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书六年级下册第四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作者&投稿:焦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一节用了两个比喻来描写这种追寻:追寻延安就像燕子追寻昔日的春光,就像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燕子是一种候鸟,它们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北方是寒冷的,但到了春天,就比较温暖了,大地上的一切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所以燕子要追寻春光。雨露和阳光是小树成长必不可少的,所以小树要追寻雨露和太阳。这里,两个比喻所形容的事物本身并没有说出来,被省略了。这就是“我们追寻延安”。延安,实际上说的是延安精神,那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是我们健康成长所不可缺少的精神。

第二节用最有代表性的几个事物来描写延安。一是“延河叮咚的流水”。讲“叮步的流水”,实际是讲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二是“枣园梨花的清香”。当年毛主席所住的窑洞前面有几株梨树,开花时发出清香。讲“梨花的清香”,实际上是讲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三是“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著名的歌曲《南泥湾》就是歌颂359旅的。讲“开荒的镢头”,实际是讲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四是“杨家岭讲话的会场”。杨家岭有中央礼堂和中央办公楼,许多重要的会议曾在这里召开。例如 1942年 5月,在中央办公楼的会议室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毛主席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1945年4月,在中央大礼堂举行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主席在会上作了题为《论联合政府》的著名报告。讲“讲话的会场”,实际是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这一节连用了四个“追寻你”。先说“你”,再说“你”所代表的事物,好像同这些事物在当面讲话,显得非常亲切。

诗的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三节用“高楼大厦”和“家用电器”代表现代化。“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这里比喻高楼大厦大量出现。“满目琳琅”,一般写作“琳琅满目”,这里为了押韵,把词的顺序颠倒了一下。“琳琅”是美玉,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满目琳琅”形容家用电器,如各种收录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数量很多,质量很好。“破旧的茅屋”代表贫穷的生活条件。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现代化,这种贫穷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所以说“永远告别了”。“土炕”是窑洞里用土坯或砖头砌成的长方台,下面有孔道同烟囱相通,可以烧火取暖,土炕可以用来睡觉,也可以坐在上面吃饭、聊天。当年的共产党人、革命战士常同老百姓睡在一个炕上,跟老百姓聊家常。这里说“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是指革命战争年代那种亲密的军民关系、党群关系,那种火热的斗争生活。这是“忘不了”,也不应该忘记的。

第四节用“航天飞机”和“电子计算机”代表现代化。“宇宙”指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有了航天飞机,我们就能更好地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有多种复杂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仿佛在奏出美妙的交响乐。“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这种生产条件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所以说“毫不犹豫丢掉了”。“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字面上看,延安的宝塔山高耸入云,顶天立地,恰如脊梁一般。从深一层的意思看,宝塔山代表延安,也代表延安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精神脊梁,是我们绝对“不能丢”的。跟第三节里“永远告别”与“忘不了”形成鲜明的对照一样,这一节里“毫不犹豫丢掉”与“不能丢”也形成鲜明的对照。这反复说明,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改变,但延安的革命精神要发扬。

诗的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第五节主要从反面说,即: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就好像没有了灵魂,当然不可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第六节主要从正面说,即: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开头一句“延安,我把你追寻”点了题目。接下去的三句,每句都有两个“追寻”,后面一个“追寻”是对前面一个“追寻”的进一步说明:“金色的理想”说明“信念”,“明媚的春光”说明“温暖”,“火红的太阳”说明“光明”。追寻延安,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这里说的延安当然是指延安精神。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诗中所说的追寻延安,意思是发扬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革命队伍内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等。只有发扬这种精神,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才有正确的方向,才有精神的动力。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很好地加以领会。

追寻延安灿烂辉煌的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互相帮助与爱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就是这些

诗中所说的追寻延安,意思是继承、发扬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延安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可结合《为人民服务》中所讲的内容去领会这种精神的内涵。也可让学生根据他们自己收集的资料,具体讲讲什么是延安精神.

答:因为延安是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在那里打了不少胜仗,所以诗人要延安,不止是诗人追寻延安,我们全世界所有人都追寻延安。诗人追寻延安灿烂辉煌的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互相帮助与爱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培育的延安精神是革命的传家宝,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时代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但艰苦奋斗`开阔进取的延安精神不能丢。延安精神既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理想,又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英雄气概。在我们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进程中,延安精神更要发扬光大,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更要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
答: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5篇课文,分别是《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顶碗少年》和《手指》。我在此整理了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1《文言文两则》 《学弈》 弈秋,通了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

《七月的天山》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七月的天山》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七月的天山》原文(部分):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全部
答:21《再见了,亲人》 综合学习四 22《桥梁远景图》23《黄河象》24《儿童与发明》25《科学幻想之父》26《蟋蟀的住宅》 综合学习五 27《古诗三首》28《风筝》29《冬至的梦》30《我的第一个笔记本》31《成长靠你们自己》 综合学习六参考资料: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目录 ...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四课中的十来进是什么意思
答:1.在《现代汉语字典 第5版》里的第712页中表明“进”有5种解释,其中有一种是:“平房的住宅内分前后几排,一排称为一进。”2.在《新华字典 第10版》里的第236页中也表明“进”有5种解释,有一种是:“旧式建筑房院前后的层次:这房子是两进院子。””课文中的“十来进房子”是说金华双龙...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答:这四篇课文,不论是记叙文、古诗还是演讲稿,在教学中都应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更深刻地感受主人公的英雄气节和爱国精神。本单元的另一个语文要素是“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单元习作的主题是“心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愿望。对于这类文题,我们可以“虚实转化”...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总结,越详细越好。
答:二、课前大量的资料搜集整理,充分的准备工作是上好课,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三、适当的音乐在教学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也是我在本单元教学中最大的收获。在教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课文时,在学生们充分的朗读了课文后,我播放了《我的家,我的天堂》这首歌,我看到不少学生眼里含着泪花...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书
答: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书...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书 展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已婚女性就应该承担家里大部分家务吗?匿名用户 2016-02-18 展开全部 六下语文课文复习资料第一课《文言文两则》1、背诵课文,默写。2、知识点:《学弈》选自《孟子. 告子》,《学弈》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4课教案
答:4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掌握要求会写的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 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 挂图或投影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答: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学生掌握中心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读。以加深学生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解,同时认识思路清楚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语文版八下第四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4课 我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作文
答:“野火烧不尽。无情的大火好像人生命中的坎坷。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书,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中,但烧焦了却不代表着生命的结束,往往会有许多事是你努力后仍旧不能改变的、施肥 这也是爱。就让我们的生活中多一点悄悄地提醒吧,完美地跳了过去,再将两个膝关节揉了揉,由于过度紧张。爸妈的一个悄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