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哪些

作者&投稿:洪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拿破仑参加的所有战役都有哪些?求详细资料~

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对当时的军事知识深有研究,善于将各种军事策略运用于实战之中,尤其是主张将火炮集中使用,以及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作用。1796年3月2日,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3月9日,与情人约瑟芬·博阿尔内结婚,之后便匆匆奔赴前线。在意大利,拿破仑统帅的军队多次击退了奥地利与萨丁尼亚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联军,最后迫使对方签署了有利于法国的停战条约。

埃及之战与夺取权力

取得意大利之役的胜利后,拿破仑的威信越来越高,他成为法国人的新英雄。而他的崛起令督政府感到受威胁,因此任命他为埃及军司令,派往东方以抑制英国在该地区势力的扩张。在拿破仑的远征军中,除了2000门大炮外,还带了175名各行业的学者以及成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在远征中拿破仑曾下达过一条著名的指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拿破仑本人精通数学,同时还十分喜爱文学和宗教,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十分大。

然而1798年远征埃及本身是一个大失败。拿破仑的舰队被英国的海军上将纳尔逊完全摧毁,部队被困在埃及。1799年回国时,400艘的军舰只剩下2艘小舰,原本侵略印度的计划受阻,人员损失惨重。

此时欧洲反法联盟逐渐形成,而法国国内保皇派势力则渐渐上升。1799年8月,拿破仑最终决定赶回巴黎。1799年10月,回到法国的拿破仑被当作“救星”来欢迎。11月9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并获得成功,成为法国第一执政,实际为独裁者。

拿破仑之后进行了多项政治、教育、司法、行政、立法、经济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并且直到今天依然有重要影响的《拿破仑法典》,是在政变的当天晚上就由拿破仑下令起草的,很多条款拿破仑本人亲自参加讨论最终确定,基本上采纳了法国大革命初期提出的比较理性的原则。法典在1804年正式实施,即使是在一个多世纪后依然是法国的现行法律。法典对德国、西班牙、瑞士等国的立法起到重要影响。在政变结束后三周拿破仑向人民发布的公告中,他自豪地宣称:“公民们,大革命已经回到它当初借以发端的原则。大革命已经结束。”

1802年8月,修改共和八年宪法,改为终身执政。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过共和十二年宪法,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波拿巴为法兰西人的皇帝,称拿破仑一世。12月2日,拿破仑仿效查理曼大帝的历史,以减少革命派对于他登基帝位的不快。同时这也是第一次法国皇帝以自己的「名字」作为皇帝的称号。他并不是由教皇庇护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将皇冠戴到了头上,然后还为妻子约瑟芬·博阿尔内加冕为皇后。一年之后,他又在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

1805年8月,奥地利、英国、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仑于是在9月24日离开巴黎,亲自挥军东进,到10月12日法军已经占领了慕尼黑。10月17日法国和奥地利在乌尔姆激战后,反法同盟投降。之后法国又取得了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反法同盟再度瓦解,并且迫使奥地利取消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拿破仑随后联合了德国境内各诸侯国组成“莱茵联邦”,把它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次年秋天,英国、俄国、普鲁士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但是10月14日法军同时在耶拿和奥尔斯塔特击溃敌军,普鲁士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拿破仑因此取得了德国大部分地区。1807年6月法军又在波兰大败俄国军队,拿破仑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会面,双方签订了和平条约,在此前一年拿破仑颁布了《柏林赦令》,宣布大陆封锁政策,禁止欧洲大陆与英伦的任何贸易往来。自此,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得到了确立。拿破仑一世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并分别封他的兄弟约瑟夫、路易、热罗姆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

转折:入侵西班牙、奥地利与俄罗斯

1807年末,西班牙爆发内部动乱,西班牙国王遭到人民的唾弃。拿破仑于是乘机入侵了西班牙,并让其长兄约瑟夫·波拿巴(Joseph Bonaparte)成为西班牙国王。但是这个举动遭到了西班牙人的反对,拿破仑根本无法平息当地的暴动。英国在1808年介入西班牙争端,英军8月8日登陆蒙得戈湾,8月30日占领了整个葡萄牙。之后他们在当地民族主义者的支持下,逐步将法军赶出了伊比利亚半岛。因为发生在伊比利半岛上,此事件称为半岛战争。

正当拿破仑陷入西班牙泥潭之际,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组成。奥地利在背后偷袭法在德国的领土,拿破仑被迫退出西班牙,率军东征。奥地利军队虽然一开始取得优势,但是拿破仑很快就转败为胜,迫使奥地利签订维也纳和约,再次割让土地。次年,拿破仑娶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莎为妻,法奥结成同盟。到了1811年末,法俄关系已经开始恶化,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拒绝继续与法国合作抗英,最后战争爆发。拿破仑率领操12种语言的50万大军进入俄罗斯。俄军采取了撤退不抵抗的战术(坚壁清野),直到1812年9月12日法军历经博罗金诺战役(法军有7万人阵亡和重伤)后,进入莫斯科。拿破仑本以为亚历山大一世将会妥协,未料到迎接他的却是莫斯科全城的大火。而此时在国内又有人策划了一次失败的政变,令他不得不赶回法国,最后回到法国的只有1万人。

战败、流放、百日政权与滑铁卢

1813年英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双方在德国境内多次激战。虽然法军取得了多次胜利,但是针对拿破仑的压力却是越来越大,直到10月的莱比锡战役法军被击溃,各附庸国也纷纷脱离法国独立,同盟军开始向巴黎挺进。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占领,同盟军要求法国无条件投降,同时拿破仑必须退位。1814年4月13日,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此前两天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拿破仑本人在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他在厄尔巴岛上时,曾有一名言「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在我看到Elba岛之前,我曾所向无敌)」拿破仑保留了“皇帝”的称号,可是他的领土只局限在那个小岛上。

拿破仑在往厄尔巴岛的路上几乎被暗杀,自己也尝试自杀未遂。而在巴黎,路易十八回到法国,重新成为法国国王,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的妻子和儿子被奥地利人囚禁,还有传闻说拿破仑将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一个小岛,这一切令拿破仑别无选择,最后在1815年2月26日逃出小岛,率领1000人于3月1日回到法国。本来被派来阻止他的法国军队转而继续支持拿破仑。3月20日,拿破仑回到巴黎,此时他已经拥有一个14万人的正规军和20万人的志愿军,路易十八逃跑,百日王朝开始。

但是好景不长,欧洲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的军队在比利时滑铁卢战役中全军覆没,7月15日他正式投降。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路易十八再度复辟。拿破仑被流放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5月8日,这位征服者在礼炮声中被葬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托贝特山泉旁。直至今日,拿破仑的死因还是众说纷纭,英国医生的验尸报告显示他是死于严重胃溃烂,但新的研究认为拿破仑死于砷中毒,而且从当年贵族爱用的墙纸上,历史学家亦发现含有砷的矿物,估计是因为环境潮湿而让砷在环境中渗透出来。

他去世后九年,新的七月王朝在人民的压力之下将拿破仑的塑像重新竖立在旺多姆圆柱上。1840年,法国七月王朝的路易·菲利浦派其儿子将拿破仑的遗体接回。该年12月15日,拿破仑的灵柩被运回巴黎,在经过凯旋门后安葬到塞纳河畔的老残军人退休院(即荣誉军人院)。

影响

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他一生亲自参加的战役达到60多个,而其指挥的多个战役,直到今天在军事史上依然有重要意义。但是他的征战打破了欧洲的权力均衡,导致其他欧洲强权7次组成反法同盟,最终彻底击败拿破仑。在拿破仑战败后的维也纳会议上,新的欧洲秩序与均衡被很快重新建立起来。

拿破仑的影响还体现在《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是很多现代民主国家法律体系的原型。

政治上,拿破仑始终尽可能的保持平等的原则,一个统治者,是不愿意制定反对自己的法律的。《拿破仑法典》充分体现了他的政治思想。他深受卢梭的影响,无论是他的法律,还是他的统治方式,都可以看到“社会契约”的影子。 他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之所以受到法国人民的爱戴,并不是只是因为他打了很多胜仗,给法国人带来了荣誉,因为这些毕竟是以失败告终的。但是他留下的公路系统,为农民争夺的土地,等等,从公众建设到政治制度,才是对法国的真正影响所在。

大革命初期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拿破仑至少贯彻了第二和第三条。至于自由,这的确是值得非议的。但是有的做法,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必然。他的独裁统治避免了无政府主义,但又不是王朝复辟似的独裁。因此可以说,在名义上他是皇帝,在野心上他是恺撒,但是实际行动上,他已经努力接近了很多今天的共和制国家都还在努力实现的理想。

除此之外,拿破仑也是最早提出欧罗巴合众国构想并试图通过武力来实现的人。虽然他本人并未成功实现这个梦想,今天的欧洲正在朝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拿破仑为法国带来了荣耀,法国人民始终爱戴这位法兰西战士(有趣的是,他在18岁以前始终认为法国不是他的祖国),1840年12月他的遗体运抵巴黎后,90万巴黎市民冒著严寒迎接他。而在多年后,拿破仑也赢得了对手的尊敬。1855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携王储(即后来的爱德华七世)到老残军人院,女王让王子“在伟大的拿破仑墓前下跪”。


以上内容来自维基百科拿破仑

  1、坎尼战役
  战役背景:公元前4世纪中后期,罗马人逐渐兴起,他们与位于地中海西部、今突尼斯地区的强国迦太基联手,于公元前275年,征服了希腊城邦。罗马在随后的扩张过程中,与不久前的盟友迦太基发生了冲突,史称“布匿战争”。在公元前264年爆发的第一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战败,被迫割让了西西里岛并支付了大量的战争赔款。战后罗马人继续扩张,面对罗马的咄咄进逼,迦太基不甘失败,主动出击,与罗马展开了第二次“布匿战争”。
  战前形势:公元前218年春天,迦太基的杰出军事统帅汉尼拔作出一个惊人之举,率领迦太基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在5个半月的时间里行军1600多公里,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和沿途许多部落的抵抗,突然出现在罗马本土意大利,并在意北部击溃了罗马将领西庇阿的军队,又在提楔诺河、特雷比亚河、特拉西梅诺湖等地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公元前216年4月,汉尼拔率步兵4万、骑兵1万攻打意大利南部阿普利亚境内的罗马粮食和物资供应基地坎尼。罗马执政官瓦罗和鲍路斯亲自率步兵8万、骑兵6000赶赴坎尼迎战汉尼拔,进行战略决战。这就是军事史上著名的坎尼战役。汉尼拔以其奇特的战阵和计谋,以少胜多,打败人多势众的罗马军队,表现出高超的战争艺术。
  战役经过:8月2日,双方兵力在今奥凡托河下游平原展开。罗马军重装步兵以48列的纵深展开成密集的战斗队形,将主力部署在中央,由公民士兵组成的骑兵配置于右翼,同盟者的骑兵配置在左翼,分别由鲍路斯、瓦罗和塞维利乌斯指挥,采取中央突破战术。汉尼拔针对当地中午常有东南风大作的气象特征和罗马军的布阵特点,将军队面朝西北列成纵深不大的半月形阵,凸面朝向敌方,中军以高卢人和伊比利亚人步兵为主,将精锐的伊比利亚步兵和骁勇的努米底亚骑兵、高卢骑兵配置在两翼。还有500名手执兵器、怀藏短剑的精兵随时待命。他本人指挥中军,其弟马戈指挥右翼,汉诺指挥左翼,采取中央诱敌、两翼包围战术。
  会战于上午9时开始。当罗马步兵以密集的方阵冲击中路时,迦太基军队的步兵向后退缩成新月形,罗马步兵越是楔进,陷入迦太基钳形阵势中就越深。在步兵混战之即,汉尼拔又发出号令,500名精兵以杂乱的队形,佯装向罗马军队后方投降。罗马军不知有诈,将这批迦太基士兵俘获并安置到自己背后,恰好断绝了自己的退路。战至中午,东南风大作,罗马军迎风对敌,沙尘扑面,睁不开眼睛。汉尼拔步骑兵借着风势加强围攻,迂回到罗马步兵后方,两侧的伊比利亚步兵向罗马军实施夹击。那500名迦太基“降兵”也乘势作乱,拔出暗藏的短剑从背后刺倒罗马步兵,夺过他们手中的长矛向前冲杀。罗马军陷入敌军合围,乱作一团。背向海岸的迦太基军队顺风得势勇猛反攻,骑兵实行快速包围,扎紧“口袋”。双方拚杀了12个小时,罗马军在口袋阵中全军覆没,阵亡54000人,被俘18000人,执政官鲍路斯阵亡。而迦太基军队只损失了6000人。
  汉尼拔和英勇的迦太基军队,为后世留下了一个永垂青史的精彩战例。

  拿破仑战争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凭记忆列一表)
  凭记忆列出一张表,战略上以少胜多也算,兵力对比以后有时间添加:
  革命时期印象比较深的以少胜多:索汉的图尔科万,卡尔大公的1796年莱茵河,波拿巴将军的1796年-1797年意大利(里面最著名的当属里沃利),波拿巴将军的阿布基尔,还有和克莱贝尔一起指挥的塔伯尔山(以1敌5),1799年马塞纳在瑞士,1800年莫罗霍赫林登,拉纳的蒙特贝罗,波拿巴将军的马仑哥。

  帝国时期的以少胜多:皇帝的奥斯特里茨,埃劳,弗里德兰,埃克穆尔,克拉斯内,德雷斯顿,1814年6天闪电进攻,蒙特罗,莱姆斯,利尼。达武的奥尔施泰特,腾根,埃克穆尔前期,莫希莱夫,斯莫棱斯克和汉堡防守。拉纳的普图斯克和图德拉。马塞纳的1805年意大利。苏尔特的奥康纳。贝西埃的梅迪纳。维克多的梅德兰。欧仁的拉布和米罗斯拉维夫。拉普的拉苏菲尔。欧洲其他国家唯一打过以少胜多的将领是威灵顿:塔腊维拉,布萨科,萨拉曼卡,弗昂特奥诺罗。

  除此之外,絮歇与莫提埃都有拿的出手的以少胜多,但是个人忘记战役名字了。凭记忆一列,革命时期加拿破仑时期的近二十年战争中,就出现过至少38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如果仔细翻战史,还会发现更多的以少胜多。

  拿破仑战争以少胜多战役一览:共和国部分

  共和国名将索汉将军的图尔科万战役(TOURCOING):
  战役结果:法军决定性胜利
  法军兵力:60000
  联军兵力:74000
  战役亮点:在比什格鲁走后,年轻的索汉将军接替主帅位置,莫罗时为副帅,联军总兵力近9万人,索汉利用内线优势,令莫罗以弱势兵力在右翼佯攻,索汉带优势兵力从左翼发起总攻,大胜斩敌3千有余,法军只有1千多人退出战场
  战术亮点:索汉指挥决定性进攻时,约克公爵率领2万英军防守阵地中央抵挡,英军的防守使得法军毫无办法,成为最难啃的骨头。为了实施决定性的进攻,索汉指挥1万6千法军对英军正面进行了一次十分逼真的佯攻,受到英军火力的阻击,索汉见敌人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后,把佯攻任务留给波诺将军,自己赶到左翼率领主力法军对英军据点的右翼发动突然袭击,在敌人没能采取行动之前突入村庄和据点,击破由2万英军防守的联军中央

  奥军第一名将卡尔大公的1796年莱茵河战局:
  战役结果:奥军决定性胜利
  奥军兵力:卡尔大公负责指挥整个莱茵河战线各部,下莱茵河兵团有80000人,上莱茵河兵团由拉图尔指挥,兵力为55000人
  法军兵力:莫罗与儒尔当各领一军,莫罗手头有76000人,儒尔当所部兵力略多于莫罗,78000人
  战役亮点:卡尔大公当时年仅24岁,在克拉法伊特败于图尔科万战役后临危授命,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此时的卡尔大公表现活跃无比,快速利用战略机动让,在莫罗取得部分进展时连续两战击败儒尔当,法军进军莱茵河的所有部队于9月撤退
  战术亮点:伍茨堡的骑兵战十分精彩

  波拿巴将军的1796年到1797年意大利战局:
  战役结果:法军决定性胜利
  法军兵力:1796年可机动的兵力确实较少,手头4个师,拉哈尔普师有8千人左右,梅尼埃师有9千来人,奥热罗师有1万多人,塞吕利埃师有9千多人,波拿巴将军手头可作战的兵力有4到5万人,他留了塞吕利埃师做预备队防守塔纳罗要地,因此可用来进攻的兵力只有28000人左右。由于战绩辉煌,卡尔诺不断给意大利军团派兵增援,到1797年意大利方面军的兵力已不可小视,超过卡尔大公的奥军
  奥地利-撒丁军兵力:1796年科利的撒丁军有3万人,波利厄的奥军有3万人,普罗维拉的奥军前卫(负责连接撒丁军和奥军)有1万人。被击败后,波利厄接受莱茵河方面军3万人增援,曼图亚守军1万3千人,沃姆瑟另令一支救援军,兵力足足6万人,此时波拿巴将军手头有4万人。沃姆瑟被击败后,阿尔文齐又统领4万5千人的大军赶到,波拿巴将军将部分兵力留守要塞,手头只有3万人。阿尔文齐被击败后,法军一路高歌猛进,已发展到5万3千人,奥军已无力再调动更多的军队
  战役亮点:波拿巴将军年26岁,2年之内打出当时共和国法军最精彩的战役:春季攻势,利用内线优势与急行军快速进击敌军结合部,以热纳亚引诱奥军主力南下,分马塞纳军与奥热罗师对其侧翼发起攻击,分割波利厄,击败普罗维拉,彻底分割奥军与撒丁军的联系;然后率军北上,对撒丁军发起一阵猛攻,6天之内不可抵挡的威力征服皮埃蒙特,逼迫撒丁国王签定和约。夏季攻势,全军进击隆帕笛,以佯动迷惑敌人,巧渡洛笛桥,击败波利厄,凯旋入米兰。秋季攻势,5天之内闪电进攻,以4万人击败沃姆瑟6万人。冬季攻势,对抗阿尔文齐,阿尔科拉硬仗胜利,会战里沃利,彻底击败阿尔文齐,3天歼灭奥军4万5千人,缴炮600门。全军攻向泰罗尔,败卡尔大公于塔格里亚门托,逼迫奥地利签定和约
  战术亮点:纵队机动力与突击能力显示出了价值。里沃利战役,波拿巴将军选择里沃利高地为战场,利用山地磨减奥军机动力,使敌军分散成几条纵队在各山谷行进,同时限制了奥军火炮运送速度。在奥军强势兵力的重压之下,波拿巴将军保持冷静,使用骑兵在谷地周围埋伏突袭行进中的奥军纵队,同时充分利用轻步兵骚扰敌人,马塞纳带领2个团居高临下猛攻,此时奥军纵队支离破碎。

  波拿巴将军的阿布基尔战役(ABOUKIR)
  战役结果:法军胜利
  法军兵力:10000步兵,1000骑兵
  奥托曼帝国兵力:18000人
  战役亮点:缪拉时年32岁,趁土耳其军被法军刺刀冲散队型时,亲率1000骑兵对敌人阵地发起突击,缪拉本人纵马横刀直取敌人主帅将其砍伤,手下1000骑兵对敌人发起猛冲,将他们全部赶入大海

  波拿巴将军与法军“战神”克莱贝尔指挥的塔伯尔山战役(MONT-THABOR):
  战役结果:法军胜利
  法军兵力:5500人
  奥托曼帝国兵力:25000人
  战役亮点:土耳其军主帅趁波拿巴将军围攻阿克时全军出动进攻身处那扎瑞特的朱诺,朱诺以510名法军奋勇作战,抵抗土军前卫3千骑兵数个小时,等来了克莱贝尔的支援。两人合兵只有2500人,此时土军全军赶到,围攻法军,两人身先士卒参与白刃战,部队损失千人。就在此时,波拿巴将军亲率法军一支3000人的部队快速赶到战场,出现在土耳其军背后,波拿巴将军在土军背后指挥法军迅猛进攻,将敌彻底击溃
  战术亮点:克莱贝尔先以方阵迎击敌人,十分奏效,但由于敌人人数渐多,炮火杀伤越来越厉害,克莱贝尔与朱诺两人集合全军死拼,抵抗了十多个小时

  “胜利宠儿”马塞纳在瑞士:
  战役结果:法军决定性胜利
  法军兵力:75000人
  联军各方兵力:80000人
  战役亮点:共和国东边敌军压境,北边的进攻被布吕纳将军挡住,而意大利那边苏沃洛夫连战连胜,接近法国南部本土。此时马塞纳指挥部队进军瑞士,试图分割联军南北配合,被卡尔大公所挡。后卡尔大公受命调兵去别的地方,而苏沃洛夫却没能快速赶到瑞士接手。马塞纳抓住机会利用这个时间空隙再次挥兵瑞士,一战歼灭瑞士境内的沙俄孤军,拿下苏黎士,苏沃洛夫不久后撤退
  战术亮点:马塞纳分出两部,左路为疑兵,牵制一支数目庞大的援军,右路造成主攻态势,使敌人分散兵力,就在敌人关注左右的时候,马塞纳突然从中央以最短距离渡河,巧选渡河点,以交叉火力压制对岸,以轻步兵为头阵占领对岸树林做掩护,快速架起浮桥,在最短的距离过河突袭苏黎士

  莫罗的霍赫林登战役:
  战役结果:法军决定性胜利
  法军兵力:57000人
  奥军兵力:60000人
  战役亮点:莫罗1800年的德国战役极为成功,霍赫林登重演索汉在图尔科万的部署,不过由于对敌人估计不足,导致部队暂时陷入困境,此时共和国另一名将里什庞斯奋勇而出,带兵迂回突击奥军,大获全胜,莫罗战后亲口说:“先生,你赢得了霍赫林登战役的胜利”此战法军以不到2千的损失歼灭奥军1万7千人
  战术亮点:里什旁斯将军指挥步兵快速深入敌后,与华尔泰的骑兵配合从背后给予奥军沉重打击

  法军“罗兰”拉纳的蒙特贝罗战役:
  战役结果:法军胜利
  法军兵力:6000人
  奥军兵力:17000人
  战役亮点:波拿巴将军奇袭奥军补给线,从后切断奥军,不开一枪攻取米兰,派拉纳为先锋领兵万人向南防止敌人突破。敌帅梅拉斯派奥托指挥一支17000人的纵队试图突破,拉纳以6千人进攻,牢牢掌握战场主动,配合援军击败敌人
  战术亮点 :拉纳指挥的混合序列进攻十分成功。将1个团展开为混合序列,散兵线居前,突击纵队布在两翼,大获成功

  波拿巴将军的马仑哥战役:
  战役结果:法军决定性胜利
  法军兵力:27000人
  奥军兵力:31000人
  战役亮点:波拿巴将军为了掌握奥军位置,分出德塞部队搜索,此时梅拉斯集中所有兵力奇袭法军。德塞此时没走多远,听见炮声,及时往回赶,路上碰到波拿巴将军派来的信使令德塞去马仑哥。德塞在下午战役快失败时及时赶到,迅速投入反击,奥军在疲惫懈怠之时被击败
  战术亮点:德塞赶到后,马尔蒙集中十几门炮对奥军实施精准轰击,德塞生力军以刺刀冲散奥军,德塞中弹牺牲。就在此时,小克勒曼率领500骑兵从法军右翼突然杀出,直指奥军中央,这次进攻带动贝西埃和欧仁的近卫骑兵,他们也发起了进攻,法军骑兵势不可挡的冲破奥军阵地,克勒曼手下一个骑兵战士还生擒了敌代理指挥。

  克莱贝尔的太阳城战役:
  战役结果:法军胜利
  法军兵力:10000人
  奥托曼军兵力:75000人(包括杂役)
  克莱贝尔指挥的最后一场战役,不久后他就被一个异教徒狂热分子刺杀

  帝国时期的战争:

  皇帝指挥的:

  奥斯特里茨(AUSTERLITZ)
  战役结果:法军决定性胜利
  法军兵力:73000人
  奥俄联军兵力:85000人
  战役亮点:皇帝指挥的最著名的战役之一。1805年皇帝指挥大军团迅速推进,出其不意的出现在马克的巴伐利亚兵团背后,马克投降。奥皇与沙皇集结主力进击法军寻求决战,皇帝战前故意示弱,让出PRATZEN高地,装病并派人前去商量和平协定,坚定敌进军决心。以南面的勒格朗师诱敌南下,使敌阵地中部空虚,然后派苏尔特指挥第4军团强袭PRATZEN高地,同时攻击敌人南下纵队的侧翼,此战自损7千,歼敌3万,堪称经典。
  战术亮点:皇帝在战前革新了混合序列的部署方式。南面的达武率军7千在36小时内行军144公里,以一敌二顶住敌人进攻,并实行反击。中间的苏尔特直接对抗沙俄名将库图佐夫,他手下的2个师都有出色表现:万当姆以精锐的散兵部队为一线,其余部队展开为横队,击破正面敌人步兵防线;圣西莱用拿手的刺刀冲锋在1个小时内将规模不小的回援军击溃。北边战场的小克勒曼指挥轻骑兵疲惫敌人,缪拉预备骑兵军的胸甲骑兵部队在奥普尔将军和南苏蒂将军的指挥下勇冲敌阵,斩获颇丰

  埃劳(EYLAU)
  战役结果:法军胜利
  法军兵力:战役开始时有45000人,后陆续增兵至内伊军赶到时有75000人
  俄军兵力:初时有67000人,后得到普军增援达76000人
  战役亮点:大军团第一场雪中的会战。环境难行使得调动部队变的十分困难,俄军的大炮数量比法军足足多260门。面对这种情况,皇帝决定在左翼让苏尔特开展徉攻,适时撤退,以激起俄军右翼反击,然后再稳固阵脚进行防守,迫使敌人往这边不断投入兵力。根据皇帝的计算,此时达武正好可以赶到战场,攻击俄军被削弱的另一翼。计划虽然漂亮,但在困难的环境下实行起来十分困难。法军当时不适合雪地作战,因此苏尔特没能防多长时间就遭遇一定损失,而俄军在同样的天气环境下表现要比法军出色很多,右翼的俄军迫使苏尔特的法军固守原地,渐渐失去主动。就在此时,达武按时赶到战场,弗里昂师打头阵,但马上被贝宁格森派出的骑兵部队骚扰,处境艰难。为了方便达武部队能够安全展开,皇帝让奥热罗指挥第7军团进攻俄军阵地中央,吸引敌人注意力。奥热罗部因为风雪迷路,侧翼暴露给70门大炮的俄军火力阵地,第7军团损失惨重,达武仍然遭遇了俄军左翼的顽强阻击。奥热罗部被击溃造成法军中部“中空”,敌帅趁机大举反攻,缪拉带领80个骑兵中队以一次勇猛的冲锋击退敌人,此时俄军阵线中部被冲开口子,贝宁格森开始往中部调兵,达武军得以迅速展开,步步为营,2个小时的战斗,几近击破俄军左翼阵地。此时普军赶到战场,达武两面受敌仍坚守不屈,与联军鏖战。晚7点左右,受风雪阻挡影响行进速度的内伊军赶到战场,敌人全线撤退。
  战术亮点:缪拉的80中队冲锋,被最为出色的拿破仑战争研究者大卫钱得勒看为是“法军在拿破仑战争战史中第一次大规模的运用骑兵的巨大威力取得出色战果的战例”。参与缪拉冲锋的有:奥普尔,南苏蒂,拉图莫伯尔,拉撒勒等人的骑兵部队。其中奥普尔的胸甲骑兵与勒比克的近卫骑兵表现勇猛,连续冲破了俄军三条阵线。奥普尔在第3次冲锋时被炮弹打中,重伤而死。勒比克指挥近卫军掷弹骑兵从俄军正面一口气冲到俄军阵地纵深,在俄军重兵围困下冷静重组,又冲回了法军阵地。达武在右翼也表现出色,在普军出现威胁他侧翼时,他毫不犹豫的放弃之前的战果撤退防守,疲惫敌人后再次反击重新夺回原先放弃的几个村庄。

  弗里德兰(FRIEDLAND):
  战役结果:法军决定性胜利
  法军兵力:55000人
  俄军兵力:84000人
  战役亮点:皇帝的计划很巧妙:他故意迟迟不逼向阿勒河,诱使贝宁格森过河,再突然指挥法军快速压向河口,使敌背水列阵。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贝宁格森犯下一系列严重错误。由于不明敌情,使得贝宁格森只投入了5万多人的部队进攻法军,留有一支规模庞大的预备队。他想在这5万多人假如在河这边被击败后,还有留有4万多的预备队可投入进攻。拉纳最先赶到战场,让刚刚渡河的贝宁格森大吃一惊。法军其余各部先后赶到,杜邦将军的步兵,拉图莫伯尔指挥的龙骑兵与塞纳蒙指挥的炮兵靠出色的战术指挥合力击败敌人

  战术亮点:内伊本人没等命令正式下达,听完皇帝的动员演说后就兴冲冲的跑去组织进攻。他让士兵组成一条巨型纵队,在敌人100多门炮的轰击下前进。内伊身边的副官被打倒了3个。内伊本人手舞指挥刀走在前线,遭遇俄军顽强阻击后处境危险,多亏拉图莫伯尔指挥数量庞大的龙骑兵杀散了反击的敌人。此时,战役成僵持状态。法军塞纳蒙将军急时找来36门大炮,以一次勇猛的“大炮冲锋”从俄军阵线500米外杀到120米,在敌人正面战线上打出缺口,杜邦趁机指挥本部士兵渡河冲向弗里德兰城,取得决定性战果

  埃克缪尔(ECKMUHL):
  战役结果:法军胜利
  法军兵力:55000人
  奥军兵力:83246人
  战役亮点:1809年奥地利卡尔大公发动大规模攻势,此时皇帝不在,贝尔蒂埃在设立大军团集中点上产生错误,卡尔大公指挥奥军南北夹击达武指挥的第3军团。达武冷静的让部队边打边撤,听闻皇帝将要赶来后,向追击的奥军杀了一记回马枪。卡尔大公集中兵力猛攻达武,皇帝率大军趁机杀入中欧,在达武牵制住东边的奥军时,皇帝集中优势兵力向西南方向突击,将卡尔大公正面阵线一分为二,然后调马塞纳领军将被分割的奥军部队越逼越远,其余军团集中起来向卡尔大公正面进发。达武的抵抗使奥军久攻不克,此时拉纳军赶到战场,两人合力击败奥军
  战术亮点:第3军团的士兵的顽强意志让敌人进攻屡屡受挫,在卡尔大公犹豫是否投入全部兵力时,万当姆这个急先锋又率1万来人急行军赶到战场一路击退抵抗之敌。骑兵战也十分精彩,南苏蒂指挥胸甲骑兵突击奥军,遭遇奥军炮阵轰击受了些损失,最终冲破敌人防线,一直追击到马匹已无力再前进为止

  克拉斯内(KRASNOI):
  战役结果:法军胜利
  法军兵力:比较分散。皇帝在克拉斯内附近有16000近卫军,欧仁手头有5000来人,达武有1万人,内伊有8000多人
  俄军兵力:库图佐夫在法军侧翼总兵力达3万5千,米罗拉多维奇所部有4万人
  战役亮点:1812年撤退,库图佐夫计划在克拉斯内村截断法军行进道路,同时进攻法军侧翼,配合米罗拉多维奇的部队向北进攻,将法军分成几段。皇帝猜出库图佐夫的计划,抢在库图佐夫主力到达前赶到克拉斯内,率领近卫军发动夜袭逼退库图佐夫,然后向南连续进攻让库图佐夫保持谨慎而不主动进攻。此时皇帝再指挥近卫军向东,配合撤退的欧仁和达武部队打退米罗拉多维奇
  战术亮点:克拉帕莱德将军率领700勇士在克拉斯内城顽强阻击敌人,库图佐夫进攻一天也没能完全控制该城,这一天的防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法军撤退的道路得到了保障。皇帝把近卫军突袭时间选在夜晚到凌晨也是个正确决定,欧仁声东击西的撤退也值得一提

  德雷斯顿(DRESDEN):
  战役结果:法军胜利
  法军兵力:70000人
  联军兵力:150000人
  战役亮点:1813年皇帝指挥唯一一场耀眼的胜利,几乎是以1敌2的劣势。施瓦增贝格亲王令奥军围攻德雷斯顿,城内守军在圣西尔的带领下顽强防守,支撑到皇帝的赶到。次日,皇帝集中兵力对敌人阵线薄弱处猛攻,迫使联军撤退,此战联军损失3万多人,法军损失1万人

  1814年6天闪电进攻:
  战役结果:法军胜利
  法军兵力:30000人
  联军兵力:100000人
  战役亮点:皇帝在1814年遭遇了最糟糕的情况,7万法军要对抗50万联军部队。此时皇帝仍然保持着信心,布吕歇尔的普军与施瓦增贝格的奥军并没集中,而是分头向巴黎行进。皇帝决定集中灵活的部队将这两支大军各个击破。2月10日到14日,4天4场胜利,连续4次击败布吕歇尔。4日内让联军伤亡1万7,法军才损失3千人不到
  战术亮点:6天攻势最后一场战斗——沃尚战役中,格鲁希将军表现神勇,先是指挥了决定性的迂回行动,然后又率领龙骑兵配合值勤中队给普军造成很大伤亡,布吕歇尔决定撤退,可惜道路又被格鲁希猜中。格鲁希提前带领骑兵和几个步兵师急行提前埋伏在大路旁,待普军赶到时突然夹击,布吕歇尔被杀个措手不及,该战法军18000人击败普军30000人

  蒙特罗战役(MONTEREAU):
  战役结果:法军胜利
  法军兵力:不详
  联军兵力:约有18000人
  战役亮点:联军的沃登堡亲王负责掩护联军主力向巴黎的行进,他的部队在塞纳河岸边为主力断后。维克多元帅错误的放弃了蒙特罗据点,使得敌人进城建立坚固的工事。皇帝在批评了维克多后,指挥步骑配合拿下蒙特罗
  战术亮点:骑兵名将巴乔尔将军率领刚入伍的骑兵在塞纳河的桥梁上冲锋打通道路,据说这些骑手太没经验,只知道双手操纵马匹,这使得他们在冲锋时不能拔刀出鞘。。。巴乔尔将军就是带领这样的骑兵冲突拿下重要桥梁,据说皇帝当时就喊出:“现在在我的将军中,只剩巴乔尔懂得指挥骑兵了。”巴乔尔在攻打蒙特罗城时指挥骑兵先登上附近突起的高地,然后从上往下快速杀进蒙特罗城的街道,迪海姆将军的步兵紧随其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热拉尔将军的步兵部署:在敌人炮火完全压制法军的时候,热拉尔指挥散兵骚扰敌人,同时集中布置40门炮反压制,在取得火力绝对优势后,亲自带领500步兵凭借刺刀拿下阵地。

  利尼战役(LIGNY)
  战役结果:法军胜利
  法军兵力:80000人
  普军兵力:85000人
  战役亮点:利尼本是皇帝在1815年计划歼灭普军的一仗。按计划万当姆军团向圣阿芒一带强攻,把布吕歇尔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格鲁希牵制普军左翼的大规模力量,热拉尔军从中央突破,直取利尼,侧击布吕歇尔。计划仍然很好,但布吕歇尔在遭遇侧击后,并没慌掉阵脚,反而将侧翼危险抛开,全军出动进攻正面的万当姆,试图迂回热拉尔。热拉尔和万当姆指挥2个军团苦战才得以稳住阵脚,皇帝本来想让戴尔隆的第1军团从北边给布吕歇尔致命一击,但内伊自作主张把接近利尼的戴尔隆军调回。皇帝等不到内伊,只好投入近卫军,这使得普军撤退后没有生力军扩大战果。
  战术亮点:一场苦战,热拉尔表现还可以,格鲁希的牵制十分成功

  帝国时期的战争:

  皇帝指挥的:

  奥斯特里茨(AUSTERLITZ)
  战役结果:法军决定性胜利
  法军兵力:73000人
  奥俄联军兵力:85000人
  战役亮点:皇帝指挥的最著名的战役之一。1805年皇帝指挥大军团迅速推进,出其不意的出现在马克的巴伐利亚兵团背后,马克投降。奥皇与沙皇集结主力进击法军寻求决战,皇帝战前故意示弱,让出PRATZEN高地,装病并派人前去商量和平协定,坚定敌进军决心。以南面的勒格朗师诱敌南下,使敌阵地中部空虚,然后派苏尔特指挥第4军团强袭PRATZEN高地,同时攻击敌人南下纵队的侧翼,此战自损7千,歼敌3万,堪称经典。
  战术亮点:皇帝在战前革新了混合序列的部署方式。南面的达武率军7千在36小时内行军144公里,以一敌二顶住敌人进攻,并实行反击。中间的苏尔特直接对抗沙俄名将库图佐夫,他手下的2个师都有出色表现:万当姆以精锐的散兵部队为一线,其余部队展开为横队,击破正面敌人步兵防线;圣西莱用拿手的刺刀冲锋在1个小时内将规模不小的回援军击溃。北边战场的小克勒曼指挥轻骑兵疲惫敌人,缪拉预备骑兵军的胸甲骑兵部队在奥普尔将军和南苏蒂将军的指挥下勇冲敌阵,斩获颇丰

  埃劳(EYLAU)
  战役结果:法军胜利
  法军兵力:战役开始时有45000人,后陆续增兵至内伊军赶到时有75000人
  俄军兵力:初时有67000人,后得到普军增援达76000人
  战役亮点:大军团第一场雪中的会战。环境难行使得调动部队变的十分困难,俄军的大炮数量比法军足足多260门。面对这种情况,皇帝决定在左翼让苏尔特开展徉攻,适时撤退,以激起俄军右翼反击,然后再稳固阵脚进行防守,迫使敌人往这边不断投入兵力。根据皇帝的计算,此时达武正好可以赶到战场,攻击俄军被削弱的另一翼。计划虽然漂亮,但在困难的环境下实行起来十分困难。法军当时不适合雪地作战,因此苏尔特没能防多长时间就遭遇一定损失,而俄军在同样的天气环境下表现要比法军出色很多,右翼的俄军迫使苏尔特的法军固守原地,渐渐失去主动。就在此时,达武按时赶到战场,弗里昂师打头阵,但马上被贝宁格森派出的骑兵部队骚扰,处境艰难。为了方便达武部队能够安全展开,皇帝让奥热罗指挥第7军团进攻俄军阵地中央,吸引敌人注意力。奥热罗部因为风雪迷路,侧翼暴露给70门大炮的俄军火力阵地,第7军团损失惨重,达武仍然遭遇了俄军左翼的顽强阻击。奥热罗部被击溃造成法军中部“中空”,敌帅趁机大举反攻,缪拉带领80个骑兵中队以一次勇猛的冲锋击退敌人,此时俄军阵线中部被冲开口子,贝宁格森开始往中部调兵,达武军得以迅速展开,步步为营,2个小时的战斗,几近击破俄军左翼阵地。此时普军赶到战场,达武两面受敌仍坚守不屈,与联军鏖战。晚7点左右,受风雪阻挡影响行进速度的内伊军赶到战场,敌人全线撤退。
  战术亮点:缪拉的80中队冲锋,被最为出色的拿破仑战争研究者大卫钱得勒看为是“法军在拿破仑战争战史中第一次大规模的运用骑兵的巨大威力取得出色战果的战例”。参与缪拉冲锋的有:奥普尔,南苏蒂,拉图莫伯尔,拉撒勒等人的骑兵部队。其中奥普尔的胸甲骑兵与勒比克的近卫骑兵表现勇猛,连续冲破了俄军三条阵线。奥普尔在第3次冲锋时被炮弹打中,重伤而死。勒比克指挥近卫军掷弹骑兵从俄军正面一口气冲到俄军阵地纵深,在俄军重兵围困下冷静重组,又冲回了法军阵地。达武在右翼也表现出色,在普军出现威胁他侧翼时,他毫不犹豫的放弃之前的战果撤退防守,疲惫敌人后再次反击重新夺回原先放弃的几个村庄。

  弗里德兰(FRIEDLAND):
  战役结果:法军决定性胜利
  法军兵力:55000人
  俄军兵力:84000人
  战役亮点:皇帝的计划很巧妙:他故意迟迟不逼向阿勒河,诱使贝宁格森过河,再突然指挥法军快速压向河口,使敌背水列阵。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贝宁格森犯下一系列严重错误。由于不明敌情,使得贝宁格森只投入了5万多人的部队进攻法军,留有一支规模庞大的预备队。他想在这5万多人假如在河这边被击败后,还有留有4万多的预备队可投入进攻。拉纳最先赶到战场,让刚刚渡河的贝宁格森大吃一惊。法军其余各部先后赶到,杜邦将军的步兵,拉图莫伯尔指挥的龙骑兵与塞纳蒙指挥的炮兵靠出色的战术指挥合力击败敌人

  战术亮点:内伊本人没等命令正式下达,听完皇帝的动员演说后就兴冲冲的跑去组织进攻。他让士兵组成一条巨型纵队,在敌人100多门炮的轰击下前进。内伊身边的副官被打倒了3个。内伊本人手舞指挥刀走在前线,遭遇俄军顽强阻击后处境危险,多亏拉图莫伯尔指挥数量庞大的龙骑兵杀散了反击的敌人。此时,战役成僵持状态。法军塞纳蒙将军急时找来36门大炮,以一次勇猛的“大炮冲锋”从俄军阵线500米外杀到120米,在敌人正面战线上打出缺口,杜邦趁机指挥本部士兵渡河冲向弗里德兰城,取得决定性战果
  .....

百度拿破仑吧
http://cache.baidu.com/c?m=9d78d513d9d430a94f9c95697c12c0171d43f1632ba1da027ea4843e93732d475017e8ac51290775a0d20f6116df4d4b9df22235775d2feddd8eca5ddcc88f3569d37064230b8636428042f98c5125b671cd05f4fb0ee6cea97a84afa4d2df5353c152037086&p=882a964599d00af10be295235755&user=baidu

你与其问,还不如买本拿破仑书看。
‘玄梦一族’那些如果真是他自己写的,那我就太佩服他了。

在拿破仑的一生中,创造过哪些以少胜多的胜利?
答:拿破仑作为一名军事天才,在他的一生中创造了许多军事奇迹,以少胜多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像图耳科万战役,莱茵河战役等等,但是他也有被打败的记录,像滑铁卢战役。至今为止,很多拿破仑以少胜多的战例还在被各国的军事理论家津津乐道。在这里就简单说一下那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列如弗里德兰战役在几乎比...

奥斯特里茨战役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答:奥斯特里茨战役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拥有拿破仑这样杰出的军事指挥。乌尔姆战役中,拿破仑已经将自己强大的军事才能体现出来,乌尔姆战役结束后,拿破仑决定继续进攻奥地利,并且占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但是这其中也是有变故的,法军在进攻时派出的兵力有74000余人,而联军的兵力达到了86000余人,并且由...

揭示奥斯特里茨战役为何能以少胜多
答:肖像奥斯特里茨战役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主要原因就在于有拿破仑这样杰出的军事指挥。在乌尔姆战役中,拿破仑显示了他强大的军事才能。乌尔姆战役后,拿破仑决定继续进攻奥地利,并占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然而,还是有一些变化。法军在进攻时派出了74000人,而盟军有86000多人。他们由一位著名的俄罗斯将军率领,在...

确立了拿破仑军事史上杰出地位的战役是
答:1805年11月27日,著名的奥斯特利茨战役在捷克南部地区拉开了序幕。在这次战役中,拿破仑巧妙运用作战指挥艺术,在战略上以少胜多,在战术上以多击少,突出表现了指导战争和指挥作战的非凡才能 。奥斯特利茨战役使拿破仑在第二次法奥战争中决定性地击败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及奥地利弗兰西斯二世的俄奥联军,为自己...

拿破仑最经典的战役是哪场?靠的是什么?
答:1 奥斯特里茨会战 1804年12月2日,35岁的拿破仑.波拿巴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登位后,积极加强登陆英国本土的战备活动。惊慌失措的英国联络奥地利、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奥俄在东线向法国发起强大的攻势。面对这一形势,拿破仑放弃了登陆英伦的计划,立即挥师东进...

拿破仑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哪些
答:拿破仑战争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凭记忆列一表) 凭记忆列出一张表,战略上以少胜多也算,兵力对比以后有时间添加: 革命时期印象比较深的以少胜多:索汉的图尔科万,卡尔大公的1796年莱茵河,波拿巴将军的1796年-1797年意大利(里面最著名的当属里沃利),波拿巴将军的阿布基尔,还有和克莱贝尔一起指挥的塔伯尔山(以1敌5),...

哪一场海战中拿破仑一世的海军全军覆没,而拿破仑亲自指挥陆军却大获全胜...
答:特拉法加海战是英国海军史上的一次最大胜利,英法此战中的指挥者正是一对历史上最著名的对手——具有传奇色彩的英国海军司令纳尔逊和拿破仑 。特拉法尔加海战是帆船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漂亮的歼灭战,也是19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纳尔逊在这场海战中敢于突破陈旧的战斗序列理论,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

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三皇之战发生在当时的哪个国家境内
答: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三皇之战”发生在当时的哪个国家境内?正确答案:奥地利 奥斯特里茨战役(英语:The Battle of Austerlitz,德语:Schlacht bei Austerlitz,1805年12月2日),又作奥斯特利茨战役,发生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因参战方为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究竟是哪场战役成就了拿破仑
答:第一战:少校拿破仑,统兵击败保王党势力和英军获得土伦战役的胜利,因此受到当政的雅各宾派的赏识,被破格升为准将,这尚属欧洲军事史上的首次,初露锋芒;第二战:拿破仑与保王党叛军作战,以少胜多,成功保卫巴黎,就任巴黎卫戍司令,一战成名;第三战:拿破仑以少胜多,取得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

拿破仑战争中的经典战役有哪些
答:本次战役,拿破仑以少胜多,威震欧洲,成为“欧洲第一名将” 。1804年12月2日,35岁的拿破仑.波拿巴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登位后,积极加强登陆英国本土的战备活动。惊慌失措的英国联络奥地利、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奥俄在东线向法国发起强大的攻势。面对这一形势,拿破仑放弃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