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维修时防止机械伤害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作者&投稿:壹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检修维修时防止机械伤害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1.机械伤害
  在工程机械零部件的拆卸、清洗、修复过程中,零部件的棱角、锐边容易引起人员划伤和刺伤;一些放置不稳的零部件、工具滑落易引起人员砸伤;一些露天存放的维修设备,如简易起重机等,因钢丝绳锈蚀极易发生断裂。为避免这些机械伤害威胁维修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可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增强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
  (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维修人员应对维修对象和发生伤害的可能性做好安全防护。
  (3)定期对用于维修的设备、工具进行检查更新,排除安全隐患。

  2.振动和噪声伤害
  振动与噪声污染主要是由维修设备和工具产生。维修人员操作气动、电动或冲击工具时,强烈的振动传递到操作者的手臂上,久之会使人产生不适,甚至造成关节或血管等疾病。避免振动、噪声伤害的措施如下:
  (1)及时维护和润滑设备,使设备运行良好,并对鼓风机等噪声大的设备安装消声器,并进行隔声处理。
  (2)改进工艺及操作方式,如用液压代替锻压,用电、气焊接代替铆接等;采取减振、隔振技术,提高回转件的动平衡性能,减轻振动噪声。

  3.化学物质伤害
  维修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主要是油料,包括煤油、汽油、洗涤油、润滑油、液压油、润滑脂、粘结剂和清洗剂。煤油挥发性较小,含铅量高,接触时会引发接触部位皮肤发白,且对脑部刺激很大;汽油和洗涤油均属高挥发性油料,用其清洗零件时,产生的油气会强烈刺激呼吸道,造成嗅觉功能损伤,并且由于对皮肤具有脱脂作用,会导致手部干裂;液压油、润滑油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容易通过皮肤渗入体内损伤神经系统;胶粘剂中的苯和甲醛,会导致神经等人体系统功能性损伤,使人出现头痛、乏力、头晕等症状;此外,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电焊烟尘、金属气体、氟化氢、氮氢化合物、臭氧和一氧化碳等,也会危害维修人员的健康。为避免化学物质伤害,可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优先采用污染小、伤害低的油料。维修人员要详细了解各种油料的特性、危害机理、致病方式,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应根据需要备好相应的防护装备和用品。维修人员在接触渗透性强的液压油、润滑油时,应戴上橡胶手套和护目镜;使用煤油、汽油等挥发性较强的油,应注意防火并配备灭火设备。
  (3)要尽量选择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维修及加工工艺,如机加工中可采用干磨削和干铣削,减少油液和乳化液的使用。
  (4)对产生的废弃物要进行分类,对废水、废油、废渣应采取分离净化处理措施。

  4.电磁辐射伤害
  工程机械表面修复新技术中的等离子喷涂、超声波焊接、高频感应加热等,都存在电磁辐射污染问题。长期在电磁辐射作用下,人员会出现乏力、记忆力减退为主的症状,还会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心悸、胸闷及激动和脱发等症状。为此,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对电器设备集中的地方应设置隔离带,从而在较大范围内控制电磁辐射危害。
  (2)将某种辐射能量吸收作用强的材料撒于电磁辐射源外围,可将场源附近辐射降到最低。
  (3)在辐射强度较高的场所作业时,要配戴防护用品。

检修维修时防止机械伤害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1.
机械设备要安装固定牢靠。
2.
增设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和断电保护装置。
3.
对机械设备要定期保养、维修,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4.
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和调试,消除机械设备的不安因素。
5.
操作人员要按规定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检修维修时防止机械伤害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1. 机械设备要安装固定牢靠。
2. 增设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和断电保护装置。
3. 对机械设备要定期保养、维修,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4. 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和调试,消除机械设备的不安因素。
5. 操作人员要按规定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有:
  1、检修机械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禁止合闸警示牌和设专人监护的制度。机械断电后,必须确认其惯性运转已彻底消除后才可进行工作。机械检修完毕,试运转前,必须对现场进行细致检查,确认机械部位人员全部彻底撤离才可取牌合闸。检修试车时,严禁有人留在设备内进行点车。
  2、炼胶机等人手直接频繁接触的机械,必须有完好紧急制动装置,该制动钮位置必须使操作者在机械作业活动范围内随时可触及到;机械设备各传动部位必须有可靠防护装置;各人孔、投料口、螺旋输送机等部位必须有盖板、护栏和警示牌;作业环境保持整洁卫生。
  3、各机械开关布局必须合理,必须符合两条标准:一是便于操作者紧急停车;二是避免误开动其他设备。
  4、对机械进行清理积料、捅卡料、上皮带腊等作业,应遵守停机断电挂警示牌制度。
  5、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因素大的机械作业现场,非本机械作业人员因事必须进入的,要先与当班机械作者取得联系,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进入。
  6、操作各种机械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能掌握该设备性能的基础知识,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上网作业中,必须精心操作,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严禁无证人员开动机械设备。

一、正确的行为
要避免事故的发生,首先要求作业人员的行为要正确,不得有误。为此,要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并要严格对操作者进行岗位培训,使其能正确熟练地操作投备;要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对于在设备开动时有危险的区域,不准人员进入。
二、设备良好的安全性能
设备本身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和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操纵机构要灵敏,便于操作。
(二)机器的传动皮带、齿轮及联轴器等旋转部位都要装设防护罩壳;对于设备的某些容易伤人或一般不让人接近的部位要装设栏杆或栅栏门等隔离装置;对于容易造成失足的沟、堑,应有盖板。
(三)要装设各种保险装置,以避免人身和设备事故。保险装置是一种能自动清除危险因素的安全装置,可分为机械和电气两类,根据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下列几种:
1、锁紧件 如锁紧螺丝、锁紧垫片、夹紧块、开口销等,以防止紧固件松脱;
2、缓冲装置 以减弱机械的冲击力;
3、防过载装置 如保险销(超载时自动切断的销轴)、易熔塞、摩擦离合器及电气过载保护元件等,能在设备过载时自动停机或自动限制负载;
4、限位装置 如限位器、限位开关等,以防止机器的动作超出规定的范围;
5、限压装置 如安全阀等,以防止锅炉、压力容器及液压或气动机械的压力超限;
6、闭锁装置 在机器的门盖没有关好或存在其他不允许开机的状况,使得设备不能开动;在设备停机前不能打开门盖或其他有关部件;
7、制动位置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能自动迅速地使机器停止转动,如紧急闸等;
8、其他保护装置 如超温、断水、缺油、漏电等保护。
(四)要装设各种必要的报警装置。当设备接近危险状态,人员接近危险区域时,能自动报警,使操作人员能及时做出决断,进行处理。
(五)各种仪表和指示装置要醒目、直观、易于辨认。
(六)机械的各部分强度应满足要求,安全系数要符合有关规定。
(七)对于作业条件十分恶劣,容易造成伤害的机器或某些部件,应尽可能采用离机操或遥控操纵,以避免对人员伤害的可能性。
三、良好的作业环境条件
要为设备的使用和安装、检修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如设备所处的空间不能过于狭小,现场整洁,有良好的照明等,以便于设备的安装和维修工作顺利进行,减少操作失误而造成伤害的可能性。
四、加强维修工作
要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除了要设计、制造安全性能优良的设备外,设备的安装、维护、检修工作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移动频繁的采掘和运输设备,更要注意安装和维修工作质量。

在进行机械设备维修时各应做好哪些相应安全措施
答:9. 检修设备前,应确认设备已断电并由专人监护,清除机械上部和内部的垃圾、废物、高温物体等,防止在维修过程中掉落造成伤害。同时,清除下方的积水,拆除密闭装置,确保作业点空气流通,无有害气体聚集。10. 调试或运行机械设备时,应制定安全措施,并疏散无关人员。启动时应按照设备规定的顺序进行,大型...

机械伤害预防措施
答:机械伤害预防措施如下:(1)、操作各种机械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能掌握该设备性能的基础知识,经考试合格,方能上岗。上岗作业中,必须精力集中,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2)、操作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而且要空车运转一下,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3)、机械设备在...

机械伤害事故预防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2、项目部必须制订起重机械操作规程和设备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3、建筑起重机械应配备持建筑特种作业物料提升机操作工上岗证的人员,并由专人负责操作。4、每班作业前,应检查钢丝绳、离合器、保险棘轮、传动滑轮等,确认安全可靠,方准操作。5、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时人体遭受触电...

避免机械事故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机械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部位是手,因为在劳动中手接触机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头部。当发现有人机械受伤时,即使及时紧急关闭设备,由于设备的惯性,受害者仍有可能重伤甚至死亡。为防止机械伤害,一般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维修机械必须严格执行挂牌上锁、断电、上锁,悬挂禁止合闸警示牌。机械动力切断后,工作前...

防止机械伤害五条规定是什么
答:各种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可靠。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消防不安全因素,如机械处于危险状态,应立即采用措施进行稳定,防止事故扩大,避免更大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 ...

如何防止机械伤害
答:机械设备必须装设合理、可靠、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1)对于作旋转运动的零、部件应装设防护罩或防护挡板、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装置,以防发生绞伤。(2)对于超压、超载、超温、超时间、超行程等能发生危险事故的部件,应装设保险装置,如超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安全阀、温度限制器、时间断电器等,防止事故的...

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答: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造成的伤害。常用机械设备:各种旋转切割和研磨设备、钻孔设备、手持电动工具、自动焊接机、卷板机、剪板机、压缩机以及手锤、手锯、撬棍、钳子等工具。在使用这些设备和工具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不注意,机械伤害会高频率发生,有的会对人造成严重伤害。

机械伤害预防措施
答: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造成的伤害。常用机械设备:各种旋转切割和研磨设备、钻孔设备、手持电动工具、自动焊接机、卷板机、剪板机、压缩机以及手锤、手锯、撬棍、钳子等工具。在使用这些设备和工具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不注意,机械伤害会高频率发生,有的会对人造成严重伤害。

如何避免设备导致的伤害?简答题
答: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有:1)检修机械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禁止合闸警示牌和设专人监护的制度。机械断电后,必须确认其惯性运转已彻底消除后才可进行工作。机械检修完毕,试运转前,必须对现场进行细致检查,确认机械部位人员全部彻底撤离才可取牌合闸。检修试车时,严禁有人留在设备内进行点车。2)人手...

检修过程中的危害因素有哪些
答:4.手锯锯割时,用力要适度,防止断锯条时用力过猛而碰伤;5.锉刀、螺丝刀等手柄应安装牢固,没有手柄不准使用,锉削时防止过力;6.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衣服和袖口应扣好,工作中应戴手套;7.不准靠近转动机械的靠背轮工作。如:在给水泵、送引风机附近工作时,要特别注意转动机械,以防伤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