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恭喜新宰相,为何他却忧心忡忡,只接受吊唁?

作者&投稿:犹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此人是唐太宗的宰相岑文本,当他被任命为宰相时,更多的不是升官的喜悦,而是深深的忧虑。当时朝中有很多官员前来祝贺,岑文本只闷闷不乐地说了句:“今受吊,不受贺也。”意思是今天我不接受祝贺,你要是来就给我烧纸吧。众人一听,也就无人自讨没趣,都纷纷离开了。

有人说,岑文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袁天罡的一句话,袁天罡曾给他相过面,说他日后必能做大官,但是“骨不对称官大命短”,也就是说岑文本承受不起这份福气,当了大官以后命就不长了。但这种说法只是坊间传言,并不能完全相信,岑文本这么做更多的是出于自己的考虑。

自岑文本在唐朝做官以来,行事一直都非常低调,他不愿意出风头,更不愿意参与朝廷纷争。唐太宗很欣赏他的才华和品行,想让他去东宫做太子的老师,按理说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摆在眼前,任何人都会特别心动,毕竟做了太子的老师以后就少不了飞黄腾达的机会。

可岑文达不这么想,他不愿意去凑这个热闹,也并没有什么野心,实在没法拒绝了才勉强答应下来。因此,当唐太宗任命岑文本做宰相时,他的内心更多的是不踏实和忧虑,也正是如此,使得唐太宗愈发的信任和重用他。

不过在当上宰相一年之后,岑文本随太宗出征辽东,在路上因病逝世了,这正印证了袁天罡当年的那句话,岑文本确实在做了大官后不久就去世。唐太宗为此感到非常同心,可惜了一个清正廉洁又才德兼备的好官。



岑文本熟读史书,知道盛极必衰的道理。官越做越大,他却始终小心谨慎。当唐太宗要他担任东宫的老师时,岑文本却坚持不受。别人都看到太子老师将来有可能飞黄腾达,而他却看到了皇家斗争的前车之鉴,不愿意惹祸其中。
唯有一次,算是岑文本有点私心。那是因为他的弟弟岑文昭结交一些轻薄之徒,名声并不好。唐太宗很严肃告诉他,这也是为了他的名声考虑,将贬谪岑文昭。听了这句话,岑文本却潸然泪下:我的老母非常喜欢弟弟,甚至不忍他在外面住两个晚上,陛下若要贬谪弟弟,恐怕老母就不在了。这一下子牵动了唐太宗敬老之心,将此事作罢。虽然岑文本耍了一点小聪明。但此后,加强了对弟弟的管束,终于没有惹出什么事来。
岑文本谨小慎微,躲过了朝廷的纷争,当官也没有太大波折。但是,他还是在担任宰相一年多之后,伴随唐太宗出征辽东的时候去世,也应证了《太平广记》中袁天罡为其看相的故事。

唐太宗任命陈文本担任中书令。这个在当时就是中枢式的长官属于宰相,对于任何人都是可喜可贺的,可是对于平民百姓出身的村文本来说,更是一大喜事,因为他的出身不算高祖父,虽然官至吏部尚书,但他父亲只是一个县令而已

因为他觉得他的能力不够,然后承受了特别大的恩宠,万一事情做不好,那么肯定会死掉,而他说接受吊唁就是指恩宠太大,能力不足死亡。

赵祯的轶事典故
答:他最后一次在寝殿召见大臣们时,宰相丁谓代表文武百官在真宗面前信誓旦旦地作出承诺,皇太子聪明睿智,已经作好了继承大统的准备,臣等定会尽力辅佐。更何况有皇后居中裁决军国大事,天下太平,四方归服。臣等若敢有异议,便是危害江山社稷,罪当万死。这实际上是向真宗保证将全力辅佐新皇帝,决不容许有废立之心。真宗...

一代名相娄师德与狄仁杰是何关系?身处高位的他为何会选择明哲保身?_百 ...
答:从娄师德的这两则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表面上,他就是一个怯懦,没有骨气、庸俗的昏官。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娄师德进士出身,一个文人,却在吐蕃入侵时投笔从戎,屡建战功。他的威名传到了吐蕃,令吐蕃数年不敢犯边。屯田,让边关军事自给自足,减轻了朝廷负担。另一方面,身为朝中宰相的他在...

东宫猫儿换太子,西宫沦落破庙中!讲是谁,什么意思,沦落破庙中的是不...
答:他最后一次在寝殿召见了大臣们,宰相丁谓代表文武百官在真宗面前信誓旦旦地作出承诺,皇太子聪明睿智,已经作好了继承大统的准备,臣等定会尽力辅佐。更何况有皇后居中裁决军国大事,天下太平,四方归服。臣等若敢有异议,便是危害江山社稷,罪当万死。这实际上是向真宗保证将全力辅佐新皇帝,决不容许...

唐朝宰相李峤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答:李峤家中本来有着五个兄弟,但是很不幸的是,他的哥哥们不到三十岁便都去世了。对此,李峤的母亲忧心忡忡,于是在李峤年少之时,便花了重金请了袁天罡来为其看相。袁天罡看到了李峤的面相后,便告诉李峤的母亲,他的儿子身体健康,未来还会是个有出息之人。但是,袁天罡说完之后,却又叹息了一下,...

秦二世时,专擅朝政、指鹿为马的是
答:但是文武百官皆低头不从,以无声的反抗粉碎了他的皇帝梦。赵高顿觉天旋地转,他这才感到自己的罪恶达到了“天弗与,群臣弗与”的程度,只得临时改变主意,将玉玺传给了扶苏的长子子婴。由于秦的力量已大为削弱,子婴只得取消帝号,复称秦王。 子婴早在当公子期间,就已耳闻目睹了赵高的种种罪行。现在被赵高推上王位,...

柳宗元的生平简介,他有什么奇闻轶事吗?
答:柳宗元是这一集团的中坚人物,他由监察御史里行升任礼部员外郎,主管百官奏章,积极参与了惩贪官、为宫市、罢进奉等一系列改革活动,由于这次改革触犯了宦官和大官僚贵族的利益,受到了反动势力的联合反扑,顺宗被迫退位,改革只进行了一百六十四天就被扼杀了。 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王叔文遭贬并被杀害,柳宗元被...

半部《论语》治天下:北宋开过宰相赵普如何治国(2)
答:为自己闯出一片江山。“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乎?”后晋叛臣安重荣的这句话,道出了这帮草头王的普遍心态。近五十年来,像这种黄袍加身的事情,如果算上赵匡胤的这一次,已经是第五次了,谁知道还会不会出现第六次呢?这是赵匡胤最为忧心的问题。 就在赵匡胤称帝的第二年,...

你知道我国的诗人与文人的相关事件吗?
答:在朝极言人主当注意用贤才,不可委臣下以用人的权力,为百官所图,以为用人应各当其才;又以为洛阳险固,应逐渐充实储备。因反对宰相吕夷简擅权,出知饶州(今江西波阳)、润州(今江苏镇江)、越州(今浙江绍兴)。宋西夏开战后,任陕西帅臣,曾分延州兵为六将,每将三千人,分部训练,量敌众寡...

张居正给李彩凤做了三件事,是那三件?
答:第一件事就是给李太后上名号,维护她的名誉;张居正为李太后做的第二件事,是在兴趣爱好上和她产生共鸣;第三件事是张居正也把小万历当成是自己生活的一切。张居正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隆庆元年(1567)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1572)...

细说隋唐中写一个的象深的人500字左右
答:又因为长孙无忌与自己年少时就是好朋友,如今又是外戚与功臣的双重身份,唐太宗对他格外重视,经常让他出入自己的居室之中,又授予了尚书右仆射的要职。三月癸巳,长孙皇后举行了亲蚕礼。同年,长孙皇后的叔父长孙敞因为受贿被免官,唐太宗却因为长孙敞是妻子叔父的缘故,经常命人送绢给他,供他开销,不久又让他以宗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