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额本息还款法的计算公式

作者&投稿:检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等额本息计算公式~

房贷分两种支付方式: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具体公式如下:等额本息:〔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等额本金:每月还款金额 = (贷款本金 / 还款月数)+(本金 — 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其中^符号表示乘方。2个月就是2次方。

贷款中的等额本息还款法,详细推导等额本息计算公式

等额本息是指一种购房贷款的还款方式,是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每月还款额计算公式如下:[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等额本息计算公式是:等额本息每月还款金额 = 〔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等额本息还款需要比使用等额本金还款支付更多的利息,开始的时候利息占每月还款金额的主要部分,随着还款时间的推移本金比重增加。但该方法每月的还款额固定,可以有计划地控制家庭收入的支出,也便于每个家庭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确定还贷能力。

扩展资料:

等额本息还款法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由于每月的还款额相等,因此,在贷款初期每月的还款中,剔除按月结清的利息后,所还的贷款本金就较少;

在贷款末期每月的还款中,剔除按月结清的利息后,所还的贷款本金就较多。 这种还款方式,实际占用银行贷款的数量更多、占用的时间更长,同时它还便于借款人合理安排每月的生活和进行理财(如以租养房等),对于精通投资、擅长于“以钱生钱”的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等额本息还款法



等额本息计算公式:〔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等额本金计算公式:每月还款金额= (贷款本金÷ 还款月数)+(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

等额本息,是指一种贷款的还款方式。等额本息是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

扩展资料

等额本息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其中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付清。这种还款方式,便于借款人合理安排每月的生活和进行理财(如以租养房等),对于精通投资、擅长于“以钱生钱”的人来说,无疑是较好的选择。

举例说明

假设以10000元为本金、在银行贷款10年、基准利率是6.65%,比较下两种贷款方式的差异:

等额本息还款法

月利率=年利率÷12=0.0665÷12=0.005541667

月还款本息=〔10000×0.005541667×(1+0.005541667)^120〕÷〔(1+0.005541667)^120 -1〕=114.3127元

合计还款13717.52元

合计利息3717.52万元

等额本金还款法:

每月还款金额= (贷款本金÷还款月数)+(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

=(10000 ÷120)+(10000—已归还本金累计额)×0.005541667

首月还款138.75元每月递减0.462元

合计还款13352.71元

利息3352.71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等额本息



等额本息计算公式:〔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等额本金计算公式:每月还款金额
=
(贷款本金
÷
还款月数)+(本金

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
其中^符号表示乘方。

比如;
假设以10000元为本金、在银行贷款10年、基准利率是6.65%,比较下两种贷款方式的差异:
等额本息还款法
月利率=年利率÷12=0.0665÷12=0.005541667
月还款本息=〔10000×0.005541667×(1+0.005541667)^120〕÷〔(1+0.005541667)^120-1〕=114.3127元
合计还款
13717.52元
合计利息
3717.52万元

等额本金还款法

每月还款金额
=
(贷款本金÷还款月数)+(本金

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
=(10000
÷120)+(10000—
已归还本金累计额)×0.005541667
首月还款
138.75元
每月递减0.462元
合计还款
13352.71元
利息
3352.71元

等额本息月供=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贷款期数/[(1+月利率)^贷款期数-1]
2013年最新贷款利率为:
短期贷款6个月以内贷款利率为5.60%
中长期1至3年贷款利率为6.15%
5年期为6.4%,10年期以上为6.55%
建议你可以借助融360贷款计算器进行计算。

设贷款额为a,月利率为i,年利率为I,还款月数为n,每月还款额为b,还款利息总和为Y
1:I=12×i
2:Y=n×b-a
3:第一月还款利息为:a×i
第二月还款利息为:〔a-(b-a×i)〕×i=(a×i-b)×(1+i)^1+b
第三月还款利息为:{a-(b-a×i)-〔b-(a×i-b)×(1+i)^1-b〕}×i=(a×i-b)×(1+i)^2+b
第四月还款利息为:=(a×i-b)×(1+i)^3+b
.....

第n月还款利息为:=(a×i-b)×(1+i)^(n-1)+b
求以上和为:Y=(a×i-b)×〔(1+i)^n-1〕÷i+n×b
4:以上两项Y值相等求得
月均还款:b=a×i×(1+i)^n÷〔(1+i)^n-1〕
支付利息:Y=n×a×i×(1+i)^n÷〔(1+i)^n-1〕-a
还款总额:n×a×i×(1+i)^n÷〔(1+i)^n-1〕

注:a^b表示a的b次方。

银行贷款每月等额还本付息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那么,等额本息还款计算方法是什么呢等额本息还款计算方法具体如下:[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下面举例说明等额本息还款法。假定借款人从银行获得一笔20万元的个人住房贷款,贷款期限20年,贷款年利率4.2%,每月还本付息。按照上述公式计算,每月应偿还本息...

等额本息 计算公式
答:等额本息还款法:每月月供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每月应还利息=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序号-1)〕÷〔(1+月利率)^还款月数-1〕每月应还本金=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序号-1)...

等额本息还款法每月还款额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等额本息还款法每月还款额计算公式:每月还本付息金额=[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贷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而每月利息=剩余本金*贷款月利率。另外,还款总利息=贷款额*贷款月数*月利率*(1+月利率)贷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贷款额;还款总额=还款月数*贷款额*月利率*(1...

等额本息还款法计算公式
答:等额本息还款法计算公式: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 ^ 还款月数]÷{[(1+月利率) ^ 还款月数]-1}。购房按揭的还款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等额本息还款法(等额法)和等额本金还款法(递减法)。前者是将消费者所贷款的总额(本金),加上贷款年限内本金产生的总共利息,得出本息...

等额本息月供怎么算阿。请举个明白的实例
答:等额本息是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每月还款数额计算公式如图:P:贷款本金,R:月利率,N:还款期数,附:月利率 = 年利率/12。举例:假定借款人从银行获得一笔20万元的个人住房贷款,贷款期限20年,贷款年利率4.2%,每月等额本息,按照上述公式计算,每月应偿还本息和为...

等额本息的计算公式并举例
答:3、风险较低: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是银行较为推荐的一种还款方式,因为它能够更好地分散风险,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4、适用范围广泛:等额本息还款方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贷款,如房贷、车贷、消费贷等,能够满足不同借款人的需求。5、便于计算:等额本息还款方式的计算相对简单,只需要根据公式计算即可,不需要...

等额还款的本金和利息额怎样算
答:法律主观:还款逐渐减少。等额本息还款法即把按揭贷款的本金总额与利息总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还款期限的每个月中,每个月的还款额是固定的,但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递增、利息比重逐月递减。这种方法是目前最为普遍,也是大部分银行长期推荐的方式。一、等额本息计算公式〔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

等额本息计算公式
答: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等额本息还款法是指借款人每月等额偿还贷款本息,其中每月贷款利息根据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逐月结算。等额本息还款法的计算公式为: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

等额本息还款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答:等额本息还款的计算公式是:[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等额本息还款法特点是本金逐月递增,利息逐月递减,月还款数不变。这种还款方式每月的还款额固定,贷款人可以有计划地控制家庭收入的支出,也便于每个家庭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确定还贷能力。等额本息...

等额本息还款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答:等额本息还款计算公式是怎样的等额本息还款每月还款额的计算公式为: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假设借1万,贷款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5.4%,月利率为4.5‰,按照等额本息还款法还款每月应还10000×[4.5‰×(1+4.5‰)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