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衣食住行用说明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作者&投稿:愈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衣食住行的变化~

1、衣: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
改革开放前人民的衣服没有过多的色彩和样式,一件衣服通常要穿很多个季节。
改革开放后人们不仅对服装的质量、花色进行挑选,还要追求品牌和时尚,体现个性与修养,服装业也由此演变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时尚产业。“一季多衣”取代了“一衣多季”,服装业也成了如今最为多姿多彩的产业。 现在,人们在选择服装时,更加强调“绿色环保”和“保健功能”,国内近九成的消费者更喜欢购买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面料的服装。
2、食:从吃饱吃好到营养风味。
改革开放之前,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相当一部分人仍处在半饥半饱的状态,特别是在经济生活困难时期,家乡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少“水肿”病人。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连年获得丰收。粮食的充裕带动了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农村呈现一派“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喜人景象。
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肉类、家禽、鲜蛋、水产品、植物油的消费量成倍增长,膳食营养结构大为改善。旧时的“高档食品”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营养、风味、品种、疗效成为人们继吃饱吃好之后新的追求,饮食业在我国已经成为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3、住:从“居者有其屋”到“宜居城市”。
改革开放前,住的一般都是大杂院,水泥房,家里老老少少挤在一个屋子里,家具不齐全,没有什么功能。
改革开放后,个人已成为购房主力军,乔迁之喜降临到越来越多百姓头上。我国住房消费的快速增长,预示着享受型消费时代的到来。
4、行:从汽车少见到排队提车 。
改革开放前汽车还是稀有物品,只有家里非常有钱的才能够乘坐汽车出行。改革开放后,随着轿车进入家庭,百姓的周末旅行变成了现实。推动汽车产业突飞猛进的主要力量来源于家庭消费。近年来,各类新车型纷纷登场,家用轿车的价格则大幅下降,汽车个人消费力量已经形成。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最快的时期,也是我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条件变化最大的时期。可以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恰如一夜春风,吹开了千树红蕾、万村新绿。
2、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发生变化有多大我说不好,但仅从我们身边日常的衣、食、住、行的变化,就能体会和领略到改革开放大潮的滚滚涛声。这些巨大的变化,用每个人身边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大量事实前后对比,最有说服力。
3、衣食住行的巨大变化,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在人生道路上饱尝了酸甜苦辣的中老年人感受更为深刻,他们高度赞扬改革开放的强国富民政策,从心底里发出共同的心声:“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
参考资料:人民网-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节节高

改革开放40年来,城乡居民的衣行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生活水平跨入了小康,并正向实现全面小康迈进。从凭票购买紧张商品,到物质丰盈、从凭票购买粮食,到大米吃不完,广大人民生活变迁。
改革开放40年来,城乡居民的生活变化,也进入了现在对服装审美观念上,一件衣服穿四季的景况,消失无踪了。原来每年过春节,全家人口只能买一件新衣服,平时穿的基本上都是家里人穿的旧衣服,有的衣服上面还是补丁加补丁。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人穿的衣服几乎是统一的两种颜色,兰色和灰色,人们因当时的经济条件太差,只能穿灰色的土布和兰色的卡布做衣服,那时买布还需要布票。
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穿衣,突破了单一的颜色,品种讲究多样化、款式趋向时髦化、制作强调精彩化、布料达到高档化、中老年人穿的服装都变为了年轻化。
俗话说:君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无论是什么朝代,吃饭都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然而不同年代的饭桌子和菜篮子却不一样。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民种田自主,农户很快致富,
2015年回福田寺镇柳关苏区老家,目睹柳关街道的市场繁荣,热闹非凡,每天早晨赶街买菜的城乡居民,蜂涌而至,挤得水泄水通,买菜的男女,十分潇洒,展现着盛世风彩。
农村的大集体生产走了几十年,这条路线越走越穹,农民不分日夜出工勤劳,年终决算,百分之九十以上农户超支,每个标工的劳动报酬,值不到一合烟钱,一年到头,缺衣少食,苦不堪言。
福田寺镇滩垸村有一位农民柳会勤捉了几斤鳝鱼、上街去卖、这事被村委会知道后,说他是搞小生产,是资本主义尾巴,挨了一次批斗,住了三天学习班,卖鳝鱼的钱交队里充公了。想起当年往事,真令人啼笑皆非。
农业的根本出路,主要是“大锅”变成了“小灶”,“小灶”变得人心喜气洋,张三精耕责任田,李四进城务工忙,王五开车跑运输,陈六下海从经商,各显神通比智力,再也不怕帽子扬。
40多年前,农民在路上见到一张汽车,感到很稀少,而自行车只有当地乡政府的书记和乡长,为了方便工作下乡,才能有自行车安排。70年代凭票购买自行车,老百姓要想买张自行车,简直有登天之难。
人们要乘公交班车上县城办事,或其他远方出差,往往要起早步行十余里路程,赶到车站,天刚亮才得到按时开车;而乘火车、飞机、更是万分之一的人,才能见识到。

扩展资料改革开放时间: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南方谈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监利县政府网-改革开放40年,衣食住行看变迁。

衣: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食: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住: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改革开放后,不仅人均居住面积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的改善。

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由于经济条件的好转和假期的延长,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除乘火车外,乘坐飞机也不是稀罕的事了,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也占一定比重。

用:改革开放前,代表着当时生活水平的“四大件”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改革开放后,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话、电脑、手机已相当普及。

以上说明,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以后三十年会怎样,现在已经有了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期待着更好的日子,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衣: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
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家里一年到头很少添置新衣服。一件外套往往是春夏单穿,秋冬罩毛衣棉袄穿,可谓“充分利用资源”了。如今不仅是过年才买新衣服,平时只要有空逛街,都可以淘到几件喜欢的衣服。无论从样式品味到质量价钱都是以往不能比的。爷爷对我讲起以前的事情,就感慨不已:“刚上班那阵,吃都吃不饱,一件衣服冬天穿完夏天穿,只有过年时才能给你爸爸和姑姑做件新衣服。而如今,冬天出门也不怕冷,他们给我买了好几件棉衣,有薄的有厚的,出门随便穿! 30年前是有钱买不到东西,30年后是东西多的没钱买啦!”
食:从填饱肚子到吃出文化和健康
近几年,每逢节假日,家里的餐桌上少了很多鸡鸭鱼肉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新鲜的蔬菜、水果和素食。妈妈说:“过去鸡、鸭、鱼、肉是好菜、大菜,但现在因为脂肪含量高已经被我家的餐桌逐渐淘汰了。如今讲究吃出文化和健康。你们不是常提醒我,一日三餐要讲究搭配,才能营养到位;肥肉最好少吃,多喝酸奶易消化吸收;鸡蛋一天不要超过一个;早晚吃点水果可抗衰老……”
回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7角钱一斤的肉每个星期只能吃上一回。到了凭票供应时,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拿上户口本,按家里人口限制供应。那时家里的粮食都要称好了计划着吃,否则就会青黄不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供应的丰富,票证也逐渐取消。“粮票是最后一个取消的票证。逐渐取消时,开始可以粮票换鸡蛋,我都一直没舍得换。现在家里攒下来的粮票早成了‘文物’了。”爸爸说。
现在逢年过节,大多数人的家里都不会准备太多年货,因为菜市场、超市天天有新鲜的供应。有时还会在饭店订一桌饭,即方便有省事,还吃得健康吃得舒心。
住:三次换房 越换越大
现在,我们家住在单位的家属院中。我记得自己家换过三次房子了。记得小时候住20平方米左右的一间房,后来换成50多平方米的一室一厅,2004年,家里更是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住上了有暖气天然气的80多平方米的二室一厅。院子环境优美,家里整洁干净,“住这种房子,心里敞亮、舒坦,心情格外高兴。”
行:回家的路这样走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爸爸用两年积蓄买了平生第一辆代步工具——永久牌28型自行车,100多元,这在当时十分时髦。爸爸说,那时结婚都讲究要“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录音机,可见自行车当时是个奢侈品。平常都是骑自行车。在初中以前,我们一家三口出门都是靠这架28自行车呢,它可是我们家的“老功臣”了。
后来,人们上下班大多都骑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而现在单位同事拥有家庭小轿车是越来越多了。
用:电视机从小“黑白”变成大“液晶”
今年为了看奥运,我特意为家里更换了一台液晶电视,可爸爸心情却没有买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时那么兴奋。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邻居家陆续有人买电视。“每天晚上,大家都围在他家,看着电视里新奇的画面,久久不愿离开。”爸爸说,当时为买那台二三百元的黑白电视机,考虑了一个月,花了好几年的积蓄。“那时虽然只有两三个频道,可每天晚上大家总是看得津津有味。”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家的黑白电视机罢工了,爸爸就换了台21寸的彩色电视机。那几年,家里的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等家电从无到有,每有客人来,都会惊讶我们家的“现代化程度”。进入九十年代,家里又陆续添置了微波炉、抽油烟机、空调等新一代家电。如今我给家里购置了电脑,平常上网聊QQ看电影,教妈妈上网打麻将,连生活方式也越来越现代化了。
从我家生活的点滴变化,我深切感受到我国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年的光辉历程,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铸就了一个民族百年梦想,中国,开始向腾飞之路大步迈进。回顾我与改革开放共同成长的30年,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轨迹和收获。成长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成长而成长,而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不可否认,我们已经自然而然地的站在了改革开放新的实践者和推动者的位置上,而我们也正在努力,努力在更宽广的舞台上创造新的奇迹。

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有什么变化
答:一、穿着的变化 在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物颜色和样式单一,以灰、蓝、白三色为主,中山装和军装是常见的穿着。女性服饰同样简朴,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人穿裙子。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资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着装变得多样化,名牌服装和时装开始流行,服饰成为展示个性和风度的手段。二、饮食的变化 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___的变化"小论文(1000字),家乡变化、城市变化、衣食住行...
答:改革开放以来衣食住行变化调查 一、衣 1.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着清一色粗布、卡叽,海昌蓝几乎充斥了城里乡下。从乡间到城市一片蓝、灰、黑,人人都穿着工农服、中山装。全中国都是生活在这样一种单调枯燥的服饰年代,因此被外国人戏称为“蓝蚂蚁”。2.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

衣食住行的变化并谈谈你的感受
答:关于衣食住行变化的感受如下:中国的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从穿衣吃饭到住宿行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没有东西吃到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衣服从颜色单一到各种各样,从住矮平房到高楼大厦,街上的汽车越来越多,自行车几乎都消失了。在衣食住行变化的同时,科技文明也在发生变化。电视、电脑、冰箱...

改革开放衣食住行对比
答: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 衣: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物选择有限,往往“一衣多季”,颜色和样式单一。而改革开放后,衣物不仅满足了实用性,更注重时尚与个性表达。如今,人们追求天然纤维面料的环保与健康,服装业变得丰富多彩。2. 食:从简单的饱腹需求到追求营养与风味,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变化 感想
答: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2011-06-11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衣食住行用"等方面) 1422 2010-02-04 中国人民改革开放以来衣食...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以来家庭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答:行 出行,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买东西,走亲戚,上学,上班等等,时常需要使用一种代步工具。从最早到的步行,到马车,牛车,再到汽车,火车,无不体现一种时代的进步。改革开放前,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中国也被称为是自行车王国。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大都是泥土地,凹凸不...

改革开放衣食住行的变化总结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经历了显著的变化:1. 穿衣: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的着装变得丰富多彩、时尚化。从曾经的简朴单一到现在的个性化、多样化,我国服装行业实现了飞速的发展。2. 饮食:伴随城市化的步伐加快,食品消费量持续攀升,人们的饮食习惯也经历了巨大的转变。从...

改革开放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下是具体的变化内容:1. 衣: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着装以实用为主,色彩和款式较为单一。如今,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水平的提升,服装已成为人们展示个人形象和气质的重要方式。服饰种类繁多,时尚潮流不断更新,...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衣食住行用"等方面)
答: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取得很大的发展,吃的很好了,穿的更加时尚,住在了高楼大厦里。

有关于家乡改革开放三十年衣食住行的变化的作文
答:据了解,改革开放后我们的家乡桦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怎么?你不相信?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吧!首先说吃,民以食为天。30年前的大米.面粉一般价格在0.17元,而现在的价格在1.30元左右,上涨了接近8倍。副食价格就很惊人,蔬菜价格由平均5分钱一斤上涨到平均1.50元一斤,涨幅30倍。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