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得知“巫蛊之祸”真相后,有没有给太子平反?

作者&投稿:错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武帝为何发现“巫蛊之祸”真相之后,却不为卫子夫平反?~

卫子夫确实参与了谋反,这是事实,所以没办法平反。卫子夫当上皇后以后,卫家的权势就开始飞速增长,这样就让其他人不满了,于是一帮人就开始策划怎样让卫子夫倒台,于是巫蛊就成了最好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太子起兵谋反,最后因为忧惧自杀,卫子夫一看儿子都死了,还活着做什么,于是也跟着自杀了。汉武帝一看儿子和老婆都死了,也反应过来了,这好像是诬陷啊,于是彻查,结果确实是诬陷,于是汉武帝给刘据平了反。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卫子夫并不是纯洁的白莲花一朵。首先,她用皇后的权力放了刘据,然后打开了兵器库,让儿子拿着兵器去抵抗。这也是很正常的一种想法,难道要她眼睁睁地看着刘据被杀吗,所以刘据确实也造过反,不过是被逼无奈,汉武帝知道这件事,但他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的,毕竟兔子急了还要咬人呢。
但是放到卫子夫身上就不对了,一个皇后,居然私自放了太子,还给他武器,这简直就是蓄意谋反啊。一个女人,就应该乖乖待在皇宫里,参合什么。而且作为国母,应该帮助丈夫拿下乱臣贼子而不是帮儿子反老子,这让汉武帝很不高兴了。而且汉武帝还想到,以后要是自己有什么情况发生,卫子夫是不是也会打开武器库,让儿子直接当皇帝啊,这么一想,汉武帝就觉得卫子夫不是个简单的女人了。
汉武帝还是一个重情义的皇帝了,卫家虽然犯事,但是没几个株连的,晚年还建造了思子台,以纪念儿子。

汉武帝晚年疑神疑鬼,神神道道,总想着要成仙,时而糊涂,时而清醒,一些野心家就利用汉武帝的弱点来打击政敌。

汉武帝剧照
公元前91年,皇太子刘据受他人栽赃陷害,带着两个儿子逃往湖县(今河南灵宝县),藏在一家贫民的家中,这家主人非常同情太子的遭遇,便收留了他们,主人家靠买草鞋养活刘据父子三人,日子过得十分艰苦。
后来刘据打听到他有一位非常有钱的朋友住在湖县,他便偷偷派人去找朋友借点钱,结果太子派出的人泄露了行踪,地方官偷偷跟着他来到刘据的住所,将刘据一行人包围,刘据不堪受辱,悬梁自尽,他的两个儿子也被杀,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巫蛊之乱”,受牵连致死者多达数万人。
当刘据父子三人的尸体运回长安时,汉武帝见后泣不成声,这都是他的亲儿孙,他居然听信外人之言,残杀自己的亲生骨肉,而且还将他们封为侯,这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吗?
于是刘彻准备替太子平反昭雪,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汉武帝下定决心替太子刘据平反,为了替太子报仇雪恨,刘彻又都做了哪些事?

刘据剧照
在刘彻心目中,刘据是一位忠厚的守成之君
刘彻与陈皇后结婚多年无子,他花重金遍访名医,却求子无果。刘彻的宠妃卫子夫受宠多年,也只生女儿不生儿子,直到刘彻年近三十,卫子夫才诞下皇长子刘据,初得皇子,刘彻惊喜万分,对皇太子刘据百般呵护。
在父亲细心呵护下长大的刘据,养成了忠厚温和的性格,跟性格张扬霸道的刘彻有些格格不入。
刘彻崇尚严刑峻法,致使酷吏遍布朝野,成为既得利益者。
而刘据仁弱,崇尚文治守成,他多次劝诫刘彻废除一些严酷的刑法,刘彻都不理睬。
后来刘据又劝诫刘彻不要对匈奴采取军事打击,希望他像前朝一样采取和亲政策,刘彻也不理睬。
皇太子刘据向来看不惯父亲的治国方略,每当他监国时,他都找机会给囚犯平反昭雪,久而久之,刘据便得罪了遍布朝野的酷吏。
这些酷吏就常常在刘彻面前弹劾皇太子刘据,刘彻便常常感叹皇太子不像他。
加上卫皇后失宠多年,刘据与母亲卫皇后有一种不详的预感,但是对此却一筹莫展。

卫子夫剧照
就在此时,刘彻感觉到刘据母子的不安,他告诉刘据的舅舅大将军卫青:现在虽然百姓安居乐业,但是国家并不稳定,外族还不断骚扰我们,如果我不变更制度,征伐四夷,那么后世就不会太平,我是不得已而为之,我让老百姓受苦,我也很无奈。对外扩张由我来完成就好,如果我的子孙后代也这样,恐怕就要重蹈秦二世的覆辙,太子仁慈稳重,主张文治守成,他可以守住祖宗的家业,安定天下。
卫青把话转达给卫皇后,卫皇后母子才安心。

汉武帝得知了巫蛊之祸的真相后,给太子平反了,还为了纪念太子修建了思子宫和归来望思台,虽然汉武帝想要借此机会除掉卫氏的势力,但是并没想到太子也被牵连其中,这并不是汉武帝的本意。

太子的母亲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卫子夫,卫子夫是从一个小丫鬟一步步走到皇后的位置的,所以说卫子夫的经历比较传奇,当然这也少不了卫子夫本身就很聪明能干,不然也吸引不了汉武帝的注意,并且不顾她的出身把她封为皇后。

卫子夫的崛起除了有她自身的原因以外,还跟她的家人有关系,卫子夫的弟弟卫青也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特别是在作战方面,他为汉武帝立下了汗马功劳,卫青的地位越来越高,卫子夫的位置就越来越稳固,毕竟汉武帝是一个喜欢开疆拓土的皇帝,所以他比较重视武将的发展,而卫青恰恰就符合了汉武帝的胃口。

但是随着卫氏家族的势力越来越大,汉武帝也开始忌惮了,他害怕卫子夫会像窦太后那样外戚专政,所以他就渐渐的防备卫氏家族,再加上后期的汉武帝有点昏庸,他听信小人的谗言,再加上他本身就有意除掉卫氏家族,于是就选择相信了小人的谗言,说卫子夫在宫中实行巫蛊之术。

当时的汉武帝并不在宫中,太子有心想要替自己的母亲伸冤却处处被阻拦,这些小人还估计给太子透漏汉武帝已死的消息,于是太子就想着起兵造反,抓住这些小人,这下就落入了小人的圈套,致使汉武帝大怒,太子等人也知道了汉武帝没死的事情,后来卫子夫和太子就都自杀了,所以太子应该是这场权利斗争的牺牲品,汉武帝也没有想到太子会在这场阴谋中丢了性命,所以后来就替太子平反了。



巫蛊之祸害死了太子,汉武帝后来是怎样报仇雪恨的?
答:在历史上,汉武帝时期,曾经发生了一起巫蛊之祸,结果害死了太子,汉武帝最后能够报仇雪恨,也是可以被大家津津乐道的,因为汉武帝儿子的死,和自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自己的错误导致了太子的死亡。公元前92年,65岁的汉武帝,多疑易怒。接着,巫蛊事件于此爆发。一开始朱安世向汉武帝告发,公孙贺和...

汉武帝既重用酷吏江充,又在巫蛊之祸后诛杀江充三族,为何如此?
答:因为江充敢于纠正汉武帝的姑母兼岳母馆陶公主与太子刘据家臣的不法行为,而得到汉武帝的重用。但是,这一次江充完全是为了自己将来的政治命运而导演了一出巫蛊之祸的大戏,江充因为担心汉武帝去世之后,太子刘据成为皇帝,会对自己当年执法的行为怀恨在心,所以江充起了扳倒太子的心思,但是扳倒太子谈何容易,...

巫蛊之祸害死太子,悔悟的汉武帝是怎样报仇雪恨?
答: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巩固皇权,那自然就需要进行这样子的屠杀才能够更好的震慑天下。所以说巫蛊之祸害死了太子,汉武帝确实也有一定的愧疚,所以在悔改之后,他也下令将巫蛊之祸相关的人员进行屠杀,想要借此来消除巫蛊,但是这确实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毕竟这种思想观念是深入人心的,一旦祸害天下百姓自然都...

巫蛊之祸后,汉武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吗?
答:其实那是因为他在布一盘大棋,是在为帝国的长久传承做谋划,可惜阴差阳错布局失败,这才导致他不得不把计划提前,所以才有了巫蛊之祸后的息兵养民、轻徭薄赋的治国之策,为什么这么说呢?汉武帝布的局又是什么呢?汉武帝一生功勋卓著,凭借着经天纬地的雄才大略,为汉朝开创了空前的丰功伟绩,他...

巫蛊之祸害死太子,悔悟的汉武帝最后怎样报仇雪恨的?
答:巫蛊之祸是指与太子刘据政见相反的势力诬陷太子,导致与太子相关的人被杀,包括刘据的母亲和刘据本人。当时汉武帝与刘据的政见是不同的,导致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很是僵硬。于是便有人趁此机会诬陷刘据。而当时汉武帝恰恰讨厌关于巫蛊相关的事,就一直查了下去,导致太子刘据起兵造反,之后便是著名的巫蛊之...

汉武帝知道太子是被冤枉的,为何还要杀了他?
答:对外,汉武帝采取扩张政策,除了与匈奴长期作战外,还破闽越、南越等地,并开辟西南夷,但可惜的是,汉武帝崇拜方术,自奉奢侈,从而引发统治危机,在他晚年时,更是爆发了巫蛊之祸,害死了太子。再后来,汉武帝对外扩张受挫,颁《轮台诏》,并在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于五柞宫驾崩。因为对历史...

汉武帝为何亲手逼死自己儿子?事成后又为何悔恨不已?
答:而皇太子刘据被人诬陷,牵涉到了这起“巫蛊之祸”当中,就这样仁爱温和的太子因为这场莫须有的巫蛊之祸,被活活的逼死。第三,汉武帝了解事情真相以后,后悔不已。虽然汉武帝晚年比较荒唐,但他还是有能力的,后来他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可这个时候,就算是再后悔也无济于事了,...

巫蛊之祸害死太子,悔悟的汉武帝是怎样报仇雪恨的?
答:“巫蛊之祸”,可能是让汉武帝一生最后悔的事,甚至比派李广利北击匈奴一战害死七万大汉儿郎更让他后悔。只因为他一时糊涂,害死了自己的最佳继承人——太子刘据。一、刘据有多重要?汉武帝虽然长寿,但却直到29岁才有第一个儿子刘据。汉武帝虽有好色之名,却一生一共只有六个儿子。这六个儿子之中,...

“巫蛊之祸”冤杀10万余人,汉武帝怎么会幡然悔悟的?
答:汉武帝非常迷信汉武帝不仅晚年沉迷与迷信,早年也如此,因为种种巧合,汉武帝频繁更改年号,频繁祭祀,原因就是迷信。如果汉武帝不相信迷信也不会对一个梦产生怀疑,更不会相信江充所言。但经巫蛊之祸,太子自杀后,汉武帝失去了最合适的继承者,同时汉武帝也清醒的认识到太子刘据谋反纯属子虚乌有。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