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修改病句

作者&投稿:源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语文的修改病句该怎么做?~

朋友你好,希望修改病句专项练习能够帮助你
一、辨析病句的几种方法:
1.语感觉察法:
审读病句,可以从感觉上察觉毛病,按习惯的说法会觉出别扭。以上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的地方,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
2.提取主干法:
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光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毛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以上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
3.逻辑分析法
有的病句没有语法毛病,但不合乎情理,逻辑分析法是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违背逻辑。以上语义重复,不合情理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改正。
学好任何知识都需要多思,改病句也是如此。不能满足于知道答案,要多揣摩,多实践,在语言运用的实际活动中不断提高能力。
二、改正病句的方法:
1. 另外写上一个正确的句子。
例如:华老师经过细致的了解,武断地做出决定。
改正:华老师经过细致地了解,果断地做出决定。
2. 在原句上改,用不同于原来字体颜色的笔写上修改规定的符号。[提示: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换用号码 ]
例如:我们的课程基本全部结束了,目前进入到复习阶段。
3. 用文字说明如何改正。常用格式有:
A. 把“××”改为“××”; B.把“××”删去;
C.“××”和“××”对调。 D.把“××”调到“××”之前(之后)
例如: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都在仔细地检查天气的变化。(把“检查”改为“观察”。)
三、常见的句子错误(病因):
1、用词不当、2、成分残缺、 3、搭配不当、 4、语序颠倒、5、结构混乱 (句式杂糅)、6、指代不明、 7、表意不明 8、重复累赘 、 9、分类不当(概念不清)、10、前后矛盾、11、不合事理、12、不合逻辑、13、语言不得体等。
四、病句修改的原则
对症下药,有针对性。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方法来改。
要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适当的修改、调整。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
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
总之,要记住修改病句的五字诀: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妥当)简(修改应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如果是文段的综合改错,难度明显增大。先要认真分辨正确的句子和错误的句子,然后按照提示进行修改。
如果是应用文的改错,则先考虑改正其内容和格式上的错误,再改正病句,如果有错别字,也要改正。

辨析并修改病句

一、考纲要求:

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二、考点释要

本考点的考生主要立足于辨析与修改。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多以判断式的题型出现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全国高考题的第5题,有时也让考生动手修改,出现在二卷中,如1998年全国高考题的第32题。
病句种类繁多,"考试说明"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6种,为此我们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

三、知识点分解

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赘余
(1)主语多余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2)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3)宾语多余:
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四)结合混乱

(1)句式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糅
例: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小结:以上对病句的分类并不严格,对于病句,不必死记其类型,只要多练习,能够发现语病并能够改正就可以了。

四、高考题型示例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999年全国高考考试题)
A、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C、她把积攒引导来的400元零花钱,资助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赵长波,确保他能够支付读完小学的学费。
D、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简析:正确选项是C项。A项搭配不当,"官兵"可以放弃休假,坚守岗位,"消防车"则不能。B项属句式杂糅,应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D项介词搭配不当,应将"关于"改为"对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00年全国高考考试题)
A、这项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年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C、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全世界惊异的奇迹变来。
D、这家工厂虽然规范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评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简析:本题重点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正确答案是C项。A项属句式杂糅,可以说"学员除……外,还有清华大学……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可以说"学员除……外,来自……也参加了学习。"将两种句式掺杂柔合在一起使用)必然造成结构上的混乱。B项不合逻辑,"一切出版物"包括"报刊、杂志",因而不能将他们并列。D项搭配不当,这句话的主语是"工厂","规模不大""曾两次获省科学大会奖"可以指"这家工厂",但"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则不能是"这家工厂"了。

3、下列各句中,没能语病的一句是(2001年全国高考题)
A、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B、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C、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简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B项犯了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的毛病。上文说"如何让大家都富起来呢",下文就应接着说"要让知识起决定作用",仍用未然语气,现在变成已然语气,显然前后失去照应。C项犯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毛病。"日前"意思是"几天前",而"正在……之中"则表示行为还在进行中,因而这两个词在时态上相矛盾,应将"日前"改为"目前"。D项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说"加快速度"可以,但不能说"加快规模",而只能说"扩大规模"。

五、方法总结

高考对病句的考查不要求考生死记病句类型,只要会找出毛病并修改即可,因此应做练习,掌握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方法,下面简单介绍辨析语病、修改病句的方法。

(一)辨析病句方法

1、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如以修改。例如:
不管气侯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不管……都……"显得不合习惯,正确说法应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2、紧缩法
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
例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主干为"品质浮现",明显为主谓搭配不当。)
3、造句类比法
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
例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他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因此原句应将"老师的重视"中的"的"去掉)
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各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例如:(1)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2)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炬成才的。
(1)句中"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2)句中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应改为"凡是"为"大都",后边去掉"都"字。

(二)修改病句方法

可以归纳为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例: 1、探究成功者的足迹,大多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社会教育。
2、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3、早晨6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迎送的人群。
4、为了防止树病造成的危害,园林工人逐一对公共场所、公园、广场、街道的树木进行排查。
5、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6、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房屋、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感情。
7、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8、是否努力学习,使我们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
9、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不畏艰难的勇气。
10、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改:1、探究成功者的足迹,他们的成功大多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缺少主语)
2、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桃花。 (常识性问题,梨花是白的)
3、早晨6点钟,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迎送的人群。 (同1)
4、为了防止树病造成的危害,园林工人逐一对公园、广场、街道的树木进行排查。 (公园,街道等就是公共场所,重复)
5、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介宾短语不做主语)
6、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即使不能拥有舒适的房屋、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感情。 (虚词使用不当)
7、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广泛地交换了意见。(没有广泛的意见之说)
8、是否努力学习,是我们能否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条件复句 ,前后应保持一致)
9、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不畏艰难的信心。 (动宾搭配不当)
10、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文学名著要读了才有用)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赘余
(1)主语多余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2)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3)宾语多余:
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四)结合混乱

(1)句式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糅
例: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小结:以上对病句的分类并不严格,对于病句,不必死记其类型,只要多练习,能够发现语病并能够改正就可以了。

四、高考题型示例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999年全国高考考试题)
A、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C、她把积攒引导来的400元零花钱,资助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赵长波,确保他能够支付读完小学的学费。
D、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简析:正确选项是C项。A项搭配不当,"官兵"可以放弃休假,坚守岗位,"消防车"则不能。B项属句式杂糅,应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D项介词搭配不当,应将"关于"改为"对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00年全国高考考试题)
A、这项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年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C、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全世界惊异的奇迹变来。
D、这家工厂虽然规范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评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简析:本题重点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正确答案是C项。A项属句式杂糅,可以说"学员除……外,还有清华大学……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可以说"学员除……外,来自……也参加了学习。"将两种句式掺杂柔合在一起使用)必然造成结构上的混乱。B项不合逻辑,"一切出版物"包括"报刊、杂志",因而不能将他们并列。D项搭配不当,这句话的主语是"工厂","规模不大""曾两次获省科学大会奖"可以指"这家工厂",但"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则不能是"这家工厂"了。

3、下列各句中,没能语病的一句是(2001年全国高考题)
A、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B、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C、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简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B项犯了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的毛病。上文说"如何让大家都富起来呢",下文就应接着说"要让知识起决定作用",仍用未然语气,现在变成已然语气,显然前后失去照应。C项犯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毛病。"日前"意思是"几天前",而"正在……之中"则表示行为还在进行中,因而这两个词在时态上相矛盾,应将"日前"改为"目前"。D项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说"加快速度"可以,但不能说"加快规模",而只能说"扩大规模"。

五、方法总结

高考对病句的考查不要求考生死记病句类型,只要会找出毛病并修改即可,因此应做练习,掌握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方法,下面简单介绍辨析语病、修改病句的方法。

(一)辨析病句方法

1、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如以修改。例如:
不管气侯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不管……都……"显得不合习惯,正确说法应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2、紧缩法
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
例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主干为"品质浮现",明显为主谓搭配不当。)
3、造句类比法
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
例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他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因此原句应将"老师的重视"中的"的"去掉)
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各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例如:(1)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2)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炬成才的。
(1)句中"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2)句中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应改为"凡是"为"大都",后边去掉"都"字。

最近,我省正积极开展“不闯红灯,从我做起”的活动。我们班级也开展了主题班会。我想:作为一名学生,我应该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最近,我省正积极开展《不闯红灯,从我做起》的安全教育活动。我们班级也开展了主题班会。我想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模范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最近,我省正积极开展“不闯红灯,从我做起”的活动。我们班级也举行了主
题班会。我想: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以免发生事故。

最近,我省正积极开展“不闯红灯,从我做起”的活动。我们班级也进行了主
题班会。我想: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以免发生事故。

修改病句20个?
答:1、这是一个快乐、愉快、欢乐的班会.修改:去掉“愉快、欢乐”2、老师忽然渐渐放慢了进度.修改:去掉“渐渐”或“忽然”3、经过这次外出调查,对大家的启发很大.修改:去掉“经过”4、哥白尼敢于批判和有勇气怀疑不符合实际,...

修改病句大全(有答案的)
答:(多项状语语序不当)改为: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在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3、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分句间次序不当)改为:他跳下池塘,游了过去,很快就到了池边。 4...

语文修改病句
答:1、大家对他的批评虽然十分严厉,但完全是出于对他的爱护。2、这家伙相当顽固,死也不肯坦白。3、教师从事的工作,是平凡而伟大的。4、少年宫的俱乐部这时真正欢乐起来了。5、从大量统计资料看,吸烟能导致癌症是无可怀疑...

40个修改病句带答案
答:40个修改病句带答案举例如下:1. 外面下这么大的雨,我估计徒弟大概不会来了。用词意思重复,去掉“估计”或“大概”。2. 我班的项峨陆续三年获市跳绳比赛的冠军。用词不当,“陆续”改为“连续”。3. 学校昨天开展了...

语文修改病句
答:4.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5.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6.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7.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8.当我递上了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

语文!修改病句!速度!
答:1、内容重复,去掉“非常喜欢”或“酷爱”,二选一;2、代词使用不当,他们改成它们;3、前后主语不一致,“他们对我”改为我对它们;4、关联词使用不当,即使改为只要;5、错字,炼笔改为练笔;6、错字,以成为改为...

小学四年级语文修改病句
答:01、她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和雪白的衬衣。02、大扫除开始了,男女老少都参加,男的女的干重活,老的少的干轻活。03、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04、虽然你学习再好,但是没有骄傲的理由。05、上课时,...

六年级语文修改病句专项训练
答:1、一读,读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确修改。2、二找,确定句子的病症。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证,确定...

三年级语文上册修改病句
答:三年级语文上册修改病句举例如下:1、病句一:他大约有十三、四岁。改后:这个句子中的问题在于使用了大约和十三、四岁两个表示估计的词语。可以将其修改为他大约十三或十四岁。2、病句二:这个公园真美丽啊!改后:这个...

语文修改病句 急
答:1、病因是:缺少句子成分,改为:我们学校的农场座落在虎丘山后空旷的(土地)上.2、病因是:语序颠倒,改为:牛郎和织女结婚以后,他们(把)应做的工作都抛弃了,一个不再织布,一个不再放牛.3、病因是:词语搭配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