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近代以来两次中日战争影响中国胜败主要因素,并指出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作者&投稿:采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比较近代以来两次中日战争中,影响中国胜败的主要因素。~

(l)领导因素.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指导思想是消极避战,积极求和.抗日战争中,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利益为第一,成为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从而保证了抗战的胜利
(2)民众因素.甲午战争后,中国民众尚未觉醒.抗日战争时,中华民族已经觉醒.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包括各爱国阶层.各党派.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抗日战争是一场真正的民族解放战争
(3)战略技术因素.在甲午战争后,清军陆军先定守局,坐失战机.北洋舰队避战保船,放弃制海权,最后全军覆没.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把抗日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敌后战场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最后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4)国际因素.甲午战争时,中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抗日战争在1939年以后,国际环境有所改变.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发表宣言,组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国的抗日战争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持
(5)两次战争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历史灾难.但是甲午战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抗日战争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进步,壮大了人民的力量,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次中日战争—中日甲午战争。 民生经济大受打击——《马关条约》中的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以海关关税为抵押,向外国银行借款,中国的关税操纵在外国人手中。条约又准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各国纷纷效法,列强可利用中国低廉的劳工和丰富的资源制造商品,再向中国倾销,严重打击本土工业的发展。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同时它也成为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日本更加强大——中国承认朝鲜为独立自主国,实际上是认同日本控制朝鲜,其后朝鲜被日本正式吞并;而台湾、澎湖又为日本所据,这样日本就可从陆、海两路向中国并进。另外,日本获得大量赔款,得以发展重工业和矿张军备,加紧侵略中国。 列强企图瓜分中国——日本在《马关条约》得到大量领土和赔款,列强恐惧日本独占在中国的利益。于是希望直接控制中国领土,以便获取各种权益。他们寻找不同借口,强行向中国租借港湾,并划分势力范围,使中国陷入被列强瓜分的危机。 甲午战争对远东战略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认明朝鲜为独立国家、撤出朝鲜半岛,并割让台湾、澎湖及其附属岛屿予日本,向日本开放多个中国内陆的港口城市,日本又获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其中三千万两为清朝换回辽东半岛的费用),经济迅速发展,同时日本崛起改变了远东地区由英国和俄国对立和争霸的原有格局,导致数年后的英日联盟和日俄开战。而清军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北洋水师的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大清帝国的国际地位自此一落千丈,再次成为列强鲸吞蚕食的对象。清朝国内的改革派对自身的弱点有了更深的认识,准备积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即戊戌变法)。 第二次中日战争—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获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战场是反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重要战场之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战后,中国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之一成为了新建立的联合国组织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第一次,甲午中日战争:
影响因素:1落后的政治体制和腐败无能充满官僚主义的政府;2落后的军事体制;3无能落后缺乏现代战争意识的指挥官;4较为落后的武器装备;5松垮的军事纪律。
战争对于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以及中国的社会矛盾,进一步暴露满清政府的腐朽无能落后和空虚,促进了中国社会内部的维新派人士寻求变革,间接引发了维新运动,激发了满清政府内部权力斗争。马关条约则更加加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和胃口,使得日本的势力开始直接威胁到中国的本土,为以后数十年日本在中国的进一步扩张埋下伏笔。
第二次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
影响中国胜败的主要因素:1具有一个虽然对外衰弱但是已经是现代化形式资产阶级全国政府,具有一定的军事实力;2具有一个坚定抗日的能够广泛发动群众促进迫使国民政府进行抗日的敌后共产党政府,成为抗击日本军事入侵的又一个重要核心;3中国的大国性质,人口众多地域广阔,日本国小民寡,资源有限;4,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在没有完全击败中国的条件下发动对美英等同盟国的战争,分散了日本本来有限的军事力量;5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全球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中国得到美国苏联等国家的多方面军事物资援助,更加坚定了中国的抗日信心和抗日的军事实力。
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1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现代民族意识的觉醒;2给中国造成了惨痛的伤害和人口物质损失;3成为中国共产党继续存在和发展的良好契机,在各方面的共同压力下,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不得不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表面上以抗日为优先;4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力量抗击了大量日军,得到了世界各国的一定的尊重,并由此成为二战后联合国的创始五大会员国之一。

第一次:甲午之战:中国大清政府VS日本维新政府,武器:还保存落后的冷兵器只有少量新军有土枪和几门红衣大炮VS当时来说比较可以的步枪,大炮。海防:北洋海军由于慈禧修宫船只装备渐渐落后VS新型不断进步的海军。内政:内忧外患,百姓民不聊生VS渐渐通过资本主义发展复兴起来。胜败因素:1.中国在内政,经济等方面因为还停留在落后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很难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2.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百姓的起义,如李自成起义等等。
第二次:抗日之战:也就是1937-1945的抗日战争(也有1930-1945,1931-1945.1939-1945或者甲午战争就开始算等等,期间包括二战)中国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爱国一切的人VS日本帝国主义政府+反华人士。武器:步枪(汉阳造,快慢机等),手榴弹VS小钢炮,山炮等+日本三八步枪等。海防:中国基本被垄断,海防一下就被打垮,其因可能因为列强对中国长期殖民和海上霸权)经济:四大家族锦衣玉食,百姓风餐露宿。内政:内战不断。从辛亥革命以后军阀混战,到蒋介石时期开始出现反共反俄,国共两党打了数十年的战争。1930和1941年发生的蒋介石勒令张学良放弃东北三省的决定,更是把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推到了悬崖边。最后爆发杨虎二人的“兵谏”,终于蒋介石迫于无奈和压力同意联共抗战。
影响:第一次:可能是加快和逼迫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第二次:使人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开始走向相比较更为光明的社会主义。也可以说中国从封建主义到社会主义大跨越和近代战争密不可分,而这两场战争更是其中的关键.谢谢,可能有不足还请指点

一楼“聒噪骚人”先生的回答非常圆满,顶!!!!!!!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经对中国发动过那两次战争?结果如何?两次为什么有...
答:1 第一次中日战争(中方称呼甲午中日战争,日方称呼日清战争)1894年7月至1895年4月 2 第二次中日战争(八年抗战)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 中国一负一胜原因 战败主要原因: 清朝政府腐败,战前不动员,战争中只依靠部分武装力量对抗日本全国力量,并且部队装备差,力量根本不能跟日本抗衡。 战胜主要...

简述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发动过多少次军事入侵,对中国的现在化进程带...
答:近代以来中日之间的战争包括: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1894-1895年甲午战争,1900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然后就是1931-1945年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另外,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1914年日本借口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宣战侵占中国山东,以及1938-1939年间的日苏军事冲突和1945年末的苏日战争,均是在中国土地上进行。日本数...

中国近代史上曾先后遭受了日本哪两次侵略战争?中国人民抗击这两次日本...
答:前者的失败是统治层采取的是消极抵抗,而后者国共两党在统一战线的合作下领导和发动全国人民开展的积极主动的抵抗战争。另外,后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亚洲战场,中国的民族抵抗运动与国际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相配合,形成统一战线,因此,有国际援助。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影响:中国失去了东亚大国的地位,...

历史,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结果一胜一负,对比你有何感想?
答:1,海盗明代后期(日本)的侵扰沿海,在齐,谷答悠等将领的率领下击败他们。甲午中日战争2,1894年到1895年,使我们失去了台湾,澎湖等地,同时也失去了银2亿两; 3,1900年盟军入侵日本也; 4,中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的八年,是为了让我们的国家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同时也洗去耻辱世纪以来,中国开始...

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相同的结局的主要原因和主要影响
答:2、中国正处于清王朝腐朽的封建统治,闭关锁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3、中国国内政府统治腐败,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财政连年赤字入不敷出,军备极端落后,统治者愚昧无知,盲目自大。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主要影响:发动武装侵略战争是近代外来资本主义侵华的首要手段,目的是通过...

两次中日战争的历史启示是什么?
答:正是这种民族性格中的不安全感与对外部世界的高度敏感,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恰恰变成巨大的优势。它对于西方文明充满兴趣与新鲜感,对中国的变化也观察得特别仔细,鸦片战争后,还没有多少中国人知道魏源介绍西方的著作《海国图志》时,这本木刻版的书籍已翻译成日文,并在日本国内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

陈述近代以来中日之间的两次战争的基本情况
答: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随后交战双方即转入相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力量逐渐发展壮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简称)的主战场之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共同影响是什么?共同影 ...
答:加速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加速了清朝的灭亡。都掀起了救亡图存(魏源开眼看世界,抵抗派、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列举中国近代历史上日本对中国发动的战争,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_百度...
答:战争也引起了列强在华势力的变化,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日俄两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及朝鲜利益而引发的日俄战争。1931年9月18日开始,至1945年8月15日,中国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在国际上,一般将这场战争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中国一般称其为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

列举在近代日本发动或参于的三次侵华战争及其对中国的社会的影响拜托了...
答:希望对你有帮助:1884年中日甲午战争 影响: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割据台湾、澎湖并取得与欧美列强平等的各种侵华权益,从而跻身于侵华列强的行列。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影响:整个东北三省基本上都沦入日军之手。接着日本在这块大地上炮制了一个伪满洲国,以掩饰它对中国领土的侵吞。 19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