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日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逯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文化遗产日是什么意思

文化遗产日一般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保护文化遗产的节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文化遗产日的确立是为了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文化遗产日是什么来的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联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为“四鸟绕日”金饰图案。图案中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的太阳,呈现出强烈的动感,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十二道太阳光芒与四鸟的“十二”与“四”是中国文化经常使用的数字,诸如十二个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等,表达了先民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而整体完美的圆形图案寓意民族团结、和谐包容,圆形的围合也体现了保护的概念。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

TheGreatWall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东起渤海湾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1.2万余华里,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治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长城。秦统一中国后,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建成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到了明代(1368年至1644年),在旧有的基础上逐渐改建成如今的面貌。万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故宫

ImperialPalaceoftheMingandQingDynasties

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后经多次重修与改建,仍保持原有布局。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周围宫墙高10余米,长约3公里,四脚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豪华,布局开阔对称,内外装饰壮丽辉煌,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莫高窟

MogaoCaves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俗称千佛洞,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以后历代相继凿建。洞窟分上下五层,高低错落,依次排列,南北长1600多米。其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柱窟和覆斗顶窟。现存已编号洞窟492个,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3000余尊,唐、宋木构建筑5座。1900年于藏经洞发现西晋至宋代经、史、子、集各类文书绘画作品5万余件。莫高窟集建筑、绘画、雕塑于一体,是我国内容最丰富的石窟艺术宝库。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秦始皇陵

MausoleumoftheFirstQinEmperor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现存墓封土高40米。陵园布局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约2.5公里,外城周长约6.3公里。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发现。现已挖掘四个坑,面积共2.5万余平方米。能内丛葬大量与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战使用的各种兵器。出土文物达万件之多。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ZhoukoudianRuinsofPekingMan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1927年开始发掘,洞内曾发现3个完整的头盖骨和一些残骨,是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化石的发现地。山顶洞人代表一万多年前新人的类型,是研究人类进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建国以来,又陆续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打制石器和用火遗迹等新材料,是研究人类发展史和中国原始社会史极其珍贵的资料。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

TheMountainResortanditsOutlyingTemplesinChengde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又称“承德离宫”、“热河行宫”。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至乾隆五十五年(1703-1790年)。占地560余万平方米,建筑物达110余处,为清代帝王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周围环绕长10公里的石砌宫墙。宫殿区分正宫、东宫、松鹤斋、万壑松风等四组建筑。正宫的澹泊敬诚殿全为楠木结构,各种大典均在此举行。是我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孔府、孔庙、孔林

TempleofConfucius,CemeteryofConfucius,andKongFamilyMansioninQufu

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孔庙为我国最早、最大的祭祀孔子的祠庙。占地约10万平方米,殿堂466间。主要建筑物有金、元两代的碑亭、明代建造的奎文阁和清代重修的大成殿。孔府与孔庙毗邻,为孔子后裔直系子孙衍圣公住宅。孔林为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立有历代颂扬孔子的碑刻。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西藏布达拉宫

ThePotalaPalaceinLhasa

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我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传佛教名寺。海拔3000多米。为纪念唐朝文成公主和西藏松赞干布的婚事而兴建,已有1300多年历史。宏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建筑依山垒砌,宫殿高13层,达117米,全由花冈石砌成,飞檐金顶,雕梁画栋,气宇非凡,是西藏最珍贵的宗教、艺术和文化宝库。内有宫殿、佛堂、习经室、寝宫、灵塔殿、庭院等。全部建筑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气势雄伟,体现了藏式建筑的鲜明特色和汉藏文化融合的一些风格。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11月与2001年12月,大昭寺和罗布林卡作为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的扩展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哪一天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答:同时,要加快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此外,还要安排专项资金,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总之,文化遗产日是提醒我们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日子,通过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我们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提高人民...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什么?活动具有哪些特点?
答: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通知》。根据该通知,今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物赋彩全面小康”,主场城市有关活动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举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

我国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
答: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是6月11日。拓展知识:文化遗产日是为了加强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增强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而设立的一个文化宣传活动日。这一天,政府和社会各界会举办各种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并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拥有丰富的...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什么时候
答:1、文化和兹然遗产日莱历于文化遗产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渡重视和战略远见。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2、...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日是什么时候?
答: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日: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中文名:世界文化遗产日 依 据: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时 间:2005年12月22日 目 的: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根据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规定,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文化遗产日”。

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文化遗产日内容介绍
答:1、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2、文化遗产日,从2006年起设立。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住房城乡建设部,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从2009年国家文物局创设主场城市活动机制以来,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国家...

中国文化遗产日是每年的什么时候
答: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一天的设立源于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自2006年起,我国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旨在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

文化遗产日是几月几号
答: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冯骥才就提出:希望中国也像欧洲一些国家那样,确定一个“文化遗产日”。2005年12月,我国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是几月几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的由来文化...

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
答: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自2006年起,中国国务院确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到了2017年,这一日子被重新命名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旨在突显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增强全球华人,尤其是海峡两岸同胞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加强...

世界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
答:1. 世界文化遗产日是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2. 中国政府决定从今年起设立“文化遗产日”,以增强全体民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3.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类和非物质类。物质类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非物质类包括口头传统、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等。4. 政府希望通过设立“文化遗产日”,加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