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大全

作者&投稿:敏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关于地球自转的各种理论目前都还是假说。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初一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大全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如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认识地球公转的特点,如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 夏至 日到 冬至 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重点与难点】

  1.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移动引起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 教学方法 】

  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 总结 归纳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朝辉夕照,日月轮回。你知道为什么太阳每天都是东升西落的吗?

  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今天,我们就先来熟悉一下地球运动的一些情况,学习《地球的运动》。

  二、新课讲解

  第一课时

  (一)地球运动的认识过程

  1.托勒密与“地心说”

  2.哥白尼与“日心说”

  3.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明确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二)地球的自转

  1.读图1.4 昼与夜

  (导学):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

  (讲解):地球自转定义: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周期:一天(24小时)。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地球自转现象:昼夜更替(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

  时间差异(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地方,相对位置

  偏东地点,要比位置偏西地点先看到日出,就出现了时间差异)。

  2.动画页:播放视频《地球的自转》

  3.活动:了解地球的自转(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

  (讲解):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纽约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此时纽约已位于夜半球,而北京位于晨线东边的昼半球。

  第二课时

  (三)地球的公转

  1.读图1.18 地球公转示意(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

  (导学):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

  (讲解):地球公转定义: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运动。

  地球公转周期:一年

  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现象:季节变化,形成五带,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2.动画页:播放视频《地球的公转》

  3.阅读材料:回归线和极圈

  4.读图1.18 地球公转示意(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认识地球公转产生的节气变化:

  (导学):二分二至日(北半球)—— 春分

  (讲解):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北半球节气是春分、南半球是 秋分 ,南、北半球昼夜等长,南、北半球获得太阳热量相等,3、4、5月是北半球春季,南半球秋季。

  (导学):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夏至

  (讲解):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半球节气是夏至、南半球是冬至,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半球获得太阳热量多、男半球获得太阳热量少,6、7、8月是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导学):二分二至日(北半球)——秋分

   初一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大全二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地球的运动》 执教者 张培杰 课时 1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章第二节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基础,并影响到人类活动。 学情分析 我校贾庄中学是一所农村普通初级中学,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学习水平均处于较底水准。学生对地球运动的了解往往更多的是停留在静止的表面化,对于如昼夜交替为什么产生,各地的地方时为什么不同等等还有很多疑问,特别是对各种光照图的判读还有困难。但他们对这些现象有很大兴趣而且和现实有着紧密地联系,因此这节课充分根据学生最想知道的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⑵用简单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⑶用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动手演示,感知地球的运动,发展空间 想象力 。

  ⑵在探究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明白任何地理现象都有成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⑵培养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运动规律。

  2.正确列举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难点 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运动规律。

  2.正确列举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本节抽象、空间概念强,成为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学设计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做好内容的取舍,把握好难度和深度,做到浅化,重现象描述,轻原理分析。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

  3.探究式教学贯穿始终,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手段帮助学生观察到大尺度的地球空间运动,理解地球运动与相应地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4分钟) 第一节中,我们认识了地球的形状,知道一些关于地球的数据。播放动画“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大家能解一下原因吗? 学生回忆旧知回答。 “温故而知新”,引入新课。 新课教学(35分钟) 地球自转有哪些特点呢

  动画:“地球的运动”。 自学P9第1、2段、第P11第1、2段。结合屏幕上<地球的运动>,完成学案“学生自主学习(一)”表格。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有针对性的鼓励。 展示学习成果:“学生自主学习(一)” 让学生展示自我,提高学习兴趣。 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①若地球不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

  ②若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会产生什么现象? 探究昼夜的形成:借助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边演示边解说。

  ? 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如果分别从北极和南极看,还能简单的说地球是自西向东转吗?教师动画点拨。 表演者叙述,观察者完成“学生合作学习(一)”。 了解我们是白天看NBA的原因,明白地理对生活是有用的。 师生共同学有关时区的知识。 和老师一起学习时区知识,并完成“师生共同探究(一)”中的空。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意识。? 师生共同探究:怎么统一时间呢? 和老师一起分析、学习?

  完成学案“师生共同探究(一)”。 分析问题能力,初步了解时区。 教师以诗的形式小结地球自转。 说说 对该诗的理解。 活跃气氛 温习知识 播放动画“走过四季”。 观看动画。 缓解气氛,感受四季之美 和学生一起学“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知识。 和老师一起学,并完成学案上“师生共同探究(二)”。 生活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为后面“学生合作学习(二)”作为知识准备。 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并给予指导。 小组合作探究“太阳的公转”。 合作探究能力。 你学到了哪些地球公转的知识?用动画补充或强调。 利用“学生合作学习(二)”展示学习成果。 检验合作学习情况。 了解科学史上的“天转还是地转“之争。 阅读“是天转还是地转”。 培养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 结合动画,和学生一起学习五带的划分。 利用“师生共同学习(三)”?。

  展示学习成果:五带。 太阳公转知识的延伸。 延伸拓展: 思考并回答。 检验学习情况。 课堂小结(5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有什么感想?(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老师同学交流,最后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布置作业

   初一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大全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

  知道昼夜交替现象。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现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地球运动的学习,了解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而不是神的力量,从而对科学进行唯物论与无神论的 教育 。

  通过对地球运动规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难点:昼夜交替现象。

  【教学准备】 地球仪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每天早晨我们起床上学,工作,晚上休息,有哪位同学想过,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昼夜不停的更替呢?

  学生:地球的运动。

  教师:对是地球的运动产生的,地球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转,另一种是公转。那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二节地球运动的的第一种运动形式——地球自转。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教师:什么叫地球的自转呢?

  学生:地球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就是地球自转

  板书:(一)定义:地球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

  教师:地球自转有哪些特点呢?

  板书:(二)地球自转的特征: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转动地球仪)地球是直着身子转动,还是斜着身子转动啊?

  学生:斜着身子转动的。

  教师:对。那么,它转动的中心是什么呢?

  学生:地轴。

  板书:1、转动中心:地轴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对。地轴真的存在吗?

  学生:不存在。

  教师,是的,地轴实际上不存在,只是人们假想的一根轴。从不同部位看地球地球自转,方向又是如何呢?

  学生:自西向东自转。

  教师归纳:从赤道上空看是自西向东方向运动,从南极上空看是呈顺时针方向运动,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可以总结为“南顺北逆”。但是都是自西向东运动。(在黑板上画图加以巩固)

  板书:2、方向:自西向东,“南顺北逆”。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在不停的运动当中,那么它转一圈需要多少时间呢?速度是多少呢?

  学生:24小时(一天)


初一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大全相关 文章 :

1. 7年级地理教案:地球的运动

2. 初中一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

3.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大全

4. 初一地理地球的运动及答案

5. 初一上学期地理《地球的运动》检测试卷

6. 2020初一地理的教学计划

7.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8. 7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重要知识点

9. 高一地理教案《地球公转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与高一新生学...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答: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3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第四章第三节)1、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 周期:一天 2、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3、与地球公转相关的地理现象: (南北半球的季节和昼夜长短情况相反)气节 日期 北半球季节 太阳直射点...

初一上册地理教学反思5篇
答:【 #教案# 导语】地理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它既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相联系,又与历史、思品等社会学科密切联系,是一门跨文理两大科学部类的学科,地理教学在中学各学科教学中因其独特的性质,使地理教学方式多样化,几乎可以借鉴所有学科的教学模式。以下是 整理的《初一上册地理教学反思5篇》,...

地理关于地球的运动
答: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0�2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思维导图与教案
答:所以,地理学科讲有关地球宇宙环境的内容,肩负着知识 教育 和世界观教育的双重任务。宇宙是物质的,处在不断的运动和演化之中。地球是宇宙大家庭中的一员,其物质组成、运动规律,以及发生和演化,都与宇宙环境同源。认识宇宙环境,有利于科学认识自然世界和宇宙,破除封建迷信,反对邪 综上所述,“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理 地球的运动 (急,追加分)
答:1.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就南半球而言,夏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处于一年中的较大值,越向南边,日出时间越早,日落时间越晚,直到南极圈内,太阳终日不落,在地平线上运行一圈。2.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太阳直射点运动轨迹为;赤道——南回归线——赤道,所以...

谁有人教版初一,初二地理的教案,非常急需,急!!11
答:谁有人教版初一,初二地理的教案,非常急需,急!!11 3个回答 #热议# 有哪些跨界“双奥”的运动员?匿名用户 2011-09-13 展开全部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

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
答: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运动的轨道、公转方向、周期、公转速度极其变化;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这部分内容中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是中的和难点。

地球的运动
答:七年级地理(上) 《地球的运动》 这课的资料 以太阳为参考物做公转,周期1年;同时自转,周期1天。 回答者:znflint - 试用期 一级 9-29 17:58 1...已知地球的半径为6.4*10^6m,又已知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可近似看... 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自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设月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地球...

七年级地理(上) 《地球的运动》 这课的资料
答: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绕黄极作岁差运动的同时,还伴随有许多短周期变化。英国天文学家布拉得雷在1748年分析了20年恒星位置的观测资料后,发现了章动现象。月球轨道面(白道面)位置的变化是引起章动的主要原因。目前天文学家已经分析得到章动周期共有263项之多,其中章动的主周期项,即18.6年章动项是振幅最大的项,它主要是...

初一地理《地球的运动》
答:前三题我已经回答过,我就只回答4.,5题4。地球上五带,是指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其实只有3种类型。热带在4个节气所接受的太阳光能量充足,因为太阳直射点始终在热带移动。春秋分时昼夜平分,夏至时除赤道外北半球的热带昼长夜短,南半球热带昼短夜长。冬至时南北半球昼夜情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