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的作战地点

作者&投稿:房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渡江战役东西起止地点各是什么?~

渡江战役的东起点,一直有回答是江阴。个人认为这个答案是错误的。真正的东起点,应该是现在的张家港(原沙洲)。原因为:渡江战役江北的张黄港是最东的准备渡江的起点,是在靖江和如皋的接壤处,而张黄港的对岸就是现在的张家港。张家港的双山岛,目前还有渡江战役纪念碑。所以渡江战役的起止地点,应该是江苏张家港到江西湖口。当然,现在的张家港是由江阴和常熟各划出的地界组成的。从历史上来说,东至江阴是没有错,但从尊重历史来看,确切的回答应该是江苏张家港到江西湖口

总前委依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意图和国民党军的部署以及长江中下游地理特点,于1949年3月31日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定组成东、中、西3个突击集团,采取宽正面、有重点的多路突击的战法,于4月15日在江苏省靖江至安徽省望江段实施渡江作战,首先歼灭沿江防御之敌,尔后向南发展,夺取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占领江苏、安徽省南部及浙江全省。其兵力部署是:以第三野战军第8兵团指挥第20、第26、第34、第35军,第10兵团指挥第23、第28、第29、第31军和苏北军区3个独立旅,共35万人组成东突击集团,由粟裕、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张震指挥。其中第34、第35军位于江北全椒、仪征、扬州等地并攻占瓜洲、浦口、浦镇,吸引和牵制南京、镇江地区国民党军;主力6个军由三江营(扬中以北)至张黄港(靖江以东)段实施渡江,成功后向宁沪铁路(南京-上海)挺进,控制该路一段,阻击南京、镇江的国民党军东逃和上海方向的国民党军西援,并向长兴、吴兴方向发展,会同中突击集团切断宁杭公路,封闭南京、镇江地区守军南逃的通路,完成战役合围,尔后协力歼灭被围之敌。以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指挥第21、第22、第24军,第9兵团指挥第25、第27、第30、第33军,共30万人组成中突击集团,由谭震林指挥,在裕溪口(芜湖以北)至枞阳段渡江,成功后以一部兵力歼灭沿江守军,并监视芜湖守军;主力迅速东进,会同东突击集团完成对南京、上海、杭州地区国民党军的包围,尔后各个歼灭被围之敌。第7兵团并准备夺取杭州。为求得中、东两集团行动上的协调,迅速合围南京、镇江地区守军,中突击集团过江后统归粟裕、张震指挥。以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指挥第10、第11、第12军,第4兵团指挥第13、第14、第15军,第5兵团指挥第16、第17、第18军及中原军区部队一部,共35万人组成西突击集团,由刘伯承和第二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张际春、参谋长李达指挥,由枞阳至望江段实施渡江,成功后以1个兵团挺进浙赣铁路衢州及其以西、以北地区,控制该路一段,切断汤恩伯集团与白崇禧集团的联系;主力沿江东进,接替第9兵团歼灭芜湖守军的任务,并准备参加夺取南京的作战。4月3日,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了上述计划。为了便于部队就粮和避免过分拥挤,4月17日总前委又决定西突击集团过江后,第3、第5兵团直出浙赣铁路沿线,第4兵团执行东进任务。邓小平、陈毅位于合肥以南的瑶岗,代表总前委统一指挥渡江作战。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渡江战役的作战在长江中下游。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1949年2月11日,渡江战役总前委在河南商丘张菜园村成立。1949年3月23日,刘伯承司令员在商丘先后起草了《渡江作战之研究》。

《敌前渡河战术指导》两本渡江教材后,又下达了《关于渡江战术注意事项》的指导性文件,对实施渡江作战规定了十项重要的战术原则,对渡江部队提出了具体的、详尽的要求。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

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市,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

4月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台。接着,各路大军向南挺进,5月3日解放杭州、5月22日解放南昌。

1949年5月27日,第三野战军主力攻占上海,上海就此解放。在此期间,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南渡长江。

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和汉阳。1949年6月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扩展资料:

渡江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

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

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为尔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

渡江战役的具体过程



可耕地

渡江战役解放军二十军渡江地点在哪里
答:决定组成东、中、西3个突击集团,采取宽正面、有重点的多路突击的战法,于4月15日在江苏省靖江至安徽省望江段实施渡江作战,首先歼灭沿江防御之敌,尔后向南发展,夺取南京、上海、杭州等城,

渡江战役的东西起点是哪里
答:渡江战役的主要作战地点是在长江流域,因此叫它渡江战役,那么既然渡江战役是在长江一带进行的,那么渡江战役东西起点是哪里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渡江战役的东西起点是哪里,希望大家喜欢!渡江战役东西起点 根据相关的 历史 资料记载,渡江战役的西部起点是在江西的湖口县和彭泽县的交界处,东部起点是...

“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从何时何地开始?
答:“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渡江战役,起止时间为:1949年4月21日至1949年6月2日。1949年2~3月,中共中央军委依据向长江以南进军的既定方针。命令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中原、华东军区部队共约100万人,统归由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和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

渡江战役简介
答:渡江战役,亦称京沪杭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为尔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战役自1949年4月21日开始...

渡江战役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是什么?
答:、Why(何故),在本文中体现为:时:1949年4月20日午夜到21日;地:芜湖、安庆之间;人:人民解放军;事:渡过长江;故: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How(如何)那就是: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渡江战争胜利的时间,目的,地点,人物,结果,意义
答:3、地点:长江中下游。4、人物:参战方,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主要指挥官,毛泽东、朱德、刘伯承、粟裕(共)。5、结果:解放江南的大部分地区,于4月23日解放南京,南京政府覆灭。6、意义:渡江战役,也称京沪杭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

中国共产党最终通过渡江战役解放了什么地方
答:南京国民政府垮台。1949年5月27日,第三野战军主力攻占上海,上海解放。在此期间,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南渡长江,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和汉阳。1949年6月2日,三野一部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以上内容参考 中央党校——渡江战役:将革命进行到底 ...

渡江战役,是个什么情况
答: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中原、华东军区部队共约100万人。渡江战役是继晋灭吴、隋灭陈、宋灭南唐之战后,中国战争史上第四次大规模的渡江作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开始。它是由江河进攻战、陆地追歼战、城市攻坚战三种作战类型融为一体的战略性战役,...

中国历史战争:渡江战役
答:刘伯承指挥的西集团在江西省彭泽县至安徽省贵池县地段突破敌人江防,隔断了汤恩伯集团与白崇禧集团的联系。蒋介石集团苦心经营3个多月的长江防线顷刻土崩瓦解。与此同时,江阴要塞国民党守军7000多人起义,生俘要塞司令戴戎光,并立即调转炮口支援解放军渡江作战;国民党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领所部25艘舰艇在南京...

渡江战役涉及安徽哪几个城市?
答:一方面以极大的耐心同国民党举行谈判,争取和平渡江、和平解放全中国;另一方面,命令第二、第三野战军,在总前委的领导下,准备发起渡江战役,夺取国民党政府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等广大地区。同时,还决定以第四野战第十二兵团部率两个军12万人组成先遣兵团,攻取信阳,威胁武汉,牵制白崇禧集团,配合第二野战军渡江作战。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