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等级怎么划分标准

作者&投稿:俞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问题一:地震是怎么划分等级的 震级是地震列度和强度……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 震级是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越强,震级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 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分类情况: 弱 震:震级小于3 级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⒋5级的地震; 中 强 震:震级大于⒋5级,小于6级的地震; 强 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 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 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称为微震;5级以上的地震具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性,称为破坏性地震。

问题二:地震级别划分 地震级别的划分是根据地震震级大小来划分的,我国地震详细划分标准分为:超微震(M<1)微震(18)。
因实际中微震和有感地震基本没有破坏作用,而8级以上地震较少。所以简单一点的地震级别划分:弱震(M≤3)、中强震(3 问题三:抗震设防类别有几级?怎么划分? 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
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
筑。简称甲类。
2 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
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
建筑。简称乙类。
3 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
简称丙类。
4 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
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
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
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
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
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
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
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
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
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
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
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注:对于划为重点设防类而规模很小的工业建筑,当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材料且符合
抗震设计规范对结构体系的要求时,允许按标准设防类设防。

问题四:地震分多少级?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小于三度人无感觉,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
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
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七供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总共分十二级.
kisskill520的答案是错的,分12级而不是8级

问题五:地震有几级 地震级数是怎样划分的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震级最常用的有里氏震级和矩震级。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氏,共分9个等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900多倍。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2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震级小于3级。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问题六:地震可以分为几个等级啊?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 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
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六―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问题七:地震震级共分多少级,每级的伤害程度是什么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简称震级。
1.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 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3. 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 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如9・7彝良地震)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5. 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2・6高雄地震)。
6. 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如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
7.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地震烈度。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12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Ⅰ度; 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 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 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 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 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 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 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 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 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 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 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11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烈度为8度,北京市烈度为6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就只有4~5度了。

问题八:地震的强度怎样划分 当前对于地震强度的表述方法,主要有两类:震级和烈度。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目前比较常用的是里氏震级(Richter magnitude scale)和矩震级(Moment magnitude scale)。目前国家地震局将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判定为7.8级,美国地质局已将此次地震修订为7.9级,这里使用的就是里氏震级。
怎样直观判断地震大概震级?
一般来说,我们把地震按强烈程度分为超微震、弱震、有感地震、中强震、强震和大地震六类。
超微震: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人们察觉不到。
弱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也不易觉察,只有地震监测机构的地震仪上才能记录下来。
有感地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中强震是可造成破坏的地震。
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是可造成较大破坏的地震。
大地震:大于、等于7级的地震,其中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称为地震烈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同一次地震对不同地区的破坏程度不同,地震烈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越远则烈度越小。这就像是在一枚炮弹爆炸时,离它的距离不同,受到的影响也不同。
地震烈度是如何划分的?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12度,采用罗马数字表示。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力大有区别。
I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II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III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IV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V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VI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VII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VIII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IX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X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XI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XII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地震等级划分
答:地震等级划分分为0至10级。0级的震级无感觉到振动。1级的震级,人们感到轻微的震动,类似轻轻触碰的感觉。2级的震级,人们感到明显但不太强烈的震动,类似于轻拍墙壁的感觉。3级的震级,人们感到比较强烈但仍然可以控制身体的震动,类似于用力敲门的感觉。4级的震级,人们感到剧烈震动,难以保持身体平衡,...

地震的等级是怎么划分的呀?
答:地震等级可以划分为一般地震灾害,较大地震灾害,重大地震灾害和特别重大地震灾害。1、一般地震灾害 造成20人以下人员死亡或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0级到6.0级地震所造成的灾害。2、较大地震灾害 造成20至50人的人员死亡或较大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0...

地震等级划分标准
答:6、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7、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里氏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中100千米的距离为标准。里氏规模每增强一级,...

地震等级怎么划分,6度算多少级?
答:地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地震震级...

地震等级怎么划分 地震等级如何划分
答:1、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2、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3、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4、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如9·7彝良地震)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

如何判断地震等级
答: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地震烈度分为12等级:第一级,人们并未感觉到震动。第二级,人在高楼才能感觉晃动。第三级,在地面的室内能感觉到,悬挂对象也晃动。第四级,连汽车也...

抗震等级一二三四如何划分
答:每个等级都对应着不同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标准,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在结构计算中,根据抗震等级的不同,计算方法和调整措施也会有所区别。为了减轻地震可能带来的风险,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措施不容忽视。地震的破坏程度不仅取决于震级,还受到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即使在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