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张郃被乱箭射杀的那一刻,诸葛亮明白自己中计了呢?

作者&投稿:汪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严格来说,站在蜀国的立场,诸葛亮还真没有中计。

曹魏最后的五子良将张郃,是被司马懿弄死的,怎么弄死的?

这就涉及到司马懿使的借刀杀人之计了,诸葛亮正是这把刀,刀怎么会中计呢?


《三国演义》在关于张郃之死这一段,是忠实于历史的,作者并没有篡改。

咱们先看一下真实史料,张郃之死的经过。

史料上说,张郃之所以会死,是在诸葛亮退军后,率领大军去追击,中了诸葛亮的埋伏而导致的。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久经沙场的名将,怎么会轻易去追击,轻易中埋伏呢?这个疑问,东晋史学家裴松之在鱼豢著作的《魏略》一书中找到了答案。

《魏略》里说,诸葛亮退军时,司马懿特意命令张郃去追击,张郃不想去,并反驳的对司马懿说:“按照兵法,围城战要用围三缺一战略,以防敌军狗急跳墙,造成己军损失惨重;退而不溃之军也不追,防止敌军随时反戈一击,甚至设下埋伏。”

司马懿并没有理会张郃的反驳,他以军令强压张郃率本部追击,张郃没办法,只得率军追击。

在打仗时,将领不听从主帅的命令,主帅是有直接处决之权的。

按照司马懿用兵谨慎,稳如老狗的性格特点,他怎么会反常的坚持叫张郃追击呢?原来是司马懿为了独揽军权而故意阴死张郃的。

司马懿那天表现有多反常?据史料记载,五丈原之战时,司马懿与诸葛亮军对阵三个多月,诸葛亮迫于后勤粮草压力,向司马懿军挑战了很多次,司马懿都完全不理会;诸葛亮没办法,只能用人身攻击的方法,侮辱司马懿是个贪生怕死的妇女,并叫士兵送了一套女人的衣服给司马懿。

司马懿并没中诸葛亮的激将法,但他的部下被激怒得人心不稳了,于是他和魏国君主合伙演了一出戏,他假惺惺的上表请战,曹睿也配合他,派了辛毗来安抚军心,说是皇帝不让司马懿打的。(这一段诸葛亮激将司马懿的史料,《三国演义》的作者,也是没有改动,忠实于历史)

从五丈原之战即可看出司马懿用兵谨慎的特点,所以他那天阴死张郃的行为,就很值得耐人寻味了。孤军冒险去追击敌军,随便派个无足轻重的小将去就行了,又何必一定要派这个智勇双全的大将去?

司马懿都做到一军主帅了,为何还要除掉张郃独揽军权?不阴死他行不行?

张郃,作为曹魏仅存的五子良将之一,并非有勇无谋之辈,他是文武双全的名将,在魏军中的威望,并非司马懿能比的,而司马懿之所以能得到统帅之权,并不是他一刀一枪奋斗得来的。

起初,司马懿被曹操强令出来做官,押宝曹丕,助他登上世子之位,之后才被曹丕赏识,开始发达;曹丕死后,曹睿上台,司马懿更进一步熬成了三朝元老。

由于司马懿一直活跃在权力中枢,以大将军、加大都督的官职身份,得到了统帅之权。

但这个统帅之权是暂时的,打完仗后是要归还给曹睿和曹真的,司马懿为了自己的野心,为了把手伸进军队,只能先把忠于曹魏的名将张郃阴死了,不然的话,以张郃的能力,司马懿别想染指军权。

那为何又说,诸葛亮没有中计呢?很多人觉得,司马懿施行借刀杀人之计,而诸葛亮配合的射死张郃,那肯定是中了计啊,不中计的话,放张郃回去,让他跟司马懿暗斗内讧,不是更好?

大家要知道,这里两个不同的立场,诸葛亮站在蜀国的立场,张郃、司马懿站在魏国的立场,如果说张郃追击的目的是要投降蜀国,那么诸葛亮就是中计的。

事实上,张郃不可能会投降蜀国,所以他算是蜀国的敌人,诸葛亮是很乐意为蜀国除掉一个有分量的敌人的,这就不是中计了,张郃的死,在魏国来说是个损失,唯一得益的是司马懿而已。



因为他失去了一员大将,所以诸葛亮瞬间明白自己中计了。

张郃被乱箭射杀的那一刻,诸葛亮知道这是司马懿借他的手杀的张郃,为的是自己消除了一个对手。

张郃是魏军中唯一一个可以制衡司马懿的人,司马懿就是借刀杀人之计,让蜀军除掉张郃,司马懿就可以全权掌控魏军了,所以诸葛亮认为杀了张郃反而制造出司马懿这样的大敌,是中计了。

张郃最终被乱箭射杀,他为何会死得这么惨?
答:自官渡之战率众投降后,张郃跟随曹操平定西凉,此后多年,曹氏父子一直对张郃信任有加,委以雍凉军事重任。按照兵法,围城战要用围三缺一战略,以防敌军狗急跳墙,造成己军损失惨重;退而不溃之军也不追,防止敌军随时反戈一击,甚至设下埋伏。”三国粉中存在一种说法,说是张郃被乱箭射杀的那一刻,...

对蜀作战,大将张郃究竟死在谁的手上呢?
答:《魏略》又有记载: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谥曰壮侯。这一段记载,说的是张郃把诸葛亮都追得无处安放了,也许诸葛臣相心里是崩溃的,都追这里了,别追了,大哥。张郃也不打算继续追下去...

为什么张郃被乱箭射杀的那一刻,诸葛亮明白自己中计了?你有什么看法...
答:张郃是魏军的副统帅,但是他的家族势力并不庞大。因此张郃与曹魏政权的利益基本上还是一致的,所以他是忠诚于曹魏的,于是张郃也就成了司马懿必须清除的对象。当然,清除张郃也不是那么简单。第一,张郃是军中的副帅,同样拥有强大的权力。第二,张郃在军中中下级军官、士兵里的声誉、威望高过司马懿。

张郃的死因是什么?
答:突然两边的万张弓弩齐射,张郃和他的百余和部下,全部被射死在木门道中,张郃本人也被射成了马蜂窝。张郃其他情况简介。张郃早年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归属袁绍后,击破公孙瓒有功,迁宁国中郎将。参加官渡之战,被曹洪击退,随后投降曹操,授偏将军。跟随曹操攻取河北,跟随张辽定淮南,跟随夏侯渊平凉州,...

膝盖不是致命部位,为何张郃被射中膝盖就不治身亡了?
答:03、张郃身体上的那一支箭,其实严格的来说应该是弓弩。其实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当时的诸葛亮发明了连弩,这种联盟的威力是非常大的,所以诸葛亮在北伐的时候,自然不会把这种武器给落下。而诸葛亮在设计围剿张郃的时候,自然也会使用到连弩这种武器。这种连弩全部都是机械式的发射...

历史上张郃之事膝盖中箭为何会死?真相是什么?
答:古时候,弓箭是军队的一大杀器,它可以让士兵不用短兵相接,便可射杀敌军,是古代军队非常青睐的武器。而作为被弓箭打击的军队,其实是很惨的,因为一旦被射中,在混乱的战场中,这个人很可能就会因得不到及时的医治而死去。不过凡事也有特例,比如三国时期的关羽和张郃,关羽被射中额头,结果成功活了...

张郃在木门被射死,其实,还不如说他是死于魏延之手
答:其实,张郃之所以中埋伏而死,跟魏延有紧密关系,与其说张郃被乱箭射死,还不如说他是死于魏延之手,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只讨论演义。当时,诸葛亮退军时,司马懿问谁敢追击?张郃第一个站出来,坚决要去追击。张郃之所以敢追击,是因为他这时候确实是天下无敌了,谁也不是他的对手,张郃根本没把蜀汉...

三国演义中,张颌的死因是什么?
答:被射中右膝盖而死。张颌,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本是袁绍的大将,只是在投靠曹操之后,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张颌的勇武与张飞可以说伯仲之间,曾在街亭大北蜀军,影响深远,乃至到了曹叡时代,成为国之栋梁。

名将张郃的死亡真相是什么?为何他的死会成为千古谜案?
答:而后诸葛亮退兵的时候张郃的主张是“穷寇莫追”,况且诸葛亮并不是因为战败了才退兵的,但是司马懿坚持让张郃去追击,张郃没有办法只能是领命最后追到木门谷的时候中了蜀军的埋伏,在乱箭中张郃被射死了。对于张郃的死有一种推测就是司马懿是幕后主使,对于司马懿这样的人不可能不知道诸葛...

关羽头部中箭没死,为何张郃右膝中箭却死了?
答:关羽头部中间这一事件是在和是在襄樊战役当中,围攻樊城的时候。曹操手下前来救援的庞德射了一箭,这一箭就正中他的额头,但是幸运的是关羽却并没有死,我觉得可能是第一可能弓箭并没有射中他的一些比较十分要害的组织,第二可能是他的颅骨比较坚硬,可能卡住了箭尖。但是张郃却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