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成为儒家经典的原因

作者&投稿:策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儒家“六经”是怎么变成“十三经”的~

儒家经典在结集过程中,有所谓“六经”(或“五经”)、“七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等概念,此外还有“十经”、“十一经”、“十四经”等称呼。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儒家经典体系不断发展的不同阶段,反映了儒经范围不断扩大和变迁的历程。
  “六经”:
  孔子之前,儒家赖以删述的文献处于“旧传之史”状态,诸书各自以类为称,还没有一个统一的集合名词。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前633),晋赵衰称赞郤縠“说《礼》《乐》而敦《诗》《书》”。这些“礼乐诗书”就是后来儒家祖述的原本,大致包括三代遗存的“礼类”(行为规范)、“乐类”(乐理乐谱)、“诗类”(诗歌文学)和“书类”(历史档案)文献,当时似乎还没有形成固定经典。《史记·秦本纪》穆公谓由余:“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国语·楚语上》楚庄王(前613-前590在位)时申叔时论教太子,有“春秋”、“世”、“诗”、“礼”、“乐”、“令”、“语”、“故志”、“训典”等文献,其性质也大致与“诗书礼乐”相当。
  春秋末年,孔子(前551-前479)“论次《诗》、《书》,修起《礼》、《乐》”,“作《春秋》”,“序《易》传”,将旧传“诗书礼乐”四类文献编成可供教学的《诗》、《书》、《礼》、《乐》四经。孔子为何选此“四经”?
  早于孔子的晋人赵衰有明确解释:“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诗、书”是仁义的宝库,“礼、乐”是德教的准则,一个人要想成就自己,就必须“说《礼》《乐》而敦《诗》《书》”。《礼记·王制》载:“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孔子选这四类文献以施教,正是出于对周礼的继承和发展。
  孔子晚年再加《易》和《春秋》,于是形成了儒家早期经典“六经”。
  《庄子·天下篇》:“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庄子(约前369-前286)明确揭示了从“旧法世传之史”到邹鲁之士(儒者)所诵法的“诗书礼乐”(亦即六经),再由“六经”到“百家”诸子文献的转化过程,这正是孔子依据“旧史”修订“六经”,进而影响“诸子”这一历史进程的客观描述。所谓“旧法世传之史”即未经孔子整理的历史文献,如《左传》之“诗书礼乐”、《国语》之“春秋”“诗”“乐”“故志”“训典”等等;“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的《诗》、《书》、《礼》、《乐》,乃是经过孔子删定后形成的有史实、有义理的儒家经典。
  此后相当长时间内,“诗书礼乐”都是儒家经典的概称,也是儒家文献的基本范式。上引《庄子》“诗书礼乐”即兼包《易》、《春秋》在内,因为春秋战国时期“邹鲁之士、缙绅先生”所“明”者非只四经而已,而是兼包“六经”在内矣。秦孝公时,商鞅(约前390-前338)以《诗》、《书》、《礼》、《乐》为“六虱”。《史记·赵世家》载赵武灵王(约前340-前295)时公子成说:“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这些“诗书礼乐”都兼指“六经”而言。又《孔子世家》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教“诗书礼乐”而通“六艺”,其非兼有“六经”而何!“诗书礼乐易春秋”又可简称“诗书”。《商君书·农战》:“故豪杰皆可变业,务学‘诗书’。”又《算地》:“故事‘诗书’谈说之士。”又《君臣》:“上以功劳与,则民战;上以‘诗书’与,则民学问。”数处“诗书”,都具有“群经”含义。
  关于“六经”的性质,《庄子·天下篇》也有明确定义:“《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后之同此说者,还有《荀子·儒效》、《春秋繁露·玉杯》以及《史记·滑稽列传序》等,《汉书·艺文志序》甚至将“六经”与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教对应起来,都足以说明“六经”是一个自足完美的经典体系。
  春秋末年,儒家经典已有“儒书”的统称,至战国时期乃有“六经”之总名。
  《左传》载,哀公二十一年(前474)鲁人与齐人战,齐人嘲鲁人:“唯其‘儒书’,以为二国忧。”杜预注“儒书”为“周礼”。(14)其时孔子已卒5年,夫子以“周礼”断“六经”,故“儒书”亦可指“周礼”。《庄子·天运篇》孔子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以“六经”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以此最早。不过,《庄子》之书“寓言十九”,“六经”之词是否真出夫子还须研究,但至少在庄子时代已有此称,盖无疑义。
  秦汉之际,儒家经典的类称概念又有“六艺”之称。
  陆贾《新书·六术》:“是故内法六法,外体六行,以兴《诗》、《书》、《易》、《春秋》、《礼》、《乐》六者之术,以为大义,谓之‘六艺’。”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代“六经”、“六艺”可以互换,经常通用。整个先秦和汉初的儒家经典体系,都无出“六经”之外。
  “五经”:
  西汉时,《乐经》已经不用来传授生徒,汉时博士弟子所习皆只《五经》,汉武帝所设经学博士也只有“五经博士”。
  《史记》、《汉书》儒林传叙述诸经传授线索,也只分《诗》学、《书》学、《礼》学、《易》学、《春秋》学五大群体。“六经”缺《乐》,或言“乐合于礼”,或言“乐备于诗”,于是举诗、礼之教而乐教存焉,故“五经”功能与“六经”无以异。武帝之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使儒学典籍从诸子学(甚至“司空城旦书”)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被诸儒乃至朝野上下折中取法的圣经宝典,也使战国儒家从“孔子之后,儒分为八”的状态,在“五经”旗帜下得到重新整合和结集。于是“五经”就构成汉代儒家经典的基本范式,人们提到儒经,想到的自然就是“五经”;提到“五经”,联想到的也自然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五经”就是当时整个儒家经典的代名词,也是儒家经典的集合名称。
  “七经”:
  首次对儒家“六经”或“五经”概念有所突破的是成都的“蜀学”。
  蜀本西南夷,战国末中原人士还说:“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战国策·秦策一》)此情至汉犹存。景帝末文翁为蜀守,初到成都,仍“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翁“仁爱好教化……乃选……张叔等十余人……遣诣京师,受业博士”;“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县邑吏民……争欲为学官弟子”(《汉书·循吏传》)。东汉末秦宓述其事说:“蜀本无学士,文翁遣相如(当作张叔——引者)东受《七经》,还教吏民,于是蜀学比于齐鲁。”常璩也说:“(文)翁乃立学,选吏子弟就学,遣隽士张叔等十八人,东诣博士受《七经》,还以教授。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这就是“文翁化蜀”的历史掌故。
  秦宓和常璩都说文翁化蜀的教材是《七经》,什么是“七经”呢?
  古来解释异辞,有“六经”加《论语》说,有“五经”加《论语》、《孝经》说。既然《乐经》在汉代不以教学,文翁石室当然也不例外,故“六经”加《论语》说为无征。考之《汉书·平帝纪》:“征天下通知逸经……及以《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已将《论语》、《孝经》与“五经”并列;晋傅咸作《七经诗》,其中也有《论语》、《孝经》,可见“五经”加《论》、《孝》之说为可信。“文翁化蜀”正是用“五经”及《论语》、《孝经》为教材,实现了当时尚有“蛮夷之风”的巴蜀地区的移风易俗,迅速华化。
  于是在汉代儒家经典形成了“五经”、“七经”两个概念。中央太学传“五经”,蜀郡石室传“七经”。中原人士熟读群经称“五经兼通”云云,许慎号“五经无双”,所撰也是《五经异义》(《后汉书·许慎传》);桓谭“博学多通,遍习五经”(《后汉书·桓谭传》);张衡“通五经、贯六艺”(《后汉书·张衡传》);姜肱“博通五经,兼明星纬”(《后汉书·姜肱传》),等等。而蜀学人士熟习群经,却多以“七经”誉之,如《后汉书·赵典传》注引《谢承书》:成都人赵典“学孔子《七经》……靡不贯综”;《华阳国志》卷十下载:梓潼人杨充“精究《七经》”云云,皆是。
  汉室君臣引用《论语》、《孝经》,只称“传”而不称“经”。自从“蜀学”将《论语》、《孝经》升格为“经”之后,东汉儒家经典范围也随之扩大,熹平年间蔡邕书刻《熹平石经》就有《论语》,郑玄、王肃诸人号称“遍注群经”,其中也包括了《论语注》和《孝经注》,这应当是“七经”概念形成的结果。
  “九经”:
  然而尽管东汉学人已经接受了“七经”概念,唐人修《五经正义》却没有继承这一称号,孔颖达等受诏撰《五经正义》,只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五者。唐代官方儒学,在经本文献上只重视“五经”以及依经而立之“传”(或“记”),对子书性质的儒学著作却不甚关心。唐代“明经”考试的“经典”,有“三传”(《左传》、《公羊传》、《榖梁传》)、“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加“五经”(《春秋》附“三传”)而成“九经”。唐人在撰定《五经正义》同时,又撰有《周礼注疏》(贾公彦)、《仪礼注疏》(贾公彦)、《谷梁注疏》(杨士勋)、《公羊注疏》(徐彦),合称《九经正义》。
  在唐代,儒家经典的总体印象是上述九部经典,时人于是呼群经为“九经”,并以“九经”一名概指群经。《旧唐书·柳仲郢传》说郢曾手钞“《九经》、《三史》”;又《儒学传上》载谷那律“淹识群书”,被褚遂良称为“九经库”;《儒学传下》说韦表微“著《九经师授谱》”,《王友贞传》称友贞“读《九经》,皆百遍”等,所谓“九经”皆群经是也。当时《论语》、《孝经》也在经学教育中有重要地位,是学童启蒙、国学释奠所必读必讲之书,在科举考试中《论语》、《孝经》也曾与《老子》一起被奉为“上经”,成为考试“兼经”。但是唐人并没有将《论语》《孝经》当作自己心目中神圣崇高的“经典”。在唐人制订的科考“大经”、“中经”、“小经”中,只有“九经”:《礼记》、《春秋左传》为“大经”,《诗》、《周礼》、《仪礼》为“中经”,《易》、《尚书》、《春秋》、《公》、《谷》为“小经”,却没有将《论语》、《孝经》列为专门科目。更有甚者,《开成石经》明明刻的是十二部经典,也依然被称为“石壁九经”;诸儒校订十二经文字,则称“校定‘九经’文字”;刻入“石经”的十二经字样,也称《九经字样》。校、刻十二书而称“九经”,其以“九经”概群经也可知。
  “十二经”:
  “十二经”之名昉于《庄子·天道篇》:孔子曰:“丘翻《十二经》以说。”但当时“十二经”之书却不明所指。将儒家十二部经书有意识地合叙在一起或合刻在一处,实始自唐人。由陈入唐的陆德明曾收录《周易》、《古文尚书》、《毛诗》、《三礼》、《春秋》(并“三传”)、《孝经》、《论语》、《老子》、《庄子》、《尔雅》十四种经典性文献,刊其异文、举其异义,号为《经典释文》。去掉其中道家两种(《老》、《庄》)著作,恰好是十二经。但是《释文》虽将儒家十二书列入“经典”,却与道家《老》、《庄》杂处,他还没有明确的儒家“十二经”意识,也没有形成“十二经”的概念和称谓,有其实而无其名。
  太和七年(833),唐文宗命郑覃等人校刊群经入石,至开成二年(837)成,是为《开成石经》。石经在唐人流行的“九经”之外,增加《孝经》、《论语》、《尔雅》三书,共为十二部,称为“石壁九经”。《唐会要》:“其年(大和七)十二月,敕于国子监讲堂两廊,创立《石壁九经》,并《孝经》、《论语》、《尔雅》共一百五十九卷,《字样》四十九卷。”《旧唐书·文宗纪》记开成二年,“郑覃进《石壁九经》一百六十卷。”此乃儒家十二部经典首次汇刻,儒家经典的新规范呼之欲出。可惜当时诸儒并无此意识,“石经”不称“十二经”,仍称“九经”;所附十二书的校订文字,也称《九经字样》,不称“十二经字样”。可见典型之牢、传统之顽,而新典范形成之不易。
  “十三经”:
  《十三经》始于成都文翁石室的“蜀石经”。该石经初由五代孟蜀宰相毋昭裔主持,张德昭、孙逢吉等人手写上石,直到北宋宣和时乃正式刻成。“蜀石经”刻成后,立于当时蜀郡最高学府文翁石室,称《石室十三经》。“蜀石经”有经有注,是中国历代石经中规模最大的一种,“石逾千数”,学人誉为“冠天下而垂无穷”之壮举,可惜今皆失传了。石经除立体展示外,还广为拓印流行,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曾宏甫《石刻铺叙》、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都有著录;晁公武还对“蜀石经”进行校勘,撰有《蜀石经考异》一书,亦刻置石室之中。
  晁公武《石经考异序》:“按赵清献公(抃)《成都记》:‘伪蜀相毋昭裔捐俸金,取九经琢石于学宫。’而或又云:毋昭裔依太和旧本,令张德钊书;国朝皇祐中田元均补刻公羊高、谷梁赤二《传》,然后‘十二经’始全;至宣和间,席升献(贡)又刻‘孟轲书’参焉。”于是形成“十三经”丛刻。晁公武曾出仕成都,亲见亲历,所述具体可靠~

儒家提倡“礼乐教化”,《诗经》正是礼乐教化的重要载体。同时,诗歌也是古代统治者观民风,自考评的重要方式,所以诗经在儒家经典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扩展资料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诗经·国风》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在《七月》中,可以看到奴隶们血泪斑斑的生活,
在《伐檀》可以感悟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向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大胆地提出了正义质问,有的诗中还描写劳动者对统治阶级直接展开斗争,以便取得生存的权利。在这方面,《硕鼠》具有震颤人心的力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至于“大雅”和“小雅”当从音乐分,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诗经

一、中国学术源头典籍至迟出现于殷周之际

《六经》(或《五经》)一向被说成是“儒家经典”,尽管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但迄今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更没有权威的机构和部门组织相关研究而予以澄清、矫正,以至在相关的讲堂、教科书等出版物以及各种媒体上,目前依然通行着这样的说法。譬如,在颇有点儿越来越时兴的“国学”的教育和宣传中,尤其是对儿童的所谓“开蒙”教育中,《六经》(或《五经》)就仍被当作“儒家经典”向孩子们灌输。

把《六经》(或《五经》)说成是“儒家经典”,虽是汉代以后就一直延续的史实,但并不符合《六经》(或《五经》)本身的原貌,不符合它们与儒家原初关系的史实。

因为单就儒家而言,且不说被视为其创始人的孔子(公元前551-479),只是活动在春秋末年,他并没有自称“儒家”,也并未把自己的学说冠之于“儒学”。“儒家”、“儒学”之称呼,是孔子去世多年以后的事,即便把“儒家”从孔子算起,因为在孔子之前,《六经》已经存在,也不能把《六经》当成“儒家经典”。

把《六经》当成“儒家经典”,不仅有违史实,而且无形之中,把中国学术产生的历史人为地大大推后了。因为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百家,产生于战国时期,而中国学术的萌发和成熟,要比这早得多。

学术是精神文化中的核心部分,是专门化或专业化了的文化知识,先有精神文化而后才有学术。中国学术是中国精神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中国精神文化发展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某个领域、方面的专门知识的积淀、升华和凝聚。这一过程相当漫长。如果说中国精神文化的开端至迟在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已经起步的话,那么到商代,中国学术则已基本形成。

这期间,伴随生产力的发展所创造的剩余产品的积累而出现私有制,脱离体力劳动而专门从事脑力劳动即精神产品生产的阶层出现。与此同时,用于精神产品生产的文字和由此所表达的书面语言日趋成熟和规范化,又为精神产品的生产创造了物质条件,促使精神文化的建设和创造发生质的飞跃,于是,专门研究某一文化领域、方面的知识开始从混沌的精神文化中分离出来,并逐渐积淀、升华、凝聚,形成某一专门领域、方面的学术思想。

已有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国至迟到商代就已经步入这样的历史阶段,而到殷周之际,中国学术即我们所称之为“国学”的源头典籍已经出现。

二、 当列为中国学术源头的主要典籍

从文法结构上讲,商代甲骨文大部分卜辞中虽无不流露出我国早期诗歌、散文的古朴与简洁之风,周代的文字及其记载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理应比商代都获得很大发展,但是,要是按照传统的说法把《六经》归入“儒家经典”,即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的话,再联系其它各家的著述,却看不到这样的进步了!从商代的甲骨文的简练文法,到诸子百家长篇大论式的大量著述之间,这种文字和著述大跨度地跳跃式发展,太不符合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了!

人们一谈论中国学术,总是从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谈起,而忽略“诸子百家”所赖以产生的活水源头。这样,实际上就把诸子百家当成了无源之水或无本之木。

而事实决非如此,在诸子百家出现之前,早就有学术著作存在了。它们是诸子百家赖以产生的源头活水,是当列为中国学术源头的主要典籍。

中国文明的起源相当早,至迟大约在公元前26世纪的黄帝时期为开端,渐为学界所公认。而中国文字的发明与使用虽是这以后的事情,但也远远早于孔子之前。据《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据历代学者考证,这里所提到的《三坟》,系关于伏羲、唐尧、虞舜之书;《八索》,则系有关八卦的最早之书;而《九丘》则系涉及九州土地、风气之书。由于这些书迄今均未见到,故对其具体内容及其所产生的具体历史年代,尚无从知晓、确认。然而,它至少向我们昭示:中国古代典籍起源很早,而且有些确实流传到孔子时代,从而为孔子研究和整理古典文献提供了可能与条件。

就迄今所知,流传到孔子时代的古典文献,主要就是《六经》,因而《六经》就是当列为中国学术源头的主要典籍。

根据史书所载,孔子曾编定《六艺(经)》。既然孔子曾“编定”过《六艺(经)》,那么《六艺(经)》当在孔子之前就有了。由于“焚书坑儒”和战乱等原因所导致的古代文献的毁坏、亡佚,后人所说的《六经》与孔子见到的《六艺(经)》是否一致,值得探究。既然有人认为《书》和《礼》在孔子之后的战国末期甚至更晚才成书,那么,现在看到的《书》和《礼》很大可能不是孔子所见到的原本。但现在所看到的“书”和“礼”都在不同程度上参考了原来的文献,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其原貌,则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我认为应当把《六经》列为体现中国学术之源的代表作,主要典籍。根据其时间先后,其排列顺序应该是《易》、《书》、《诗》、《礼》、《乐》和《春秋》。以前的排列(《诗》、《书》、《礼》、《乐》、《易》、《春秋》),乃儒家把它们当作“儒家典籍”所为;因为孔子及其弟子作《十翼》即《易传》而对《易经》加以阐释,所以《易》被他们列于孔子曾重点修订的《春秋》之前。

三、《易》乃迄今所见中国学术文化之总源

与《书》、《诗》、《礼》、《乐》和《春秋》相比,《易》的产生时间最早,在中国学术即国学中的地位和意义,尤其重要。

《汉书.艺文志》云:“《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至于五学,世有变改,犹五行之更用事焉。”其把《易》视为“与天地为终始”,为“五学”之原,而置于“五学”之首,是很有见地,也是符合史实的。

从商代的甲骨文的简练文法,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长篇大论的大量著述之间,应该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作品。在迄无新的发现之前,愚认为一向被搀杂在《六经》中的《易》,当首先是这样的著述。

谈《易》自然涉及八卦,前文提到《八索》系有关八卦的最早之书,但《八索》是否就是传说的伏羲所画八卦的记载?它与《易》的关系如何?因《八索》迄未得见故不得知。而较为公认的说法是:《易》历经《连山》、《归藏》和《周易》三代。《连山》失传后迄无发现,《归藏》失传已久于近年则有所发现,尚待整理,而一直流传至今的只剩《周易》,故通常把《易》指《周易》。《周易》本是一部用来占筮的书,在《左传》中已有记载,说明它最迟在春秋时期已经流传。对于其成书的年代,学界迄无定论,但多数认为是在殷周之际,或西周前期,认可司马迁“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之说。对于《周易》之“周”字,历来说法颇多,但多数认为代表年代即周代。对于《周易》之“易”字,则更是众说纷纭,但无论怎么解释,认《周易》讲“刚柔相推,变在其中”即通过阴阳双方相互作用而产生万物,则是不错的。秦始皇焚书,《周易》因系占筮之书而幸免。到西汉,儒家将《周易》与《诗》、《书》、《礼》、《乐》和《春秋》等奉为“经典”,统称《六经》,于是《周易》又被称为《易经》。

《易》既然早在儒家出现之前就已经产生并流传,因此把它归入儒家经典,是后世儒家的一相情愿。从《易》历经三代来看,其起初只通过画卦即使用符号表达意思,实际上是介于结绳记事与象形文字之间的一种文字创造,再到周文王推演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其子周公参与)。《易》之演变过程与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相结合,既标志着先人“仰观俯察”、“弥纶天地之道”之意图的渐进,又体现着中国古代学术伴随文字的发明、演进和成熟而不断发展的过程。如果说伏羲始画八卦意味着在文字尚未发明的条件下,先人意图通过某些符号而表达思想意识的话,那么,到周文王依据八卦符号而推演六十四卦,并运用业已成熟的文字来诠释卦爻辞时,八卦和六十四卦符号的文字意义则不复存在,而只具有“符号学”的意义了。

从迄今已有的传世文献和考古文献看,《易》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著作,把它视为中国学术文化的总源,至少至今仍站得住脚。

《易》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的相关情况,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和思想价值等。说《易》基本成型于殷周之际,并不意味着否认其在此后的岁月中没有增饰和修改。因为既然《易》主要用于占卦,故当殷周之际由八卦演为六十四卦之后,不可能不经过更多人的运用与检验,《易》卦爻辞中所记载的某些出自文王周公之后的事,盖与此有关。但综合各方面的资料看,《易》早在孔子之前就存在,而且可能有多种诠释本,自然都成为孔子整理《易》的参考素材。不管《易》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其它五种典籍有怎样的不同,既然统统经过孔子整理过,便决定了作为《六经》之首的《易》,在孔子那里与其它五种典籍的相似之处。

孔子作《易传》正越来越多地得到考古学上的证明。马王堆帛书《要》篇指出:“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孔子《易》,至于《损》《易》二卦,未尝不废书而叹……”其中还记载着子赣(贡)不理解晚年夫子对《易》的态度,夫子便向他解释:“《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又仁[守]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史巫之筮,向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表明了孔子当时对卜筮的理性态度。帛书《易传》的《二三子》《易之义》《要》《系辞》《缪和》《昭力》等大量记载的孔子言论,基本上亦是今本《易传》的内容。从帛书《易传》中,可以理解孔子对《易经》的创造性诠释,说明孔子晚年与《易经》关系紧密,尤其抒发了《易经》的哲理,并被其弟子总结撰为《易传》。诚如李学勤先生所说:“孔子之于《周易》不仅是读者,而且是某种意义上的作者。他所撰作的,就是《易传》。”“孔子晚年好《易》,《易传》或出其手,或为门弟子所记,成书约与《论语》同时。自子思以至荀子等人都曾引用,绝非晚出之书。当然,那时《易传》的面貌,不一定和今传本完全相同,这是古书通例,不足为异。研究孔子,不能撇开《周易》经传。”因此,要是把《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的话,《易传》确实系儒家的经典之作,但《易经》则不是,它只是被儒家当成了“经典”。

要是从儒家笼统地把《周易》(而不是只把《易传》)当成自己的“经典”来理解的话,那么,《周易》就绝不止是儒家经典。只要仔细分析其其内容,就会发现它远远不是儒学所能涵盖得了的。《周易》除了涉及“道”、“法”、“阴阳”、“农”、“医”、“兵”、“纵横”等大致与儒家同期的各家学说外,还蕴涵了“天文”、“地理”、“数学”、“领导”、“决策”、“经营”、“管理”、“用人”、“教育”、“改革”和“养生”,以及“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等思想。其关于天、地、人(或天道、地道、人道)“三材之道”、“三材共建”的原理,在今天地球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生态危机和人文生态危机面前,具有巨大借鉴意义。《周易》的领导、管理智慧和思想,对今天的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和社会其它方面的领导、管理及决策的运筹和应用等等,均具有启迪作用。《周易》重整体、系统、结构、平衡的宇宙观念和思维方式,对于现代思维观念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之重要性,已越来越备受海内外学术界和实业界注重。《易经》所蕴涵的伦理思想,对当今越来越备受重视的基因伦理、生命伦理、环境伦理、社群伦理、家庭伦理、企业伦理、网络伦理,乃至全球伦理和空间伦理的建构和发展,都显示出现实而深远的意义。从迄今为止的传世文献和考古发觉来看,说《周易》是“中国学术文化的总源”,一点儿也并不为过。

四、《书》《诗》《礼》《乐》《春秋》也不止是儒家经典

《书》《诗》《礼》《乐》《春秋》其实也都先于孔子而存在了,因而也本都不是儒家经典,而同样是被汉儒一相情愿地列为“儒家经典”的。因被儒家列为经典,它们才被分别称作“经”的。儒家将它们列为经典盖与孔子曾对它作过编辑有关。如司马迁云:“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史记?滑稽列传》)郭店简《性自命出》有孔子关于诗书礼乐之教的记载:“《诗》《书》《礼》《乐》,其始出皆生于人。《诗》,有为为之也;《书》,有为言之也;《礼》《乐》,有为举之也。圣人比其类而论会之,观其先后而逆训之,体其义而即度之,理其情而出入之,然后复以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

在世传文献中,有关孔子与《六经》的相关资料首见于《庄子?天运》:“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庄子?天运》显然不是庄子本人的作品,也不大可能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因为“六经”的提法是汉代才出现的。而且该篇关于老子和孔子交谈时竟提及“儒墨”也太违背史实:老子和孔子怎么能谈论在他们去世后才出生的墨子呢!尽管有这些差错,但联系其它史料,孔子治《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史实却不无根据。另《庄子?天下》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尽管《庄子?天下》也不是庄子本人的作品,但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显然参考了该篇。这些均说明孔子与《诗》《书》《礼》《乐》关系密切,并加以编辑过。当然,学界对此迄未形成共识,但即使孔子对《诗》《书》《礼》《乐》作过编辑或加工,也不能因此而把它归入儒家经典。

以《书》来看,它本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时间上起尧舜下至春秋中期,约计1500多年。基本内容为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对此历代都有争议。愚认为,尽管《书》中有些篇章如《尧典》、《皋陶谟》、《禹贡》、《洪范》经考证系后人所作,孔子自己也表白“述而不作”,但孔子阅读、编辑以前的书籍并为之作序也是可能的。《书》不仅记载了许多上古时期的传说,而且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的一些重要史料。不论传说还是史料,其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学术见解。

殷因夏礼。殷人的制度基本从夏制演变而来。在夏人之具体情况目前尚不大清楚的条件下,可以从已知殷人的状况作大体推断。根据甲骨文的研究成果看,殷王室已有专职的史官,卜辞中的“贞人”就部分地充当着这种角色。他们的职责就是负责记录王室的各项活动,其工作细则犹如《礼记?玉藻》所载,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或如《汉书?艺文志》所言,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他们所记录下来的言、行(事),很可能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尚书》内容,也是孔子当年所凭借的文献。

因此,从《书》的内容所反映的史实看,其应该出自几代史官之手,其确切的成书年代虽然还有待于考古学的确证,但至少在孔子前已经存在,所以也本不是儒家经典。

再看《诗》。今存《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类。其“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它们广泛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含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其中不少篇章是民歌,对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黑暗和昏庸等加以揭露抨击,而对劳动者的勤劳和爱情则热情歌颂;也有不少暴露时政的作品,表现了对周王室衰落的忧虑和惆怅;还有一些祀神祭祖的篇章,记载了周初的经济制度和生产情况,但多系歌功颂德,宣扬统治者承天受命的思想。但是,《诗》单是篇幅就比原来少了好多(仅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可知今本《诗经》是从先前大量的诗歌中整理而成。《诗》毕竟产生在孔子之前,即使孔子对其删节、编辑过,也不能据此就把它作为孔子的作品,因而也就不能被当成“儒家经典”。

《礼》,即《周礼》,是反映周代礼仪和制度的作品,传为周公所作,孔子所见并编定的该是原书,但现在所流传的则非原本了,而且对其成书年代和作者一直有争议。《周礼》含《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和《冬官司空》等六篇。而《冬官司空》早佚,汉时补以《考工记》。汉代所编为《六经》之中的《礼》,系指《礼记》,而非孔子所见之《礼》。《礼》先于孔子而存在,不能因为孔子编定过而视其为“儒家经典”;况且被称为“儒家经典”之一的《礼》系《礼记》而非当年孔子所见到和编辑过的《礼》呢!《礼记》则为汉代的作品,把它当成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显然更欠妥。

《乐》失传已久而迄无发现,故不便具体论及。但因其先于孔子则可肯定,故也不能算作儒家经典。正因《乐》失传,所以从宋儒起就只好舍此而改称《五经》了。

至于《春秋》,传为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修订而成。司马迁称“仲尼厄而作《春秋》。”历代有人对此说表示怀疑。愚认为,从《春秋》的记事年代(公元前722-前481年)联系孔子的生卒年代(公元前551-479年)看,孔子见而编之倒有可能,但鉴于孔子“述而不作”的自白,又没有一本专著留下,就连《论语》也是其弟子所著,所以“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说难于成立;除非把“作”理解为“编修”。又,在孔子之前的《春秋》恐怕决不止一种。因为《春秋》可能是西周末年以来,各诸侯国所形成的历史档案文件,其性能与今本《尚书》有相似之处,但因经孔子整理而与《尚书》各有侧重:《尚书》以夏商周三代时间为序汇编文件,而《春秋》则以鲁国的活动为主线记载各国交争与来往情况。所以,即使现存《春秋》果真经孔子整理,已非原貌。至于孔子之前的《春秋》可能像孟子所说的那样:“王者之迹息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祷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从孟子的话来看,当时诸国类似于《春秋》的著述都有,而决不止今本《春秋》。从孔子称曾见过一百二十国《春秋》,墨子也夸口“吾见百国《春秋》”之类的言论看,这当不容怀疑。这样看来,《春秋》本来也非“儒家经典”。
总之《易》是迄今所见体现中国学术总源的典籍,而《诗》、《书》、《礼》、《春秋》和失传的《乐》,也当列入中国学术源头的主要典籍。
把《六经》(或《五经》)当成“儒家经典”,是汉代“儒家”的一相情愿,而实际上,要是算作“经典”的话,它们是诸子百家之经典,是整个中国学术之经典。

宋定国:《六经》乃中国学术源头之主要典籍,而不止是“儒家经典”

一、中国学术源头典籍至迟出现于殷周之际

《六经》(或《五经》)一向被说成是“儒家经典”,尽管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但迄今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更没有权威的机构和部门组织相关研究而予以澄清、矫正,以至在相关的讲堂、教科书等出版物以及各种媒体上,目前依然通行着这样的说法。譬如,在颇有点儿越来越时兴的“国学”的教育和宣传中,尤其是对儿童的所谓“开蒙”教育中,《六经》(或《五经》)就仍被当作“儒家经典”向孩子们灌输。

把《六经》(或《五经》)说成是“儒家经典”,虽是汉代以后就一直延续的史实,但并不符合《六经》(或《五经》)本身的原貌,不符合它们与儒家原初关系的史实。

因为单就儒家而言,且不说被视为其创始人的孔子(公元前551-479),只是活动在春秋末年,他并没有自称“儒家”,也并未把自己的学说冠之于“儒学”。“儒家”、“儒学”之称呼,是孔子去世多年以后的事,即便把“儒家”从孔子算起,因为在孔子之前,《六经》已经存在,也不能把《六经》当成“儒家经典”。

把《六经》当成“儒家经典”,不仅有违史实,而且无形之中,把中国学术产生的历史人为地大大推后了。因为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百家,产生于战国时期,而中国学术的萌发和成熟,要比这早得多。

学术是精神文化中的核心部分,是专门化或专业化了的文化知识,先有精神文化而后才有学术。中国学术是中国精神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中国精神文化发展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某个领域、方面的专门知识的积淀、升华和凝聚。这一过程相当漫长。如果说中国精神文化的开端至迟在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已经起步的话,那么到商代,中国学术则已基本形成。

这期间,伴随生产力的发展所创造的剩余产品的积累而出现私有制,脱离体力劳动而专门从事脑力劳动即精神产品生产的阶层出现。与此同时,用于精神产品生产的文字和由此所表达的书面语言日趋成熟和规范化,又为精神产品的生产创造了物质条件,促使精神文化的建设和创造发生质的飞跃,于是,专门研究某一文化领域、方面的知识开始从混沌的精神文化中分离出来,并逐渐积淀、升华、凝聚,形成某一专门领域、方面的学术思想。

已有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国至迟到商代就已经步入这样的历史阶段,而到殷周之际,中国学术即我们所称之为“国学”的源头典籍已经出现。

二、 当列为中国学术源头的主要典籍

从文法结构上讲,商代甲骨文大部分卜辞中虽无不流露出我国早期诗歌、散文的古朴与简洁之风,周代的文字及其记载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理应比商代都获得很大发展,但是,要是按照传统的说法把《六经》归入“儒家经典”,即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的话,再联系其它各家的著述,却看不到这样的进步了!从商代的甲骨文的简练文法,到诸子百家长篇大论式的大量著述之间,这种文字和著述大跨度地跳跃式发展,太不符合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了!

人们一谈论中国学术,总是从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谈起,而忽略“诸子百家”所赖以产生的活水源头。这样,实际上就把诸子百家当成了无源之水或无本之木。

而事实决非如此,在诸子百家出现之前,早就有学术著作存在了。它们是诸子百家赖以产生的源头活水,是当列为中国学术源头的主要典籍。

中国文明的起源相当早,至迟大约在公元前26世纪的黄帝时期为开端,渐为学界所公认。而中国文字的发明与使用虽是这以后的事情,但也远远早于孔子之前。据《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据历代学者考证,这里所提到的《三坟》,系关于伏羲、唐尧、虞舜之书;《八索》,则系有关八卦的最早之书;而《九丘》则系涉及九州土地、风气之书。由于这些书迄今均未见到,故对其具体内容及其所产生的具体历史年代,尚无从知晓、确认。然而,它至少向我们昭示:中国古代典籍起源很早,而且有些确实流传到孔子时代,从而为孔子研究和整理古典文献提供了可能与条件。

就迄今所知,流传到孔子时代的古典文献,主要就是《六经》,因而《六经》就是当列为中国学术源头的主要典籍。

根据史书所载,孔子曾编定《六艺(经)》。既然孔子曾“编定”过《六艺(经)》,那么《六艺(经)》当在孔子之前就有了。由于“焚书坑儒”和战乱等原因所导致的古代文献的毁坏、亡佚,后人所说的《六经》与孔子见到的《六艺(经)》是否一致,值得探究。既然有人认为《书》和《礼》在孔子之后的战国末期甚至更晚才成书,那么,现在看到的《书》和《礼》很大可能不是孔子所见到的原本。但现在所看到的“书”和“礼”都在不同程度上参考了原来的文献,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其原貌,则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我认为应当把《六经》列为体现中国学术之源的代表作,主要典籍。根据其时间先后,其排列顺序应该是《易》、《书》、《诗》、《礼》、《乐》和《春秋》。以前的排列(《诗》、《书》、《礼》、《乐》、《易》、《春秋》),乃儒家把它们当作“儒家典籍”所为;因为孔子及其弟子作《十翼》即《易传》而对《易经》加以阐释,所以《易》被他们列于孔子曾重点修订的《春秋》之前。

三、《易》乃迄今所见中国学术文化之总源

与《书》、《诗》、《礼》、《乐》和《春秋》相比,《易》的产生时间最早,在中国学术即国学中的地位和意义,尤其重要。

《汉书.艺文志》云:“《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至于五学,世有变改,犹五行之更用事焉。”其把《易》视为“与天地为终始”,为“五学”之原,而置于“五学”之首,是很有见地,也是符合史实的。

从商代的甲骨文的简练文法,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长篇大论的大量著述之间,应该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作品。在迄无新的发现之前,愚认为一向被搀杂在《六经》中的《易》,当首先是这样的著述。

谈《易》自然涉及八卦,前文提到《八索》系有关八卦的最早之书,但《八索》是否就是传说的伏羲所画八卦的记载?它与《易》的关系如何?因《八索》迄未得见故不得知。而较为公认的说法是:《易》历经《连山》、《归藏》和《周易》三代。《连山》失传后迄无发现,《归藏》失传已久于近年则有所发现,尚待整理,而一直流传至今的只剩《周易》,故通常把《易》指《周易》。《周易》本是一部用来占筮的书,在《左传》中已有记载,说明它最迟在春秋时期已经流传。对于其成书的年代,学界迄无定论,但多数认为是在殷周之际,或西周前期,认可司马迁“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之说。对于《周易》之“周”字,历来说法颇多,但多数认为代表年代即周代。对于《周易》之“易”字,则更是众说纷纭,但无论怎么解释,认《周易》讲“刚柔相推,变在其中”即通过阴阳双方相互作用而产生万物,则是不错的。秦始皇焚书,《周易》因系占筮之书而幸免。到西汉,儒家将《周易》与《诗》、《书》、《礼》、《乐》和《春秋》等奉为“经典”,统称《六经》,于是《周易》又被称为《易经》。

《易》既然早在儒家出现之前就已经产生并流传,因此把它归入儒家经典,是后世儒家的一相情愿。从《易》历经三代来看,其起初只通过画卦即使用符号表达意思,实际上是介于结绳记事与象形文字之间的一种文字创造,再到周文王推演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其子周公参与)。《易》之演变过程与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相结合,既标志着先人“仰观俯察”、“弥纶天地之道”之意图的渐进,又体现着中国古代学术伴随文字的发明、演进和成熟而不断发展的过程。如果说伏羲始画八卦意味着在文字尚未发明的条件下,先人意图通过某些符号而表达思想意识的话,那么,到周文王依据八卦符号而推演六十四卦,并运用业已成熟的文字来诠释卦爻辞时,八卦和六十四卦符号的文字意义则不复存在,而只具有“符号学”的意义了。

从迄今已有的传世文献和考古文献看,《易》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著作,把它视为中国学术文化的总源,至少至今仍站得住脚。

《易》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的相关情况,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和思想价值等。说《易》基本成型于殷周之际,并不意味着否认其在此后的岁月中没有增饰和修改。因为既然《易》主要用于占卦,故当殷周之际由八卦演为六十四卦之后,不可能不经过更多人的运用与检验,《易》卦爻辞中所记载的某些出自文王周公之后的事,盖与此有关。但综合各方面的资料看,《易》早在孔子之前就存在,而且可能有多种诠释本,自然都成为孔子整理《易》的参考素材。不管《易》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其它五种典籍有怎样的不同,既然统统经过孔子整理过,便决定了作为《六经》之首的《易》,在孔子那里与其它五种典籍的相似之处。

孔子作《易传》正越来越多地得到考古学上的证明。马王堆帛书《要》篇指出:“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孔子《易》,至于《损》《易》二卦,未尝不废书而叹……”其中还记载着子赣(贡)不理解晚年夫子对《易》的态度,夫子便向他解释:“《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又仁[守]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史巫之筮,向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表明了孔子当时对卜筮的理性态度。帛书《易传》的《二三子》《易之义》《要》《系辞》《缪和》《昭力》等大量记载的孔子言论,基本上亦是今本《易传》的内容。从帛书《易传》中,可以理解孔子对《易经》的创造性诠释,说明孔子晚年与《易经》关系紧密,尤其抒发了《易经》的哲理,并被其弟子总结撰为《易传》。诚如李学勤先生所说:“孔子之于《周易》不仅是读者,而且是某种意义上的作者。他所撰作的,就是《易传》。”“孔子晚年好《易》,《易传》或出其手,或为门弟子所记,成书约与《论语》同时。自子思以至荀子等人都曾引用,绝非晚出之书。当然,那时《易传》的面貌,不一定和今传本完全相同,这是古书通例,不足为异。研究孔子,不能撇开《周易》经传。”因此,要是把《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的话,《易传》确实系儒家的经典之作,但《易经》则不是,它只是被儒家当成了“经典”。

要是从儒家笼统地把《周易》(而不是只把《易传》)当成自己的“经典”来理解的话,那么,《周易》就绝不止是儒家经典。只要仔细分析其其内容,就会发现它远远不是儒学所能涵盖得了的。《周易》除了涉及“道”、“法”、“阴阳”、“农”、“医”、“兵”、“纵横”等大致与儒家同期的各家学说外,还蕴涵了“天文”、“地理”、“数学”、“领导”、“决策”、“经营”、“管理”、“用人”、“教育”、“改革”和“养生”,以及“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等思想。其关于天、地、人(或天道、地道、人道)“三材之道”、“三材共建”的原理,在今天地球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生态危机和人文生态危机面前,具有巨大借鉴意义。《周易》的领导、管理智慧和思想,对今天的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和社会其它方面的领导、管理及决策的运筹和应用等等,均具有启迪作用。《周易》重整体、系统、结构、平衡的宇宙观念和思维方式,对于现代思维观念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之重要性,已越来越备受海内外学术界和实业界注重。《易经》所蕴涵的伦理思想,对当今越来越备受重视的基因伦理、生命伦理、环境伦理、社群伦理、家庭伦理、企业伦理、网络伦理,乃至全球伦理和空间伦理的建构和发展,都显示出现实而深远的意义。从迄今为止的传世文献和考古发觉来看,说《周易》是“中国学术文化的总源”,一点儿也并不为过。

四、《书》《诗》《礼》《乐》《春秋》也不止是儒家经典

《书》《诗》《礼》《乐》《春秋》其实也都先于孔子而存在了,因而也本都不是儒家经典,而同样是被汉儒一相情愿地列为“儒家经典”的。因被儒家列为经典,它们才被分别称作“经”的。儒家将它们列为经典盖与孔子曾对它作过编辑有关。如司马迁云:“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史记?滑稽列传》)郭店简《性自命出》有孔子关于诗书礼乐之教的记载:“《诗》《书》《礼》《乐》,其始出皆生于人。《诗》,有为为之也;《书》,有为言之也;《礼》《乐》,有为举之也。圣人比其类而论会之,观其先后而逆训之,体其义而即度之,理其情而出入之,然后复以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

在世传文献中,有关孔子与《六经》的相关资料首见于《庄子?天运》:“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庄子?天运》显然不是庄子本人的作品,也不大可能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因为“六经”的提法是汉代才出现的。而且该篇关于老子和孔子交谈时竟提及“儒墨”也太违背史实:老子和孔子怎么能谈论在他们去世后才出生的墨子呢!尽管有这些差错,但联系其它史料,孔子治《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史实却不无根据。另《庄子?天下》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尽管《庄子?天下》也不是庄子本人的作品,但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显然参考了该篇。这些均说明孔子与《诗》《书》《礼》《乐》关系密切,并加以编辑过。当然,学界对此迄未形成共识,但即使孔子对《诗》《书》《礼》《乐》作过编辑或加工,也不能因此而把它归入儒家经典。

以《书》来看,它本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时间上起尧舜下至春秋中期,约计1500多年。基本内容为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对此历代都有争议。愚认为,尽管《书》中有些篇章如《尧典》、《皋陶谟》、《禹贡》、《洪范》经考证系后人所作,孔子自己也表白“述而不作”,但孔子阅读、编辑以前的书籍并为之作序也是可能的。《书》不仅记载了许多上古时期的传说,而且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的一些重要史料。不论传说还是史料,其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学术见解。

殷因夏礼。殷人的制度基本从夏制演变而来。在夏人之具体情况目前尚不大清楚的条件下,可以从已知殷人的状况作大体推断。根据甲骨文的研究成果看,殷王室已有专职的史官,卜辞中的“贞人”就部分地充当着这种角色。他们的职责就是负责记录王室的各项活动,其工作细则犹如《礼记?玉藻》所载,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或如《汉书?艺文志》所言,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他们所记录下来的言、行(事),很可能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尚书》内容,也是孔子当年所凭借的文献。

因此,从《书》的内容所反映的史实看,其应该出自几代史官之手,其确切的成书年代虽然还有待于考古学的确证,但至少在孔子前已经存在,所以也本不是儒家经典。

再看《诗》。今存《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类。其“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它们广泛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含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其中不少篇章是民歌,对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黑暗和昏庸等加以揭露抨击,而对劳动者的勤劳和爱情则热情歌颂;也有不少暴露时政的作品,表现了对周王室衰落的忧虑和惆怅;还有一些祀神祭祖的篇章,记载了周初的经济制度和生产情况,但多系歌功颂德,宣扬统治者承天受命的思想。但是,《诗》单是篇幅就比原来少了好多(仅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可知今本《诗经》是从先前大量的诗歌中整理而成。《诗》毕竟产生在孔子之前,即使孔子对其删节、编辑过,也不能据此就把它作为孔子的作品,因而也就不能被当成“儒家经典”。

《礼》,即《周礼》,是反映周代礼仪和制度的作品,传为周公所作,孔子所见并编定的该是原书,但现在所流传的则非原本了,而且对其成书年代和作者一直有争议。《周礼》含《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和《冬官司空》等六篇。而《冬官司空》早佚,汉时补以《考工记》。汉代所编为《六经》之中的《礼》,系指《礼记》,而非孔子所见之《礼》。《礼》先于孔子而存在,不能因为孔子编定过而视其为“儒家经典”;况且被称为“儒家经典”之一的《礼》系《礼记》而非当年孔子所见到和编辑过的《礼》呢!《礼记》则为汉代的作品,把它当成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显然更欠妥。

《乐》失传已久而迄无发现,故不便具体论及。但因其先于孔子则可肯定,故也不能算作儒家经典。正因《乐》失传,所以从宋儒起就只好舍此而改称《五经》了。

至于《春秋》,传为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修订而成。司马迁称“仲尼厄而作《春秋》。”历代有人对此说表示怀疑。愚认为,从《春秋》的记事年代(公元前722-前481年)联系孔子的生卒年代(公元前551-479年)看,孔子见而编之倒有可能,但鉴于孔子“述而不作”的自白,又没有一本专著留下,就连《论语》也是其弟子所著,所以“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说难于成立;除非把“作”理解为“编修”。又,在孔子之前的《春秋》恐怕决不止一种。因为《春秋》可能是西周末年以来,各诸侯国所形成的历史档案文件,其性能与今本《尚书》有相似之处,但因经孔子整理而与《尚书》各有侧重:《尚书》以夏商周三代时间为序汇编文件,而《春秋》则以鲁国的活动为主线记载各国交争与来往情况。所以,即使现存《春秋》果真经孔子整理,已非原貌。至于孔子之前的《春秋》可能像孟子所说的那样:“王者之迹息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祷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从孟子的话来看,当时诸国类似于《春秋》的著述都有,而决不止今本《春秋》。从孔子称曾见过一百二十国《春秋》,墨子也夸口“吾见百国《春秋》”之类的言论看,这当不容怀疑。这样看来,《春秋》本来也非“儒家经典”。
总之《易》是迄今所见体现中国学术总源的典籍,而《诗》、《书》、《礼》、《春秋》和失传的《乐》,也当列入中国学术源头的主要典籍。
把《六经》(或《五经》)当成“儒家经典”,是汉代“儒家”的一相情愿,而实际上,要是算作“经典”的话,它们是诸子百家之经典,是整个中国学术之经典。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中国社会文化以“礼”作为制度,因为政教合一,所以以政治理想统领整个文化学术。而儒家六经是此种制度集大成的思想表现,六经一方面是文化建设的纲领,又是世俗的宗教追求。六经各自为用,又合为整体,内容包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古人从事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最高标准,可谓古人不可动摇的大百科全书,因而成为儒家经典。

1、《六经》里面有 介绍生活中各方面的事情,在当时来说非常受用,深受古代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所爱。

2、《六经》的思想和符合当时的政治观,符合当时的宗教追求,同时也是当时的文化纲领。
3、符合自古以来的"礼"的思想,毕竟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称号!
4、符合儒家集大成的思想。
儒家经典,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深受历代君王喜爱并且推崇。儒家经典主要指十三经,包含“经”、“传”、"记",其中“经”的地位最高!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虽然儒家是最有影响的学派,但也只是诸子之一,与其它诸子一样地位本无所谓主从关系。

儒家的起源:
《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
有人认为儒者是指一种以宗教为生的职业,负责治丧、祭神等各种宗教仪式。"儒本求雨之师,故衍化为术士之称"(《国故论衡·原儒》)。
《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据郭沫若考证,"儒"本是鄙称,儒家这一称号,也不是孔子自家封号,而应是墨家对孔子这一学派的称呼。
庄子后学评论儒家,"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以上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庄子·渔父》) 。

儒家创始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人。
《史记·孔子世家》载:"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儒家的发展:
儒家在先秦时,和诸子地位平等。而且,在秦始皇时受到重创,便是所谓的"焚书坑儒"。再至汉代,汉王朝以继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统为其文化建设的基本路线,而这三代中原文化正是儒家六经,孔子以继承华夏民族文化著称,因而儒学本身便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华。由于宗经而尊儒,这也是儒家交上好运的原因之一。 孔子作古,"儒分为八"(《韩非子》),其中主要有两派,一是孟子出子思一系传道,二是荀子出子夏一系传经,这便是先秦儒学……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降,先有今文经学为官方经学。《汉书·艺文志》载:"武帝末,鲁共王怀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此后,便有了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古文经学家提供了阐释学的一重经典模式,便是"我注六经",以文字训诂、名物考释等为手段来阐释文本的意义,这种偏重学术问题不注重政治人生的考据学,到乾嘉时代盛极一时。今文经学家也提供了阐释学的一重经典模式,便是"六经注我",借助经典来阐述时代精神或者发挥自已的新见解,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便是沿着这一路数下来的。之后古文经学一代大师郑玄以古文经学为主,兼纳今文经学,结束了相争两百年的今古文之争,"郑学"而后延绵。除汉代今古文经学外,魏晋南北朝时有"南学"与"北学";唐朝又有融"南学"和"北学"于一炉的义疏之学,这便是汉唐经学……

至北宋,儒家学者为应付佛老的挑战,便抛开了汉唐儒家偏重学术问题不注重政治人生的形式。以直接了当的形式来阐述经典中的义理,讨论人性、人心、天命、理气等等形而上的哲学命题。这便是"理学"。但理学也包括了明清两代的理学和心学,所以又称"宋明理学",其派别很多,周敦颐"濂学"、邵雍"象数学",二程"洛学"、张载"关学",朱熹"闽学",陆王"心学"等……

到五四时期,虽然儒学遭到空前大难,但现代新儒家已经萌发。在一片"打倒孔家店"的声浪中,在儒学受到空前挫折的背景下,梁漱溟挺身而出,为孔子辩护,揭举儒学复兴的旗帜,成为新儒家的前驱。

广泛意义上的新儒家有:第一期主要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贺麟、张君劢、钱穆、冯友兰,第二期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方东美,第三期杜维明、刘述先,第四期也已出现,但还未经学术界定论。从那时到现在的80多年中,以此为志业者大有人在,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现代新儒学已成为20世纪中国的三大重要思潮之一(另一是马克思主义派,一是自由主义的西化派)。

现代新儒家有"儒家资本主义"的说法,而且预言二十一世纪,儒家将在继秦汉儒学、宋明理学后,经过创造性的转化,迎来第三次辉煌的大发展。

儒家在近代的没落:
儒家思想以传统封建社会为物质承担者,而传统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精神承担者,传统社会的瓦解,致使孔子权威丧失。当中国被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国们时,近代便开始了反孔运动,经历了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思潮、资产阶级革派的民主思潮,以及达到高潮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八十多年前,时人发愤于国之积弱,诟龟呼天。一批深受西学影响又急欲救亡图强的激进青年,以胡适、陈独秀为主将,发起了一场中国近代以来反孔非儒的高潮"五四运动"。运动员们抱着"打倒孔家店"的决绝姿态,否定了作为中华两千多年文化主流的儒学。

众所周知,在"五四运动"发起后至今,其间又遭"文化大革命"最后一劫,这场充满强烈政治目的色彩的"儒法斗争"、"批林批孔"的"文革"运动,使儒学历经空前的厄运。亿万人民(其中不乏文育)高喊"打倒孔老二"的噪音充斥在中国的大地上,就这样使孔孟儒学乃至孔孟本人蒙上了不白之冤。至此,历五四,经文革后的儒家所有学说,似乎全是恶名昭著,不屑一提。甚至于一些人一听说是"儒学"、"孔孟之道",就怒斥为"腐儒"、"孔老二",神经紧张地象似拉上弓弦的箭矢,不分青天红皂白大加诋毁。

儒家经典: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
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
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
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
《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
《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
《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
后来的《四书》指是指《大学》(《礼记》中一篇)、《中庸》(《礼记》中一篇)、
《论语》、《孟子》,五经则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儒家主要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稳坐儒家第二把交椅)、荀卿、董仲舒、程颐、朱熹(继孔子后最博学的大儒)、陆守仁、王阳明。

儒家的特征:
其一、以孔子为先师,为思想领袖;
其二、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等书为经典;
其三、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结构;
其四、由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学;
其五、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并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

儒家思想鉴借:
如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已发愤图强;鉴借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已的爱国情怀;鉴借儒家的"以义制利"精神,来启示自已正确对待物质利益,鉴借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鉴借儒家的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等等。

儒家余话:
儒家在先秦遭墨、法、道等派的激烈批判,在秦代和汉初,遭统治者排斥;在六朝先后受玄学、佛学的挑战,在五四反孔非儒高潮下历空前之厄,但还是绵延至今,其原因是因为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且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它是东方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以至于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学(传统文化)的代名词。

儒学有二千多年历史,至今海外犹有传人。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梁任公曾指出:"......所以我们可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诚然儒家之外,还有其他各家,儒家哲学,不算中国文化全体;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饮冰室书话》〈为什么要研究儒家哲学〉)任公所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这话或者稍过了点,但中国几千年文化史是以儒学为主流则无庸置疑。"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中国文化是以儒家做主的一个生命方向与形态"(《从儒家的当代使命说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牟宗三)。

儒家是国学的核心、主体这问题,本来可以不提。但五四运动以来,今人对儒家已是疏远地厉害,且有着一种莫名的反感,一些偏激谬论充斥于世并混淆视听,在社会上也渐趋形成了一种影响。

事实上,肯定儒家是国学主体,决不是只凭现代新儒家、某些学者的主观情感,而是有着客观依据的。儒家之所以是为国学主体,是由儒学的基本精神、广博范围、历史发展客观地确定的,而不是我们一厢情愿。

因此,再兴国学,可以说便是重振儒学。而重振儒学却绝不是某些人所误解的"复古",更不是什么开倒车,而是本着马克思主义对待古代学说"批判地继承"的态度,去理性地解剖它,应用它。儒学在现代化过程中完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现代化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扬弃、赋予新解。中国现代化还需要儒学,之因为任何一个民族,它之能够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有它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学为主干;其次,我们今天要实现的现代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这个中国特色,当然少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色彩。

一般来说,儒学既将复兴或是时势所然,但儒学复兴恐也已很难再成为今日中国“唯一的”文化信仰,今日国人“唯一的”精神支柱。

六经成为儒家经典的原因
答:把《六经》(或《五经》)说成是“儒家经典”,虽是汉代以后就一直延续的史实,但并不符合《六经》(或《五经》)本身的原貌,不符合它们与儒家原初关系的史实。 因为单就儒家而言,且不说被视为其创始人的孔子(公元前551-479),只是活动在春秋末年,他并没有自称“儒家”,也并未把自己的学说冠之于“儒学”。“儒家...

典籍上的儒学传统和实际中的儒学传统有什么不同。。。各位帮帮忙喽...
答:而儒家六经是此种制度集大成的思想表现,六经一方面是文化建设的纲领,又是世俗的宗教追求。六经各自为用,又合为整体,内容包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古人从事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最高标准,可谓古人不可动摇的大百科全书,因而成为儒家经典。

“六经”诗书礼易乐 春秋是谁撰述的?
答:因此,“六经”的撰述者应该是孔子,他整理和传授了这些经典著作,使得它们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同时,“六经”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源头和重要思想资源,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常说的六经是怎么来的?
答:西周金文中发现了一些,如大盂鼎“敬雍德坙”、大克鼎“坙念氒保相师华父”、虢季子白盘“肇坙先王令”、叔夷钟“余经乃先祖”等,但在这些铭文中的“经”或“坙”都是当作经纬,也就是经营的意思讲。迄今,我们尚未在金文中发...

什么是《四书五经》?为什么说它们是儒家经典?
答:因为四书五经体现了儒家思想,所以称为儒家经典。儒家经典又称儒家典籍,是儒家学派的典范之作,被世人奉为“经”,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主要指十三经,同时也包括历代儒家学者的评注和解说。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

儒家经典六经
答:6、《春秋》《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年至前481年)的历史事件。它以鲁国历史为主线,反映了那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历史变革和政治风貌。影响与价值 1、影响 儒家经典六经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它们不仅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文献,也是中国古代历史...

孔子的《六经》是指哪六经?
答:孔子的“六经”,是指经过孔子修订而成的六部儒家经典著作,它们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六经”的说法始见于《庄子·天运》篇。由于《乐经》或因秦焚书而不存,或因“乐”包括在《诗》《礼》之中,因此,到汉武帝的时候,就有了“五经”,即《诗》《书》《...

孔子六经是?
答: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人称之为“六经”。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礼经》:汉代是指《仪礼》,宋朝以后《五经》中的《礼经》一般是指《礼记》。这六部古籍并非孔子所作,而是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仅仅是对它们做了...

"诗书礼,易春秋,号六经"```为什么说是六经?哪六经?她与四书五经里的五经...
答:显然,在织造方面,“经”是主要的,起着主体设定作用的。所以人们用“经”来指称重要的典籍。先秦时期,人们对“经”的称呼比较随意,也并不对它投射神圣和崇拜的意义,只是仅仅指称自己认为重要的典籍,比如《荀子》就将《诗》、《书》指为“经”。但这只是他个人的看法,不是公共意识。一般认为,...

十三经指的是哪些书
答:三、十三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六经,即《诗》、《书》、《礼》、《乐》、《易》和《春秋》。这一称法最早出现在《庄子》的《天运篇》中。六经是孔子整理并传授的古籍,后来成为儒家经典。四、随着时间的推移,六经中的《乐经》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失传。到了汉武帝时期,仅存的五经(《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