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出几道六年级上册的应用题,好吗?

作者&投稿:通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帮我出几道六年级上册的应用题,好吗?

(1)有两筐水果,甲筐水果重32千克,从乙筐取出20%后,甲乙两筐水果的重量比是4:3,原来两筐水果共有多少千克?
(2)计划装120台电视机,如果每天装8台能提前一天完成任务,如果提前4天完成,每天应装配多少台?
(3)甲乙两地相距1152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对开,货车每小时行72千米,比客车快 2/7,两车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4)学校买来图书若干本分给各班,若每班分25本则多22本,若每班分给30本则少68本,共有几个班级?买来图书多少本?
(5)果品公司储存一批苹果,售出这批苹果的30%后,又运来160箱,这时比原来储存的苹果多1/10 ,这时有苹果多少箱?

给我出几个应用题六年级上册

1.小华:我储蓄了48元钱小明:你再储蓄9元,就比我的4倍少3元。小明和小华一共储蓄了多少钱?
解: 小华再储蓄9元,则储蓄57元。那么小明储蓄的钱为
(57+3)/4=15元
48+15=63元
答: 小明和小华一共储蓄了63元钱。
2、把一条大鱼分成鱼头,鱼身和鱼尾三部分,鱼尾重4千克,鱼头的重量等于鱼尾的重量加上鱼身一半的重量,而鱼身的重量等于鱼头的重量加上鱼尾的重量。这条大鱼重多少千克?
解:鱼头重=鱼尾重+1/2鱼身重
鱼身重=鱼头重+鱼尾重,
则鱼头重=4+1/2(鱼头重+4),可算得鱼头重=12千克
鱼身重=12-4=8千克
鱼重=4+12+8=24千克
答:鱼重24千克。
3、小明步行每小时行5千米,骑脚踏车比步行每千米少用8分钟。骑脚踏车的速度是步行的几倍?
解:小明每小时步行5千米,则步行1千米用时1/5=0.2小时=0.2*60=12分钟
骑脚踏车每千米用时间为12-8=4分钟=4/60=1/15小时
那么骑脚踏车1小时可行15千米,及速度为15千米每小时
骑脚踏车的速度为步行速度的15/5=3倍
答:骑脚踏车的速度为步行速度的3倍。
4、三、四年级共有学生180人,抽走相同人数参加运动会,抽走后三年级剩下66人,四年级剩下74人。三、四年级原来各有多少人?
解:抽走后剩余人数为66+74=140人
那么抽走人数为180-140=40人
因为两个年级抽走相同的人数,那么每个年级抽走人数为40/2=20 人,则三年级人数为66+20=86人,四年级人数为74+20=94人
答:三年级人数为86人,四年级人数为94人。
有一种游戏共设十个关卡,从第一关开始,每过一关进入下一关,每一关最多得分是800分,加外每满1000分就得一次奖励,每次奖励最多为600分,过完五半后,最多可得多少分?
5. 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7:4,两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离中点18千米处相遇,这时客车行了多少千米?
6. 有两筐苹果,第二筐苹果的重量是第一筐的的4/5,如果从第一筐拿出10千克放入第二筐,则两筐重量相等。这两筐苹果各重多少千克?

小学六年级上册难一点儿的应用题给我出几道

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汽车行完全程要1个小时20分钟,摩托车行完全程要2个小时,汽车到达乙地并休息10分钟后返回,途中与摩托车相遇,这时摩托车行了多少时间?
修一条长16千米的路,已经修了5天,修了全长的1/4,照这样计算,修完余下的路,还需要多少天?
某班有学生40人,其中80%的人期中考试数学成绩在75分以上,语文成绩在75分以上的占数学成绩在75分以上的75%,而数学、语文都不满75分的人数占全班的15%。二门功课都在75分以上的有几人?只有语文一门课在75分以上的有几人? 
 蓝球门票15元一张,降价后观众增加50%,收入增加了1/5。则一张门票降价多少元?

求几道六年级上册的有关于比的应用的应用题

1.甲、乙二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各自去B、A两地,二人速度比为7∶6。二人相遇后继续向前行进,这时乙的速度比原来速度每小时增加来的速度。
2.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6cm,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2小时后相遇,已知甲,乙两车速度比为2:3,问: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1:2:3,其中最大的一个角是多少度?
4、用一根长48dm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框架,使它的长,宽,高的比为5:4:3.在这个长方体框架外面糊上一层纸,至少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5、甲、乙两班人数相等,各有一些同学参加了数学小组。甲班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恰好是乙班没参加数学小组人数的1/3;乙班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恰好是甲班没参加数学小组人数的1/4。那么甲班没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是乙班没参加数学小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六年级上册的应用题加步骤

第1天:
1.甲、乙、丙三数之和是1160,甲是乙的一半,乙是丙的2倍。三个数各是多少?
1160÷(1+2+1)=290(甲、丙) 290×2=580(乙)
2.某招待所开会,每个房间住3人,则36人没床位;每个房间住4人,则还有13人没床位,如果每个房间住5人,那么情况又怎么样?
解法一:(36-13)+(4-3)=23(个)23-(4×23+13)÷5=2(个)(空了2个房间)
解法二:解:设有x个房间,3x+36=4x+13x x=23 23-(4×23+13)÷5=2(个)
第2天:
1.小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83页,第二天读74页,第三天读71页,第四天读64页,第五天读的页数比这五天中平均读的页数要多3.2页。小明第五天读了多少页?
解法一:(83+74+71+64)÷4+3.2÷4+3.2=77(页)
解法二:解:设第五天读x页 83+74+71+64+x=5(x-3.2) x=77
2.在桥上测量桥高,把绳子对折后垂到水面时绳子还剩下8米;把绳子三折后,垂到水面时绳子还剩下2米,求桥高和绳长各是多少米。
解法一:(8×2-2×3)÷(3-2)=10(米)(桥高)(10+8)×2=36(米)(绳长)
解法二:解:设桥高x米2(x+8)=3
(x+2) x=10(10+8)×2=36(米)
第3天:
1.44名学生去划船,一共乘坐10只船,其中每只大船坐6人,每只小船坐4人。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
(44-4×10)÷(6-4)=2(只)(大船)10-2=8(只)(小船)
2.实验小学四年级举行数学竞赛,一共出了10道题,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倒扣5分。张华把10道题全部做完,结果得了70分。他答对了几道题?
解法一:10-(10×10-70)÷(10+5)=8(道)
解法二:解:,设答对x道10x-5(10-X)=70 x=8
第4天:
1.买4支铅笔和5块橡皮,共付6元;买同样的6支铅笔和2块橡皮,共付4.60元。每支铅笔和每块橡皮各多少钱?
(6×3-4.60×2)÷(5×3-2×2)=0.80(元)(橡皮)(6-0.8×5)+4=0.50(元)(铅笔)
2.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多6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一半少20米,第三天修了30米,最后还剩14米没修。这条路长多少米?
[(14+30-20)×2+6]×2=108(米)
第5天:
1.张强用270元买了一件外衣,一顶帽子和一双鞋子,外衣比鞋贵140元,买外衣和鞋比帽子多花210元,张强买这双鞋花了多少钱?
[(270+210)÷2-140]÷2=50(元)
2.红光厂计划每天生产电冰箱40台,经过技术革新后,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台,这样提前2天完成了这批生产任务,并且比原计划还多生产了35台。实际生产了多少台电冰箱?
解法一:[(40+5)×2+35]÷5=25(天)(40+5)×(25-2)=1035(台)
解法二:解:设原计划x天完成40x+35=(40+5)(x-2)
x=25
40×25+35=1035(台)
第6天:
1.有16位教授,有人带1个研究生,有人带2个研究生,也有人带3个研究生,他们共带了27个研究生,其中带1个研究生的教授人数与带2个和3个研究生的教授总数一样多,问带2个研究生的教授有几人?
解法一:16÷2=8(人)27-8=19(个)(3×8-19)÷(3-2)=5(人)
解法二:解:设带2个研究生的教授有x人,则带3个研究生的教
授为(16÷2-x)人
16÷2+2x+3(16÷2-x)=278+2x+3(8-x)=27 x=5
2.哥哥和弟弟各买若干本练习本,如果哥哥给弟弟3本,两人的练习本数量就同样多;如果弟弟给哥哥1本,哥哥的练习本本数就是弟弟的3倍。哥哥和弟弟原来各买练习本多少本?
(弟)(3×2+1×2)÷(3-1)+1=5(本)
(哥)5+3×2=11(本)
第7天:
1.大马的年龄是小马年龄的4倍,再过20年大马的年龄比小马的2倍小14岁。大马、小马现年各几岁?解:设小马现年x岁,则大马现年4x岁
4x+20=2(x+20)-14
x=3(小马)
4x=12(大马)
2.有1000人报名参加入学考试,最后录取了150人。录取者的平均成绩与没有录取者的平均成绩相差38分,全体考生的平均成绩是55分,录取分数线比录取者的平均成绩少6.3分。问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
1000-150=850(人)(55×1000+38×850)÷1000-6.3=81(分)
第8天:
1.甲、乙、丙三人,平均体重63千克,甲与乙的平均体重比丙的体重多3千克,甲比丙重2千克,求乙的体重。
甲+乙比2个丙多3×2=6(千克)
乙比丙多6-2=4(千克)
(63×3-4-2)÷3+4=65(千克)
2.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个人;如果减少一条船,每条船必须坐9个人。这个班共有多少同学去划船?
解法一:(6+9)÷4(9-6)= 5(条) 6×(5+1)=36(人)
解法二:解:设有船x条 6(x+1)=9(x-1) x=5 6×(5+1)=36(人)
第9天:
1.有14个纸盒,其中有装1只球的,也有装2只和3只球的,这些球共有25只。装1只球的盒子数等于装2只球与3只球的盒数的和。装1、2、3只球的盒子各有多少个?
解:装1只球 14÷2=7(盒)设装2只球x盒,则装3只球(7-x)盒
1×7+2x+3(7-x)=25
x=3(2只)
7-x=4(3只)
2.已知大小酒瓶共50个,每个大瓶装酒1千克,每个小瓶装酒0.75千克,大瓶比小瓶多装酒15千克,大、小瓶各有多少个?
解:设大瓶x个,则小瓶(50-x)个
x-0.75(50-x)=15
x=30(大瓶) 50-x=20(小瓶)
第10天:
1.本学期数学课进行了五次测验,小明的成绩第二次比第一次多10分,第三次比第二次少5分,第四次比第三次多4分,前4次的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第五次比第四次少13分,那么小明全学期五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第二次比第四次多:5-4=1(分)
第一次比第四次少10-1=9(分)
(85×4+4-1+9)÷4-13=75(分)
(85×4+75)÷5=83(分)
2.甲级茶叶2千克和乙级茶叶5千克的价格相等,买6千克甲级茶叶和7千克乙级茶叶共付款601.92元,每千克甲级茶叶和每千克乙级茶叶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601.92÷[5× (6÷2)+7]=27.36(元)(乙)
27.36×5÷2=68.4(元)(甲)
第11天:
1.有甲、乙、丙三个书架,共有图书450本,如果从甲架拿出60本放入乙架,再从乙架拿出120本放入丙架,最后再从丙架拿出50本放入甲架,则三个书架图书本数一样多。原来三个书架各有图书多少本?
450÷3=150(本)150+60-50=160(本)(甲)
150+120-60=210(本)(乙)
150+50-120=80(本)(丙)
2.某人领得奖金 240元,有 2元、5元、10元三种人民币,共50张,其中2元与 5元的张数一样多,那么2元、5元、10元各有多少张?
解法一:(50×10-240)÷(10×2-2-5)=20(张)(2元、5元) 50-20×2=10(张)(10元)
解法二:设2元、5元各x张,则10元有(50-2x)张
2x+5x+10(50-2x)=240
x=20(2元、5元) 50-2x=10(10元)
第12天:
1.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如果每天吃2个苹果、1个梨,若干天后,梨正好吃完,而苹果还剩下7个,原来的苹果有多少个?
解:设吃了x天 3x=2x+7x=72×7+7=21(个)
2.某区小学生进行两次数学竞赛,第一次及格的比不及格的3倍多4人;第二次及格人数增加了5人,正好是不及格人数的6倍。问共有多少学生参加数学竞赛。
解:设第一次不及格x人,则及格(3x+4)人 3x+4+5=6(x-5)
x=13 13×3+4+13=56(人)
第13天:
1.学校买来一批英文打字机分给各班学习。如果其中两个班每班分到4台,其余班级每班分2台,则多4台;如果有一个班分6台,其余班级每班分4台,则不足12台。这个学校买来的英文打字机共有多少台?
(4-2)×2+4=8(台)(假设每个班都分2台,则多8台)
12-(6-4)=10(台)(假设每个班都分4台,则少10台)
(8+10)÷(4-2)=9(班) 4×2+2×(9-2)+4=26(台)
2.蜘蛛有 8只脚,蜻蜓有 6只脚和两对翅膀,蝉有 6只脚和一对翅膀,现有这三种小虫共18只,共有脚118只,翅膀20对。求每种小虫的只数。
解:设蜘蛛x只,则蜻蜓和蝉共(18-x)只, 8x+6(18-x)=118 x=5(只)
18-5=13(只)(蜻+蝉)
设蜻蜓y只,则蝉(13-y)只2y+(13-y)=20 y=7(蜻)13-7=6(只)(蝉)
第14天:
1.小象说:“妈妈,我到你现在这么大时,你就是 31岁了。”大象说:“我像你这么大年龄时,你只有1岁。”大、小象现在各几岁?6.有三个数,每次选取其中两个数,算出这两个数的平均值,再加上余下的第三个数,这样算了三次,分别得到35、27和25。求原来这三个数是多少。
(31-1)÷3=10(岁)1+10=11(岁)(小)11+10=21(岁)(大)
2.某次数学考试五道题,全班52人参加,共做对181道,已知每人至少做对1道题,做对1道的有7人,5道全对的有6人,做对2道和3道的人数一样多,那么做对4道的人数有多少人?
52-7-6=39(人)
181-1×7-5×6=144(道)
(2+3)÷2=2.5(道)
(144-2.5×39)÷(4-2.5)=31(人)
第15天:
1.商店购进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糖果,所付的钱数相等。已知甲、乙、丙三种糖果每千克的购进价格分别为8.8元、12元和13.2元,如果把这三种糖果混合在一起成为什锦糖,那么这种什锦糖每千克的成本是多少元?
A+B=17,A+C=22,C+E=36,D+E=39 A+E+2C=22+36=58
A+E=58-2C A+E为偶数 A+E=28 58-2C=28 C=15(17+39+15)÷5=14.2
2.在一次测验中,小明做对的题数是11道,错了4道,小明在这次测验中正确率是百分之几?
11÷(11+4)×100%≈73.3%
 第16天:
1.大米加工厂用2000千克的稻谷加工成大米时,共碾出大米1600千克,求大米的出米率。
1600÷2000×100%=80%
2.林场春季植树,成活了24570棵,死了630棵,求成活率。
24570÷(24570+630)×100%=97.5%
第17天:
1.家俱厂有职工1250人,有一天缺勤15人,求出勤率。
(1250-15)÷1250×100%=98.8%
2.王师傅生产了一批零件,经检验合格的485只,不合格的有15只,求这一批新产品的合格率。
485÷(485+15)×100%=97%
第18天:
1.用一批玉米种子做发芽试验,结果发芽的有192粒,没有发芽的有8粒,求这一批种子的发芽率。
192÷(192+8)×100%=96%
2.六(1)班今天有48人来上课,有2人请事假,求这一天六(1)班的出勤率。
48÷(48+2)×100%=96%
第19天:
1.六(1)班有50人,期中考试有5人不及格,求这个班的及格率。
(50-5)÷50×100%=90%
2.在一次射击练习中,小王命中的子弹是200发,没命中的是50发,命中率是多少?
(200-50)÷200×100%=75%
第20天:
1.解放军战士进行实弹射击训练,50人每人射6发子弹,结果共命中256发,求命中率。
256÷(50×6)×100%≈85.3%
2.某厂的一种产品,原来每件成本96元,技术革新后,每件成本降低到了84元,每件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96-84)÷96=12.5%
第21天:
1.录音机厂第三季度计划生产录音机3600台,实际生产4500台,实际产量超过计划百分之几?
(4500-3600)÷3600=25%
2.化纤厂由于加强企业管理,每班的工人由800名减少到650名。现在每班工人数比原来减少了百分之几?
(800-650)÷800=18.75%
第22天:
1.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12天完成,甲的工作效率比乙多百分之几?
(10分之1-12分之1)÷12分之1=20%
2.加工一种零件,现在每天加工1500个,比过去每天多加工300个,现在每天加工的零件个数比过去增加百分之几?
300÷(1500-300)=25%
第23天:
1.某小学今年计划用水250吨,比去年节约用水30吨,今年计划用水相当于去年用水的百分之几?
250÷(250+30)≈89.3%
2.小明家十月份用电80度,比上月节约了20度,比上月节约了用电百分之几?
20÷(80+20)=20%
第24天:
1.向群连锁店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4.5万元,比九月份营业额增加了4.5万元,十月份的营业额比九月份增加了百分之几?
4.5÷(34.5+4.5)≈11.5%
2.光明鞋厂六月份计划生产鞋24000双,实际生产了25200双。增产百分之几?
(25200-24000)÷24000=5%
第25天:
1.某糖厂七月生产552吨糖,比计划多生产72吨,超产百分之几?
72÷(552-72)=15%
2.一个生产小组生产1600个零件,验收后有4个不合格,求产品的合格率?
(1600-4)÷1600×100%=99.75%
学习愉快!

我出几道六年级的应用题,百度解答

设定这六个数分别为a、b、c、x、y、z
(a+b+c+x+y+z)/6=120
(a+b+c+x)/4=114
(x+y+z)/3=133
也就是(a+b+c+x+y+z)=720
(a+b+c+x)=456
(x+y+z)=399
代入一下就是y+z=264
x=135 也就是第四个了

六年级的应用题——————【上册】

18/25*5/6=3/5 吸收5/3吨

请帮我找几道六年级上学期的应用题

:aoshu./UpF_Article/2007-01/200712112914491.doc

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的应用题

1.甲、乙两数的比是7:4,甲数减去24与乙相等,求原来甲、乙两数分别是多少?
7-4=3 24÷3=8 甲8×7=56 乙8×4=32
答:甲是56,乙是32
2.六年一班与六年二班的人数比是11:9,两个班一起去栽树。按人数分配树苗,结果一班多分得6棵,两班各分的树苗多少棵?
11-9=2 6÷2=3 一班3×11=33 二班3×9=27
答:一班分得树苗33棵,二班分得树苗27棵。
我是第一个

请帮我出几道小学六年级的比例及方程的应用题。

某校六年级有男生120人,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7.5%,已知六年级人数占全校人数的25%,这个学校有学生多少人?
答案:
方程 :解:设全校人数为x人。
x×25%=120+120×87.5&
算式:(120+120×87.5%)÷25%或120×(1+87.5%)÷25%
呵呵,我刚好读六年级,望能够采纳



求六年级上册应用题(5道)
答:1、汽车的速度是火车速度的4/7。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在离中点15千米处相遇,这时火车行了多少千米?2、要修一条长1800米的水渠,工作5天后,修了的占未修的1/3,照这样的进度修下去,还要多少天才能修完这条水渠?3、学校用40米长的铁丝(接头处不计)围成一块长方形菜地,已知长方形宽是...

求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应用题60道
答:11、新光小学四年级人数是五年级的 4/5,三年级人数是四年级的 2/3,如果五年级是120人,那么三年级是多少人?12、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20千米的A、B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甲车行了全程的 3/4,乙车行了全程的 2/3,这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13、五年级植树120棵,六年级植树的棵数是五年级的7/5,...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答案
答:40、五六年级同学去植树,五年级同学植的是六年级的2/3,六年级植的比总数的3/4少24棵,五年级植了多少棵?41、甲乙两队修一条路,甲独修要12天,乙独修要10天。现由甲队先修几天,余下的由乙独修。结果完成时甲比乙多干1天,乙队修了几天?4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几小时...

提六年级上册数学50应用题
答:2.一个圆形的铁环,直径是40厘米,做这样一个铁环需要用多长的铁条?3、世界上最高的动物是长颈鹿,有一只长颈鹿高6米,比一头大象还要高1/2,大象高多少米?4、某学校四年级有学生150人,五年级学生人数是四年级的2/3,五年级学生人数相当于六年级的4/5,六年级有多少人? 49、用一根长36厘米...

小学六年级上册常考的数学应用题50道
答:小学六年级是小升初的重要时间段,因此数学的要打好扎实的基础,那么应用题就是必须要学好的,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小学六年级上册常考的数学应用题50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仅供参考。1、加工一批零件,甲先加工了这批零件的3/5,接着乙加工了余下的3/4,已知甲加工的个数比乙多60个...

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60条,要比较短的,要答案。
答: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60条,要比较短的,要答案。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历史上日本哪些首相被刺杀身亡?萌伊587 2013-02-26 · TA获得超过10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7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76.9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9、一只大钟的时针长0.3米,这根时针的尖端1天...

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
答:8、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2:3:4,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三、百分数的应用题1、某化肥厂今年产值比去年增加了 20%,比去年增加了500万元,今年道值是多少万元?2、果品公司储存一批苹果,售出这批苹果的30%后,又运来160箱,这时比原来储存的苹果多1/10 ,这时有苹果多少箱?3、一...

六年级上册应用题 要难一点的 急急急
答:39、大街上有一辆车身长12米的公共汽车由东向西行驶,车速为每小时18千米,人行道上有甲乙两人相向跑步,某一时刻汽车追上甲,6秒钟之后汽车离开甲。90秒后汽车遇到跑来的乙,又经过1.5秒钟。汽车离开了乙,问再经过多少秒后甲乙两人相遇?解:18千米/小时=5米/秒 汽车和甲是追及过程,速度差=12...

六年级上册应用题15道有答案,一定要有答案。
答:15、甲、乙两车分别从a b两地开出 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 甲车比乙车早1小时到 两地相距多少?甲车到达终点时,乙车距离终点40×1=40千米 甲车比乙车多行40千米 那么甲车到达终点用的时间=40/(50-40)=4小时 两地距离=40×5=200千米 16、两辆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

我要六年级上册的简单的数学应用题
答:我要六年级上册的简单的数学应用题 要60道,人教版的,谢谢了!... 要60道,人教版的,谢谢了! 展开 2个回答 #热议# 17岁寻亲男孩刘学州离世,涉及哪些法律疑问?网际超人 2012-03-13 · TA获得超过4.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346 采纳率:68% 帮助的人:426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