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称呼怎么来的?

作者&投稿:晏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族的称呼怎么来的?~


名称
汉族,是上古传说炎帝(或神农氏)与黄帝(或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是在中国及海外华人占多数优势的民族。在历史上,中国上古史学专家许倬云认为,华夏部落经殷商周秦等等原位处中原边缘的夷人他者,在诸夏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本部,于汉朝形成自称为汉人的“文化共同体”。汉族别称“汉人”、“华人”,“唐人”、“秦人”、“桃花石”等。到了近代以后“民族”一词传入中国,“汉族”便取代“汉人”成为这一族群的正式名称。“炎黄子孙”及“炎黄裔胄”皆曾被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国民党用来做为“汉族”的代称或另称,现代则有龙的传人等称呼。
汉族的族称,是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中确立的。公元前206年汉朝继秦而兴,前后历400余年,经济、文化及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发展,原称华夏的中原居民称为汉人。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汉人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族称,历代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各方面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汉族历经与各族的共处、迁徙、融合,形成了在松辽平原及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农业发达地区及城市集中分布,在边疆与当地各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另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有相当数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当地的华裔或华侨。
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为中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拥有众多影响深远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自然科学方面,天文学和数学成就为世人瞩目。古代农学曾有农书370余种。在古代汉文学发展中,诗歌的发展占显著地位,如楚辞、乐府、唐诗、宋词等都有许多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家与作品;其他如散文、小说等也著称于世。

汉族的由来:汉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汉族”究竟是由哪些人组成,一直众说纷纭。的看了很多这方面的说法,有说是蒙古族的血裔、甚至有说是高加索人的后裔。更多的是说从汉朝开始.——{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吕振羽则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中国民族简》,三联书店1950年版,第19页。)总而言之,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

但是我认为这些说法都不确切。汉朝开始对外交往中,一直称为“汉人”,而不是“汉族”。

真正汉族形成应该经历以下下几个阶段:

一、华夏族,以炎黄二帝两族为主的族民。因为居夏水而得名“夏族”,又曾以华山为中心而得名“华族”。后来黄帝、炎帝、蚩尤,三大部落又发生了剧烈的冲突战争,终于融合为“华夏民族”。

二、经过夏、商、周(包括春秋战国)的战乱和迁徙,是民族得到较大范围的融合,华夏族的范围进一步加大。

三、到汉朝开始,才有了“汉人”的称呼。偶尔也称作“汉族”,但是绝非今日之“汉族”。主要地区包括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这时南粤(两广、福建、海南)地区都还只是“南夷”,还没有称作“汉人”。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民族大融合进入一个鼎盛时期。北方的鲜卑、拓拔、羯、氐、羌族等都已经和中原地区的民族充分融合。加上两宋、夏、金、辽的大融合,汉族的原型基本成立。但在这些时期,都没有“汉族”的称谓,大家都是什么朝代就称为“大×臣民”。汉朝灭亡以后,很多人出于对强盛“大汉”的怀念,也经常自称为“汉人”。

五、真正的“汉族”是从元朝开始。在元朝直接管辖地区内,蒙古族人口因占极少数,蒙古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削弱汉族以及其它各民族人民的反抗意识,把全国各族人民分别分成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蒙古人”,指原居住于大漠南北的蒙古各部落,包括兀鲁、忙兀、克烈、札剌亦儿、塔塔儿、斡亦剌等部;“色目人”主要指回回、畏兀儿、康里、阿速、秃八、唐兀、哈刺鲁、吐蕃等各族;“汉人”,是指原在金朝统治下的汉、契丹、女真、渤海、高丽及较早被征服的四川、云南两省人;“南人”,指原居住于南宋境内的各民族人民;“南人”为最下等,因为这些地区最后被统一。后来为了与蒙古族对称,一般称“汉人”为“汉族”,元朝廷也习惯于此称呼,开始在一些正式的文件中用到“汉族”。“汉族”的称呼开始广为流传,并为大家所接受。

六、到明朝,取消了“南人”的等级和相应称谓,与“汉人”通称为“汉族”,形成了今天的“汉族”主体。“南人”绝大部分都是汉族。

汉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世界民族之林中人数最多的民族,那麽,“汉族”这个称谓是从何而来的呢?这就要从“汉”字最原初的意义说起;

  “汉”字从早期的金文、小篆一直演变到楷书,左边的形符始终没有变化,显然与水有关。“汉”字的本意就是一条被称作“汉”的河流“汉水”,也称“汉江”。

  汉水是长江的一条最长的支流。它发源于陕西省的西南部,流过秦岭与大巴山之间的汉中盆地后进入湖北,在武汉注入长江。两千多年前,汉水的上游地区因为一个叫作刘邦的人物而开始出名。

  刘邦当时被封在这里作汉王,他以这个富庶而又易守难攻的偏僻地区为根据地,与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楚汉相争”。当刘邦击败项羽登上皇帝宝座,他便以它的发迹之地来命名这个新建立的王朝。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之后的又一个统一国家,是当时的世界上与罗马帝国并列的强国。正是在这个公元前后延续了四百多年的朝代,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些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传统——孔子的学说开始主导国家的意识形态,礼乐教化成为统治的重要手段,文官制度完成了初期建构。在这片文明富强、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大一统的国家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终于不可逆转地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正是在这个时期,与汉朝人作战的匈奴人,开始称汉军士兵“汉子”,这种称呼后来为契丹人、蒙古人、以及边疆地区其他一些民族所沿用,往往称中原民族为“汉人”,这就是现代“汉族”称谓的由来。因此可以说, “汉族”这个名称来源于一条河流与一个朝代,也来源于各兄弟民族的交往。

  有趣的是,“汉子”这个称谓从原来专指汉军士兵,逐渐演变为对一些有豪勇之气的男子的称呼,这或许是因为汉朝军队的英勇善战吧。于是,“汉”这个字就被附加了“男性”的引伸义,而“汉子”中的优秀者则被称为“好汉”,这在中国民间一直是对于男性的高度评价。

  由“汉”字组成的词汇大都与汉水流域、汉朝、或是汉族有关,可以说它们都来源于那条被称作“汉”的河流。唯一的例外是古人将银河星系也称作“汉”,先秦的《诗经》中已经有这样的诗句:“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这意思是说,天上的银河,望去象是水光在流。当我们的祖先诗意地仰望着群星闪烁的星系时,不知他们是否已经意识到:后来以同样的字命名的后代子孙,成为这个星球上人口最为繁茂的民族。

自80年代以来,汉中学者陈显远等提出汉族之名称源于汉中,其说引起社会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所接受,然亦有争议或怀疑者。为此,特辑录以下资料以供研究:

《辞源》载:“汉,民族名。因汉代声威播于国外,外人称中国为汉。”中华书局《文史知识》杂志1984年第8期载著名史学家李一氓文章《试释汉族》认为: “汉”原非族称,刘邦定国名为“汉”,当时比邻国家或民族称其为“汉人”,意为“汉国之人”,并非谓汉族。经过魏晋南北朝与鲜卑族对称,直至清代与满族对称,汉作为族称就肯定下来了。作者强调民族形成与民族融合的联系,辛亥革命民族融合过程最后完成,因此,确切意义上的汉民族成立了。

  商务印书馆1936年出版《中国民族史》一书谈及民国时确定我国民族名称时说:“因汉代年祚之久,兵力之强,与他族接融之繁,故汉之朝代名遂兼用为种族名,于是华夏之名遂再变。自此以后,汉虽灭亡,然汉族之名称历代不改,沿用至今。”“华夏之名称,则原意久已不传,后人推测之辞甚多。夏……,因夏水得名:章太炎云:‘质之史书,夏之为名,实因夏水而得。是水或谓之夏,或谓之汉,或谓之漾,或谓之沔,凡皆小别互名。本出武都,至汉中而始盛。地在雍、梁(汉中)之际,因水以为族名,犹生姬水者之氏姬,生姜水者之氏姜也。夏本族名,非邦国之号,是故得言诸夏。”“华夏系不特为今汉族之主干,且亦为全中国民族之主干。各系与此系接触混合后大都为其所同化。然以其吸收成份既多,故此系久已非夏初时华夏系,而为一复合的新族,故在今日宜名之为汉族,不应再称为华夏系。华夏之名肇自太古,正可用为此系之古称。汉族,则汉亦虽属历史上之名,然发生在华夏之后,且沿用至今,较华夏之称更为普遍,而汉以后别无可以代替之名,如‘唐人’之名,使用亦不广,重造新名实行不易,故只有用‘汉族’之名较为适当。在本书中使用之例,则汉以前只称华夏系,汉以后则称汉族。”南宋诗人陆游诗云: “岂知高帝业,煌煌汉中起。”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词云:“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可见在南宋以前,汉中就被认为是汉家的发祥地。
  汉水-汉中-汉王刘邦-汉朝-汉族。“汉族”之称谓实与汉中有直接关系。

华夏民族中汉族占了十之八九,而在古时代,华夏却是专指汉族,换句话说,汉族是古华夏族的传承。 我国最早的文化典籍《尚书·康诰》上记载:“丕显文正,克明德慎罚,用肇造我区夏”。《立攻》篇也说:“乃平我有夏或商受命”。那么夏族到底是什么人呢?孙星衍在《尚书今古文注疏》释闩:“夏者,《说文》:‘中国人也。’”之所以称为华夏,见于春秋时成书的《友传》。据其记载,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些都是在先秦之前记载的有关汉族、中国人的称谓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古称。 秦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以刘邦领导的汉军统一中国而告终,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华夏族经秦时的发展融合,到此时已成为多民族的统一民族,“秦人”(华夏族)随汉朝建立而称为“汉族”。“汉”的称谓,据《史记·项羽本纪》载: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进入咸阳,秦王朝灭亡后分封天下诸侯,封当时的刘邦部为汉军,封刘邦为汉王,居巴蜀之地的汉中,刘邦建国后就叫汉朝。汉朝的多民族封建国家通称为中国,意为“中原之国”。 而汉朝的对外政策也由于当时的国力微弱,强调内外政局的稳定,与民休养生息,以“和亲”“绥靖”政策加强了与境外他族的民间交往,这种交流融合也逐渐形成了外界对中国华夏之族的统一看法和形象,于是“汉族”的称谓也流行于此时。而且,从历史上看,在禹至秦统一前,华夏族所居的伊、洛、河、济一带经过儿千年的发展、融合、分化以及相互的争战,到汉朝中央集权建立,一个多民族的、地域广阔的西汉国家的巩固,才使得这一国家的民族称渭得以固定,得以传扬。而且几千年来,不管中央政权的分分合合,—直保持着民族的独立和完整,这无疑足和汉刘邦有着密不可的关系。 从华夏族到汉族,标志着小华民族发展到了新阶段。它始于汉王刘邦,出现了汉、汉军、汉将、汉使、汉吏等称谓。这些称谓虽多指汉政权,但已有民族共同体主义厂。先秦的诸夏,往往指中原地区;秦汉时期的统一,使秦人、汉人、汉族的概念成了广阔小华民族共同的代名词。汉族与中国观念的形成,也标志着汉与边境各少数民族在共同地域、共同经济、共同文化心理因素的加强。

我们为什么称为汉族
答:秦人”的族称,直到汉代,匈奴、西域等处各族,仍称中原人民为“秦人”。汉继秦而兴,国力盛极一时,曾多次派遣使臣出外,在这些外交活动中,使臣们必然要报称自己是来自汉朝的使者,而反过来,所到之处的人们也就自然会相应地把他们称为“汉人”。汉以后,周边各族即以“汉人”称呼中原人民。

汉族名称是怎么样确定的?
答:华复族发展、转化为汉民族的标志是,汉族名称的确定。华夏族统一的秦皇朝,其族称曾被称为“秦人”,西域各族就有称华夏民族为“秦人”的习惯。但是秦朝国祚短,“秦人”的称呼很快为“汉”的称呼所取代。汉皇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四百多年,国势强盛,影响深远。在对外交往中,汉朝的使者被称“...

中国人为什么叫汉人
答: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汉族还是一个在历史上没有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同时也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

汉族为什么叫做汉族,仅仅是因为刘邦建立的汉朝吗?
答:在国外,汉朝那会儿就开始了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过程中汉朝的所有商人和使臣都会说自己是汉人,代表自己是汉朝的商人。因此渐渐传下来之后大家都认可了这个汉族的身份。并且只要报自己是汉人,在当时汉朝军队驻扎的地方都会得到及时的保护。我们在看看之前的夏商周,说实话在那几个朝代我们的社会刚从奴隶制度...

大多数中国人的民族是汉!这个“汉族”是怎么得名的!讲讲历史渊源!_百 ...
答:尤其是辽金元清时期,“汉人”往往有歧视的成分。现在距离满清据华时期很近。因此,“汉人”这个称呼还在普遍使用,华人往往自称为汉人。民国前后,汉人往往自称为皇汉,即伟大的汉族。以对抗满清。皇汉主义,又叫大汉族主义,是民国的立国之本。民国因此赶走了满清,恢复了中华。进而在各个方面进行了革命...

汉族名称的由来?
答:楚汉战争时刘邦被封为汉中王,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汉军”,驻扎在汉中.后刘邦率汉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首先占据关中,进而统一天下,定国号为“汉”。公元前206年汉朝继秦而兴,前后历400余年,经济、文化及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发展,原称华夏的中原居民称为汉人。“汉人”的称呼起源之初,意为...

为什么我们叫汉人,我们的民族叫汉族?
答: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汉”原指天河、宇宙 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中国人为什么叫汉人,而不叫秦人?
答:汉族称为来自西汉时期,汉族的称谓是和历史发展分不开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及秦朝建立后还是以华夏为称,在后来发展过程中因为汉王朝的强盛等原因才称为汉人。秦统一以后,华夏的族称仍然沿用。但原属山东(崤山以东)六国之民,已同为秦朝“黔首”。秦虽国祚短促,然而西域(包括今新疆)诸族、匈奴至...

汉族是怎么来的?发源在哪?
答:三、到汉朝开始,才有了“汉人”的称呼。偶尔也称作“汉族”,但是绝非今日之“汉族”。主要地区包括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这时南粤(两广、福建、海南)地区都还只是“南夷”,还没有称作“汉人”。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民族大融合进入一个鼎盛时期。北方的鲜卑、拓拔、羯、氐、羌族等都已经...

为什么我们叫做“汉族”而不是其他族?
答:的朝代来描述。正如大海之大是因为汇聚无数江河湖泊,汉朝的大也是融合了很多文化以及民族才建立起来的。所以汉这个字代表了包容融合地意思,这也和华夏族在一开始的主人翁意识非常相符,所以汉族这个称呼就没有变动了。其实,无论我们称作什么,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都应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