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一个月没上班工资怎么算

作者&投稿:底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疫情期间不上班的工资怎么算?~

第一,单位停工停产,安排职工待岗。

现在大家最关注的就是这些问题。由于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很多企业是要求2月10日才开始上班,有的地方甚至到2月17日以后。


没有上班这一段时间,按照国家《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要求,非劳动者原因导致企业停工停产的,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待遇正常发放。这是有法律明确规定的。如果待岗时间超过一个月,用人单位还没有恢复生产的,如果安排了职工参与劳动支付的工资待遇就不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水平。如果没有安排职工劳动,一般按照各地的规定发放生活费。上海市的生活费发放标准就是最低工资,像山东省只是发放不低于70%的最低工资,而青岛市是发放不低于80%的最低工资。即使待岗,用人单位给职工缴纳的五险一金都需要正常缴纳。需要明确的是,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应当是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的月均值,但是不得低于60%的社平缴费基数工,不得高于300%的社平缴费基数。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国家对防疫期间生产困难的企业坚持不裁员、少裁员,可以返还用人单位上年度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同时。对于因疫情生产经营陷入困难,恢复生产有望的企业,最高可以返还上年度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六个月总额的50%,包含职工个人缴纳部分。另外国家还推出了一系列减税政策,社会保险费和税费缓交政策,贷款优惠政策。这样能够大大减轻企业负担,保证企业的现金流。
第二,职工因疫情防控被隔离的。

一些地区要求省外返工人员需要自行或者单位安排隔离14天,省内市外返工人员自行隔离7天,有的职工是密切接触者也被要求隔离观察。
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各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资报酬。所以被隔离期间,单位工资应当正常发放。
第三,职工因新冠病毒肺炎或者其他疾病患病治疗期间。

这实际上是属于病假,又叫做医疗期。按照《企业职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病假期间的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一般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各地有详细规定的,参照各地规定执行。


病假的时间,根据劳动者在工作单位工作的时间长短和工龄长短确定,一般最短不低于三个月,最长不超过24个月。
休带薪年休假的时间。

由于新冠病毒防控导致职工不能上班,人社部、总工会等部门建议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安排职工通过电话网络等灵活的工作方式在家上班完成工作任务,对不具备远程办公条件的企业与职工协商优先使用带薪年休假,企业自设福利假等各种假期。

按照国家《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有关规定,职工根据工作时间的长短,一年可以休5~15天的带薪年休假。年休假可以分开休,但不得与休息日、法定节假日等假期重复。休假期间,用人单位正常支付工资待遇。

第五,请事假的时间。

一般来说,有些企业会设一些福利假,比如允许职工有特殊情况一个月请1~2天假,不扣工资。这些假期,一般都属于事假,但是工资待遇按照公司规定执行。

正常来说职工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不发放工资待遇是可以允许的。因为,法律没有禁止用人单位在职工事假的情况下不发放工资待遇。一般来说,由于自己感冒咳嗽,但是又不想去医院看病写假条,都可以请事假。但是工资就不能保障了。其实仔细数一下,职工不上班用人单位也发放工资的情况不少。我们要知道单位和职工是利益共同体,只有大家众志成城、共渡难关,才能够让生活越来越好。希望,大家在节后复工上能够和企业共同努力,让我们的生活早日恢复正常。

法律分析:疫情期间不能上班工资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来发放,因隔离没有工作也需要发放生活费,劳动者未获得工资待遇的,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处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
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
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
1、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2、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70%计发;
3、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
4、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
5、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和计算系数确定后,便可计算出病假工资的数额。病假工资=(计算基数/21.75)×计算系数×病假天数。
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疫情没有上班工资怎么算
答:法律分析:因疫情未上班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应按照劳动合同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若职工未提供正常劳动,应按照当地标准发放生活费。法律依据:《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 ...

疫情停工一个月工资怎么算
答:法律分析:因为疫情不上班工资应当按照平时的工资标准来进行正常的发放,没有发放的,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劳动诉讼的方式来要求用单位支付工资,首先劳动者可以先收集在家上班的证据,比如单位发的通知或者劳动者提交的工作内容等证明劳动者实际上班,单位如果没有支付工资可以向劳动监察委员会投诉,投诉未果的情况...

疫情期间不能上班工资怎么算?
答:公司停产时间在30日以内的,公司将按照正常标准支付员工工资;公司停产时间超过30日且员工提供正常劳动力的,公司可按照相关规定给付员工工资,给付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公司停产超过30日且员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公司可按待岗工资支付工资。3、自行隔离导致不能上班 疫情期间,员工返工后进行自行隔离...

因疫情封控在家工资怎么算
答:因疫情封锁在家工资一般是按正常的工资来进行发放,但如果是隔离期结束了之后对当事人仍需要进行治疗的,那么对于此工资就会按照医疗期的有关规定来进行支付,这都是属于合法.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

因为疫情没有上班工资怎么算
答:法律分析:因疫情未上班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应按照劳动合同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若职工未提供正常劳动,应按照当地标准发放生活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二条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

因为疫情导致不能上班工资怎么算
答:【2】疫情期间公司停产导致不能上班:公司停产时间在30日以内的,公司将按照正常标准支付员工工资;公司停产时间超过30日且员工提供正常劳动力的,公司可按照相关规定给付员工工资,给付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公司停产超过30日且员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公司可按待岗工资支付工资。【3】自行隔离导致不能...

疫情期间包月工资怎么算
答:疫情期间员工工资这样计算:1、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月内的,企业应支付职工标准工资;2、超过一个月的,职工正常上班,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3、超过一个月的,职工没有正常上班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

疫情期间,工资怎么算的
答:疫情期间员工工资这样计算: 1、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月内的,企业应支付职工标准工资; 2、超悄判过一个月的,职工正常上班,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 最低工资标准 ; 3、超过一个月的,职工没有正常上班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

疫情期间公司因疫情停工工资怎么发
答: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通常标准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70%-80%,也有个别是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因受疫情影响造成当事人不能在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