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谋杜断”说的是哪两个人?这两个人之间有什么关系?

作者&投稿:一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房谋杜断是指哪两个人?~

房谋是房玄龄;杜断是杜如晦。两人是唐太宗时期著名的两位宰臣。

房谋杜断 唐太宗(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一个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一个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那时,唐朝开国未久,许多规章典法,都是他们两人商量制订的。人们把他们两人并称为“房、杜”。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说: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这时候,唐太宗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在当时看来,房、杜二人同心辅政,是合作得非常协调的,所以人们称赞他们“笙磬同音,惟房与杜”。 “笙磬同音”,原是《诗经》中的一句,这里借来比喻两个人彼此齐心协作,好象笙、磬两种乐器和谐地合奏一样。

历史上的房谋杜断指的是唐朝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两个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得力助手,因为房玄龄善于出计谋,但不能决断,而杜如晦擅长决断。因此李世民便以房谋杜断来比喻这两个人齐心协力,共同辅佐大唐江山。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两个人具体有什么事迹。

房玄龄是太宗时期名臣,属于进士出身。李渊晋阳起兵之后,房玄龄投靠秦王李世民,是秦王府的重要谋臣。玄武门之变以后,房玄龄更是居功甚伟,成为了丞相,协助黄帝处理政事。房玄龄在当丞相期间,不分尊卑贵贱,任用贤人。房玄龄病重以后,李世民更是每日派人给他送去宫廷御膳,两个儿子也被册封了官职。之后,房玄龄与世长辞,享年70岁。可惜,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因为娶了高阳公主,两个人意图谋反,被双双处死。而整个房氏家族也受到牵连,房玄龄配享太庙的待遇也被取消。

杜如晦出生于西安,人生轨迹和房玄龄极为相似。杜如晦先后跟随李世民平定陇西薛举叛乱,后来又平定王世充和窦建德叛乱。为李世民出谋划策,是他的左膀右臂。玄武门之变以后,杜如晦更是成为首席功臣,官至丞相。公元前630年,杜如晦病逝,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行第三。

这两个人都是唐太宗时期的名臣,并且留下了不少君臣相处的佳话。相比较而言,房玄龄生前显贵,身后却被儿子拖累,可以说是没能善始善终。



房玄龄和杜如晦的辅佐。二人都是王佐之才,朝中大事李世民拿不定主意的都会与二人相商。杜如晦的作用甚至要大于房玄龄,他为李世民讲解事情时,几十年如一日的耐心也令李世民对他非常敬重。
才气初显,获李世民赏识
杜如晦年少时就极为聪慧,在历史,文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做过县尉,但不知什么原因辞官回家。后来到了秦王李世民府中任职。
李世民府中贤才很多,引起了太子李建成的注意,害怕李世民手下人才太多,威胁他太子的地位。李建成向唐高祖李渊提议,将秦王府中的门客派到外地任职。本来杜如晦也在外派名单之中,多亏了另一位唐朝的名相房玄龄,他对李世民说:秦王府中的人才很多,但唯有杜如晦有王佐之才。秦王你要是想要偏安一隅做个王爷,那么就任由杜如晦被外派。但是您要是想以后经略天下,那么杜如晦这个人你一定要想办法将他留下。李世民自然不甘心做个有名无权的相爷,就向李渊上书留下了杜如晦。恐怕李世民也没想到,他留下杜如晦是他一生中最正确的决策之一。
“玄武政变”助李世民夺得皇位
杜如晦跟着李世民四处平定叛乱,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李世民在朝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这引起了太子李建成的嫉妒,计划除掉李世民。李建成深知李世民是因为房玄龄和杜如晦帮他出谋划策才能屡立战功,就再次上书李渊将他们两个调离长安城。
看着李世民势力逐渐强大,李建成为了保住太子的位置,就去拉拢尉迟恭,遭到拒绝后怕事情败露,派人刺杀尉迟恭。没成想又失败了,看来李建成没当上皇帝也是有原因的,真的是干啥啥不行。就上书李渊将尉迟恭打入了大牢。李世民想办法将尉迟恭捞了出来,尉迟恭就拜入李世民麾下。尉迟恭巧合之下听到李建成又要对李世民下手,就将消息告诉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劝李世民先下手为强。李世民念及和李建成的兄弟之情,犹豫不决。每当这时他就想起房杜二人,让尉迟恭带着自己的佩剑秘密将二人召回京城。在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建议下,李世民下定了决心发起“玄武政变”,将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诛杀。之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杜如晦被任命为太子左庶子。
“房谋杜断”,辅佐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
李世民登基后,每当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就会和房玄龄、杜如晦商量。房玄龄经常给李世民提出数个建议,李世民看着这么多建议是在是不知道哪个最好。这时杜如晦就给他一一讲解,分析每个建议的利弊,帮助李世民做出选择。这就是说人们口口相传的“房谋杜断”。
杜如晦不仅为李世民出谋划策,还兼任吏部尚书,总管官员的选拔。这可是极为重要的职位,杜如晦在职期间,尽心尽力,凡是重要的官员任免都要亲自过问。这也使唐朝的官员都能胜任自己的岗位,开创了“贞观之治”。

房谋杜断
唐太宗(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一个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一个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那时,唐朝开国未久,许多规章典法,都是他们两人商量制订的。人们把他们两人并称为“房、杜”。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说: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这时候,唐太宗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在当时看来,房、杜二人同心辅政,是合作得非常协调的,所以人们称赞他们“笙磬同音,惟房与杜”。
“笙磬同音”,原是《诗经》中的一句,这里借来比喻两个人彼此齐心协作,好象笙、磬两种乐器和谐地合奏一样。

“房谋杜断”说的是房玄龄与杜如晦,他们俩都是唐太宗朝的宰相,也是李世民登位时的左膀右臂。
典故则出自《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房玄龄擅长出谋划策,杜如晦擅长当机立断。在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望采纳!

房谋说的是房玄龄,杜断说的是杜如晦。两人同为宰臣同心济谋,因为他们两人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

玄武门之变前夜,如果房玄龄和杜如晦不回秦王府会不会被杀呢?
答:也就是说,想依靠正常的夺位程序和手段,已经没了任何可能。父亲支持哥哥,文官支持哥哥,武将宣布中立。自此,李世民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夺位,唯一的机会就是不按常理出牌,用铁血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要发动这样的政变,自然少不了谋士,少不了智囊。问题在于,上哪儿也找不到比房谋杜断更好的谋士了。

秦国十大丞相排名
答:但终究无法同四人相提并论。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绝非哪个人或哪几个人的力量,正如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一样,贤君备出,自然良将云集、功臣无数。如果六世中有一个昏君,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良臣遇贤主,不是一个良臣,也不是一个贤主,绵绵不绝,终成大业。

患了嫉妒情结的男女为什么常被说成是在“吃醋”?有什么说法?
答:大家都知道房玄龄是唐太宗时的著名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智谋过人神机妙算,和杜如晦合称“房谋杜断”。可你不知道的是,房玄龄是严重的“妻管严”,畏妻如畏虎,居然有一次因为怕老婆不敢回家,最后还是皇上派人给送回去的。皇上想治治他老婆,就让她在给房玄龄纳两个妾和一坛毒酒之间做选择,哪知房夫人...

如何形容两个人很合得来?
答:天作之合 【拼音】[tiān zuò zhī hé ]【解释】上天成全的婚姻(多用作新婚的颂词)。【近义词】秦晋之好、房谋杜断、终身大事 【反义词】乱点鸳鸯、仇人相见、狭路相逢 出自:《诗经·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译文:上帝在天明察人世间,文王身上天命...

问一个4字成语,发生在古代中国。有两个人是朋友,一个擅长言辞,一个擅长...
答:潘文乐旨 pān wén lè zhǐ 《晋书·乐广传》:“广善清言而不长于笔,将让尹,请潘岳为表。岳曰:‘当得君意。’广乃作二百句语,述己之志。岳因取次比,便成名笔。时人咸云:‘若广不假岳之笔,岳不取广之旨,无以成斯美也。’指美好文章的文辞与意旨。

曹操生在唐朝这种太平盛世会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先说我这是纯粹的手打 自己的看法分不分的无所谓 全当是聊天了 曹操 虽然说 乱世之枭雄 治世之能臣 所谓时事造就人 从本质上说 曹操虽然为曹丕代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其一生对汉朝终有一丝顾恋 但凡是露出一点野心 以李世民同志那杀兄弑弟的人 多杀一个隐患又有何妨 再说下唐朝 唐朝房谋杜断 ...

小房子的结构小房子的结构是什么
答:引瞿秋白《乱弹·英雄的言语》:“说着这种话去当绅商大人的小老婆,或者住‘小房子’倒很时髦的。”三、网络解释小房子(弗吉利亚·李·伯顿所著手绘本读物)《小房子》是2010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书籍,由维吉尼亚·李·伯顿编写。关于小房子的成语小子后生马上房子小范老子房谋杜断小家子气先小人,...

房谋杜断。意思。讲的是哪两位古代人物。有何故事。
答:房谋杜断 唐太宗(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一个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一个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那时,唐朝开国未久,许多规章典法,都是他们两人商量制订的。人们把他们两人并称为“房、杜”。《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说: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

"房谋杜断"指的是谁吖~!~!
答:房谋杜断 唐太宗(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一个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一个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那时,唐朝开国未久,许多规章典法,都是他们两人商量制订的。人们把他们两人并称为“房、杜”。《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说: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

房谋杜断的主人公是谁
答: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在当时看来,房、杜二人同心辅政,是合作得非常协调的,所以人们称赞他们“笙磬同音,惟房与杜”。“笙磬同音”,原是《诗经》中的一句,这里借来比喻两个人彼此齐心协作,好象笙、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