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谱和五线谱都是近代由西方传入的,我国古代的乐师用什么来记谱呢?

作者&投稿:寸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乐谱并不是西方的简谱和五线谱,而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古琴文字谱——《碣石调·幽兰》。

它大约是唐代早期的一个手抄本,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现在保存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谓的“文字谱”,就是用文字来记录每一个音的弹法,比如说“耶卧中指十上半寸许案商,食指中指双牵宫商”,即表示用左手中指按在古琴第二弦十徽以上半寸左右的地方,右手的食指、中指以“牵”的手法连拨一二弦,共得四声。

这样的记谱方式能够用弦序、徽位来表现出一个音的音高,但是另一方面,它没有办法精确表现出乐曲的快慢节奏,而且这种记录方式也太过冗长,不利于音乐的保存和流传,所以到了唐代,就出现了曹柔所发明的古琴“减字谱”。

所谓的减字谱,就是将文字谱中涉及的手法、弦序、徽位浓缩成一些符号,并将其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近似于汉字的记谱方式。

比如左下图的符号表示的就是右手食指用“挑”的指法弹三弦,同时左手大指按住三弦,从高往低下滑到十徽八分的地方出声。这样的记谱方式相对于文字谱来说固然简便得多,但是仍然没有办法表现出精确的音乐节奏。当然,它也有好处,这种不精确给后世的古琴家提供了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使一首乐曲始终处在具有一定自由度的流变之中;但就其弱点而言,我们就不可能真正还原乐曲创作者的演奏状态了。

在中国古代音乐中,另一种主要的记谱方式是广泛运用于各种民间音乐的“工尺谱”。

所谓的“工尺”是音高的标志,近代常见的工尺谱一般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字样作为表示音高的基本符号,可相当于sol、la、si、do、re、mi、fa(或升fa)、sol、la、si。

如果需要表示比“乙”更高的音,则在“尺、工”等字的左旁加“亻”号;如果需要表示比“合”更低的音,则在“工、尺”等字的末笔曳尾。与古琴减字谱不同的是,工尺谱是有节奏标记的,这就是所谓的“板眼”。“丶、×、○、●、△”等都是表示节拍的板眼符号。

“板”一般代表强拍,而“眼”代表弱拍,板眼有散板、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加赠板的一板三眼等形式。尽管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工尺谱可以“翻译”成简谱,但是很多戏曲家和戏曲爱好者仍然偏爱采用传统的工尺谱。



使用古琴文字谱来记谱,这种曲谱比前两者都要早,而且很早就有文字记录。

一种是律谱系统,它按照音律音名记载有对应音高,并用辅助符号表明节拍;另一种是文字谱系统,它用文字描述演奏乐器时的指法,进而用规定的演奏动作还原音乐。

使用宫,徵,商,羽,角,清角,变宫,工,上,五,尺,工,合、六,一。

简谱是中国人发明的

求五线谱和简谱的区别,希望各位知道的朋友不要吝啬,越详细越好!_百度...
答: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在1882年这种记谱法传入日本,1904年再由沈心工等传入中国。1904年沈心工编著出版的《学校唱歌集》是中国最早自编的一本简谱歌集;之后逐步普及到各地...

五线谱和简谱有啥区别
答:五线谱和简谱的区别为:形式不同、起源不同、用途不同。一、形式不同 1、五线谱:五线谱通过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2、简谱: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级来记载音乐。二、起源不同 1、五线谱:五线谱发源地是...

什么是五线谱?哪国发明的?
答:属于运用最广泛的乐谱之一。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它的历史要比数字形的简谱早得多。在古希腊,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声乐。到了罗马时代,开始用另一种符号来表示音的高低,这种记谱法称为“纽姆记谱法”。五线谱主要服务于键盘乐器,熟识五线谱是键盘手进行出色演奏的基础。

什么是五线谱什么是简谱
答:五线谱是把乐谱标记在五条平行横线上的一种记谱方法。比如:简谱是一种简易的记谱法,通常是用数字1、2、3、4、5、6、7分别代表do、re、mi、fa、sol、la、si 七个唱名。比如:

五线谱最先出现在哪个国家
答:五线谱最先出现在哪个国家:五线谱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它的历史要比数字形的简谱早得多。在古希腊,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声乐,歌词发音的高低长短是用A、B、C等字母表示的,到了罗马时代,开始用另一种符号来表示音的高低,这种记谱法称为“纽姆记谱法”,这就是五线谱的雏形。“Neuma”源自希腊语,...

五线谱与简谱的区别?
答:买本教材看看,区别就是表记符号不一,五线谱音域表示比较全面。

简谱是由谁发明的
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兴起新式学堂,其中的学堂乐歌课直接效法日本的音乐教育,也沿袭了日本使用简谱的做法。在许多中小学里开设唱歌课。当时的唱歌教材,以我国音乐教师填词的日本歌曲居多,其中五线谱,也有简谱。简谱大概就是这个时候由日本传入我国的。1903年,留学于日本东京音乐学校的曾志忞在留日江苏...

五线谱是谁发明的?
答:17世纪,四线谱又被改进为五线谱,经过300年的逐步完善,现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公用的音乐记谱法。 五线谱传入中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1713年的《律吕正义》续编,书中记述了五线谱及音阶、唱名等。五线谱在中国逐步流传和使用,则于19世纪中叶以后随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及新学的兴办而有所推 ...

为什么我国的记谱法没有流传出去,而西方国家的五线谱至今都被世界广泛使...
答:2、那么,如果我国民乐用五线谱,是不是就能很好的保存下来了呢?答案是:错。西方音乐用五线谱是可以大致还原乐曲原貌的,这是西方音乐的特点。但是中国民乐的特点,目前没有任何乐谱能完美还原。我自己是学竹笛的,我就以竹笛为例,现在都用简谱,你如果没有正式老师教,又没有音频视频的情况下,即使把...

乐谱分类
答:18世纪定型并沿用至今。在中国,五线谱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1713年的《律吕正义》续编中,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和新学的兴起,五线谱在19世纪中叶以后在中国逐渐普及。除了五线谱,16世纪的意大利和英国曾使用六线谱和七线谱,主要用于管风琴。20世纪初,有人尝试改革和多线谱,但未能广泛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