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词的使用原则是什么?

作者&投稿:拔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量词的使用原则是什么?~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如升、匹、头、只等。五年制小语第六册《捞铁牛》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和尚用这样的办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我认为“只”改为“头”更恰当。我校部分老师讨论后认为:“只”一般修饰体形相以较小的动物,如“一只蚂蚁”“一只大雁”;“头”一般修饰体形较大的动物,如“一头大象”。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教材中又有这样的句子:“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丰碑》)“我们登上一(只)浅蓝色的海轮。”(《大海的歌》)为此,我想问的是:量词是根据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还是按照语法规范来运用的?教材中这些量词与中心词的搭配是否科学?                                             江西省广丰实验学校 周红华  汉语的物量词纷繁复杂,又有兼表形象特征的作用,选用时主要应该讲求形象性,同时要遵从习惯性,并注意灵活性。不遵守量词使用的这些原则,就会闹出“一匹牛”“一头狗”“一个”的笑话来。  所谓“讲求形象性”,就是使量词曾经表示过的形象与被它限制、说明的中心词的形象保持一致的关系。如“张”,原来是“因扩而大”的意思,曾表示过“有较大的平面而且较薄”的形象。那么,有大的平面而且较薄的东西,就宜以“张”作量词,如“一张纸”“一张皮”。又如“块”原指土块,含有“有平面但较厚”的形象。那么,有平面而较厚的东西,就宜以“块”作量词,如“一块砖头”“一块肥皂”。  有些量词的选用,讲求与它后面名词的相关性,这实际上是形象性这一使用原则的扩展。如“帽子”与“头顶”相关,“锁”与“门把儿”有关,“人家”与“门户”有关,因此就说“一顶帽子”“一把锁”“一户人家”。  所谓“遵从习惯性”,是指一些量词与中心词的搭配习惯不要随便打破。比如中心词是动物名称时,常常这样选用量词:头——牛、猪、狮子,条——狗、牛,匹——马,只——鸡、鸭、猫、羊、兔,等等。  所谓“注意灵活性”,是指根据表达的实际情况和某种需要,可以打破习惯性。比如称“牛”习惯上说“头”,但“铁牛”不是真正的有生命的牛,用“只”就比用“头”好。又如:“豹子”一般称“只”,但说“一头豹子”时含夸张意味,鲁迅小说中曾有过“一匹大老鼠”的说法。再如“轮船”一般称“艘”,也可称“只”(不一定小船才称“只”),同样体现了运用的灵活性。  《小学语文教师》   

一条工作规范
一则工作规范
一篇工作规范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如升、匹、头、只等。五年制小语第六册《捞铁牛》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和尚用这样的办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我认为“只”改为“头”更恰当。我校部分老师讨论后认为:“只”一般修饰体形相以较小的动物,如“一只蚂蚁”“一只大雁”;“头”一般修饰体形较大的动物,如“一头大象”。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教材中又有这样的句子:“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丰碑》)“我们登上一(只)浅蓝色的海轮。”(《大海的歌》)为此,我想问的是:量词是根据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还是按照语法规范来运用的?教材中这些量词与中心词的搭配是否科学?                                              江西省广丰实验学校 周红华   汉语的物量词纷繁复杂,又有兼表形象特征的作用,选用时主要应该讲求形象性,同时要遵从习惯性,并注意灵活性。不遵守量词使用的这些原则,就会闹出“一匹牛”“一头狗”“一个”的笑话来。   所谓“讲求形象性”,就是使量词曾经表示过的形象与被它限制、说明的中心词的形象保持一致的关系。如“张”,原来是“因扩而大”的意思,曾表示过“有较大的平面而且较薄”的形象。那么,有大的平面而且较薄的东西,就宜以“张”作量词,如“一张纸”“一张皮”。又如“块”原指土块,含有“有平面但较厚”的形象。那么,有平面而较厚的东西,就宜以“块”作量词,如“一块砖头”“一块肥皂”。   有些量词的选用,讲求与它后面名词的相关性,这实际上是形象性这一使用原则的扩展。如“帽子”与“头顶”相关,“锁”与“门把儿”有关,“人家”与“门户”有关,因此就说“一顶帽子”“一把锁”“一户人家”。   所谓“遵从习惯性”,是指一些量词与中心词的搭配习惯不要随便打破。比如中心词是动物名称时,常常这样选用量词:头——牛、猪、狮子,条——狗、牛,匹——马,只——鸡、鸭、猫、羊、兔,等等。   所谓“注意灵活性”,是指根据表达的实际情况和某种需要,可以打破习惯性。比如称“牛”习惯上说“头”,但“铁牛”不是真正的有生命的牛,用“只”就比用“头”好。又如:“豹子”一般称“只”,但说“一头豹子”时含夸张意味,鲁迅小说中曾有过“一匹大老鼠”的说法。再如“轮船”一般称“艘”,也可称“只”(不一定小船才称“只”),同样体现了运用的灵活性。  《小学语文教师》   

量词的使用有什么规律?
答:1、如果量词是临时名量词,一般计较容易插入形容词。例如:晚上他吃了一大碗饭。2、如果量词是专用名量词,受到的限制比较多,要谨慎使用。例如:他扛着一大件行李。3、能够插入的形容词有限,主要有“大、小、厚、薄、长”等少数单音节形容词。

量词的使用规律
答:(1)、如果量词是临时名量词,一般计较容易插入形容词。例如:晚上他吃了一大碗饭。(2)、如果量词是专用名量词,受到的限制比较多,要谨慎使用。例如:他扛着一大件行李。(3)、能够插入的形容词有限,主要有“大、小、厚、薄、长”等少数单音节形容词。解释编辑 汉语中的量词,尤其是名量词,特别丰...

数词和量词的使用规律
答:数词和量词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量词是表示事物后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汉语的数词和量词常常一起使用,构成数量短语。数词包括基数词和序数词。基数词指数值,即数目多少,又包括整数、分数、小数和倍数,序数词是表示次序的数词,汉语序数的基本表示法是在基数词前加“第”,如“第一”。量词是表示事物...

量词的用法?
答:量词通常用来表示数量或度量单位,并且在不同语言中有各种规则和搭配方式。在中文和其他语言中,量词通常需要与名词搭配,以明确表示数量或度量单位。例如,"一个人" 中的 "一个" 是数量词,用来表示人的数量,而 "人" 是名词,表示所涉及的事物或概念。以下是一些关于量词的搭配方式的说明:数量词与...

一什么柴
答:正确使用量词需要遵循的原则 1、量词要和数词连用,两者要搭配得当,不能随意换用。2、有些量词的用法有特殊之处,如:“本”用于书籍、日记等,“枚”用于印章、别针等小物件,“架”用于飞机、钢琴等大型物件,“门”用于课程、球队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量词。3、注意不要混淆不同的量词,...

量词是怎么用的,有哪些量词?
答:八本小簿子,九只小碟子。量词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很常见的词类,通常跟数词连用,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如尺、寸、只、匹、件、条、根、双、回等。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物量词,又叫名量词,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动量词用来表示动作的单位。

量词的使用技巧是什么
答:量词的运用技巧包括以下几点:1. 表示人时,常用“个”、“位”、“条”。其中,“位”较为正式和客气,“条”的用法较为有限。例如:一个人、一个大人、一个小孩、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画家、一个司机、一个工人、一个农民、一个士兵、一个朋友、一位同学、一位老师、一位客人、一位长官...

量词的用法有哪些?
答:1、适用种类数量不同:“个”是应用最广的量词,主要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名词。有些名词除了专用量词之外也能用“个”。可以用于人:一个人 两个小孩 用于水果:一个苹果 一个橘子 用于星球:一个月亮 一个太阳 用于湖海:一个湖 一个海 而“辆”只能是表示交通工具的量词。一辆车 一辆汽车 一辆...

什么是量词一年级
答:量词是用来表示物体数量的词语,它通常与名词连用,用来描述一个或多个事物的数量。相关知识如下:1、在汉语中,量词的使用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名词需要使用不同的量词进行搭配。量词可以分为两大类:通用量词和特定量词。通用量词是适用于多种名词的量词,如“个”、“件”、“本”等;而特定量词则是...

量词有哪些用法?
答:1、个的量词用法:(1)用于单独的人或物以及没有专门量词的事物:一个人、一个想法。(2)用于某些有专门量词的事物:一个学校。(3)“一个+名词或动词+谓语动词”(与某些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表示突然或者快速,数词限用“一”):一个箭步冲过去。(4)“动词+个+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