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学典型,文学典型有什么作用?

作者&投稿:潭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文学典型是写实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是人类创造的艺术至境的基本形态之一,也是中西文论共同发现和阐释的符合审美理想的范型模式之一,不过西方文论对它研究得更充分,理论更成熟而已。
文学典型
文学典型是写实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是人类创造的艺术至境的基本形态之一,也是中西文论共同发现和阐释的符合审美理想的范型模式之一,不过西方文论对它研究得更充分,理论更成熟而已。
是写实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美学特征典型人物
发展论争
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
虽然中西都有典型论,但典型(tupos)的概念,却基本上是由西方文论创立的。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7世纪以前,强调典型的普遍性和类型性。
西方的典型观基本是类型说。如狄德罗就认为:如果“屠瓦拿财务员是某一守财奴”,“格里则尔神父是某一伪君子”,而文学作品中的“守财奴”和“伪君子”却“是根据世上所有的一切屠瓦拿和格里则尔来形成的。这要显出这类人物的最普遍最突出的特点,这不是恰恰某一个人的画像”。
18世纪后,开始了由重视共性到重视个性的转变,形成了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黑格尔便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下文还将论及。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趋于成熟,把人类的典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进入20世纪之后,由于艺术中心的转移,西方关于典型的研究相对显得沉寂,而马克思主义典型观,却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并成为中心议题之一。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西方典型观于“五四”以后传人我国,但真正的讨论和应用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中国成立初,我们主要从苏联移植了典型理论,当时认为典型性就是阶级性,典型人物便是将某个阶级的共同特征集中于一个典型人物身上。这种“阶级论典型”说明显地带有庸俗社会学和机械唯物论的倾向。
接着出现的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说。这种见解开始重视个性因素,对于纠正上述庸俗社会学的影响和类型化、概念化倾向有一定作用,但仍未能把握典型的特征。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把事物的最一般属性看作典型的本质,并不能把典型形象与一般形象区别开来,而且把一个活鲜鲜的艺术生命整体——典型,机械地划分这是个性、那是共性,实际上也是行不通的,仍带有机械唯物论的阴影。
出于对“阶级论典型”说和“共性与个性统一”说的怀疑,有人提出了“共名”说。认为典型不仅活在书本上,而且流行在生活中,成了人们用来称呼某些人的“共名”。它是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仿效的榜样,是人物塑造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的标志。此说在研究方法上别开生面,不是就典型本身论典型,而是企图从艺术形象的审美效果上去判定是否是典型,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但是,由于“共名”说对典型的本质缺乏必要的理论概括,不易为人把握,仅以是否广泛流传作为判定典型的标准,也未见周密,仅从普遍性判定典型也容易回到类型说老路上去。
于是又有人寻找新途径,提出了“必然与偶然的联系说”。此说认为对典型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不能仅作静止、抽象的理解,而应深入到比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范畴更深的层次中,即放到本质与现象、必然与偶然的范畴上来考察。典型之所以具有个性体现共性的特点,其实质正在于在偶然的现象中体现必然性的本质或规律。
这里以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观点透视典型,在解释典型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方面是比“共性与个性统一”说前进了一步,但“必然与偶然”,仍然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普遍联系,仍不足以揭示典型的本质。
“文化大革命”后,由于人们对过去政治化、公式化文艺的反感,所以第一个出现的新观点便是“个性出典型”。虽然对消除“四人帮”的反动影响有一定作用,但这个观点从理论上看不过是跳到另一极上来反对这一极。思路上总是在共性与个性两极之间徘徊,并未跳出“共性与个性统一”说的格局。
20世纪80年代,人们以“中介一特殊”说,打破了典型研究的困境。此说认为,哲学为了便于解释复杂的事物,往往使用三个概念:个别、特殊、一般。“特殊”是个别与一般的中间环节,又叫“中介”,典型就是这个“中介”。典型包含有个别的因素,但又不是个别;典型包含有普遍的因素,但又不是普遍;它是处于个别与一般之间的一个特殊层次。逻辑范畴的“特殊”揭示了典型的深层本质:典型即“特殊”。“特殊”对个别而言是本质,对本质而言又是现象;个别对一般而言是远离本质的现象, “特殊”较之于个别对一般而言,则是更加切近本质的现象。
“中介一特殊”说的观察视角虽然仍用哲学切人法,但邑不是生硬地,运用哲学范畴去硬套文艺现象,而是一种具体的辩证分析。它的出现·,使典型研究终于跳出了机械唯物论的纠缠,获得了生机。这些见解从不同角度,逐步逼近了典型的本质和特征,丰富了典型理论。但是,典型作为一种文学形象,一种审美形态,为什么偏要以哲学的眼光来审视呢?人类为什么不应当首先把它当作一种美学现实,用审美的眼光直接去把握它的本质呢?
美学特征
文学典型作为符合人类审美理想的一种范型模式,文学形象的一种高级形态,它是指写实型作品言语系统中呈现的、显出特征的、富于审美魅力的、含有丰厚历史意蕴的性格,又称为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文学典型一般应呈现如下美学特征:
典型的特征性
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批评他说: “我感到遗憾的是,在性格的描写方面看不到什么特出的东西。”从这里,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审视典型的一个重要原则,即特征性原则。这是典型必备的美学特点。“特征”(charakteristische)的概念,是由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hirt,1759~1839)提出来的。
所谓“特征”,是指“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是“艺术形象中个别细节把所要表现的内容突出地表现出来的那种妥帖性”。在希尔特的启发下,黑格尔把“特征性”当作艺术创作的重要原理加以提倡。从外延看,“特征”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个事物、一个人物、一种人物关系等。
就内涵而言,“特征”具有两种属性:其一,它的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其二,它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特征”是生活的一个凝聚点,现象和本质在这里相连,个别与一般在这里重合,形与神在这里统一,意与象在这里聚首,情与理在这里交融。作家在创造典型时,只要能准确地捕捉到这个“凝聚点”,加以强化、扩大和生发,就可以成功地塑造出典型来。所以,我们把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叫做“特征化”。
典型的创造是通过特征化实现的,“特征化”在艺术表现中显示了巨大的能量。

文学典型在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这些典型人物或称典型性格,是写实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式,代表了艺术创作中的一种理想境界。文学典型不仅是符合审美理想的范型模式,而且在中西方文学理论中均被共同发现和阐释。虽然中西文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有所不同,但西方文论在理论上对文学典型的探讨更为深入和成熟。

什么是文学典型?
答:恩格斯提出“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就是要求注意人物、环境与时代的统一,即不仅要作到使作品中人物形象与其具体生活环境统一,而且要真实反映人物和环境存在的时代背景与氛围,否则就不典型。因此,塑造典型环境是刻画典型人物的关键。 文学典型的魅力 文学典型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文学典型以人的...

文学典型性是什么意思
答: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了解文学典型性不仅能够深入领悟作家的思想和风格,还能够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因此,文学典型性的研究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学术活动,它能够为文学研究提供有效的方法和理论基础,同时也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与意义。

文学典型
答:挖掘出自己对人物、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文学典型就是这样,经得起时间的磨砺,经得起读者的深入解读。在文学的海洋里,每个典型人物都是一座宝藏,等待我们去发掘。王熙凤的故事,只是其中一角,但她的存在,让我们对文学典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让我们一同沉浸在这个世界,感受那些永不消逝的艺术灵魂。

举例说明什么是文学形象及其三种类型的特征
答:文学形象是读者在文本修辞的感染过程中经由想象和联想而生成的生 活图景,主要有文学意象、文学意境、文学典型三种形态。 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功能的文学形象,主要有指意性、暗 示性、朦胧性。 文学意境是通过读者的感会于心,以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方式呈现 的、具有韵味无穷的特点的审美...

文学概论典型与形象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答:区别:意义 不同。文学形象:凡是能够将 审美意识 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 感性 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 魅力 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 典型人物 或典型性格。由此可见,其联系为,文学...

西方文学“典型论”
答:典型论的发展及论争典型的概念基本上由西方文论创立,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7世纪以前,西方的典型观基本上是类型说;18世纪后,开始了由重视共性到重视个性的转变,形成了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趋于成熟,把人类的典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文学典型的...

哪些是艺术典型
答:艺术典型包含多个具体对象,包括文学典型、绘画艺术典型和音乐艺术典型等。接下来分别解释这几个概念。一、文学典型 文学典型指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他们往往蕴含深刻的主题和人性洞察。这些形象既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又能反映某一群体或人性的普遍特征。例如,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哈姆雷特不仅是...

国外literature的理论模式是什么意思?
答:国外literature的理论模式的意思是:"文学典型文学典型是写实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是人类创造的艺术至境的基本形态之一,也是中西文论共同发现和阐释的符合审美理想的范型模式之一,不过西方文论对它研究得更充分,理论更成熟而已。中文名文学理论外文名literature theory性质是写实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分类三...

文学典型名词解释文学概论
答:1. 文学概念中的“三义”:- 广义文学:涵盖所有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及作品,包括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文化形态。- 狭义文学:专指当前所理解的语言艺术,包含情感、虚构与想象,例如诗歌、小说、散文等。- 折中义文学:处于广义与狭义文学之间,难以分类的口头或书面作品。2. 话语蕴藉:描述文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