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前常铁矿(8)

作者&投稿:计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濉溪县徐楼铁矿(6)~

徐楼铁矿位于濉溪县徐楼乡石楼村境内。矿区由石楼、双庄、史小楼三矿床组成。矿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
濉阜线通过矿区东南,濉溪县至阜阳市公路从矿区西边经过,交通方便。
1960年4月,地质部航测大队九○二队,在苏皖北部进行1∶20万及部分1∶10万航空磁测,发现濉溪县石楼航磁异常,编号为M-19-115。此后,省地质局物探大队第三物探队对该航磁异常做了1∶1万地面磁法测量,圈出石楼(M-1)和史小楼(M-2)两个磁异常,并立即转入1∶2000磁法精查工作。石楼磁异常呈东西向分布于平缓的磁场中,异常形状圆滑,强度大,最高值达5500纳特,并伴有负值区,负值约1800纳特。该磁异常的长短轴相近一致,被定为四类磁异常,并建议立即进行钻探验证。
同年10月,三二五队派宣广鑫、刘心农、陈济源等对该异常进行踏勘检查,并在异常中心布置钻探验证。验证孔(ZK43)在孔深49.40米至103.50米见到磁铁矿层,证实该异常为磁铁矿体所引起。
与此同时,第三物探队为配合三二五队寻找铁矿,在石楼矿床西南发现双庄磁异常(IB),并做了1∶2000磁法精查。
1961年,省地质局对三二五队下达勘探石楼矿床的任务,要求9月份提交勘探报告。10月份省地质局又指示,一要在矿体中部加密钻孔,求一部分高级储量;二要搞清矿床构造,在矿体东南部边缘打一构造孔。由于矿床研究程度较低,部分样品的测试结果未到,省地质局于当年12月同意三二五队推迟提交勘探报告。
1962年3月,省地质局紧急通知三二五队,为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确保重点,停止石楼矿床的勘探工作。石楼矿床从航磁验证,至1962年3月止,历时2年零5个月,共施工钻探工作量4310米。由于钻孔质量不高,矿石加工技术性能不明,矿体及其顶底围岩采取率低,矿床的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差,矿体东南部构造等问题没有解决,只提交了石楼矿床评价地质报告。探明铁矿石储量4973万吨。
在对石楼矿床的勘探期间,于1961年6月对史小楼磁异常(M-2)进行钻探验证。首先在1∶2000磁异常中心布置F134孔,在孔深116.97米见到了磁铁矿层。该孔共见矿3层,总厚79.02米,全铁品位48%—63%,为高硫富铁矿石。于1963年2月提交普查地质报告,估算铁矿石储量2000万吨。
1968年,三二五队磁法组,对矿区内的岩、矿心进行大量物性测定,统计结果,区内大理岩类岩石一般无磁性,闪长岩类岩石磁性微弱,只有磁铁矿石磁性甚强。据此计算,石楼矿床有剩磁,其深部可能有磁铁矿体存在。后经钻探证实,在石楼矿床深部(即下接触带)找到磁铁矿体。同时对双庄矿床磁异常的验证也见到了多层薄矿体。
经对航磁、地磁测量和钻探验证,从而发现了石楼、史小楼、双庄三个矿床(点)。
徐楼铁矿具有浅而富的特点,1970年省冶金地质局决定组织三二五、三二六、三二七队对徐楼铁矿进行勘探会战,从1970年6月开始,于1971年12月结束。最后由三二五队提交勘探报告。
经过勘探,共圈定矿体35个,查明矿体主要赋存于奥陶系灰岩、大理岩、泥质大理岩与闪长岩(闪长玢岩)接触带上,其次产于接触带外侧大理岩中,少部分产于接触带的内侧闪长玢岩体内,属于接触交代型磁铁矿矿床。矿石结构以致密块状为主,团块状、浸染状次之。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赤铁矿、黄铁矿次之,黄铜矿少量;脉石矿物以阳起石、绿泥石、蛇纹石和方解石为主,白云石、透辉石等次之。矿石中有铁、硅、铝、钙、镁、硫、钴、铜、铅、锌、金、银、钼等元素。矿体多数埋深在300米以上,呈似层状或大透镜体。矿体的围岩多为大理岩、闪长玢岩,性质较坚固,岩石完整而稳定。矿石经可选性试验,各项技术指标基本满足工业要求。
报告提交铁矿石储量2977.5万吨、伴生钴4141.5吨。1971年12月26日,经省冶金地质局会同马鞍山钢铁设计院、陈庄铁矿等单位参加的现场审查会议,同意提交的上述工业储量。
徐楼铁矿总共完成的主要工作量:钻探进尺4.14万米,抽水11层,1∶2000磁法精查6平方公里,1∶2000地形测量6.61平方公里。总投资186.5万元,每吨铁矿石勘探成本为0.068元。
根据勘探结果表明,徐楼铁矿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可进一步工作。

淮北徐楼矿业有限公司是2005-10-21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徐楼铁矿。
淮北徐楼矿业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40621781074618R,企业法人生兆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淮北徐楼矿业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铁矿石;开采、加工、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安徽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44697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50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中,共7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淮北徐楼矿业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前常铁矿位于濉溪县三铺乡新庄、前常家村一带。矿区面积为2.8平方公里。区内地形平坦,基岩被百余米厚的第四系覆盖,地表无任何铁矿迹象,铁矿的发现,完全依赖于磁异常。

前常铁矿由浅部矿体(西矿段)与深部矿体(东矿段)两部分组成,是三铺矿田的主要矿床。

矿区东距宿县火车站13公里,西到百善集火车站约20公里。公路经过矿区南边,交通十分方便。

1960年4月,地质部物探局航测大队九○二队在皖苏北部进行1∶20万及部分1∶10万航空磁测,发现了三铺矿田中陈庄至刘楼村一带的航磁异常,其编号为M-19-118。

1961年3月,省地质局第三物探大队除对航磁M-19-118进行地面磁法测量外,还开展从西二铺至西四铺即沿宿永公路北侧进行了比例尺为1∶5000的面积性磁法详查工作。这次详查发现在西三铺之北到前常家一带磁异常大致呈东西方向分布,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根据磁异常分布特征,自西向东划分为三组,分别用M1、M2及M3表示。M1及M2为今三铺铁矿床磁异常的分布范围;M3为今前常铁矿床磁异常的分布区。前常异常最高峰值为1398纳特,其北侧伴有负异常,异常曲线圆滑而规则,长短轴近于相等,分布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

1965年10月,省地质局三二五地质队在本区开展综合性普查找矿,王东爵、殷延祥在M3磁异常中心布置ZK01,经钻探验证,在孔深110—190米见磁铁矿7层,累计厚度达65米多。矿石以致密块状为主,条带状、浸染状次之,矿石全铁平均品位为46.4%,以高炉富矿为主,高硫富矿及贫矿次之,肯定磁异常是由磁铁矿体引起。随后,殷延祥、唐开键在研究了异常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后,又相继布置ZK02等几个稀疏钻孔,施工后见矿良好,并在负600米以下,见到厚度大、品位富的铁矿体,从而肯定了该矿床的工业价值。

1969年5月,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工交口指示三二五队要再接再励,集中力量,为满足国家建设急需的钢铁原料,迅速将浅而富的前常铁矿做出评价。

1970年初,安徽省冶金地质局(简称省冶金地质局,下同)组织三二五、三二六、三二七3个地质队,进行淮北铁矿勘查会战。前常铁矿(西矿段)是本次会战的主要矿床之一,共施工78个钻孔,进尺3.86万米,抽水4孔4层,采集各种样品1446个,求得铁矿石储量2396万吨、银14.59吨、钴14.14吨。于1971年3月由唐开键等编写提交了《安徽省濉溪县三铺矿区前常矿床地质勘探报告》(浅部矿体)。

1972年7月25日,省冶金地质局,会同省基建局、马鞍山钢铁设计院、前常铁矿等10个单位和有关人员对报告进行审查,认为矿床控制程度已达到初步勘探水平,报告的各项资料收集较齐全,工程质量可靠,可以作为矿山初步设计依据,并建议三二五队进行补充勘探工作,三二五队于同年11月编写了前常铁矿详细勘探设计,并组织实施。从1973年元月至1974年10月,前常铁矿(西矿段)累计施工钻孔174个,总进尺6.68万米,抽水12层,采集各种样品3718个,测量、编制矿区1∶2000地形地质图和磁法测量2.8平方公里。求得铁矿石储量2066万吨、伴生钴1721吨、金8.413吨、银17.765吨。勘探成本每吨铁矿石0.086元。于1975年3月提交了《安徽省濉溪县前常铁矿地质勘探报告》(浅部矿体)。1975年9月,经三结合审查会议批准。

为了扩大前常铁矿远景,1976年开始对深部矿体(东矿段)进行普查。虽然1970年施工了ZK404及ZK59两个深孔,并均在750米以下见到了厚大磁铁矿层,但由于当时施工力量不足,国家对深部矿体又不急需,所以主要力量均投入在西矿段的浅部矿体勘探工作上。尽管如此,1972年三二五队对前常磁异常进行了重新解释,认为二级磁异常由前常铁矿深部矿体(东矿段)所引起,并在1976—1977年施工的ZK602、ZK605、ZK2033个深孔中,分别见到174.67米、98.78米、186.99米厚的深部磁铁矿体。为此,省地质局要求三二五队集中力量,对前常铁矿深部矿体尽快做出远景评价。

根据上述精神,三二五队先后编制前常东矿段(深部矿体)的1978年、1979年和1980年度地质工作普查设计,经国家地质总局和省地质局审批,决定以铁矿会战形式,由国家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大队和省地质局三二五队共同完成。截至1981年4月,设计30个钻孔全部施工结束。进尺2.82万米,同时进行了抽水试验和三分量磁测井,采集各种样品1783个。于1981年11月,提交了前常东矿段详查地质报告(深部矿体),求得铁矿石储量2544.1万吨(矿石工业类型以高炉富矿为主,高硫富矿、铜铁矿、贫铁矿次之)、铜金属储量3.31万吨、伴生钴3750吨、金4.856吨、银75.679吨、硫29.78吨。每吨铁矿石勘探费用为0.042元。

前常铁矿东、西两个矿段,共求得铁矿石储量4610.3万吨、铜矿金属储量2.16万吨、伴生钴5472吨、金13.27吨、银83.38吨、硫29.78万吨。

前常铁矿控矿的主要构造是三铺背斜与李庄向斜。区内地层为中、上寒武统及下奥陶统的鲕状白云质大理岩、条带状白云质大理岩、薄层状白云质大理岩、镁橄榄石白云质大理岩、泥质灰岩、白云岩等。有燕山中至晚期多次岩浆侵入,在岩体与围岩接触带附近及碳酸盐捕虏体周围往往有磁铁矿体赋存。其中,中、上寒武统含镁质碳酸盐类岩石与成矿关系密切,尤以镁橄榄石白云质大理岩、条带状白云质大理岩等最利于成矿。

从矿床的构造上看,浅部矿(西矿段)有大小矿体70个,其中6个较大矿体分别长300—750米,宽250—350米,最厚15—55米,埋藏深在300米以上,均呈中部下凹缓倾斜似层状,与接触带、围岩产状基本一致,自接触带到围岩中多个矿体与其围岩互呈夹层叠垒,形似破盆状;深部矿(东矿段)产于北北东向与北东东向两组断裂带交会附近的接触带上。矿体的形态、产状受接触带的制约,埋深在400米以下,共有8个矿带、52个矿体,其中8个主矿体占总储量的85%。9号矿体长600米,宽280米,平均厚16米。矿体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15°—30°,呈似层状,埋深于675—950米间。小矿体多呈扁豆状、透镜状等。

前常铁矿浅部(西矿段)与深部矿体(东矿段)的共同特征是磁铁矿主要交代含镁质高的碳酸盐,属接触交代型的铜铁矿床。矿床围岩蚀变强烈,普遍透辉石化、金云母化、夕卡岩化、钾化、蛇纹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矿石的自然类型以蛇纹石磁铁矿石为主,金云母磁铁矿石、含铜磁铁矿石次之。矿石以致密块状构造为主,条带状、团块状构造次之。多数样品全铁品位在45%以上。矿石品级以高炉富矿为主,高硫富矿、贫铁矿、铜铁矿次之,伴生铜、金、钴、银、硫等元素。矿石加工试验结果:以先浮后弱磁选流程所得铁精矿质量已达工业要求,伴生硫、钴亦可得到合格的硫钴精矿。

前常铁矿(西矿段),在1970年地质报告还没有提交时,就建立了地方国营企业——宿县钢厂,并开始筹建工作。1971年由冶金设计院设计年产铁矿石60万吨,随后就开始大规模的基建工作。目前矿山的主、副井及巷道已基本建成,由于建设资金短缺,还有一些配套工程没有上马,致使矿山不能投产。

三铺矿田,即赋存于三铺岩体周围接触带或捕虏体中的矿体所组成的矿床总称,除前常铁矿床外还有三铺铁矿床、陈庄铁矿床、刘楼铜铁矿床、秦楼铜金矿床等。三铺矿田现已基本查明铁矿石储量6000万吨左右、铜金属12万吨、金20吨、银100吨、钴8000吨、硫30万吨,是本区重要的多金属矿产地。它的勘查和开发利用,将对淮北的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



矿床地质特征
答:黄铁矿:反光下呈黄白色,呈立方自形晶,在矿石中的含量仅次于磁黄铁矿。根据黄铁矿的成因和产出形态可分为8种类型:自形半自形晶黄铁矿、同心环状胶状黄铁矿、鲕状胶状黄铁矿、变余草莓状黄铁矿、胶状黄铁矿、重结晶粗粒黄铁矿、脉状黄铁矿和次生胶状黄铁矿(丁乾俊等,1990)。 黄铜矿:反光下呈黄色,黄铁矿均为他...

安徽三铺区金(铜、铁)矿床
答:安徽三铺地区已知分布有4个中(小)型镁矽卡岩金(铜、铁)矿床,即秦楼、前常、杨桥孜和刘楼,金的总储量已达大型。与国外已报道的含金镁矽卡岩矿床对比,本区矽卡岩金矿床在生成地质环境和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颇具特色。 (一)成矿区域地质构造环境 三铺地区位于安徽北部淮北市南,宿县北西约15km处,在...

百善镇的安徽淮北
答: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 百善镇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交通便捷。东魏置白掸县、隋唐至清设驿站,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隋唐运河柳孜码头遗址坐落境内。百善煤矿、徐楼铁矿坐落境内;特优产品“鲁王面粉”、“淮海牌”大豆、华东正大饲料等畅销全国各地。百善镇地理位置优越,青阜铁路穿境而过,并附设...

水厂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答:水厂铁矿床附近地层普遍遭受了混合岩化作用,一般属中等混合程度,可分为两期,第一期以重熔形式为主,第二期则以长英质脉体注入钾质交代为主。前者常吞蚀部分矿体,使矿体形态、产状变得相当复杂;而后者穿插于矿层之中,使矿层夹层增多,品位变贫,对矿体起破坏作用。 (2)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1:5万航磁△T等值线平面...

矿产资源的规律性
答:在氧化物中铝土矿、铁矿和锰矿等不同矿产的氯化物又依离岸边和剥蚀区远近而先后依次沉积。 同一种...由于前寒武纪历史很长,约40亿年,占地球历史的7/8,这个时期形成的变质岩中矿产特别丰富。世界上许多...如许多多金属硫化矿床中常有分带情况,矿床上部为铅锌矿,而深部为铜矿。另一种情况是同一种矿产,...

铁佛镇的镇情概况
答:土地肥沃,全镇可耕地面积21.8 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镇。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目前全镇已形成 16 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万亩无籽西瓜生产基地、万头畜牧养殖生产基地 8 个。铁佛镇位于濉溪县城西南部,与河南省接壤,行政区划面积223平方公里,人口11.9万人,辖26个村,泗永路、濉岳路、白铁路交叉...

滁州市琅琊山铜矿()
答:基于以上推断,牟启珍于8月下旬着手编制第一份《安徽省滁县铜矿地质普查设计》,设计两个钻孔,其中102孔位于赵家山地段,101孔位于龙池地段。该设计于9月上旬经华东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审批后,副队长王锡爵与队党总支副书记王学宣等人研究决定,立即将参加南京梅山铁矿会战的本队两台钻机调往滁县铜矿,并责成工程股股长华有水...

渑池—新安与中元古代滨海相碎屑岩有关的铁矿床成矿亚系列
答:岱嵋寨铁矿和武湾铁矿均处于前一沉积区内(图4-13)。 图4-13 河南省中元古代晚期岩相古地理略图 1—砂岩组;2—砂岩-页岩组;3—页岩-砂岩组;4—白云岩-砂岩组;5—海陆界线;6—岩相(组)界线;7—沉积等厚线;8—铁矿;9—海进、退方向;10—物质搬运方向;11—海滩相;12—潮坪相;13—次深-深海相;14...

陆相沉积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答:矿物成分主要由褐铁矿和赤铁矿组成,并常杂有高岭石、方解石或水铝石等矿物。以集合体状和分散状分布。 图7-24 山西省孝义县西河底铁矿矿区地质图 根据初...图7-27 土台铁矿区地质图 (三)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重庆市“綦江式”铁矿土台典型矿床,控矿的主要因素为中生代前陆盆地内陆淡水湖泊环境。成矿时代早侏罗...

矿产品有哪些?
答:即;铁矿、锰矿、铬矿、钛矿、钒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锑矿、铂族金属(铂矿、钯矿、铱矿、铑矿、锇矿、钌矿)、金矿、银矿、铌矿、钽矿、铍矿、锂矿、锆矿、锶矿、铷矿、铯矿、稀土元素(钇矿、钆矿、铽矿、镝矿、铈矿、镧矿、镨矿、钕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