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中学的办学历程

作者&投稿:宗圣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焦作市人民中学办学历程和历史!速回!急用呀!~

1950年3月,人民中学前身——焦作矿区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建立;

1956年改为焦作市干部业余学校;

1969年成立焦作十三中;

1984年,我校普通高中改为焦作市第二职业高中;

1994年5月,第二职高改为焦作市印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00年,十三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职高部被合并,成为纯初中。
2008年,学校在各项艰难的条件下完成搬迁,成立人民中学

公立一个,桥头中学,私立有光明学校,光辉学校,石竹学校

1956年9月,桥头中学诞生,校舍在原“桥头农职学校”旧址(东桥市),负责人是李光汉。第一届招生112名,教师3人。  1957年9月,新建桥中校舍(3个课室,1个老师办公室),校址迁往光明路,饭堂仍在东桥市。新增2名教师。  1958年,陈达群任桥中第一任校长,并在师生中发展中共党员。同年秋,招收新生2个班。  1959年,桥中第一届学生毕业,大部分学生升入高中,考上莞中高中部的有16人,升入师范的有20人,并有多人考上省、市中专、技校。  1960年,桥头中学成立第一届党支部,陈达群任党支部书记。  是年,黎祝龄任校长,第二届毕业生全部升入高中。   1961—1962年,桥中师生共同过艰苦生活,坚持工作和学习,度过经济困难时期。  1963年,桥头中学两校区合并,全部师生搬入新校区(光明路)。  1963-1966年上半年, 桥中师生到惠阳附近的潼湖种田几十亩,学校被县评为“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1966年下半年,桥中卷入“文化大革命”漩涡,大部分教师被批斗,桥中成了“文革”重灾区之一。  1968年,桥中创办高中班。  1969年,湛潮泰任校长。桥中扩建运动场地。  1971年,刘荫就任校长。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桥中各方面走上正轨。1971年,刘荫就任校长。  1978年,谢沛生任校长。1980年,桥中停办高中班。  1981年,莫锡灿任副校长,主持全面工作,1982年任校长。  1982年,桥头区拨巨款在桥中兴建校舍兼办公大楼2座。  1985年秋,区委书记莫浩棠、桥中校长莫锡灿等人到香港访问旅港校友,并在香港成立了“桥中旅港校友筹委会”。同年秋,办起了职业高中。  是年,桥头区拨款10多万元在桥中兴建教师饭堂、课室和实验室。市政府授予桥中“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是年,桥中在全市中学生游泳比赛中荣获团体总分第二名。  1986年,桥中荣获市首届少先队大检阅二等奖。  是年,桥中考上重点中学的总人数居全市同级中学前列,是年,桥中被东莞市评为“普教系统先进单位”,光荣出席惠阳地区“普教系统先进单位”代表会议。  是年12月12日,桥中举行建校30周年庆典;14日召开庆祝大会,各届校友参加庆祝活动。曾任桥中校长的湛潮泰赠送图书300册。  1987年,桥中重建。  1988年,桥中被评为“东莞市普教系统先进单位”。  1989年,桥中被市评为“广东省普教系统先进单位”。  1989-1991年,桥中连续三年被评为“东莞市校园‘三化’建设先进单位”。  1991年,桥中初三级升学考试平均分居全市同类学校第二名。   1992年8月,罗柱洪任校长。同年,初三级升学考试平均分居全市同类学校第一名。  1993年,桥中初三级升中考试,平均分居全市同类学校第一名。  1995年,桥中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1998年1月,市人民政府授予桥头中学“文明单位”称号。  1999年7月,桥头中学与桥头高级中学合并,罗柱洪任校长。  2003年9月,吴雅清任校长。  2004年9月,桥中社会实践课题《梦萦家乡十里长廊》获省二等奖,并编入广东省高中综合实践课本。  2005年,镇政府进一步推进联合办学,第一期工程拨款2000多万元,对桥中进行扩建和改造,并添置和改善教学设备设施。  2006年2月,桥头中学与文德中学合并,由沈样忠担任校长。  2006年10月,桥头中组织创办市“英语特色学校”展示活动。  2006年12月10日,隆重举办桥头中学50周年校庆活动。  2008年4月,桥头中学被评为“东莞市科普特色学校”。  2008年12月,桥头中学被评为“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