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世子身体不好”,朱棣给朱高煦空头支票,堪称画饼高手

作者&投稿:道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历史上,在靖难的紧要关头,朱棣的燕军攻打建文帝的盛庸部队态势不太妙,多亏二儿子朱高煦及时带着援军感到,为了勉励朱高煦,朱棣对他说了一句话。“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关于这句话的具体措辞也有一些差异性说法,但意思其实都差不多,那就是“努力,世子身体不好”。

这句话中的世子指的就是朱棣的长子朱高炽,这句话隐含的意义也不难理解,那就是“你哥哥身体不好,你努力帮我打下江山,将来太子的位置你是有机会的”。朱高煦果然备受鼓舞,奋勇作战,朱棣最终能在决胜局取胜朱高煦功不可没。然而从后来的历史中我们也不难得知,这句话只是朱棣给出的一张空头支票,其实是在给朱高煦画饼。当然,汉语的魅力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单就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来说,朱棣并未给出明确的承诺,朱高煦要想埋怨他却也埋怨不着。

这句话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被编剧拎出来大做文章,虽然朱棣对朱高煦说这句话的场面并未出现,但剧中围绕这句话却展开了不少剧情。

一天深夜,朱棣忽然要召见太子朱高炽。彼时朱高煦刚刚制造了靖难遗孤刺杀事件来弹压太子,朱棣也顺水推舟地借机打压了一下太子,把他监国期间处理的奏章都拿来亲自审阅,并软禁了太子。所以,被深夜问话的太子自然是战战兢兢,但他终究是有智慧的,临行前没忘记把朱瞻基(在剧中实际上是孙若微题的)题诗的解缙画的老虎图带上。

见了朱棣,太子充分表现了他怂的一面。朱棣说他看了监国的奏章觉得不错,问他要什么赏赐,太子当即跪地痛哭说自己是个无用之人,请求辞去太子之位。其窝囊的样子简直让人又好气又好笑,不过想来这可能只是大智若愚的太子使出的一招以退为进。

接下来朱高炽再次展现了他的智慧。当朱棣问他不当太子想要去哪,是不是想要回顺天时,他敏锐地察觉到了朱棣其实是在给他挖坑,若他说要回顺天那么朱棣定会疑心他离开京城去发展自己的势力日后另图其他。于是他赶忙说自己哪都不去,只留在皇帝身边做个无用之人即可。这其实是在说“我就在您眼皮子地下服服帖帖的受您监视还不行吗?”

在此之后,朱棣话锋一转,问朱高炽,他不当太子那么谁来当呢?不得不说此处王学圻老师的表演出神入化,语气甚是轻飘飘,可眼神之锐利就足以让人不寒而栗。太子继续战战兢兢地说,可以让二弟来当,并哭着诉说朱棣曾和朱高煦所说的“你哥哥多病,你要努力啊”,言下之意是“我此时辞去太子,不正好成全了你们俩吗?”这话虽说得梨花带雨,甚是谦卑,话中的威力却不容小觑,太子还真是个演戏的高手。

随后,汉王朱高煦也被叫来,他倒是不客气,直接表示老大不愿意要的江山自己愿意要。然后殿内上演了格外凶险的一幕。朱棣给朱高炽递了一把剑,让他杀了朱高煦。朱高炽吓得够呛,他当然明白,自己若果真杀了朱高煦,朱高煦固然再也成不了太子,而自己的太子恐怕也做到头了。皇帝始终忌惮别人篡权,哪怕是自己的儿子。朱高炽这时搬出了《虎彪图》,图上“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的题诗终于暂时化解了这晚的危机。

次日,朱棣前往鸡鸣寺姚广孝所居之处,太子朱高炽和汉王朱高煦在院子里听候传唤。言谈之中,朱高炽再次提到了朱棣的那句“太子多病,汝当勉励之”,并说这话已经听得耳朵起茧了,看来在这部剧中这句话在太子、汉王和朱棣这边是心照不宣的一句话,朱高煦听到哥哥再次提起,脸上也不禁现出得意之色。

不过接下来,朱棣思虑之后从屋里走到院内,向包括三杨在内的众大臣及儿子们发表了一篇演说,其大意就是“我造反是迫不得已的,因为建文(朱允炆)听了黄子澄、齐泰的教唆,不断削藩,先逼得我的几位兄弟流落成平民,还派人监视我,逼得我装疯好几年。”

好了,做了这些铺垫之后,朱棣终于进入正题。他径直走向朱高煦,质问他:“今日当着天下群臣的面你说,我什么时候跟你说过‘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这句话?”这是要翻脸不认人的节奏啊!朱高煦无奈,只得说皇帝没说过这句话,是自己胡说八道,朱棣便命他掌嘴。紧接着朱棣一把把太子拉住,让他坐在了自己的椅子上,然后向群臣宣告:“太子之位已定,天下可安。”至此,朱棣给朱高煦的这张空头支票正式被他自己亲手撕碎。

历史上皇帝的一句话,被编剧放大之后可以延伸出如此丰富精彩的剧情,朱棣、朱高炽的台词字字珠玑,有许多引申义,可见《大明风华》在剧本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朱高煦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明路已经是走不通了,他只能把暗中谋划的本事发扬光大。历史上朱高煦对于皇位的觊觎将伴随着他的一生,后面的剧情中他还会使出怎样的招数,实在是令人期待。

自己的(148)太子(59)这句话(12)



郑板桥《题画兰》的全诗及赏析
答:对此,朱棣颇有微词。朱棣最喜欢的.儿子,是他的次子朱高煦。这个朱高煦,各方面都很像朱棣。在朱棣夺位的“靖难之役”中,朱高煦一直相伴左右,作战勇猛,在很多次战斗中替朱棣解围。正所谓上阵父子兵。朱棣很欣慰,曾经摸着朱高煦的脊背说:小子努力吧,世子的身体不太好。 也许正是朱棣的这句暗示,让朱高煦生出了...

朱棣为何将皇位传给朱高炽?
答:对于朱棣来言,最初之时朱高炽还真不是他心目中的继承人,因为朱棣一直看好汉王朱高煦。朱棣自靖难之役开始到最终夺走侄子建文帝的天下,他所依靠的是武力。而朱高煦杀伐果敢,非常有军事才能,引得朱棣都说:汉王类我。甚至在靖难之役中,也不断暗示朱高煦,你大哥朱高炽身体可不好,所以你可要...

历史上朱棣有几个儿子?朱高煦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在浦子口战败,这回又是次子朱高煦率军及时赶到。朱棣高兴地说,我已经精疲力尽了,我儿应当奋勇再战。接着,朱棣不知道是激动过头了,还是有所想法,还是想开空头支票,还是真心实意,他又抚着次子朱高煦的背说,孩子,你努力吧!你知道,世子身体不太好,他经常生病。《...

历史上朱棣的三个儿子结局分别是什么?
答:历史上朱棣的三个儿子结局:朱棣长子:明仁宗朱高炽 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今北京)。朱高炽善抚士卒,仅以万人拒南军李景隆五十万之众围攻,城赖以全。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朱高炽都以太子身份监国,朝无废事。其...

解缙的一首打油诗,是怎样奠定了朱高炽太子地位的?
答:原因主要考虑高煦在“靖难”之役中冲锋陷阵,英勇善战,多次在乱军中救朱棣于危难之中。加之他的长相似朱棣因而深受朱棣钟爱;而且在战难时,朱棣就对高煦有过“世子多病,你多努力”之类的暗示。所以欲舍高炽不忍,欲立高煦又恐违背祖制,难以让臣民心服。翰林学士解缙在高炽被...

看不惯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的朱棣,为何到了自己也立了皇太孙?_百度...
答:太子体弱。朱高炽身体不好,朱棣在靖难的时候就曾和朱高煦聊过“世子多病,汝当勉力之”这样的话题,加上有前太子朱标这个英年早逝的前例,就说明在朱棣心里,或许认为肥胖的太子寿命不长,因此,他真正选择与培养的继承人,实际上是他的嫡长孙朱瞻基。

朱棣为立太子发愁,一大臣提出了宝贵意见
答:如果说朱高炽是个文人,那朱高煦则是武将,不仅样貌和朱棣相似,其人也是英勇绝伦,在靖难之役中屡建奇功,多次救朱棣于危难,深受朱棣器重。朱棣甚至曾经跟朱高煦说:“免之!世子多疾。”明显是在暗示朱高炽的身体不好,下一任的世子就是你,不过朱高炽虽然腿脚不好,但身体却并没有朱棣说的那...

明宣宗朱瞻基贵为一代明君,为何不顾名声执意暴力杀死亲叔叔呢?_百度知 ...
答:可是,在朱高煦眼里,他自己是很有机会的!因为当年他老爹曾经对他说过一句话“世子身体不好!”这句话让朱高煦十分振奋,可是他被老爹无情的忽悠了。因为说这句话的场景,实在是有些...那是一次险恶的战斗中,朱棣被重重包围,面对前来救援的朱高煦,朱棣颇为动情的说出了这句话,而...

在太子之争中,文官集团因为什么忤逆朱棣的意愿?
答:朱高煦足智多谋,能征善战,性格能力都像极了朱棣。靖难之役中,朱高煦随父出征,战功赫赫,还曾在战场上救过朱棣的命。朱棣对朱高煦是既器重又喜欢,情浓之时还曾用“世子多疾”来鼓励他,这四个字的隐含意义父子俩都心知肚明:世子(朱高炽)身体不好,好好干,以后储位一定是...

朱高煦的才能不在朱高炽之下,为何他却没能成为皇帝?
答:东昌之战朱棣主力兵败,身边只剩下少量的骑兵,朱高煦率军及时接应朱棣,避免了朱棣被南军俘虏。浦子口之战朱棣再次兵败,在燕军最危机的关头,朱高煦再次带兵出现。战后朱棣摸着朱高煦的脊背对他说:“世子的身体不好,你一定要努力!”朱棣对朱高煦说出这句话,已经暗示了朱棣确实想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