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简介汉语拼音之父我国著名语言学家

作者&投稿:商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江苏常州人,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早年学习经济学,1955年调到北京,加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从事语言研究。周有光的语言研究中心是中国的语言现代化,他对中国语言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全面而科学的阐述。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定者,主持制定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85岁以后,他开始研究文化问题。在周有光的文献学、文化学领域发表专著30余部,论文300余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评价网说周有光“思想自由,人格独立”;苏培成称之为“敢说真话,说实话”;称他“敢说一般人不敢说的话”。


2015年1月6日,常州大学以周有光先生命名,成立“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聘请周有光先生为终身名誉院长。


2017年1月14日,周有光逝世,享年112岁。


人的生命


童年


1906年1月13日,周有光出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十岁时随家人迁居苏州,到当时初步建立的新式学堂读书。


1918年入常州高级中学预科,一年后正式入中学,与吕叔湘成为语言学家同乡。周有光上中学的时候,学校有两个特点。第一,当时提倡普通话,但是没有人说普通话,老师用方言授课;第二,当时已经在提倡白话文了,老师也是。班上的学生都可以学古文,所以写文章一定要写古文,孩子给父母写信一定要写文言文。那时候写白话文是不尊重人的。不过有个老师想法很新,经常宣传白话文,对周有光接触新事物有很大帮助。


从事金融


1923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主修经济学和语言学。大学读书时,周有光积极参加拉丁新文字运动。


1933年4月30日,他与张允和结婚。婚后,夫妻俩一起去日本留学。周有光仰慕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川崎,离开东京大学,考入京都大学。但1933年1月川崎被捕入狱,周有光未能成为川崎的学生。


1935年放弃日本留学,回到上海,在光华大学任教。曾在上海银行兼职,参加过抗日救国会。他的女儿小荷出生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家人逃往四川,先在新华银行工作,后调入国民政府经济部农业局任重庆办事处副主任,主管四川省合作金库。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到新华银行工作,先后被派驻纽约和伦敦。工作之余,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学习。


1946年,周有光被新华银行派往欧洲工作。在那里,他发现欧洲人非常重视字母,所以他买了许多关于字母的书,并自学。


1949年解放军攻占上海后,他回到中国,成为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的教授。他还在上海新华银行和华东地区的中国人民银行兼职。


改变语言


1954年,周有光因为之前发表过一些拼音和文字改革方面的论文和著作,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邀请担任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委员。


1955年10月,他去北京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后,他被留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参与了中国汉字的制定


1958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同年,汉语拼音成为全国小学的必修课。在周有光、北京大学等高校讲授汉字改革课程,其讲义晶报系统全面地总结了汉语拼音300多年的演变历史和中国人自造拼音的过程。


1969年分配到宁夏平罗的五七干校工作。工作后,他开始用各种语言的汉字改革概论版研究比较字。


1971年九一八事变后,周有光等老年知识分子被释放回家。


退休生涯


1979年4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华沙召开了文件技术会议。周有光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会上发言,建议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国际汉语拼音标准。


自1980年以来,他一直是中美联合编辑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的三名中国成员之一,该委员会翻译了汉字改革概论。另外两位成员是刘尊启和钱伟长院士。


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国际投票,认可毛主席语录作为拼写中文的国际标准。


1984年,他搬到北京,然后转向邦胡同。曾担任中美联合编辑咨询委员会三位中方委员之一,出版中文译本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和国际中文版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编委,不列颠百科全书学术顾问。


2006年1月13日,周有光一百岁。周有光生于清朝光绪三十二年。他经历了满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共产党政府四个时期,因此被朋友们戏称为“四朝元老”。1月10日,在他生日的前三天,中国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召开座谈会,庆祝周有光老师百年诞辰。


2015年1月6日,常州大学经周有光批准支持,以周有光命名,成立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并聘请周有光为终身名誉院长。


角色之死


2017年1月14日,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逝世,享年112岁。


性格评估


1969年至1972年,周有光被激进派称为“反动学术权威”和“社会渣滓”。


1972年,周有光被称为“无用之人”、“专家,专精于家”。


1985年,他参加中美文化合作时,姐夫沈从文因为佩服周有光的博学,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周白客”。


2006年周有光百岁诞辰,复旦大学校长王说:“周有光是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的精神象征。”


中国大百科全书2008年称周有光“敢说大多数人不敢说的话”,有“高明的处事哲学和积极的哲学态度”。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介绍周有光为“杰出的语言学家”,具有完美的人格。


2010年,在读汉语大词典时,梁文道认为周有光“明显有点开玩笑”,“每天都像个编辑自己”。


2013年,台湾作家彭晓明认为“周有光是一个既得利益集团的成员”


2015年周有光110岁生日诗人邵燕祥说,“他是当代少有的智者、仁者、勇者。”


2015年,东方早报发表文章称:“周有光老师是中国一位知识渊博、乐观向上的知识分子。”


2015年,中评网发表文章称,周有光具有“思想自由、人格独立”,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历史进退,匹夫有责”的情怀,以及他们恬淡淡泊、清贫朴素、思想丰富的人生态度。


2015年,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周有光是中国一位学识渊博、乐观向上的知识分子。


2015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苏培成称周有光“思路清晰,敢说真话”。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语言文学领域做出了哪些突出贡献
答:85岁以后开始研究文化学问题。周有光在语言文字学和文化学领域发表专著30多部,论文300多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中评网称周有光具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苏培成称其“敢于说真话、说实话”;《晶报》称他“敢讲一般人不敢讲的话”。成就贡献 编辑 汉语拼音方案 1955年,周有光提出普及普通话...

现代汉语拼音之父是
答:现代汉语拼音之父是:周有光。资料扩展: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周有光出生在江苏常州。早年间,他的祖父在官府任职,曾有过一时的家境显赫。然而近代以来,战争频发,到了周有光这一代已然是没落了,只能依靠父亲教书维持生计。不过周有光家中从小就十分重视孩子教育,周有光的学习成绩不错,1918年便考...

汉语拼音之父是周有光还是卢戆章
答:汉语拼音之父是周有光。周有光,原名周耀平,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早年研读经济学,1955年调到北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周有光的语言文字研究中心是中国语文现代化,他对中国语文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做了全面的科学的阐释。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是汉语拼音...

周有光:汉语拼音之父的传奇人生
答:周有光传是一部深入探究这位汉语拼音奠基人生活与贡献的书籍,让我们跟随篇章,了解他的传奇人生。第一章:名门之后 周有光出生于常州望族,自幼深受诗书熏陶。他的家族迁徙至苏州,这里的“五四”启蒙运动对他影响深远。第二章:青葱岁月 在求学路上,周有光凭借坚韧不拔,借当为学,进入一所传奇大学,这里...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了?
答:是的。1月14日,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岁。对于这一消息,后浪出版公司予以确认。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2017年1月14日),原名周耀平,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早年研读经济学,1955年调到北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周有光的语言...

汉语拼音是谁发明的?
答:汉语拼音是周有光先生发明的。周有光是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早年专攻经济,赴日留学,50岁时,参与设计汉语拼音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

汉语拼音的创始人是谁?
答:卢戆章(1854-1928)是我国第一个创制拼音文字的人。1892年,他在厦门出版《一目了然初阶》,公布了他创制的“中国切音新字”。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来拼厦门音,声韵双拼,左右横写,声母在右,韵母在左,另加鼻音符号和声调符号,增加声母后还可兼拼泉州音和潮州音。

周有光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有哪些贡献
答: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的周有光老先生,于2017年的1月14日去世,享年112岁。其实,周老先生生前,对这个称呼是比较反感的,他常说"汉语拼音搞了一百年,自己只是参与方案最终制定的几个人之一,不能叫'汉语拼音之父'"。那么,周老先生对《汉语拼音方案》究竟做出过哪些贡献呢?1、 周有光的早期研究...

近代奇人周有光:活了112岁,创造汉语拼音,真的曾与爱因斯坦聊过天吗...
答:2017年1月15日讯,他是国宝级大师;他是经历过一个多世纪风雨的老寿星;他是“汉语拼音之父”;他与张家四姐妹的张允和伉俪情深;他在自己112岁生日的第二天去世。他在111岁生日时曾说,111岁就是1岁。他无疾而终,平静安详,与妻子和一双儿女天上团聚。1月14日,周有光在他112岁...

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还和爱因斯坦是好友,活到了112岁,他是何人?_百度...
答:最终,周有光的努力也没有被辜负,在他的带领之下,汉语拼音系统在1958年时正式出现,从此以后,中国人的语言也变得规范和统一化了。在这之后的许多年间,周有光也始终在为文字改革工作做着贡献。而基于汉语拼音的出现,周有光也被众人称为是“汉语拼音之父”。在周有光退休之后,他依然不愿意享受安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