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德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和战争大致流程,不难看出德军致命弱点

作者&投稿:本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苏德战争,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东线战场,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直接伤亡最惨重的战场。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叫「 ”巴巴罗萨”的计划,兵分三路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苏联。 当年7月3日,斯大林发表广播演说,号召全体苏联人民团结起来,全力以赴同希特勒法西斯做殊死的斗争,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重翻这段历史资料,不难看出,纳粹德国的军事实力并不比幅员辽阔、工业先进的苏联强多少,而且他们是侵略者,在国际援助上不占优势。看看下面史料记载的这些数据: 战争刚刚开始时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 总兵力:德国900万、苏联1700万;初期直接作战兵力:德国500万(含轴心国军队),苏联730万;编制:德国156个师又2个旅、苏联170个师又2个旅;坦克:德国3800辆、苏联新型坦克1475辆;火炮:德国4.3万门、苏联6万门;作战飞机:德国1830架,苏联新型飞机1540架,大量旧式飞机;作战舰艇:德国192艘、苏联396艘。 在这些数据中,德国只是作战坦克和作战飞机的数量优于苏联。但不可低估的是德军的装备先进、机动能力和单兵的作战能力强。 希特勒为了发动对苏战争,还在德军中组建了由霍普纳,古德里安,霍特,克莱斯特带领的四个装甲集群。 战争初期苏军仓促应战,德军占据一定优势: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30分,德军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2000多公里的漫长战线分为北方、中央、南方3个集团军群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战争刚开始,几乎没有战争准备的苏联西部66个机场遭到猛烈轰炸,苏军半天之内就损失飞机1200架,其中有800架未及起飞即被毁于机场。苏联西部城市、海空军基地、通讯设施,在德军航空兵袭击之下严重受损,边境军区指挥机构基本陷于瘫痪。 德军在战争的第一天就前进了50至60公里。苏军在战争初期便有28个师被全歼,70个师人员武器损失过半。据战后西方公布的统计资料,在苏德战争的头18天,苏联损失2000列火车的军火,3000门大炮,2000架飞机,1500辆坦克,有30万苏军被俘。 德军在占领明斯克后,1941年7月15日,又通过激烈战斗,攻占了苏联首都莫斯科的门户斯摩棱斯克,距离莫斯科仅有380公里。 但这时德军犯了一个可能是事关全局的错误。希特勒分调部分进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群主力去进攻南方的基辅,以占领苏联的粮仓乌克兰。德军虽然在南方和北方取得重大胜利,但在北路列宁格勒却没有完全得手,而中路错过了进攻莫斯科的最好时机,也错过了一举击溃苏联的最佳机会。 1942年4月,莫斯科会战以苏联红军获得胜利而告终。苏军在会战中歼灭50多万德军(其中冻死冻伤有10余万人),有38个师被重创。苏联红军这时初步稳定了苏德战场局势,打乱了德国的「 ”闪电战”计划。 战争中后期双方战场局势逆转 1943年是苏德战场转折性的一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军继续向顿河上游、库尔斯克方向和哈尔科夫方向发展进攻,收复了库尔斯克等地。1943年8至11月,苏联红军在南线彻底肃清高加索地区的德军,收复了顿巴斯。在乌克兰,收复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基辅,在中线解放斯摩棱斯克。 从史料记载中看,希特勒在苏德战争中期的1943年,依然拥有一支非常庞大的军事力量。此时整个德国武装部队的总人数为948万人,但在剔除了各种后备部队、大量在医院疗养的伤病员,海空军,以及占领区的维持部队后,他们可以用于苏德战场的野战部队就没有那么多了。截至1943年7月初,德国及其盟军,在苏德战场拥有近400万正规陆军(200个德国师,40个盟军师),约4700辆坦克自行火炮,3665架飞机,约4万门火炮迫击炮。 肃然自开战以来,苏联损失了1467万军队,其中不可短期恢复伤员大约为800万-900万人。但1943年4月起,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远东和南部边境地区戒备部队,仍然有841万3千人。到1943年7月,连同内地军区在内,整个苏联武装力量总数增加到了1000万人左右。除去戒备远东的日本和亚洲西部的土耳其的庞大部队,苏军野战部队主力都被用于对德作战,作战兵力总数为606万多人。 1944年初,苏军拥有635万人,不仅在兵员上而且在重要武器装备方面均已超过德军。此外,苏联红军得到了后方人民的大力支持,得到敌占区近百万游击战士的紧密配合,还得到了美英的援助。为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从1944年开始,苏联红军对德军连续发动了10次重大的战略性进攻作战,十次斯大林突击。收复了苏联的全部领土,并将战线推移到境外。 1945年4月16日,苏联红军从奥得河﹑尼斯河同时向柏林发动进攻,激战16个昼夜,至5月2日下午3时,德军停止抵抗,柏林战役结束。苏联红军歼灭和俘虏德军40多万人。盘踞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国两个集团军群(55个师)也于5月中旬投降。苏联红旗插上了柏林国会大厦的楼顶,标志苏德战争以苏联的胜利而结束。



求二战时,美国德国苏联三方的军事实力
答:日本已经基本无潜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国内的军事、经济以达到顶峰,也就是说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现有的力量迅速消灭对手,那么进入消耗战后,日本必败...日美双方作战飞机年产量对比:盟国不仅在飞机数量上占了上风,而且在战争中不断推出新型飞机,到了战争后期美军的飞机性能已经远远优于日军。反观日本,在整个...

二战中苏德战场交战双方,大约投入多少兵力?
答:第一时期(1939年9月—1941年6月)的特点是,双方最初在大西洋交通线上作战的兵力都比较少。该战区对潜防御薄弱,德军投入少量潜艇实施攻击,也取得了良好效果。1940年下半年以后,除潜艇和水面舰艇外,德军统帅部还派出了飞机。这一时期共击沉同盟国和中立国的运输船只和作战舰艇达760万吨,其中潜艇击沉...

二战苏德战争,苏在战争初期,损失多少军队,为什么后来能形式发生逆转...
答:整个二战中,苏德战场战死的人数最多,德军死亡在500万以上,苏联死亡在1700万左右,还有数百万其他国家的军人死在苏德战场上。我计算一下,按苏德战场死亡2500万人来算 为了让大家在研究时能有一个参考,特将1993年俄罗斯公布的苏联武装力量在卫国战争各战役中的损失情况整理贴出。("Losses of the armed forces of ...

二战苏德战场分析!
答: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叫“巴巴罗萨”的计划,出动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军分三路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苏联。1941年7月3日,斯大林向苏联人民发表广播演说,号召全体苏联人民团结起来,全力以赴同希特勒法西斯做殊死的斗争...

二战苏德武器装备对比
答:为了在即将到来的库尔斯克装甲对抗中占据优势,苏德双方从地面到空中,都可谓竭尽所能。而参加这次会战的庞大军队以及众多装备,也在1943年7月初基本部署完毕。苏德装甲简要介绍:在苏德装甲对抗中,除了实际厚度外。装甲材质、化学成分、制造工艺和外形,也对毁伤效果起着制约作用。战前,苏联坦克装甲质量并...

二战苏德战争时苏联和德国谁的组织度更强更先进?如何理解呢?
答:苏联在战争爆发之后就迅速进行了总动员,几乎把国家的每一份力量都压榨出来,女人和老人代替青壮年男性投入粮食和军用物资的生产,将几乎所有理论上能够编入军队的人全部动员进军队,停止了几乎所有维持基本生存以外的民品生产,整个国家迅速武装起来,变成一部高效运转的战争机器。斯大林甚至第一时间就把自己仅...

二战苏德战场很激烈,伤亡很大,为何苏联士兵却越打越多?
答:二战时期,德国利用坦克装甲闪电战的模式,向来所向无敌,欧洲传统陆军强国波兰和法国都在德国的闪电攻势下土崩瓦解,仅仅一个月左右宣布投降,在发动苏德战争时,希特勒还认为当年圣诞节前德军就可以攻下莫斯科,也就是6月22日开战,12月25日之前结束战斗。从苏德战争的开局来看,德军的表现还算良好,在...

二战时苏联的海军力量如何,有什么战绩?
答:苏联海军同样缺乏海战的能力,由于交战双方都缺乏进行大规模海战的实力,在德国发动对苏联的战争后,苏联海军没有同德国海军爆发大规模的战斗,双方都采用潜艇战来袭击对方的商船。相比于德国海军,苏联海军的潜艇数量更多,但是苏联海军潜艇战的战绩并不优秀。在整个二战期间,苏联海军击毁的轴心国商船和战船...

二战时德国,美国,苏联,日本两两单挑谁会赢?
答:4:德国的地理位置不是很好,欧洲的主要工业资源很多在其他国家,比如北欧的钼矿(坦克装甲的添加物,使其韧性增加)东欧的石油等!5:德国的战争潜力不如美苏,所以在进行战争的话,必须依靠闪击战来克敌制胜,直接攻占敌国首都,使其退出战争或者寻求和解。但是由于美苏巨大的战略纵深,所以即使德国攻占...

二战苏军和德军谁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大?如果单挑谁会赢?(其他所有国家不...
答:其中有1000万人阵亡和被俘后遭杀害。二、、、如果单挑,德国很可能在1943年就能摧毁苏联最后的军事抵抗力量。因为如果其他国家不参与,那么苏联的部分资源就得不到补充,德国也不会面临资源匮乏的危机。没了英美对德国的战略轰炸,德国的军工企业可以完整的运转,为前线补充武器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