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定而后动 究竟出自哪里

作者&投稿:老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谋定而后动究竟出自哪里~

谋定而后动,典故:出于孙子兵法。全句: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意思,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知道在合适的时机收手,会有收获。

出自:“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有典故,是从《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演化而来的。
意思是: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知道目的地才能够有所收获。
望采纳

谋定而后动出自《孙子兵法》。
“谋定而后动”出自典故《孙子兵法》。全句: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意思,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知道在合适的时机收手,会有收获。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计篇》)。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战略部署则是企业的灵魂,是引领企业未来发展的主心轴,对孕育并带动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孙子兵法云:“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企业的决策如同作战用兵,必须做到三思而后行,从而实现“未战而庙算胜”。

谋定而后动貌似是一句俗语,百科中说出处是《孙子兵法》,但列的总纲第一句,没有谋定后动的意思啊,估计这句话是从孙子兵法里提炼出的,比如是从“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之类的要先谋算后行动的条文中提炼的?
有说“谋定而后动,知至而有得”,好像也是拼凑出来的话,前一句提炼自孙子兵法,后一句提炼自《大学》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