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任意性是一个意思吗

作者&投稿:宫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是什么关系~

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音义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天然的、自然的因果关系,二者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语言中有两种任意性,决定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简单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绝对任意的,例如“装订成册的著作”这个意思,汉语用“shu”这个语音形式,英语用“book”这个语音形式,俄语用“[kniga]”这个语音形式表示,没有好坏之分。
复杂符号的音义之间具有相对任意性。因为复杂符号涉及到两种关系:一是符号内部的音义之间的关系,二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例如“汽车”这个复杂符号由两个简单符号组成,其音义形式“qiche”和“以内燃机为动力,路上行驶的交通运输工具”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英语用“automobile”表达同样的意思。但汉语的“qiche”不能说成“cheqi”,因为“汽”和“车”两个符号之间有限定于被限定的关系,用语序表示,改变了语序,就不是这个词了。
强制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一旦形成,,后来的人们就只能被动地接受,不能随意改变。因为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告诉我们,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没有好坏之分,因此人们没有改变的必要;此外,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随时随地都要运用的交际和思维工具,不可能改来改去,否则,人们难以掌握,语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因此,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任意性造成了世界语言的多样性,在本质上决定了人们无需更改其间的关系,使语言符号具有了强制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语言符号的形式对于语言符号的意义而言,完全是任意的,人为规定的,没有逻辑联系,不可论证,不可解释。语言符号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这种任意性联系,其根源就在于语言是社会性的,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现象,由一定的社会决定的。如果我们把这个特点与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结合起来认识,理解或许会更深刻一些。
表现:
第一,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世界上之所以有多达5500种语言,就是因为人类创造语言时在选择语音形式表达意义内容方面的不一致,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由于语言具有社会属性,不是自然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完全是偶然的,不可解释的。
当然,说语言的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是就语言的主要方面说的,语言中有少部分词语的音义联系是可以解释的,不具有任意性,比如布谷鸟,汉语叫做“布谷”,英语是cuckoo,法语是coucou,匈牙利语是kakuk,古希腊语是kokkuk,这里关于布谷鸟的语音形式,五种语言都十分相似,是根据自然界的布谷鸟鸣叫的声音仿拟的结果,这些词的音义结合就具有一种可以解释的逻辑联系。章太炎在《国故论衡·言语缘起》一文中说,汉语的汉语的马、牛、鹊、雀、雁、鹅、鸠等,都是模拟自然事物的声音构成的。不过,这种模拟词语的存在并不能说明语言的音义联系不具有任意性特点,因为纵观人类的语言,一方面,这种性质的模拟词语只占语言词汇系统中很少一部分,不具有系统性,客观世界中有声音可以模拟的事物毕竟是少数,另一方面,即使具有声音的事物,人类记录这些现象时,其词语并不都采用模拟的方式,有些语言采用模拟方式,有些语言不采用模拟方式。例如“猫”,汉语念mao,与猫的叫声很接近,是模拟性的,但英语是cat,法语是chat,德语是kater,俄语是KOT,没有采用模拟方式记录。
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如:人、刀、树、水、路、妻子、太阳、月亮……,汉语的语音形式和英语的语音形式不相同。像上面那些词语,汉语的读音是ren、dao、shu、shui、lu、qizi、taiyang、yueliang,英语的读音是person、knife、tree、water、road、wife、sun、moon。(为便于查看,这里没有使用国际音标符号表示读音)
第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而同样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如long,汉语表示“龙”等意义,英语表示“长”;又如英语uncle,等于汉语的叔、伯、舅、姨父、姑父,aunt等于婶婶、舅妈、姑姑、姨妈。
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如汉语有众多的方言,同样的事物在各个方言也有不同的读音。汉语有七大方言,各个方言区根据语音特点还可以进一步划分次方言区。不同方言区之间,语言的音义联系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同一语言中不同方言的语音差别,也说明了音义联系是具有任意性的,不然,就不会存在什么方言差别了。
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是指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每个人都得接受,绝不能随意更改。
表现:整理词语,推广普通话,制定有关法规等。

不是一个意思。

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语言符号包括口头语和以书写符号文字形态出现的书面语;非语言符号包括图像、颜色、光亮、音乐和人的体语等等。语言符号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的工具,而且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人们借助语言符号来使思想得以表达、感情得以传达、知识得以交流。"从哲学意义上来看,思想是通过语言表达的。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语言符号的什么和什么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1、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一个重要属性。它指的是语言符号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或自然的,而是由社会习惯和约定决定的。也就是说,语言符号所代表的事物或概念与其发音或书写形式之间没有必然的或逻辑的关系。例如,汉语中的苹果这个词的发音和书写形式并不是...

索绪儿语言任意性和语言符号任意性是一样的吗
答:自从本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作出“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著名论断以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获得了普遍的赞同。近年来,国内出版的语言学教科书几乎都对这一原则加以了论述,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应该指出,不少人对任意性的理解有误,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点:一、定义不当:常可见到对任意性的这样一类表述:“任意性...

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中词汇和语音形式之间的关系是基于约定和习惯形成的,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意味着特定的语言符号并没有固定的、内在的意义,它们的意义是由社会共同约定和接受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词汇意义的任意性:在语言中,词汇的意义并非通过其音、形与实际对象之间...

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任意性是就语言产生之初音与义相互结合的关系来说的,即音、义的结合是由现实现象的性质决定的,同时也是由社会约定的。但是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进入交际之后,就对人们有强制性,只能接受,绝不能随意更改,即使皇帝、总统等等也不例外,都只能接受社会已经约定的符号。语言的线条性特点 语言...

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举例说明)?它是否表明语言符号在任何情况下都...
答:这种约定性,也就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它对人们就带有强制性,要求所有说这种语言的人共同遵守它。少数人对这种'约定'的随意改动会造成交际上的混乱。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就是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性质。

语音符号任意性是不是任意的?
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人们最初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去标记客观事物而说的,不是指人们对语义内容的任意解释。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的表现:语义内容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本身的特性赋予的,是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如果语义内容也是任意性的,没有共同理解的基础,那么,人类...

应当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论语言符号是任意性和理据性的...
答:”“我们的意思是说,它是不可论证的,即对现实中跟它没有任何自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③可见,任意性的真正含义只能是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任何自然联系”,除此而外,别无他意。上述定义却抛开这一关键问题不谈,仅仅强调“人们”“最初”为事物命名时的情况,这就把任意性的对象从名物之间的...

应该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人们最初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去标记客观事物而说的,不是指人们对语义内容的任意解释。语义内容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本身的特性赋予的,是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如果语义内容也是任意性的,没有共同理解的基础,那么,人类社会中的思想交流就成为不...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什么?
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人们最初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去标记客观事物而说的,不是指人们对语义内容的任意解释。语义内容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本身的特性赋予的,是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如果语义内容也是任意性的,没有共同理解的基础,那么,人类社会中的思想交流就成为不...

什么是语言的任意性
答:索绪尔语言学中的术语,是语言符号的两个特性之一。索绪尔提出能指和所指的联系具有任意性,语言符号是任意的,即事物和词语(声音)之间的联系是不必然的。索绪尔提出:“能指和所指的联系具有任意性,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索绪尔把概念叫做“所指”,把音响形象叫做“能指”,即现代语言学家一般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