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4种行为易养出讨好的娃,卑微怯懦,行走在关系中的情感乞丐

作者&投稿:漆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文/37度暖爸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难以相信这一幕……

小区绿地,一个8岁男孩对着两个女孩自己扇耳光,一边扇自己一边道歉。两个女孩大约十一二岁的样子,一个叉着腰、一个抱臂,面带嘲笑地看着男孩扇自己,嘴里还嚷着:“使点劲儿,要不以后就不跟你玩了。”

这一幕让我的职业病犯了,我走上去制止了男孩继续伤害自己并询问原因。男孩低头不语,两个女孩大咧咧地说:“谁让他刚才跳出来吓唬我们来着?他要是不扇耳光,我们就不和他玩了。”

“如果你们被别人要求扇自己耳光,你们会开心吗?”我反问两个女孩。

“傻子才会自己打自己。”两个女孩好像觉得我的问题很二。

男孩的头更低了,肩膀也在不规律地抖动,我蹲下来跟男孩说:“孩子,你要记得,你不可能讨好全世界,也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你。如果你感觉有人让你不舒服,可以告诉你的父母,可以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也可以拒绝和他交往。因为,这是你的权利。”

因为担心,我送男孩回家。在门口,妈妈对自己的儿子说了一句温柔的废话:“你真傻,别人让你打你就打?你为啥不打她?”

抬起头,妈妈微笑着向我道谢:“小孩子闹点矛盾,没事!劳您费心给送回来。”

没事……指责……多少孩子因为父母的忽视已经变成了卑微的讨好者!

我不愿意给别人贴上“讨好型人格”的标签,或许只是有一部分讨好存在,我就姑且称之为讨好者吧。

他们自卑且敏感,不配得感、不值得感强烈,认为只有自己表现更好才能获得他人喜欢。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在关系中被看见,然而受伤的总是自己。即使不开心也不敢表现出攻击性,担心对方无法承载自己的攻击而导致关系破裂,常常对关系存在高期待,所以也常常失望。

他们就像是一个乞丐一样,希望能被别人发现自己的价值,然后能施舍一点感情,就会觉得很甜。所以,讨好者也很容易相信别人,他们在各种关系中,小心翼翼,却很难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体验。因为讨好,这种边界感模糊的行为,仿佛是在邀请对方来“侵略”自己,只能让对方更加变本加厉。

孩子会将与父母互动的场景,内化成为自己与外部世界互动的模板。 或者更直白一点说:孩子认为父母怎么对待自己,其他人也会这么对待自己。另一方面,讨好者通常看不到自己的真实价值,自我价值感低,总把别人的问题归结为自己还不足够好。

在《女心理师》剧中莫宇的职场故事以及儿时经历,完美地诠释了讨好者的心理动态:

镜头一:

外面下着大雨,莫宇已经走到公司楼下,看着微信上同事买奶茶的请求,即使心中一万个不愿意,也还是去购买了奶茶。因为他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付出,让别人喜欢上他。

镜头二:

公司同事早早下班,一起去KTV,而莫宇并没有收到邀请。而在前一天,刚入职不久的同事请大家吃饭,临时换了饭店也没有通知莫宇。在打车回家的路上,还收到了同事帮忙加班的请求,莫宇又一次妥协了。同事们花天酒地的开心和莫宇捧着泡面加班的状态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他为什么这么“怂”?为什么不敢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请求?因为在他心中有一个不合理的信念:我不能任性,别人不喜欢我,是因为我做得还不够好。

镜头三:

在莫宇小时候,他跟父母说:“最近有人欺负我,我不喜欢别人给我起外号,还推我。”

低头忙碌的爸爸,眼神始终没有离开过书桌:“那是同学跟你开玩笑呢!不喜欢就跟他们说,你不能像在家一样任性,要和同学好好相处。”

“我说了,他们不听。”小莫宇非常委屈地反驳道。

“不是你先招惹他们,他们怎么会欺负你呢?”妈妈把“苍蝇不叮无缝蛋”的理论运用自如。

在父母的推动下,莫宇掌握了讨好的新技能。我想当时的小莫宇一定伴随着孤独、恐惧而又无助!

一般来说,父母存在以下几种行为容易养出讨好型人格的孩子:

第二,缺乏无条件的接纳和爱。 比如:考试成绩好,父母会开心,家庭氛围也更和谐,还会奖励孩子礼物。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的爱是有要求的,只有我表现更好、更乖巧才能保持家庭氛围和谐,才能获取到爸爸妈妈的爱。因此,孩子会 迎合父母 的要求,忽视自己的需求。

第三,父母总是将孩子和其他孩子对比。 父母喜欢将孩子的各个方面和其他孩子做比较,尤其是将孩子的缺点、弱项和优秀的孩子做比较。孩子因此失去自信,自卑、自我价值感低,形成讨好型人格。

第四,父母忽视孩子的需求。 当孩子提出某些要求时,父母采取强硬、忽视、冷漠对待的态度拒绝。例如:爸爸在忙、你不能要这个东西、你自己去玩……诸如此类的话,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的需求不重要,因此产生愧疚、羞愧的感受。

总而言之,人是群居性动物,具有 社会 属性。当一个孩子在家中无法让精神需求获得满足,自然会向外求。讨好型的孩子,因为在家中缺乏与父母安全的 情感 链接,或者说在家得不到,所以只能向外求。因此,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讨好的姿态,希望以此获得群体的接纳。

关于讨好,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去除掉潜意识中的讨好,就是无意识中的讨好行为,而不是说绝对不能有讨好行为。 例如:我们会讨好领导、妻子(丈夫)、朋友,这样的讨好是有意识的讨好,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处理一些事情,或是生活得更好。

所以,讨好行为没有对错之分,讨好也是人的一种资源,一般来说,讨好者的情绪敏感度较高,极易察觉他人的细微情绪变化。如果经过调整,善于利用,会让自己在关系中表现出高情商。

如果,你已经发现了孩子开始表现出了讨好,甚至具备了讨好的人格特质,你可以这样做:

第一,多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养成独立人格。 在积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认知,重新发现、肯定自我价值。

第二,不再以乖巧、听话、成绩等方面作为爱孩子的交换条件。 尝试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和爱,不会因为孩子表现好或不好,就增加或减少父母对孩子爱的付出。

第三,父母尊重孩子的个人感受, 而不是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标准、感受来判断、衡量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开始学会自尊,尊重自己的感受。只有当孩子开始喜欢自己,尊重自己,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第四,允许孩子表达攻击性、不同观点, 只有当孩子能够开始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攻击性,才有足够的心理能量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

结语: 讨好者都是好人,舍不得伤害别人,所以常常忍着委屈迎合别人,也因此他们如果无法剔除吸附在身上的讨好,也就无法过好这一生。当委屈、自责、内疚积累过多,甚至会引发抑郁。如果你的孩子也有讨好的特质,请帮助他尽快变得强大、独立,因为他很弱小,不会拒绝他人,也不会保护自己。



未来能“成大事”的娃,日常表现有些“不争气”,家长别误会
答:的性格,也要拥有 底牌和退路。 “成龙成凤”也是有一定几率的,不放弃孩子的学业是给孩子多几条可以选择的路, 让他的人生更加有保障。家长在养娃过程中别只看孩子的缺点,每种性格是有两面性的,孩子看上去“不争气”的性格,也可能成为他的优势。【今日话题】你的孩子有哪些明显性格?

学渣父母为什么能养出学霸娃?
答:最后,个人努力是决定学业成就的关键。无论家庭背景如何,个人的勤奋和坚持都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有的孩子可能因为看到了父母的不易,而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综上所述,学渣父母能养出学霸娃的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包括了积极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答: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倾向, 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 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 幼儿自信心是在家庭中萌芽和发展的, 因此, 幼儿的自信心与父母的教养行为有很密切的关系。父母通过具体的教养行为及态度, 向...

想知道孩子长大以后是不是个孝顺娃,哪几个地方能看得一清二楚?_百度...
答:想知道孩子长大以后是不是个孝顺娃,哪几个地方能看得一清二楚?从古至今,大家备受追捧的一句话就是“百行孝为先”,这个观念不但深深地烙在每一个父母心里面,同时又是中华民族所提倡的的中华民族精神。民间,盛传这样一句话“三岁看大,七岁至老”,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当中,就可以看得出孩子的...

16岁的儿子特别的懒散,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勤快一点?
答:家长太勤快最终只会养育出一个懒惰的孩子,懒惰的家长,才会养育出勤快的娃。在孩子两周岁以后,家长要懂得向孩子示弱,让孩子给予帮助。比如可以让孩子帮助做一些他能做的事情,比如:擦桌子、扔垃圾、扫地等等。让孩子从这些小事中获得成就感,孩子也会从做家务中体会父母的不易,也会懂得心疼父母。孩子...

身上有哪几个特征的父母,更易养出“学霸”孩子?
答:身上有哪几个特征的父母,更易养出“学霸”孩子?塑造孩子读书习惯 阅读是孩子成长进步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这些人在阅读时,能够充实自己大脑,了解到了世界万物。并且,阅读文章还可以塑造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对她们学习成绩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家长平常有时间建议多带孩子到图书馆看书,这里有浓郁的...

父母哪几种教育方式,最易养出“废柴孩子”,中招的家长赶快改变?_百度...
答:父母哪几种教育方式,最易养出“废柴孩子”,中招的家长赶快改变?第一:给孩子无底线随意孩子毕竟不是成人,在一些重要节点上,父母务必给与及时地教导和指导,适当的时候必须加入一些适宜的惩罚。过度随意反而会让他忽视教导,丢掉义务,不明白担负,如同前边故事中的女生一样,心安理得地手里拿着父母...

易怒父母养出来的孩子,后来会怎样?
答:4.父母易怒,容易导致孩子叛逆或者懦弱。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易怒的父母养出的孩子性格以下两种相对较多: 第一种是孩子的性格容易暴躁易怒,因为在父母的影响下,小孩是很容易模仿大人的,有一句老话叫近墨者黑,近诛者白,在这样一个不好的环境下成长,小孩会潜移默化的吸收到父母的性格,进而变得暴躁。

易怒父母养出来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答:养娃过程,我们可能都发怒过。有时候不是因为孩子有多糟糕,而是自己累了、烦躁了、糟心了,正好孩子做了点不合时宜的事,于是就爆发了。父母易怒、容易失控,他们的孩子将来会怎么样?我们该如何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愤怒情绪?这篇来分享一下。愤怒是一种自然情绪,它并不全是负面的。比如,愤怒会让人...

家长如何为孩子挑选合适的宠物
答:4、拒绝宠物舔孩子 就算你的宠物已经打过相应的'疫苗,也不可以让它去舔孩子,尤其是当孩子身上有伤口未愈合的时候,因为宠物的唾液里有很多细菌和寄生虫,免疫力弱的孩子很容易被感染。 5、遏制宠物的逾越行为 宠物也会有争风吃醋的小心思哦,比如你抱着孩子时,宠物可能会表现出愤怒的行为,这时你要遏制宠物的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