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借款与受贿?如何区分借款行为与行贿受贿行为的关系是什么

作者&投稿:禤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么区分借款与索贿~

法律分析:(一)考察主体双方地位关系。
民事借贷关系有如下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双方一般为平等民事主体;二是具有明显的民间互助互利性。
而“借款”型受贿犯罪中,借贷双方往往具有某种职务或业务上的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或具有特定关系里的地位差别。
(二)考察主体双方交往情况。
民间借贷,往往是在亲朋好友间进行,双方往往保持有日常交往和接触,或者有经济上的来往。
如果双方关系一般,日常很少往来甚至是初次交往,出借方就慷慨解囊,尤其在借款数额较大且没有打借条的情况下,其正常民事借贷的说法就值得怀疑。
(三)考察出借方是否请托借入方利用职务便利为其谋取利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一、以借款名义收受贿赂行为的认定
以借款名义刑受贿之实的情况非常复杂,司法实践中,一般应通过以下情况予以分析辨别:
1、借款是否建立在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之上,这是确认借款行为性质的前提。如果国家工作人员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无论他人借款给国家工作人员是出于帮助,或者希望国家工作人员今后利用职务和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都不能认定为受贿。
2、从借款的真实意图上看,即借款人是否出于真实的借款目的,有借有还,只要借款人具有归还的目的,就不属于受贿。
3、借款行为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即加宽的实现是因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否则,请托人就不会把款借给国家工作人员。
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才能认为是通过借款形式进行受贿。
二、以借款为名索取财物的,应认定为索贿
司法实践中,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借为名向他人索取财物的,应当认定为受贿。在具体认定时,不能仅仅看是否具有书面借款手续,应当根据以下因素综合判定:
1、有无正当、合理的借款事由;
2、款项的去向;
3、双方平时的关系如何,有无经济往来;
4、出借方是否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其谋取利益;
5、借款后有无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
6、是否有归还的能力;
7、未归还的原因。
从以上七个方面可以归结通过借款方式达到受贿和索贿目的的行为方式,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具有相互印证的作用。

我向他人借款十万元,未立任何字据,只是口头协议。此人与我有业务上的联系,但我未在业务上给予其好处,请问如何区分借款与受贿?我国《刑法》上规定的行贿行为是指,为谋取不正当的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以钱财的行为。受贿行为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者企业、公司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根据你说的情况,你主要是想问你的这种做法是否构成受贿行为。由于你没有说清楚是否是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现在我们以国家工作人员回答。《刑法》规定的受贿罪的客体要件是国家公务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受贿罪是一种以权换利的行为,根据这一立场,只要公务人员接受、索取与职务有关的不正当报酬,就构成受贿罪。其次、其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务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贿赂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具有关联性,其是指行为人具有某种职务,才可能向他人索取贿赂,他人才向其提供贿赂。受贿行为表现为索取或者收受贿赂。再次,索取贿赂只需要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就成立受贿罪,不要求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的只有为他人谋取利益才成立受贿罪。在区分受贿罪与取得合理报酬、接受正当的馈赠上应从以下几点进行判断:一、看接受方与提供方是否有亲友关系;二,看提供方是否有求与接受方的职务行为;三、看接受方是否许诺为提供方谋取利益;四、看接受的财物数量和价值,五;看接受方是否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六、看有无正当馈赠或借款的理由;七,看接受与提供的方式是否有隐蔽性等等。对于是否构成受贿的问题要从多方面结合来进行判断。

本案王某的行为是借款还是受贿
答:虽工程竣工后长达二年仍未还款,但借据仍在张强处,张可随时主张权利,其借款性质仍未转变为口头约定的应分得的款项。因此,本案属民间借贷性质,王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第二种意见认为:、王和中在主观上有收受贿赂的故意,客观上实施收受贿赂的行为(借款5万元)只是双方未在一起结算,没有说明借款就是...

借款长期未还是受贿吗?
答:长期借款不还 ,不属于受贿 ,但是,如果是借的公款 不还 ,那就是占用公款,如果是借的私款长期不还 ,那就属于耍赖 ,就是一种品德方面的问题,就会受到社会的谴责。

行政人员向朋友借钱买车,有偿还能力,会被认定为受贿吗?
答:其次要判断债权债务关系是否符合正常的市场交易规则,注意审查双方订立合同的本意,判断国家工作人员职权因素对借贷关系成立与否以及利率高低之间的关系,依法打击以“借贷”之名行贿赂之实的行为。没有本金被侵吞的风险,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出借资金给他人,他人根本不需要借贷资金的,他人给予国家工作...

送礼说成是还借款算不算受贿
答:送礼说成是还借款不算受贿。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生活中普通的借款不能视作行贿受贿。所以送礼说成是还借款不算受贿。受贿一般指当事人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我国《刑法》对于受贿罪的相关规定如下: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受贿的钱用于还借款
答:侦查机关甄别受贿和借贷一般从以下方面进行:一、“借贷理由”是否充分?正常情况下的借贷是因借贷人急需购物或办理某一事项缺少资金才发生的,而以借贷为名的受贿人一般并没有需要借贷的事项,而且受贿人在接受他人钱物的时候,其家庭、个人往往还有着数倍于其所谓借贷金额的存款,或收受贿赂后存放起来数年...

什么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如何界定以借为名实
答:要认定“名为借贷,实为贿赂”,证据上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出借方是否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其谋取利益;借款方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其谋取利益。有无正当、合理的借款事由;款项的去向;有无还款期限约定,借款后是否有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是否有归还的能力;有无第三人在场(如果行贿...

向管辖范围内的商人借钱两年后还回了算受贿吗
答:三是借款去向与借据中反映的用途不一至的。犯罪嫌疑人借款后,钱的去向不合理,当时说的借款是因何而借,借去做什么,钱是如何“借”到手的,钱款最后用在了什么方面,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情理,才能认定借款的合法性。否则,行为人受贿的事实就难以查证。如以子女上学缺钱为由借款,但借款没有用于子女...

中央关于公职人员借贷规定
答:则可能认定为受贿。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九十条 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的钱款、住房、车辆等,影响公正执行公务,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通过民间借贷等金融活动获取大额回报,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借款还了,还能认定是受贿吗
答:借款和受贿,两者有区别的,如果你借给别人钱,人家还你钱,这不是受贿,相反,是变相的借款,那就另当别论。

公司受贿怎样处理,单位受贿罪与受贿罪的界限
答:二、如何区分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 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在客观行为表现、犯罪对象和主观方面有相同之处。但两者亦有以下不同:(一)犯罪主体不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是从一般受贿罪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的罪种,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犯罪构成标准。其受贿犯罪主体范围是指:(1)公司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