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纯真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有感

作者&投稿:秋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周国平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特别喜欢周国平先生的文字,优美的文字中饱含着人生的哲理,每一次读都感到清风徐徐扑面,精神阵阵爽快!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是周国平先生毕生散文精华,全书采用四色印刷、配以大量精美的图片,在完美的视觉体验中感悟生命的智慧。先生说,我唯愿保持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在历尽生活的沧桑后,还能拥有一颗炽热柔软的心、一双明亮的眼睛、依然追求清风明月、依然保留着对美好事物的感怀,依然对美好情感的向往,这就是纯真,如何保持?先生在书中为我们娓娓道来。

1. 生命的意义

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你死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人是唯一寻求意义的动物,没有意义也要创造出意义,于是就产生了哲学、宗教、艺术。然而,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不知道。生命的意义我常常在想,生命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赤裸的来到这个世界体验生活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是否精彩,是否有意义,是否有价值,取决于对生活的态度和认识。

2. 人生的三个觉醒

人在世上生活,必须做选择和决定,也会遭遇疑惑、困难、挫折,皆需要力量的支持,在一切力量中,最不可缺少一种内在的力量,就是觉醒。人生有三个基本的觉醒:生命的觉醒、自我的觉醒、灵魂的觉醒。生命的觉醒,就是要透过这些社会堆积物(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去发现你的自然的生命,牢记你是一个生命,对你的生命保持一种敏感,经常去倾听它的声音,时时去满足它的需要。自我的觉醒就是要负起这个根本的责任,做你自己人生的主人,真正成为你自己。灵魂的觉醒就是透过肉身自我去发现你身上的更高的自我,那个和大我相沟通的精神性自我,认清它才是你的本质。

3. 认识你自己 成为自己

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就是“认识你自己”,哲学家苏格拉底领会了箴言的真谛,他认识自己的结果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世界上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复旦大学教授陈果说认识你自己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东方思想、儒家、世家、道家、一言以蔽之的话,它的思想便是明心见性,要看清自己的心,要看清自己的性情。唯有你明心见性,你才能在自己明鉴心性的基础之上,在自我了解的基础之上,修心养性。有人认为他当然了解自己的性情,性子急的人,碰到事情会比较焦躁;性子缓的人,本来开会迟到了十分钟,既然迟到了,那就迟到更久吧。我们好像很了解自己的心性,其实未必!先生也认为,在世上行走,首先应该成为你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和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正如童话《小王子》所说的那样,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眼睛看不见的,只能用心去发现,愿我们每一个人伴随着生长,越来越了解自己、越来越活成自己,最后成为自己。

4. 当好自然之子

人是自然之子,唯有置身在大自然之中,自然之子的心情才会油然而生,面对山林和大海,你会越来越感到留在城市里的那一点名利多么渺少。现代人为了追寻更奢侈的生活,往往不遵循自然的节奏,总想着今天播种,明天就能收获,事实上,一切伟大作品的诞生,都一定经过一个孕育的过程。美国作者梭罗回归自然,独居瓦尔登湖畔两年多,并将这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用文字记录下来,才有了这内容丰厚、意义深远的作品《瓦尔登湖》,梭罗自己在瓦尔登湖的实践和他的作品中都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张,那就是回归自然,他说:"大多数人,在我看来,并不关爱自然。只要可以生存,他们会为了一杯朗姆酒出卖他们所享有的那一份自然之美。感谢上帝,人们还无法飞翔,因而也就无法像糟蹋大地一样糟蹋天空,在天空那一端我们暂时是安全的。"

5. 恰到好处的爱

爱,无处不在,如何爱?爱,就是没有理由的心疼和不设前提的宽容,爱是一份伴随着付出的关切,我们往往最爱我们倾注了最多心血的对象,凡是正常人,都兼有疼人和被人疼两种需要。在爱情中,我们需要真诚、信任和包容,爱一个人的最好方式是:把他当作独立的个人尊重他,把他当作最亲的亲人心疼他;在婚姻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不要企图改变对方,两口子争吵,多半是因为性格的差异,比如你性子急,我性子慢,你细心,我粗心,还有就是坦白不够,你不说,让我来猜,怎么可能猜得透呢?理想的夫妇关系是情人、朋友、伴侣三者合一的关系,兼有情人的热烈、朋友的宽容和伴侣的体贴。我们需要亲密,但不要无间,人与人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距离,相爱的人也不例外,婚姻之所以是难事,是因为没有了距离感。我们需要适当给予对方空间,自由,彼此成长,这样随着年岁的增长,两个人的生命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肉相连一般地生长在一起了,也就越来越有夫妻相,相濡以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对孩子的爱,首先要有好的家庭环境,父母相爱,家庭和睦,让孩子在爱和快乐的氛围里度过童年,童年快乐,那他的人生就有温暖明亮的底色,可保心理健康,情商良好;其次父母要继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给孩子以心智上的熏陶,同时有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童年,可保人格健康心智发育良好。父母引导孩子的正确目标是,让孩子既能明白公共生活的若干基本准则,培养自制、友爱、仁慈等美德,又能学会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培养自信、勇敢、正义等美德。我们对孩子的爱的无条件的,要做到和善而坚定,和孩子相处,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孩子,最高的境界是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做孩子的朋友不易,让孩子也肯把自己当朋友更难,多少孩子有了心事,首先瞒的人是父母,有了知心的话,最不想说的人也是父母。对于我的孩子,就如先生所说,我愿孩子在因阅历和教养而成熟以后依然天真,我愿我们的亲情历尽岁月的磨难始终纯粹。

6. 面对逆境

生活中,难免会遭遇挫折、失败、灾祸、苦难,这时候,我们要改变心态,不论多么悲惨,都当作命运接受下来,不要去想从前的好日子,那已经不属于你,你现在的使命是在新的规定下把日子过好。《逆商》中有一个真实的故事,1996年5月10日星期五,来自五支探险队的31名登山者在登珠峰时遭遇风暴,数小时后,一些人得以生还,另一些人则不幸遇难,其中甚至包括举世闻名的登山向导。贝克.威瑟斯也倒在雪中不省人事,但数小时后,他从极寒中苏醒过来,凭借着超高的意志力和对家人的向往,他强撑着走向大本营,即使他丢了御寒的手套,即使他意识到他大概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生命期限。万幸的是,他遇见了队友,热水袋和他的顽强的意志让他得救了。作者是保罗.史托兹,作者把面对逆境的人分为三类:放弃者、扎营者和攀登者,放弃者随遇而安、贪图安逸、喜欢逃避和放弃。扎营者也曾经努力,但在他们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成就后,他们便松懈下来,在原地安营扎寨。而攀登者们不光是为了暂时的头衔或者地位,他们清楚而坚定地仰望他们的追求,忍受住诸般苦难,一直往前。人生没有假如,对已经发生的厄运,只有面对它、接受它、做攀登者,才能找到新路。

7. 面对死亡

死是公正的,对谁都一视同仁,死并不孤单,全世界与你为伴。在雪莱的一篇散文中,失明老人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没有时间、空间、年龄、预见可以使我们免于一死,让我们不去想死亡,或者只把它当作一件平凡的事来想吧。”俗话说,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无常和意外常伴我们的左右,只有明白了死,才知道了怎么样活,面对死亡,我们顺其自然。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他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

8. 珍惜平凡的生活

世代交替,生命繁衍,人类生活的基本内核原本就是平凡的。生儿育女、亲情、家庭,这些都是平凡的生活,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相爱的伴侣、和睦的家庭,知心的朋友。你再忙也一定要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吃晚饭,餐桌上一定要有欢声笑语,这比有钱、有车、有房重要得多。法国哲学家蒙田说:一个人能够和家人和睦相处,这是人生的最大成就。生命原本是单纯的,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作为生命在活,而是作为欲望、野心、身份、称谓在活,不是为了生命在活,而是为了财富、权力、地位、名声在活,我们甚至为之耗费了一生的精力,也听不见生命本身的声音了。人很容易被日常的生活消磨得麻木,对生命不敏感,有必要经常提醒自己,不要忽略和错过了人生中那些最珍贵的价值,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的。

先生说,生命有它本来的模样,生命要求每个人要学会孤独自省,要独自成长,要用力去爱,要去拥抱,要探索灵魂,真正成为你自己,活出你独特的个性和价值来,拥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是作为真正的人在世间生活。很喜欢这本书,读先生的书,内心总是充满了力量,往后余生,愿时时感受生命本来的样子,做好自然之子。正如年轻的加缪所说:“每当我似乎感受到世界的深刻意义时,正是它的简单令我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