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 代表什么含义

作者&投稿:井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国徽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上的图案均有其象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象征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个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
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象征。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黄色互为衬托对比,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和传统,既庄严又富丽。

扩展资料:
由来
1949年10月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由于没有合适的国徽,开国大典时没能在天安门城楼上悬挂代表新中国的标志,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赶在1950年的国庆节挂上国徽,全国政协决定分别组成梁思成、林徽因领导的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小组和以张仃为首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小组,展开国徽设计竞赛。
林徽因认为中国的国徽必须具有最鲜明的民族特征,不仅要表现革命的内容,还要体现出中华文明古国悠久的文化传统,避免像某些东欧国家一样成为苏联国徽的翻版。
林徽因和助手莫宗江经过约一个月的探索,并请时任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史教授邓以蛰、工艺美术史教授王逊、雕塑学教授高庄及梁思成一同研究讨论,几经改进,终于在1949年10月23日完成国徽图案的早期设计,并提交了《拟制国徽图案说明》。
这个国徽图案是“以一个璧(或瑗)为主体;以国名、五星、齿轮、嘉禾为主要题材;以红绶穿瑗的结衬托而成图案的整体。
也可以说,上部的璧及璧上的文字,中心的金星,下部的齿轮,组织略成汉镜的样式,旁用嘉禾环抱,下面以红色组绶穿瑗为结 束。颜色采用金、玉、红三色。”
林徽因在国徽图案里尽量采用中国数千年艺术的传统,将我国古代用以号召人民、象征国家团结统一的最隆重的礼器——玉璧作为国徽的基本图案,象征中华民族的团结、丰裕与和平,体现了她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情怀。
同时,她把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与国家政权的新主题相融合,首次将国旗上的五颗金星设计入国徽图案;为体现新中国的政权特征,国徽图案底部设计有金色齿轮,旁饰金色嘉禾。金色齿轮代表工,金色嘉禾代表农,红绶穿瑗成结象征革命人民大团结。
这种把国徽和国旗联系在一起的创意,以及齿轮、嘉禾、红绶和玉璧的造型,被后来正式颁布的国徽所采用。
与此同时,以张仃、钟灵为首的中央美术学院专家也在积极进行国徽设计,先期设计出5个与全国政协会徽相似的国徽图案,后来又设计出一个方案,把中间的图案由原来的标出中国国土的地球改为彩色的斜透视的天安门。
这些方案与林徽因等人设计的方案于1950年6月10日一并送交政协一届五次常委会讨论。政协常委会对这几个方案均不满意,但对国徽图案中采用天安门表示肯定,因此决定以天安门为主要内容之一设计国徽。
国徽设计的要求明确后,林徽因和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小组的成员们开始了紧张的设计。
林徽因不仅是设计小组的领导者,也是小组设计思想的主要源泉。她始终主张:国徽应该放弃多色彩的图案结构,采用中国人民千百年来传统喜爱的金红两色。
林徽因认为,在国徽图案中采用天安门图形是一个很好的构想。她想到利用天安门的正投影来取代别家方案中的斜透视图,她还建议把天安门前的两个华表向左右方向拉开距离,这样既能增加整体的开阔感,又使构图比较稳定。
在反复研究了当时中央征集到的近千件国徽图稿之后,她高屋建瓴地提出“国徽”和“商标”的区别这样一个重大原则问题,从而使国徽设计的美术处理有了明确的方向。
林徽因和梁思成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爱国之心带领大家讨论研究方案,经常工作到深夜,先后做了二三十个正式完成的国徽图案。
1950年6月17日,随着一幅定型的国徽图案的诞生,林徽因和梁思成共同起草了署名“清华大学营建学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说明书》,阐述了设计创意。
“图案内以国旗上的金色五星和天安门为主要内容。五星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天安门象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源地,与在此宣告诞生的新中国。
以革命的红色作为天空,象征无数先烈的流血牺牲。底下正中为一个完整的齿轮,两旁饰以稻麦,象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以通过齿轮中心的大红丝结象征全国人民空前巩固,团结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周围……
在处理方法上,强调五星与天安门在比例上的关系,是因为这样可以给人强烈的新中国的印象,收到全面含义的效果。
为了同一原因,用纯金色浮雕的手法处理天安门,省略了烦琐的细节与色彩,使天安门象征化,而更适合于国徽的体裁。红色描金,是中国民族形式的表现手法,兼有华丽与庄严的效果,采用作为国徽的色彩,是为中国劳动人民所爱好,并能代表中国艺术精神的。”
1950年6月20日周恩来主持审议国徽设计方案的会议,参加评选的方案是清华大学营建学系和中央美术学院的方案。经过一番讨论和比较,会议确定了清华大学营建学系的设计方案。
6月23日,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召开,会上,在毛泽东的提议下,全体代表起立,以鼓掌的方式通过了由梁思成、林徽因主持并设计的国徽图案。
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命令公布国徽图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终于诞生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其蕴含的深刻意义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到1949年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天安门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又是新中国成立时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大场所,用天安门图案作新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十分恰当的。
用齿轮、谷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鲜明地表现新中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扩展资料:
国徽的悬挂和使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国徽的悬挂。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中央军委、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检察院、外交部、国家驻外使馆、领馆和其他外交代表机构,均应当悬挂国徽。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也可以悬挂国徽。另外,在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厅、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厅、出入境口岸的适当场所也应当悬挂国徽。
2 国徽的刻印使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印章,应当刻有国徽图案。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办公厅及各部、委,以及县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的印章,也应刻有国徽图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家主席和国务院颁发的荣誉证书、任命书。外交文书;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以职务名义对外使用的信封、信笺、请柬等,均应印有国徽图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国务院公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公报封面;国家出版的法律、法规正式版本的封面,也要印有国徽图案。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哪些地方可以悬挂和使用国徽?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新中国国徽是怎么来的?

国徽代表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麦稻穗、五星、天安门、齿轮为金色,圆环内的底子及垂绶为红色,金、红两种颜色在中国是象征吉祥喜庆的传统色彩。

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齿轮和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站起来了!

国徽是代表国家的徽章、纹章,为国家象征之一,也是民族的象征。只有特定的国家重要文件才能盖上国徽大印,正式生效。国徽上通常有来自自然的元素,如动物植物,但也可能有其他事物,用以表现该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或意识形态。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国徽属于盾徽。

扩展资料: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成立后,向全国征稿国徽设计方案,共征集到来自海内外国徽图案稿件112件,图案900幅。但这些设计,多把国徽想象成普通的主意或纪念章,没有令人很满意的设计方案,勉强可供参考选择的仅四五式,也未形成一致意见。

有鉴于此,毛泽东决定“国旗决定了,国徽是否可以慢一点决定,等将来交给政府去决定。原小组还继续存在,再去设计。”

1950年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邀请专家另行设计国徽图案。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受邀,分别组成了以梁思成、林徽因为首的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组和以张仃为首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组,展开竞赛性设计。最终,国徽审查小组确定采用梁思成等设计的国徽方案。

梁思成小组设计国徽的核心内容是以一个璧(或瑗)为主体,以国名、五星、齿轮、嘉禾为主要题材,以红绶穿瑗的结衬托而成图案的整体,按周恩来总理的意见,梁思成组吸收了张仃组以天安门为主设计思路。

周恩来对方案又提出一些具体的修改意见,他说:“图下面带子联结一起,象征着工农团结;印时用金色和红色,若用黄色和红色,则不够美观,金色和红色表现了中国特点。”

与会委员也就“将国徽中的五星改小一点,去掉天安门旁的小栏杆,使天安门的门洞更加明显”等细节部分提出了建议。

6月23目,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同意国徽审查组的报告和所拟定的国徽图案。

1950年9月20日,毛泽东主席签署中央人民政府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说明: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国旗国徽都是国家的象征,是国家独立的一种标志。回顾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旗国徽的诞生的过程,对我们增长爱国主义知识和情感,为投身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信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军事专家解读:国旗国徽诞生的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象征和标志。国徽图案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地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1950年6月18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图案的说明。同年9月20日,毛泽东主席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1991年3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颁布主席令,予以公布,自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国徽象征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地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地人民民主专政地新中国地诞生。

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个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地全国人民地大团结;

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地工农联盟;

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地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地象征。

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红色互为衬托对比,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地吉寿喜庆地民族色彩和传统,既庄严又富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国徽象征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地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地人民民主专政地新中国地诞生。

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个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地全国人民地大团结;

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地工农联盟;

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地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地象征。

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红色互为衬托对比,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地吉寿喜庆地民族色彩和传统,既庄严又富丽。
中国国徽图案地组成:国徽中心为红地上地金色天安门城楼,城楼正上方地4颗金色小五角星呈半弧形状,环拱一颗大五角星。国徽四周由金色麦稻穗组成正圆形环,麦稻秆地交叉处为圆形齿轮;齿轮中心交结着红色绶带,分向左右结住麦秆下垂,并把齿轮分成上下两部分。
中国国徽图案地含义:红色和金色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神圣和庄严。国徽图案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地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地人民民主专政地新中国地诞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尊严。
中国国徽地历史由来: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中国国徽图案地绘制方法:
一、两把麦稻组成正圆形地环。齿轮安在下方麦稻杆地交叉点上。齿轮地中心交结着红绶。红绶向左右绾住麦稻而下垂,把齿轮分成上下两部。
二、从图案正中垂直画一直线,其左右两部分,完全对称。
三、图案各部分之地位、尺寸,可根据方格墨线图之比例,放大或缩小。
四、如制作浮雕,其各部位之高低,可根据断面图之比例放大或缩小。
五、国徽之涂色为金红二色:麦稻、五星、天安门、齿轮为金色,圆环内之底子及垂绶为红色;红为正红(同于国旗),金为大赤金(淡色而有光泽之金)。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政务院邀请有关人士开会讨论国徽设计问题。按中央规定,组成国徽的素材为国旗、天安门、齿轮、谷穗与红绶带,而完美的组合则需要依靠艺术家们的政治和艺术修养。会上,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高庄的发言语惊四座、掷地有声:“在塑造国徽模型时,我有一个愿望,就是想使我们的国徽更庄严、更明朗、更健康、更坚强、更程式化、更统一;并赋予更高的民族气魄和时代精神,以冀我们国徽的艺术性提到国际水平,永放光芒。”当时,由清华大学梁思成教授等人设计的国徽平面图案,已由政协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象征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颗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首都北京的象征。因为天安门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又是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黄色互为衬托对比,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和传统,既庄严又富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象征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颗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首都北京的象征。因为天安门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又是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黄色互为衬托对比,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和传统,既庄严又富丽。

查看更多请进下面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