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有关的文言文

作者&投稿:毛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比喻“做事认真”的文言文有哪些

做事认真的文言文:

《题弟侄书堂 》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有关努力奋斗的文言文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蒲松龄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灭吴。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2. 关于努力获得成果的古文 急

不知道这几篇可不可以 1、叶廷圭与《海录》 余幼嗜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

士大夫家有异书,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常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

译文: 我年轻时非常喜欢学习,四十多年,不曾放开书卷,拿着它吃东西嘴里觉得香甜,疲倦时用它当枕头。士大夫家有与众不同的书,借来的没有不读的,读的没有读完全篇不会终止。

常常遗憾没有钱财,不能全部抄写。在那么多书里,分出几十大册,选择其中有用的亲手抄下来,取名为《海录》。

2,顾炎武手不释卷 原文: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选自《亭林先生神道表》 译文: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二匹马三头骡子装书。

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向退休的差役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对着书进行核对校正。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没有值得什么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然有忘记的,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看书仔细认真的查看。

3欧阳修“三上”作文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译文: 钱惟演(钱思公)虽然生长在富贵之家,却没有什么嗜好。

在西京洛阳的时候,曾经对僚属说:平生唯独爱好读书,坐着读经书、史书,睡者则读先秦百家著作和各种杂记,入厕的时候则读小令。所以从未把书放下片刻。

谢绛(谢希深)曾经说:“和宋公垂一起在史院的时候,他每次入厕一定带上书,古书之声,清脆响亮,远近都能听见,好学竟到了如此地步。”我因此对谢绛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

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好好构思啊。” 4,呕心沥血 李贺字长吉,……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

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

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译文: 李长吉长得纤瘦,双眉相连,长手指,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常常带着一个小书童,骑着弱驴,背着又古又破的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就写下来投入囊中。

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啊!” 5、王充市肆博览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众流百家之言。

后归乡里,屏居教授。 译文: 王充少年时死了父亲,家乡人都说他对母亲很孝敬。

后来到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从业的本领,拜扶风班彪为师。王充爱好广泛,浏览而不拘泥于某些段落和句子。

他家穷没有书,经常去逛洛阳街上的书店,看人家所卖的书,看一遍就能背诵,于是(他)广泛地弄通了众多流派的学说。后来回到家乡,退居在家教书。

6、张溥与“七录斋” 原文: (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译文: 张溥小时侯喜欢学习,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抄完了,朗诵一遍,就(把所抄的)烧掉;再抄,象这样六七次才停止。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有了茧。

冬天皮肤因受冻而开裂,每天用热水浸好几次。后来命名读书的书房叫“七录”…… 张溥作诗和写文章非常快。

各方来索取的,(张溥)不用起草,在客人面前挥笔,马上就完成,因为这样所以(张溥)的名声在当时很高。 7、王冕僧寺夜读 原文: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

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

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

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

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

3. 关于不认真学习寓言古文故事

1、囊萤映雪: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照明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2悬梁刺股:把头发挂在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形容发奋刻苦学习。

3、韦编三绝: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条把竹简编编联起来,做“韦编”。三:多次。绝:断。反复研读,以致编联竹简的的皮绳断了多次。指读书勤奋刻苦。

4、程门立雪:冒着大雪在程颐的门前站着,形容尊师重道,虔诚求教。

5、凿壁偷光:凿穿墙壁引过光线。形容家境贫困仍刻苦勤学。

6、牛角挂书:把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牛边看书。比喻勤奋好学。

7、昼耕夜诵:白天种地,夜晚读书,形容抓紧时间学习,读书勤奋。

8、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形容鞭策自己,勤奋不懈。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形容发奋图强,刻苦磨练自己。

9、卧薪尝胆:在柴草上睡觉,饭前先尝尝苦胆。比喻刻苦自励,发奋图强。10、破釜沉舟:砸碎锅,凿沉船。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只有认真的!╮(╯▽╰)╭

4. 形容古人勤奋的文言文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3.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4.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5.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6.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7.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8.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举成名。9.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10.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 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3.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 ,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 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 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6.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 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 或不足。­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8.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 当仁不让”。

­9.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 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 技施展出来。­12.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 得益。­1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 度的表现吗?14. 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 “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

我选取他­ 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17.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 不足。

­1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 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19. 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 尤人”。­20.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5. 有关改过的文言文

盗牛改过

裴松之

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已后,将为改过。子既以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间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欲至家,置之去。问姓名,不以告。顷之,老父复行。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至暮。剑主还见之,前者代担人也。老父揽其袂,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守吾剑于路未有若子之仁。请子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乃语之而去。

老父以告王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能见。”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

翻译:当时王烈所在的封国中有一位偷牛的人,被牛的主人抓住。偷牛贼说:“我见牛而生邪念一时糊涂,从今以后我一定痛改前非。您在赦免我以后,希望不要让王烈知道这件事情。”百姓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了王烈,王烈就拿出一定数量的布赠送偷牛人。有人问王烈:“这人已经偷了东西,害怕您知道这件事,您反而赠送他布,这是为什么呢?”王烈回答说:“春秋时的秦穆公,有人偷去他的骏马并杀了吃,(穆公抓获偷马人后)却赏赐偷马人酒喝。(后来)偷马人(在战场上)不吝惜自己的生命,来救穆公的大难。现在这个偷牛人改悔他的错误,怕我知道这件事,这表明他已懂得羞耻。懂得了廉耻,那么向善之心就会产生,所以赠给他布劝勉他向善。”过一年,路上有一位老者挑着重担,有一个人见到后主动替他挑着走了几十里,快到老人家的时候,这人才放下担子离去,老人问他姓名,他没有告诉。过了不久,这位老人再次外出,把佩剑丢在了路上。一位路人途中碰见这把佩剑,想不管它就离去,又担心后面的过路人捡去,剑的主人就会永远失去佩剑,想拾起带走再去寻找失主,又担心出现差错,于是就守着这把剑。到了傍晚,佩剑主人返回时遇到了这位守剑人,正是上次代为挑担的那人。

6. 关于为学内容的文言文

为学

[清]彭端淑

【概况】现属于试验版六年级8课《为学》,原题目为《为学一首示子侄》,无删节。

【原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译文】

天下的事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去做,困难的事也变容易了;如果不做,容易的事也变困难了。人们求学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去学,困难的事也变容易了;如果不学,容易的事也变困难了。

我的天资昏昧,不及别人;我的才能平庸, 不及别人。只要每天认真学习,长久坚持毫不松懈,等到成功了,也就不知道我是昏昧又平凡的了。我天资聪明、才能敏捷,超过别人几倍。如果摒弃不用,就与昏昧和平庸没有区别了。孔子的思想言论,最终是靠天资迟钝的曾参传下来的。以此而论,昏昧平庸与聪明灵敏的功用,难道是有常规的吗?

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穷和尚告诉富和尚:“我要去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着什么去呀?”穷和尚说:“我有一个盛水的瓶子和一个盛饭的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一直想雇船沿着长江往下游走,还没去成呢。你凭着什么去呀?”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事情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露出了惭愧的神色。

西边的蜀地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啊。有钱的和尚不能到,没有钱的和尚却可以到达。人们要树立志向,难道还不如蜀地边境的和尚吗?所以聪明和才能,既可以依靠,又不可以依靠;自己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就会失败。昏昧和平庸,可以限制人又不可以限制人;不被自己的昏昧和平庸限制,而不知疲倦、努力学习的人,会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字词解释:

为学:做学问,求学。

资:天资,资质。昏:头脑迷糊。逮:到,及。材:才能。庸:平凡,平庸。

旦旦:天天。怠:懒惰,松懈。

倍:超过。 屏弃:摒弃,舍弃。

圣人:指孔子。道:思想,言论。卒:终于,最终。鲁:迟钝。

用:用处,功用。岂:难道。常:不变的,固定的。

鄙:边境。

语:读四声,告诉。

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属浙江省舟山群岛)。何如:怎么样?这里是商量的语气。

钵:和尚盛食物用的一种器具。

买:花钱雇用。下:往下游走。

越,到,同“及”。

惭色:惭愧的神色。

7. 有关诚信的文言文

原文: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翻译: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张(今山东金山县)人。年轻时在太学求学,成为众多求学者之一,与汝南张劭是同窗好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二年后我将到你家拜见你的父母,看看你的孩子。于是约好了日期。后来当约好的日期快到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母亲问:你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隔千里,你就那么认真地相信他吗?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为你酿酒。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大家一起饮酒,尽欢而别。

<<;曾子杀彘>>

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用文言文表示专心
答:10. 愁中托酒无辞醉,梦里看花莫认真。《漫兴二首》年代: 宋 作者: 赵友直 11. 虽然此影不离形,莫向形中便认真。《论语绝句一百首》年代: 宋 作者: 张九成 12. 行也累,坐也累,明明障碍何不会?只为当初错认真,清 门净户生妖魅。《担板汉歌(有引)》年代: 明 作者: 憨山大师 2. 专心致志文言文...

关于做事认真的文言文
答:1. 王哲害风无忧子,当三折二小钱儿。伏愿认真《望蓬莱 纸旗上书》年代: 元 作者: 王哲 2. 劝贤早认真修炼,斡运灵宫。省可恭恭。锦箭如丝射宝躬。不须弓。《战掉丑奴儿》年代: 元 作者: 马钰 3. 认真趣。木金间隔通玄路。《挂金索·认真趣》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4. 祗今蜗战...

认真文言文
答:1. 文言文《认真》的翻译 原文 艾子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子从焉,渴甚,使①执子乞⑤浆于田舍.有老父映⑥门观书,执子戢而请,老父②指卷中"真"字问曰:"识此字,馈③汝浆."执子曰:"'真'字也。"父怒不与④,执子返以告.艾子曰:"执子未达,通也当往."通子见父,父如前示...

专心的古文短句
答:形容“做事专心,一心一意”的古文句子有: 1. 王哲害风无忧子,当三折二小钱儿。伏愿认真《望蓬莱 纸旗上书》年代: 元 作者: 王哲 2. 劝贤早认真修炼,斡运灵宫。省可恭恭。锦箭如丝射宝躬。不须弓。《战掉丑奴儿》年代: 元 作者: 马钰 3. 认真趣。木金间隔通玄路。《挂金索·认真趣》年代: 宋 作者...

如何用文言文表示认真
答:1. “认真负责,高效完成工作”用文言文怎么表达 《晋书·祖逖传》《资治通鉴》原文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cñ)觉,曰: “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

认真的样子文言文
答:4. 求15篇初一未学过文言文以及翻译,请认真,越短的文言文越好 1《齐桓下拜受胙》 夏,会于葵丘,寻盟,且修好,礼也。 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下拜。 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

认真文言文翻译
答:《认真》这一篇文言文选自陆灼《艾子后语》。本文的内容为大家介绍《认真》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认真文言文翻译 原文 艾子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子从焉,渴甚,使①执子乞⑤浆于田舍.有老父映⑥门观书,执子戢而请,老父②指卷中"真"字问曰:"识此字,馈③汝浆."执子曰:"'真'字...

讲认真做事的文言文
答:1. 比喻“做事认真”的文言文有哪些 做事认真的文言文: 《题弟侄书堂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形容勤奋的文言文
答:1. 形容古人勤奋的文言文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3.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4.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5.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6. 博学之,审问之,慎...

文言文《认“真”》翻译
答:《.认真》文言文翻译 【原文】 艾子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子从焉,渴甚,使执子乞浆于田舍.有老父映门观书,执子掎而请,老父指卷中"真"字问曰:"识此字,馈汝浆."执子曰:"'真'字也。"父怒不与,执子返以告.艾子曰:"执也未达,通也当往."通子见父,父如前示之.通子曰:"此'直八'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