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的音乐思想

作者&投稿:盍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嵇康的音乐思想是声无哀乐。

嵇康简介:

嵇康(公元224年-263年,一作公元223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又有安徽安徽省宿州市西一说)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自幼聪颖,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尤为喜爱老庄学说。早年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拜官郎中,授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司马氏掌权后,隐居不仕,拒绝出仕。

嵇康与阮籍等人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名列“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

嵇康工诗善文,其作品风格清峻,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又注重养生,曾著《养生论》。今有《嵇康集》传世。

音乐成就:

嵇康通晓音律,尤爱弹琴,著有音乐理论著作《琴赋》《声无哀乐论》。他主张声音的本质是“和”,合于天地是音乐的最高境界,认为喜怒哀乐从本质上讲并不是音乐的感情而是人的情感。

嵇康作有《风入松》,相传《孤馆遇神》亦为嵇康所作。作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作“嵇氏四弄”,与蔡邕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隋炀帝曾将弹奏“九弄”作为取仕条件。

文学成就:

嵇康的文学创作,主要包括诗歌和散文。其诗现存五十馀首。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而以四言成就较高。何焯《文选评》称:“四言不为《风》、《雅》所羁,直写胸中语,此叔夜高于潘、陆也。”他的四言诗是继曹操之后一批成功之作。

嵇康的诗,以表现其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其中《幽愤诗》自述平生的遭遇和理想抱负,对自己无辜受冤表示极大愤慨。诗末说:“采薇山阿,散发岩岫。永啸常吟,颐性养寿。”表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广陵散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答:中国的文人名士,最容易被英雄人格所吸引,嵇康亦是如此,希望之于行动前彻底毁灭,而内心又不能完全放弃.有句话说得好,魏晋时期的士人的悲剧就是“他们分明已经知朝政腐败到无可为的地步,而且以其一片忠心,强扶持之,披潇洒风流之举世荣名,而未能脱尽儒生之迂腐,最后当然就非走向悲剧结局不可.”中国传统的思想就是“...

嵇康文学作品成就主要在于()
答:2、散文:嵇康的散文作品,如《与山巨源绝交书》、《难自然好学论》等,文笔犀利,思想深刻,对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3、音乐理论:嵇康的音乐理论著作《声无哀乐论》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他在书中提出了声无哀乐的观点,对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4、哲学...

魏末琴家、音乐理论家嵇康创作的音乐美学论著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答:情关系问题,音乐的功能问题等,提出了“声无哀乐”的观点,即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哀乐是人们的精神被触动后产生的感情,两者并无因果关系。《声无哀乐论》反映出的主张音乐脱离封建政治功利的音乐思想与主张“礼乐刑政”并举的官方音乐思想,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中音乐美学思想两大潮流的源头。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他为什么能被后世所咏赞?
答:对于自然之风的倡导也在嵇康的音乐中得以体现。嵇康自己的音乐思想核心就是“声无哀乐”,意思就是情感虽然是人纯粹主观的意识而音乐是客观的存在。他也并不倡导音乐来反映实世现状的传统,认为音乐来源于自然本身,不能单纯只评判音乐演奏者的艺术水平来分高低。这看似简单但也体现了他对于音乐的极致追求...

嵇康是哪个朝代的人
答:他的父亲嵇昭是曹魏的官员,母亲是竹林公主,因此他的家庭背景显赫。嵇康在未成年时就失去了父亲,家道中落,但他勤奋好学,以才学名扬天下。嵇康是著名的思想家和音乐家。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养生论》和《声无哀乐论》中。他的音乐思想深受道家的影响,主张"大音希声",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自然而不...

如何认识嵇康《声无哀乐论》的性质
答:声无哀乐论是一个旨在追求思辨乐趣的论辩命题,未必是嵇康思考成熟的美学思想。其理由是:其一,《声论》的立论依据不充分。音声不变论是用声音的特点来代替音乐的特点;声情无常论错误地把音乐与感情的关系说成是符号和实体的关系;情在听众论回避了作曲家和音乐的关系。其二,《声论》的驳论之所以...

嵇康的拼音是什么?
答:3.嵇康的音乐理念与艺术成就 嵇康对音乐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研究。他认为音乐是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可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他强调音乐的创作应融入对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理的探索,追求其中的道德和审美境界。嵇康的理念对后世音乐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对琴曲和扬琴演奏技巧的...

额,超然脱俗的历史人物? 8
答:嵇康所表达的音乐思想,使得魏晋时期的音乐艺术,由传统的功利审美态度转向崇尚自然,从而注重个人内心的情感与艺术的体现。? 嵇康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古琴也只能寄托他苦闷的心怀。隐居竹林时,嵇康的音乐造诣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

研究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及其重要的宝库
答:● 中国魏晋以后音乐美学的发展 从魏晋开始,中国的音乐美学思想明显地出现了一个转折.人们已不满足于就音乐的起源、 本质、特征、功能等问题进行一般性考察,而是转入了对音乐自身的规律和各个具体部门(古琴、声乐、戏曲等)的特殊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个转变的最初代表,便是嵇康和他的两篇名作──《声...

有关嵇康的一切
答:他的《声无哀乐论》《与山巨源绝交书》《琴赋》《养生论》等作品亦是千秋相传的名篇。生平介绍嵇康,“竹林七贤”之一,字叔夜,谯郡铚人[1]。三国时魏末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嵇康幼年丧父,成年后娶长乐亭主(一说为曹操孙女,沛王曹林之女;一说为曹操曾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