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太监“金井玉葬”,墓地报废三把铁锤才挖开,躯干却不翼而飞,为啥?

作者&投稿:伍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以前皇宫贵族的人去世之后往往会有很多的金银珠宝与之陪葬,正是因为如此,才衍生出如今的盗墓者,他们为了发财不择手段,更不会相信所谓的鬼神之说。但是今天所说的并不是盗墓者的罪恶行为,而是一块规格极高的墓地,报废了三把铁锤才将其挖开,里面的景象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墓地就是宫中总管的,他名为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因处世圆滑,为人机灵,进宫没有几年就从一个小太监升为一个总管,莲英这个名字也还是慈禧太后赐给他的,由次可见慈禧太后对他的重视。

李莲英的逝世是个大谜团

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太后去世,操办完慈禧太后的丧事后自己也搬出了皇宫。宣统三年卒,享年63岁。因为李莲英生前非常受慈禧太后的重视,享尽了数不清的荣华富贵,高官达位也让他感受到了权势的力量。但是有一点不幸的是,他是个太监,他的财富和地位都没有人去继承。

但是他是怎样去世的却还是一个难解之谜,慈禧太后去世后他便也离开了皇宫。但是他以前身居高位时难免会有对手,他以前位高权重,高高在上又有慈禧太后护着,可以不把那些人当回事儿,但是现在慈禧太后没了,李莲英失去了最大的靠山,难免会有人落井下石。关于他的逝世至今也还都只是各种揣测而已,还没有切实的证据证明他的死因。

对其死因说法众多

在《李莲英墓葬碑文》中记载的是李莲英寿终正寝的,因为年纪大了,体弱多病,据他的养孙女说李莲英死于痢疾,三四天后病重身亡,属于自然死亡。

也有其他说法,当时正处于兵荒马乱的乱世,而慈禧太后一死,那么所有人的目光都会聚集在李莲英身上,所以就有一说法是被杀死的。也有说他是去山东看望远房亲戚的路上被土匪给杀害的。

总而言之,李莲英的死说法众多但都也还没有切实的证据,也都只是人们的猜测而已。但是我觉得无论是怎样死的,也都合情合理。因为他以前的位置定会给他招致了许多仇人,所以不免有人想对他下手。我倒是挺希望他是病故的,保留着自己的最后一份尊严。生前伺候了别人一辈子,临终了也可以安详地离去。

墓地十分牢固,报废了三把铁锤才挖开

所以一般按照古人的思想,生前用不完的东西都会带去陪葬,因为他们觉得陪葬的东西,自己去世后自己还可以用。李莲英生前有多荣华富贵,他的墓地就会有多豪华,数不尽的金银珠宝随着他一起下墓。

前面说到,李莲英有巨大的财富且没有继承人,所以他的陪葬应该是非常的富贵。他知道自己的陪葬品很贵重,也知道倘若自己下葬后肯定有人回来盗墓,所以他对自己的墓地的建造也下了很多心思。他的墓地在北京海淀区恩济庄,墓地修建的十分华丽且坚固。墓室是由大理石建造的,并且以以前的技术是非常难以挖开的。

但是再难盗的墓也挡不住盗墓者对金钱的向往啊,相传在1966年的那个夏天,有人去盗墓了,墓室的石头十分坚硬,据说是用三合土砌造的,何为三合土呢?就是用糯米,鸡蛋清还有黄土白灰和成的,这种材料建造的房屋还是其他什么的都是会十分牢固的。当时为了进入墓室,可是整整挖了一个多星期才挖到墓室的,并且报废了三把大铁锤,可想而知李莲英为自己的墓地下了颇多心思。

进入墓室后看到的便是李莲英的棺材是被放在由汉白玉制成的床上的,而且他的那种下葬方式在史料中有记载的:这是一种规格极高的下葬方式,名叫“金井玉葬”。而且棺木是由紫红的杉木打造的,棺木上甚至还雕刻了五爪金龙的样式,整个棺材建造的相当豪华,算是太监中的极品了,如此高的规格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真不愧是在慈禧太后身边大红大紫过的人啊!

墓地打开令所有人感到诧异

当人们打开棺木后无不倒吸一口凉气,因为棺材里的尸体只有头颅,身体以及躯干都是用衣服填充的。让人十分纳闷,为什么只有头颅呢?且棺木以及墓室保存得十分完整,不像有人来过的样子,所以可以断定他在下葬时就只有头颅了。

可是为什么他是尸首分离,他临死前究竟经历了什么?据参与挖开李莲英墓地的人后来回忆说:“里面平平整整躺着一个人形,有头,有胳膊,有脚,盖着被子。可最终只发现一颗头颅,身体其他部分都是用衣服填充的,至于为何如此,无人知晓。”

衣服穿戴整洁,头颅完整,并不是人们所想象骷髅,还有一层皮在上面,并且还有辫子也还在上面,但身体却不见所踪。按照墓室的完整度以及棺材也并不像有人打开过的样子,当时的人们推测说,李莲英应该在下葬前就只有头颅了,躯干不翼而飞,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却也无处追寻。

我只是觉得很可惜,想当年也是一个把权势玩弄于股掌的,数不尽的财富,无数人奉承的人,受到过多大的尊崇与宠爱,虽说只是一个太监,但也是走到了绝大数人到达不了的高官达位。但是这样一个人,死了却连一个全尸都没有。只感叹造化弄人啊!怕是李莲英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归宿会是这般结局吧!

直到现在的人们都没有确定李莲英是怎么死的,他的身体去了哪里,为何只有头颅下葬------毕竟当时深得慈禧太后的重视,也算是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没想到下葬时自己是尸首分离的。

当挖开坟墓之时,那样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现象实在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不禁发出感叹。但是李莲英究竟是怎样去世的,他去世前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些所有包括他的一辈子都慢慢随着时间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因为时间是很久了,加上土壤里面很多的微生物。躯干腐烂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为根本就没有埋在这里。这个只不过是为了混淆视听而已,毕竟也不可能说出自己埋在哪里,然后等人来刨。

这个太监就是李莲英,这是因为他的墓最后被人盗了,里面很多的东西都丢了,只剩下了一个脑袋。

因为已经有盗墓贼来过,他的尸体被偷走了,以前并没有非常规范的防治这类事情发生。

慈禧红人李莲英死后为何不是全尸?
答:而且棺材是紫红色的,棺材上头描了金花,非常细腻。停放棺材的是一张汉白玉棺床,在棺床的上面,发现了一个没有打穿的圆孔,伸手进去一摸,摸出一个挂着玉坠的荷包和一些散落的铜钱,说明李莲英的下葬规格是“金井玉葬”,这是一种规格极高的下葬方式。没有尸骨的棺材,只有头颅 据当时开棺材的人...

慈禧最重要的镇墓之宝,为何让李莲英从地宫金井中取出?
答:换成其它,心里又不舒服。就好像你用惯一件东西,突然间丢了,心里不舒服是一样的。而李莲英作为慈禧很边的总管太监,很受慈禧太后的器重,跟随慈禧太后多年,肯定懂得察言观色。在慈禧有想法之后,李莲英就带着内务府到慈禧太后的陵寝金井中取回了这串手珠,随后交给了慈禧太后。求关注哦~亲们 ...

金井玉葬始于哪个朝代
答:1、明朝 2、金井玉葬在明清两代是最高等级的葬礼。3、帝后陵寝地宫中,设有白石棺床,中央有一个长型方孔,中间填的是黄土,也就是选择墓穴时的第一铲黄土,叫做金井。它是整座陵寝建筑格局的基本点。在棺椁四周和棺椁内放有玉石,或者在死者口中含有玉石,称为玉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古人认为...

清朝的太监和明朝的太监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明朝的太监地位都很高?_百度...
答:据说,当时在开掘李莲英墓穴的时候,报废了三个大铁锤,可见墓穴是多么的坚固,而且,墓穴里面更是让人惊讶,李莲英的棺床是由汉白玉打造的,紫红色的棺材雕刻的非常的精致,这种规格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金井玉葬。不过最让人震惊的是,墓葬之中,老李的尸体只剩下了一个脑袋是真的,其余的四肢全部都...

徐士林的经历
答:方资依使,乃今溘世,朕实切切含悲不能自已也!(《清史稿》三十五卷)他下诏书,破例将徐士林这个地方官祀于京师贤良祠,与开国元勋和辅佐重臣同等待遇,并赐金井玉葬。一个封建官史,即能为皇帝识器重,又能察民情,顺民意,确实难得。所以在正史和正史之外,便流传着许多颂扬他的传奇故事。

什么是金顶玉葬
答:标准的礼制说法是“金井玉葬”。

豫剧骂殿里面的贺后唱词
答:金井玉葬成大礼, 把皇嫂养在寿仙宫。 二太保也封贤王府, 我给他盖一座南清宫。 常随官捧过天子剑, 尚方宝剑坠红缨。 哪一家不尊皇嫂命, 先斩后...拿江山咱换来了这玉玺印, 大太保换来了龙凤灯。 老王爷换成了这尚方剑, 养老院换成了寿仙宫。 德芳儿你日后要保忠良将, 赤心报国要尽忠。 杨家将...

梧桐杨柳拂金井
答:梧桐树和杨柳的树枝被风吹动,轻轻在掠过金井。所谓“金井玉葬”就是要在棺床上设“金井”并放置玉石,这是古代最高级别的葬制,只有帝后才能享用,普通人家即使是高级官员也不能享有这种级别的葬制。“金井”中放的是金子吗?“其实,金井中的“金子”只不过是一把黄土,在地宫建成后再把这把土...

1980年考古队打开光绪陵墓,为什么先是作呕,后是沸腾呢?
答:3、挪开光绪棺椁,专家发现下面有一个“金井”,皇帝是真龙天子,驾崩后要龙归沧海,而“金井”就是通往沧海的通道,其实就是一个直径十四厘米,深四十厘米的宝洞,里面用黄色绸缎包裹着一包宝物,是为“金井玉葬”。专家打开包裹后见里面有保定子母铁球和玉石球、五块...

慈禧为什么要赐死珍妃?
答:其实珍妃不是慈禧害死的,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准备出逃。珍妃不想离开,当到了一个枯井时,珍妃又表达了她不愿离开的想法,慈禧说道不想离开就会死的,别丢了大清的颜面。珍妃也是心高气傲的,一起之下就跳进了枯井。