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结环境水文地质特征

作者&投稿:郦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达4000米,年气温常低于0℃,是世界中低纬度地区海拔最高、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冻土区,面积达141万平方公里。这里的多年冻土形成和发展,是高原地质构造演化及抬升的直接结果,由晚更新世的冰盛期和晚全新世的冻土层叠加形成。冻土主要分布在青南藏北的羌塘高原为中心的地区,向四周展开,随着地面海拔的降低,地温逐渐升高,多年冻土由连续核隐的大片分布区过渡为岛状分布区。
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形成、发展和分布,不仅受纬度影响,主要还受海拔高度的控制。冻土层厚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平均每升高100米,冻土厚度增加约20米。实测数据显示,在海拔4500至4900米的范围内,冻土层最大厚度达到128.1米。估计在4900米以上的地区,冻土层厚度会更大。冻土的下界,即冻土存在的最低海拔高度,与年平均气温相当,高原岛状多年冻土下界处的海拔高度,大致与年平均气温-2至-3℃的等值线相吻合,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下界则与年平均气温-4℃的等值线分布相近。
在这样的高寒气候条件下,地下水类型和水文地质结构发生了变化,与非冻结区有显著差异,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冻结水环境下的水文地质区——冻土水文地质区。多年冻土分布有三个区域:
1. 藏北高原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羌塘高原及周边地区。多年冻土下界受纬度、海拔高度和坡向控制,沿昆仑山北麓和唐古拉山南麓分布。
2. 藏南岛状多年冻土分布区,从唐古拉山南麓的安多县到藏南谷地。冻土下限逐渐升高,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的冻土下界为4800至5000米,喜马拉雅山为4900至5300米。
3. 冻土厚度,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加,平均每升高100米,冻土厚度增加约20米。
冻土区地下水类型包括:
1. 季节融化带,在多年冻土层表层,暖季出现,冷季消失。
2. 冻结层上水,在多年冻土层上部的季节融化带中,暖季出现,冷季重新冻结。
3. 冻结层下水,位于多年冻土下限以下的地下水,为正温的液态水。
4. 融区水,赋存在各种类型融区内的地下水,终年为液态水。主要分布在构造-地热融区、构造-地下水融区、地表水融区和渗透-辐射融区。
青藏高原的构造活动带,深大断裂、活动断裂密布,地下热水沿断裂带上升至地表形成温泉、热泉,在泉口和断裂带形成较大范围的融化区。青藏公路沿线的构造-地热融区,如布曲河谷地,是青藏公路沿线分布面积最大的融区。

与冻结层上水有关的草场退化模式
答:黄河源区由冻结层上水变化引起的草场退化有以下两种模式。1)富含冰冻土转化为干燥冻土引起的草场退化模式:生态水文地质学 2)河湖水位下降引起的草场退化模式:生态水文地质学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有哪些?
答:3、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地下水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以便选择基础的埋深。一般宜将基础落在地下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之上,这样可不需进行特殊防水处理,节省造价,还可防止或减轻地基土层的冻胀。4、地基土壤冻胀深度:地面以下的冻结土与非冻结土的分界线称为冰冻线。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了解土层的冻结...

基面是什么意思?
答:冻结基面:冻结基面是指将某个特定时刻的基面状态冻结并作为基准的平面。它通常用于地质勘探、水文地理等领域中,用于确定地质构造、地貌形态等的位置和高度。冻结基面的优点是它可以提供一致的测量结果,并且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更新和修正。总之,基面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用于确定物体或现象的位置和高度...

地下水系统特征与功能
答:系统的边界类型、输入输出及流场概况见图3-8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图。 图3-7 三江平原地下水系统相关网络地下水循环框图 图3-8 三江平原水文地质模型图 一、地下水系统的输入输出特征 输入输出特征,既受边界条件的控制,也受含水层系统、含水介质颗粒、含水层上覆盖层岩性、水文网的展布,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答:河谷平原由河漫滩和一级阶地组成,主要为全新统冲积黏性土、砂层及砂砾石,具上细下粗双层结构的特点。沿东部高平原河流下切强烈,两岸常形成陡坎,松花江干流为区域侵蚀基准面。二、水文、气象 松嫩盆地主要为松花江水系,流自东南部的第二松花江和流自西北部的嫩江在平原中部汇合构成松花江,还有拉林...

某地土层的冻结深度为0.45米,则基础的埋深只需0.47米即可,对么_百度知 ...
答:2、水文地质条件:基础应尽量埋置于地下水位以上,以避免地下水对基坑开挖、基础施工和使用期间的影响,对于底面低于地下水位或具有侵蚀性的地下水的基础,应考虑抗侵蚀水泥品种和相应措施(可参考勘察报告)。3、地基冻融条件:不冻胀土的基础埋深可不考虑冻结深度,基础埋置于冻胀土层中的基础,最小埋...

地貌类型有哪些
答: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的划分等。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

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哪些
答:1. 地震: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可能引发建筑物倒塌、道路阻断等灾害。2. 地面塌陷与地面沉降:由于地下资源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变化等原因,导致地表或地下结构破坏,出现地面塌陷或沉降现象。3. 地裂缝:地壳运动或人类活动影响下,地表产生的裂缝,可能破坏土地利用和建筑物结构。4. 沙漠...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建筑物自身的特性。如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型式和构造。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宜浅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

区域性综合水文地质图的编制
答:区域性综合水文地质图是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高度概括的一种中、小比例尺图件。这种图件反映的主要内容是含水层的基本介质类型和埋藏类型、含水层的富水程度、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径流条件、水化学特征和代表性的泉水和井点。对于五十万分之一以上小比例尺的区域性综合水文地质图,一般还应包括水文地质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