电池 ,R为表 内阻 ,Rm 为人体电阻。

图 5-27 用指针万用表判别三极管 c 、 e 电极

用数字万用表测二极管的挡位也能检测三极管的PN结,可以很方便地确定三极管的好坏及类型,但要注意,与指针式万用表不同,数字式万用表红表笔为内部电池的正端。例:当把红表笔接在假设的基极上, 而将黑表笔先后接到其余两个极上, 如果表显示通〈硅管正向压降在 0.6V 左右 ), 则假设的基极是正确的 , 且被测三极管为 NPN 型管。
数字式万用表一般都有测三极管放大倍数的挡位(hFE), 使用时 , 先确认晶体管类型 , 然后将被测管子 e 、b 、c三脚分别插入数字式万用表面板对应的三极管插孔中,表显示出hFE 的近似值。
以上介绍的方法是比较简单的测试,要想进一步精确测试可以使用晶体管图示仪 ,它能十分清楚地显示出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及电流放大倍数等。

六、三极管的选用

选用三极管要依据它在电路中所承担的作用查阅晶体管手册,选择参数合适的三极管型号。
a、NPN型和PNP型的晶体管直流偏置电路极性是完全相反的,具体连接时必须注意。
b、电路加在晶体管上的恒定或瞬态反向电压值要小于晶体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否则晶体管很易损坏。
c、高频运用时,所选晶体管的特征频率F,要高于工作频率,以保证晶体管能正常工作。
d、大功率运用时晶体管内耗散的功率必须小于厂家给出的最大耗散功率,否则晶体管容易被热击穿,晶体管的耗散功率值与环境温度及散热大小形状有关,使用时注意手册说明。

七、中、小功率三极管的检测方

①性能好环的判定,对已知型号和端子排列的三极管,可按下述方法来判断其性能好环。
a、测量极间电阻。测试方法如图5-28所示。将万用表置于R×100或R×1K挡,按照红、黑表笔的6种不同接法时行测试,其中,发射结和集电结的正向电阻值比较低,其他4种接法测得电阻值得都很高。质量良好的中、小功率三极管。正向电阻一般为几百欧至几千欧,其余的极间电阻值都很高,约为几百千欧至无穷大,但不管是低阻还是高阻,硅材料三极管的极间电阻要比锗材料三极管的极间电阻大。

图5-28 三极管的正常极间电阻

b、测量穿透电流ICBD三极管的穿透电流ICBD的数值近似等于管子的放大倍数β和集电结的反向饱和电流ICBD乘积,ICBD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增长很快,ICBD的增加必然ICBD然的增大,而ICBD的增大将直接影响管子工作的稳定性,所以在使用中尽量选用ICBD+小的管子。
通过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三极管e-c极之间的电阻的方法,可间接估计ICBD的大小,具体方法如下。
测试电路如5-29所示,其中图(a)为测PNP型管的接法,图(b)为测NPN型管的接法,万用表电阻挡量程一般选用R×100或R×1K挡,要求测得的电阻值越大越好,e-c间的阻值越大,说明管子ICBD越小,反之,所测阻值越小,说明被测管ICBD越大。一般说来,中、小功率硅管、锗材料高频管及锗材料低频管,其阻值应分别在几百千欧,几十千欧及十几千欧以上。如果阻值很小或测试时万用表来回晃动,则表明ICEO很大,管子的性能不稳定。

图5-29 测量三极管的Iceo

在测量三极管的ICEO的过程中,还可以同时检查判断一下管子的稳定性优劣。具体办法是:测量时,用手捏住管壳约1min左右,观察万用表指针向右漂移的情况,指针向右漂移摆动速度越快,说明管子的稳定性越差。通常,e-c间电阻比较小的管子,热稳定性相对就较差。在使用的过程中,稳定性不佳的管子应尽量不用,特别是在要求稳定性较高的电路中更不能使用ICEO大的管子。另外,管子的β越大,ICEO也越大,所以在要求稳定性较高的电路中,所使用的管子的β值不要太高。

C.测量放大能力β。测试电路如图5-30所示。其中图(a)为测PNP型管的接法,图(b)为测NPN型管的接法。万用表置于R×1k挡。具体测试步骤是,先将红、黑表笔按图7-46所示电路接相应端子,然后将电阻R接入电路。此时,万用表指针应向右偏转,偏转的角度越大,说明被测管的放大倍数β越大。如果接上电阻R以后指针向右摆幅度不大或者根本就停止在原位不动,则表明管子的放大能力很差或者已经被损坏。电阻R可用70~100kΩ的固定电阻,也可以利用人体电阻,即用手捏住c、b两端子(注意,c、b间不能短接)来代替电阻R。另外也可以用两手操作,用舌头去舔c、b两端子来充当电阻R进行测量。

图5-30 测量三极管的β值方法一

上述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只能比较管子β的相对大小,而不能测出β的具体数值。
有些型号的中、小功率三极管,生产厂家在其管壳顶部表示出不同色点来表明管子的放大倍数β值,其颜色和β值的对应关系如表5-8所示。但要注意,各厂家用色标并不一定完全相同。

色点 棕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灰 白 黑
β 17 17~27 27~40 40~77 77~80 80~120 120~180 180~270 270~400 >400

②检测判别电极 如果不知道三极管的型号及管子的端子排列,用万用表进行检测判断。
a.判定基极。测试电路如图5-31所示。用万用表R×100和R×1k挡测量三极管三个电极中两个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当用第一根表笔接某一电极,而第二根表笔先后接触另外两个电极均测得低电阻值时,则第一根表笔所接的那个电极即为基极b。这时,要注意万用表表笔的极性,如果红表笔接的是基极b,黑表笔分别接在其他两电极时,测得的阻值都较小,则会判定被测三极管为PNP型管;如果黑表笔接的是基极b,红表笔分别接触其他两电极时,测得的阻值都较小,则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

图5-31 判定三极管基极

b.判定集电极c和发射集e。测试方法如图5-32所示。现以PNP型三极管为例加以说明。将万用表置于R×1k挡。先使被测三极管的基极悬空,万用表的红、黑表笔分别任接其余两端子,此时指针应指在无穷大位置。然后用手指同时捏住基极与右边的端子,如果万用表指针向右偏转较明显,则表明右边一端即为集电极c,左边的端子为发射极e。如果万用表指针基本不摆动,可改用手指同时捏住基极与左边的端子,若指针向右偏转较明显,则证明左边端子为集电极c,右边的端子为发射极e。

图5-32 判定三极管c、e极

如果在以上两次测量过程中万用表指针均不向右摆动和摆动的幅度不明显,则说明万用表给被测三极管提供的测试电压极性接反了,应将红、黑表笔对调位置后按上述步骤重新测试直到将管子的c、e极区分开为止。
用此种方法判定c、e电极的原理如图7-48(b)所示。在这里,基极偏置电阻Rb是用手指来代替的。由于被测管子的集电结上加有反向偏压,发射结加的是正向偏压,所以使其处在放大状态,此时电流放大倍数较高,所产生的集电极电流Ic要使万用表指针明显向右偏转。倘若红、黑表笔接反了,就等于工作电压接反了,管子也就不能正常工作了。放大倍数大大降低了,从十几倍降到几倍,甚至为零,因此,万用表指针摆幅极小甚至根本不动。
③判别锗管和硅管 测试电路如图5-33所示。E为一节1.5V干电池,Rp为50~100kΩ的电阻。将万用表置于直流2.5V挡。电路接通以后,万用表所指示的便是被测管子的发射结正向压降。若是锗管,该电压值为0.2~0.3V;若是硅管,该电压值为0.6~0.8V。顺便指出,目前绝大多数硅管为NPN型管,锗管为PNP型管。

图5-33测三极管b、e电压判别锗管与硅管

④判别高频管与低频管 高频管的截止频率大于3MHz,而低频管的截止频率则小于3MHz,一般情况下,二者是不能互换使用的。由于高、低频管的型号不同,所以当它们的标志清楚时,可以查有关手册,较容易地直接加以区分。当它们的标志型号不清时,可利用其BVebo的不同用万用表测量发射结的反向电阻,将高、低频管区分开。
以NPN型管为例,将万用表置于R×1k挡,黑表笔接管子的发射结e,红表笔接管子的基极b。此时电阻值一般均在几百千欧以上。接着将万用表拔至R×10k高阻挡,红、黑表笔接法不变,重新测量一次e、b间的电阻值。若所测量阻值与第一次测得的阻值变化不大,可基本判定被测管为低频管;若阻值变化很大,超过万用表满度1/3,可基本判定被测管为高频管。

http://www.avrw.com/BBS/Show.asp?id=50527&BoardID=6&TB=1

您的提问俺看不少于5次好久了但是不懂得/呵呵...

晶体三极管文献综述
答:也就是说 , 在这个频率下的三极管,己失去放大能力,因为晶体管的工作频率必须小于晶体管特性频率的一半以下。四、常用晶体三极管的外形识别 ①小功率晶体三极管外形电极识别:对于小功率晶体三极管来说,有金属外壳和塑料外壳封装两种,如图5-25 所示。②大功率晶体三极管外形电极识别:对于大功率晶体三极管,外形一般分为F型...

MOS电流模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流程 逻辑电路图符号大全
答:2.1?低压的应用。在使用低压电源过程中,如果这时候使用传统的图腾柱结构,由于三极管的be有0.7V左右的压降,导致实际最终加在gate上的电压只有4.3V。如果我们选用标称gate电压4.5V的MOS管就会出现一定的电压风险。如果在3V甚至更低的电压电源场合上也会有一样的风险。2.2?宽电压的应用 由于输入电压并...

基于脉宽调制的程控恒流源电路设计的文献综述
答:30kHz高频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设计 2) 48V50A开关电源整流模块主电路设计 3) 12232液晶显示程序 4) A题直流稳定电源 5) ISD2560芯片在汽车报站器的应用 6) ISD2560语音芯片在排队机系统中的应用 7) LC振荡器制作方案 8) MCS5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9) RCC电路间歇振荡的研究 10) RCC电路间歇振荡现象的...

函数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
答:摘要 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的电路被称为函数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在电路实验和设备检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现在我们通过对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以及构成设计一个能变换出三角波、正弦波、方波的简易发生器。我们通过对电路的分析,参...

求基于AT89C52超声波测距简易设计的源程序,要求用3个LED管显示其测距...
答:三极管驱动。单片机系统及显示电路如下图2所示‘1。31。图2单片机及显示电路原理图 Fig.2 MCU and display circuit schematics 第8期周功明等: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器设计·51.4.2超声波发射电路原理图 压电超声波转换器的功能:利用压电晶体谐振工作。内部结构如图3‘3Ⅲ1所示,它有两个...

我的论文题目是: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答:【文献综述】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新世纪伊始,在“技术创新全球化”和“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的在背景下,中国民营企业在摆脱传统体制束缚和经过近20年的发展准备之后,正以新的目标、新的组织、新的结构、新的动力步入全球分工体系,成为中国经济新的支撑点。然而民营企业在纵深发展中出现了许多的制约因素,有的甚至...

大学生电子产品选题依据?
答:感应式门铃就是在这种探索研究中产生的。感应式门铃又称为迎宾器,是近年才有的常用于商铺、写字楼、工厂期起迎宾防盗作用的电子产品。感应式门铃的前身是电子防盗报警器,事先人们用它来防盗的,但后来因为电子防盗报警器发出的声音是刺耳的报警声,对进店的顾客产生消极的影响,后来演变成悦耳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